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2.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A.铁犁牛耕
B.商鞅变法
C.兼并战争
D.奖励垦荒3.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4.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这种现象引起古代学者的反思,并逐渐形成“强政权,弱国家”的解释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强政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下列制度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6.南北朝时,“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A.南北民族对立尖锐B.都认同了华夏文明C.民族融合尚未出现D.国史编写政治性强7.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8“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③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9.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10.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 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 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11.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12.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一定程度限制了君主专制13.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14.《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王安石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B.变法意在缓和社会矛盾C.变法得到了所有社会阶层的支持 D.变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北宋的统治15.“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16.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第II卷: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2分,共4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材料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2分)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5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都通过哪些方式管理少数民族。(5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材料二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材料三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2分)“骞(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有何历史意义?(4分)材料一史料摘自《史记·大宛列传》,那么,《史记》的作者是谁?(2分)2.材料二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2分)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公元前770年,也就是西周灭亡的次年,周平王在东都洛邑即位,此后进入东周。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材料二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2分)、经济(2分)、思想文化领域(2分)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重建社会秩序”,儒家、法家提出的主张(3分)及对后世的影响(3分)。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答案】B2.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A.铁犁牛耕
B.商鞅变法
C.兼并战争
D.奖励垦荒【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随着土地的广泛被开垦,大量的新县数量逐渐增多,以至于出现题干中“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商鞅变法中有一条内容是“奖励耕织”,但是其前提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重点在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而不是兼并战争,排除C项;奖励垦荒的前提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3.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答案】D4.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这种现象引起古代学者的反思,并逐渐形成“强政权,弱国家”的解释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强政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下列制度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强政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说明了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地方逐渐失去了自主性,只有中央而无国家民族,故选C项;“强政权,弱国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从长远看,分封制没有强化国家政权的作用,排除A项;“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这种现象引起古代学者的反思,并逐渐形成“强政权,弱国家”的解释性观点”更多指政权的更替,不能明确说明这种变化与血缘关系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科举制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但它便多的体现在文化的控制上,对民族的形成是有促进作用的,排除D项。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丝绸之路不仅仅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将丝绸之路与其他东西方通道比较,未体现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的主要通道,排除B项。当时世界市场并未形成,不存在世界经贸中心一说,由此排除C项。6.南北朝时,“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A.南北民族对立尖锐B.都认同了华夏文明C.民族融合尚未出现D.国史编写政治性强【答案】B7.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答案】D8“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③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原人大量迁到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可以看出,导致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迁,社会比较安定和统治者的重视。故本題正确答案为C。9.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两税法。A.题干没有说明两税法的实施抑制了土地兼并,而且这一说法欠妥,故A选项错误;B.题干只是说明征税的标准,没有反映出两税法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故B选项错误;C.依据题干可知,两税法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取消了一切杂税杂役,这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C选项正确;D.两税法征收户税仍是按人丁资产为标准,故D选项错误。10.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 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 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答案】B【解析】解析:材料中,唐代科举取士看重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士人的评价,这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对士人进行评鉴并分别品第的做法相似,说明唐代科举取士受到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信息“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表明,才学并不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主要依据,排除A项;材料中文坛领袖的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舆情,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文坛领袖的评价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因此,以此作为依据的唐代科举取士,并不能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排除D项。11.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答案】D【解析】解析:门阀政治不是科举制摧毁的,故A项错误,钱穆主要关注科举制对人才培养的局限,与扩大政权基础和促进公平无关,故BC两项错误,“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可以看出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故选D。12.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一定程度限制了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政治制度。A.“政事堂”是限制了皇权,故A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的信息,故B错误;C.政事堂设在门下,后迁到中书。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故政事堂的出现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C项表述错误,故C错误;D.根据“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可知,皇帝的诏敕须经政事堂盖章方可生效。即皇权要受到相权的定制约,故D正确。故选:D。13.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14.《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王安石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B.变法意在缓和社会矛盾C.变法得到了所有社会阶层的支持 D.变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北宋的统治【答案】D【解析】解析:王安石本身是地主阶级,不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由此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意在使社会繁荣,国家强盛,由此排除B项。C项错在“所有社会阶层的支持”。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出现统治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北宋的统治,故D项正确。15.“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答案】B16.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解析:理学在南宋时期被作为官方正统哲学,宋理宗“追封朱熹为“太师””显然是强化理学作为封建教化功能作用,故D项正确;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是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B中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排除;C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第II卷: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2分,共4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6分)【答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材料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2分)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5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华浙江金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第十九中学选调教师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酿酒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考核试卷
- 豆类食品包装新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铜冶炼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与绿色能源考核试卷
- 砖瓦行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香蕉园果树抗病育种与基因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音乐节门票代理考核试卷
-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考核试卷
-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第1篇-洞察分析
- 邮购市场的创新支付方式与趋势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
- 民主测评票(三种样式)
- 班车安全检查表(2015-7-14)V3 0 (2)
- 城投集团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一、 行业协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应提交的文件:
- 幼儿园幼儿园理事会成员一览表
- 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
- 住房公积金中心窗口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PPT课件
- 幼儿园小班生成活动教案20篇
- 讲师与平台的合作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