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主要包括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首。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理解《登飞来峰》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将诗歌鉴赏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登飞来峰》的诗意和艺术特色:通过分析诗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等名句,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哲理的探究。

-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和修辞手法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例如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寓意。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讨论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的哲理意蕴: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需要通过举例说明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高远的志向。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修辞:如“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千寻塔”意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象征意义和修辞效果,需要通过讲解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诗歌的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到诗人攀登高峰后的豁然开朗和志存高远的情感,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相似的情感体验,以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诗歌的语言特色:如“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缘”一词,学生可能不熟悉其用法和含义,需要通过讲解古汉语词汇的用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句。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深入剖析《登飞来峰》的诗意和哲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法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诗人创作心境,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景象,同时结合板书法,突出重点,强化记忆。五、教学实施过程

1.导入新课

-方式:通过展示《登飞来峰》的诗意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出问题:“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的?”

-目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讲授新知

-概念讲解: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如格律、意象、对仗等,并通过《登飞来峰》的诗句进行案例分析。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登飞来峰》的诗意和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千寻塔”、“浮云”等,解释其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3.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登飞来峰》的意境,创作自己的诗句,检验学生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如“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深化理解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其他古代诗歌,如杜甫的《望岳》,让学生对比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创作体验: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体验诗人创作的过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诗歌知识点,强调《登飞来峰》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反思学习过程中对诗歌鉴赏的认识。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深入讲解《登飞来峰》,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在创作自己的诗句时表现出了不错的想象力,但在理解诗歌背后的哲理上还有待加强。我应该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将诗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度不高,今后我会尝试更多互动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七、教学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我主要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登飞来峰》的时候,我会注意学生们是否能够跟上我的思路,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在作业方面,我会查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此外,我还会观察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积极发言,是否能够与同伴有效合作。

在改进策略方面,我发现虽然学生们对诗歌的情感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在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哲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我会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古代诗歌的魅力。

我还注意到,在课堂上,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言。为了鼓励他们参与进来,我打算调整课堂活动的设计,比如增加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我会根据学生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