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作文审题【转】作文天地
2009-05-1623:50
阅读767
评论0
字号:大
中
小一.材料作文的审题审题要“准”“深”“新”。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3.深准要求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材料一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畅销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谁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提示:关键词,改变,变化)材料二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他们弄走了,因为他们并不是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抓主要命意,抓因果关系。不能想当然,只有做了才知道,想与做,贵在实践)材料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里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外国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帐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帐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提示: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二.“寓意类”作文审题相关说明:寓意类作文往往以一个实物、一种现象或人物语言的一个关键词句为中心生发出一个命题或话题(有材料的扣住材料的主旨),其命题通常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的意义,如《门》《路》《考场》。材料一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远处的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的缺点和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小的困难”“随时倒掉沙子”比喻“随时改正小的缺点和克服小困难”。这样,立意就可以是: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要随时改正自身的小缺点、克服遇到的小困难。)材料二有一首诗写到: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森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起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群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拾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是不会磨灭的。即使桥已坍了,路已改了,街已拆了,巷已变了……但是只要我们已经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脚印就会一个个浮现出来。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提示:可以再现自己成长的脚印,表现某种人生收获或感悟;也可以追寻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脚印,表现某种思考或某种人生哲理)材料三2008年山东高考题: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提示:可以写“顺其自然”“尊重规律”“功到自然成”等)三.直接命题类作文审题相关说明:1.分析题目的结构特点,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2.分析题目的表面含义,深层含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3.逐字逐词的分析,全面理解题目的内涵。4.分析出隐含的信息。材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自然的、宇宙的目光吗?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提示:这一题目较宽,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解读:1.“目光”中所见到的人、事、景、物,2.“目光”中所传递的情愫,3.“目光”中所承载的意蕴。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目光”也可呈现出三个维度:以是自己观察外部世界的目光,二是外界观察自己的目光,三是自己与外界双向交流的目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观察者洞察世态人情、社会万象的不同理念。目光与目光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若要写好这一文题,不仅需要有一双慧眼,能明眸善睐,还需要有一颗慧心,能烛照世相。)材料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打开夜的天窗,星星,你等等我,我想亲吻你,还想和你一起飞翔,飞过月亮的身旁。拉开晨的天幕,白云你等等我,我想亲吻你,还想和你一起飞翔,穿过太阳的光芒。衔一缕轻光,送进所有人的心房,和梦一起飞翔,飞向爱的天堂。捧一缕阳光,温暖所有人的胸膛,和梦一起飞翔,飞向爱的天堂。请以《和梦一起飞翔》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提示:“和梦一起飞翔”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主题歌。本命题的思考要注意跳出残奥会,跳出奥运会。虽然话题源于这样的大背景,但如果跳不出这样的大背景,文章很难有相对具体、相对个性、相对深刻的内容。所以首先应从人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梦”。这个“梦”要实实在在不一定要写苍生社稷、天下国家,可以是内心深处的愿望、理想、情感,尤其要注意的要写出“梦”的普遍性,即写个体的追梦情感的同时要体现出这种个体情感的社会性。总之,思想性比较强的命题,要尽量写得生活化。因为在思想方面已经没有多大拓展空间的情况下,文章的深刻性主要来自生活化的细节对这种思想的表现。)材料三请以“心有春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提示:“春光”不纯指某个节令的光景,更有其隐喻意义。它可以是朋友的微笑、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可以是希望、理想、信念;可以是一种深邃的思想、一段美好的感情、一种敬仰的人格……它能够过滤浮躁的心态,消解日常的抱怨,熔化心灵的块垒;能够点燃黑暗的空间,照亮前进的通途,使我们以挺拔的生命姿态走向成功。“有”的语义很丰富,有“存在、拥有、沐浴、陶醉、凭靠”等意思。“谁”心有春光?主语没有明确,虚位以待,可以是我、我们、他、他们。再让题意向前延伸,可以发现题目还暗示了一个外在条件——一个布满荆棘、充满险阻的恶劣环境,补出来,则可以是“在……日子里”。总之,题目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又因“春光”这一鲜明的意象而不乏诗意。在选材上,像“雪灾和地震”这样的宏观材料不是不可以写,但很可能会出现材料趋众的现象,所以可在经典素材里梳理寻觅,提炼和演绎“心有春光”的故事;更应在习焉不察的日子里梳理生活的细节,聚焦春光,展示心之“有”焉!)天津市第七十八中学原稿:古往今来,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就是接受了利就会失去了义,利与义是相对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长期以来驻扎在人们思想里的观念是错误的,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说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我们应既要追求利益,也要维护信义。“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他们固然是商业企业,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选择大义,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为义,使人们能获得利;因为利,使人们做更多有义之事。只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文章缺陷:①分论点不清晰。②有些段落划分不合理。③结论性语句缺少标志性词语提示。升格后的稿件:(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说明:括弧里的文字是修改后的文字,或者是升格的建议。【命题依据】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会出现多样化,作文应首先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多则材料+自定话题”的作文题,关键在于审题,应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出来的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前面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请看下面这篇满分作文。【例文】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提出观点,引用材料)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案拨云见日析事例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一、目标概说
1、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训练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等方法对事例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事例表象后的本质特征;
②训练学生展开联想,找出与事例相联系的其他现象,运用比较鉴别、探究原因、预测未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等方法深入分析事例。
2、教学重点
思维训练,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等方法分析事例。
3、教学难点
由一事联想到他事,进而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的其他事例,比较鉴别,形成较深刻的观点。
二、教学创意
1、将思维训练与作文训练相结合。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深入分析一件事例,在分析的过程中渗透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原因、预测未来等方法,学生思维始终围绕一件事例,对该事例进行深入探讨。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套路,这种思考问题的套路同时也是一种作文的模式。
2、采用辩论的方式,激活课堂,增大课堂容量,同时训练学生辨证地看问题。三、实施过程
(一)故事导入
导语: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出寝室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可是“钥匙”两个字他不会写,就问了其他寝室的同学,问了好几个,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KEY”来代替了。
请大家就这件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引导:如果说某一个大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偶然现象,是暂性遗忘,那一连好几个人记不住这个词就能看出些问题了。
明确:现在许多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母语的学习,社会上重英文轻汉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过渡:大家从一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到它背后蕴藏的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叫——以小见大。
(二)解题明旨
过渡: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样的小事,它们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说理的方法,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什么是缘事析理呢?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
(三)方法指导
过渡:那么,如何从客观事物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呢?
前人的经验有很多,今天的课堂为大家介绍这样几种做法: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板书: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
(结合课文讲解这些方法。)
提问:我们学习过的杂文《剃光头发微》就是一篇“缘事析理”的文章。这篇文章由什么事想到了什么理呢?
明确:由理发匠不肯给农民剃平头想到掌权者如何使用权力的问题。
过渡:由理发这样的小事想到的是社会上权力使用的大问题,这就是——以小见大。那么,作者是如何由“理发”想到“权力”问题的?文中几句话表明了作者思维的转换过程,是哪几句?
明确:“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提问:作者在这几段中是如何深入思考理发匠不肯给农民剃平头这一事例的?
明确:作者思考理发匠可以任意决定给农民剃什么头的原因,是因为剃头刀在他手里,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探究因果。
提问:这篇文章作者还联想到了古今中外许多与头发有关的事例来比较鉴别,如清朝“留发不留头”、旧社会理发工人社会地位低、石达开的对联、古代的髡刑、许多国家罪犯剃光头,作者这样比较鉴别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比较以突出相同点,头发自古以来就与政治相关,那么,本文由理发想到权力不至于被读者说是小题大作。
(四)想得深刻
1、过渡:在《剃光头发微》中,作者主要运用以小见大、探究因果、比较鉴别三种方法,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例分析得十分深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例。
出示课件1:
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你如何看待此事?
提问:请大家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例。
引导: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很有代表性。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
明确: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
2、过渡:同学们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联系的事例呢?(有)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例?对此有何观点?
引导:近些年对外来文化我们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外来服饰、外来节日、外来影视、外来饮食等。大家来说说你身边外来文化的例子,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请采用“引例——析例——结论”的模式。
出示课件2:
请缘引你耳闻目睹的
“外来文化进入我国”的事例发表观点,按以下模式:“引例——析例——结论”。
学生活动:深入思考一两分钟,准备发言。
(对外来文化大肆进入我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形成完全对立的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引例——析例——结论”的模式,并学会对事例作点分析,教师应让尽量多的学生发言。可能的观点如下:)
明确:很多外国品牌的服饰大量进入我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这样的服装样式新颖、穿着舒适有品位,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外国产品对国产品牌是一个冲击,很多人宁愿花高几倍的价格去购买洋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发展很不利。韩国人就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只购买本国产品来支持民族品牌,应当学习这种精神。
——近几年韩剧日剧大在我国很流行,这些影视作品很感人,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吸引了大批观众,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
——很多青少年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充斥着色情与暴力,毒化人们的思想,让缺少分辨能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现在流行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关注亲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不应当制止。
——人们在过洋节的同时忘掉了本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春节在洋节面前也黯然失色,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比如韩国最近端午节申遗成功,它将被国际公认为韩国节日,这正是中国人不重视本国节日的后果。
……
3、(师小结并过渡,引导学生思维横向展开,比较鉴别)刚才大家谈到的都是文化领域中的“入侵”现象,那其它领域,比如生物界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明确:食人鲳入侵。食人鲳是亚马逊河中一种凶猛的鱼类,被引入我国内陆河流后,食人鲳疯狂地捕食其他鱼种,导致其他鱼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在许多中国人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腐朽过时的东西,由此可以想到,如果任由外来文化肆虐,对传统文化是不小的冲击,后果十分严重。
——秘鲁国家动物园里,一只重点保护的美洲虎生活在一座占地1500英亩的虎园里,它成天躺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除了吃就是睡。可是自从工作人员把三只豹放进虎园后,它再也没有回过虎房,不是站在山顶长啸,就是冲下山来去草地上游荡。它开始自己捕猎,不再象以前一样只吃管理人员给的肉,身体变得强壮了,行动也颇为灵活了。引入竞争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外来文化的进入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4、(师小结并过渡,引导学生思维纵向发展,探究因果、预测未来)刚才我们从横的角度展开思考,想到了许多与“故宫中的星巴克”相关联的其他事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还可以从“纵”的角度对这一事例本身进行思考。
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原因。前一二十年外来文化在我国就没有如此风行,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明确: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文化的交流势不可挡。
师:还可以预测未来。你觉得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
明确:也许有一天文化大融合,汉民族的文化会被其他强势文化同化甚至消失。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现象,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已经逐渐萎缩消失,被汉文化所同化。
——汉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其他许多国家青睐,其影响遍及全球,如近年来流行的汉语热、儒学热等。汉文化不会被其他文化同化,相反会吸取其他文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
5、(过渡语)刚才大家所谈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对外来文化的进入,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那么,外来文化进入我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请大家就此展开课堂小辨论。
辩论过程略。
6、刚才大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辨论十分激烈。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就连那些学术的泰斗也是见仁见智,各执一端。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3:现代西方文明为创造一个干枯无味的物质世界而大闹天宫,破坏全球生态,是亘古未有的例外,是世界宇宙观中的异教!面对着欧风美雨的大泛滥,要把筑堤开渠奋不顾身的抗洪的大禹精神,转化为学术文化的道德大勇。
——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杜维明
中国人有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然而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这份遗产非但没有能给我们以惠赠,反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妨碍我们踏上现代新路的阻力。这种文化遗产,虽然可为后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化基础,同时又妨碍后人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对新事物的创造。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湖南师大教授
启良
美人之美,美已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社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教授
杨叔子
(五)写得深刻
(过渡语)刚才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也了解了文化名人对外来文化进入我国的观点。老师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请看老师的文章《从“故宫中的星巴克”说开去》。
出示课件4:
下水文《从故宫中的“星巴克”说开去》
教师范读下水文。
提问:将思考问题的过程下笔成文就是一篇缘事析理的文章,那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引例、析例、再引例、再析例、结论。
提问:文中运用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明确: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
(六)实战演练
(过渡语)看来,写缘事析理的议论文并不难,大家将事例想深刻了,再把这种“想”的过程落笔成文,就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了。我们来看下面这则事例。
1、出示课件5:
金鱼是鲫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不会捕食,危机感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必须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极,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惑,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
2、学生根据前面的思维训练方法“缘事析理”,以《金鱼之死的启示》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课后完成)
(七)课堂总结
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多是些平凡小事,它们粗看不起眼,细究大有深意。我想通过这堂课让大家学习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原因、预测未来等方法去缘事析理,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在练笔本中。我相信,只要大家坚不懈,一定能写出深刻的文章,最终成为一个目光锐利、思想深刻的人。
四、教师下水作文
从“故宫中的星巴克”说开去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格外醒目,不,应该是格外刺眼。它仿佛向前来故宫的游客诉说着什么……
(在描述与评论中引出事例)
星巴克咖啡店是美国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的象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能在故宫生存六年,说明它迎合了许多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消费心理。故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星巴克”开到故宫,却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象征着外国文化的“软力量”在我国——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渗透与扩张。
(析例,以小见大)
近年来,外国文化的渗透与扩张的事例比比皆是:那耸立在大街小巷的一家家国外品牌服饰店;那一层层张贴在学府校园里的英语补习海报;那一部部占据着电视屏幕的日剧韩剧。还有那五花八门的西式快餐店、日本料理、泰式推拿,真是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日剧韩剧,遮天蔽日。
(横向展开,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扣题“说开去”)
面对软力量的强大攻势,许多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苦读英语却忽视自己的母语;他们熟知比尔•盖茨、乔丹却冷落了老舍、巴金;他们迷恋日本漫画却不读《诗经》、《离骚》……
(再引例,展开对比,已现观点)
外国文化正一步步蚕食着我们原本有限的心灵空间。自然界中有“生物入侵”一说,武汉东湖的水面就曾被从国外引进的水葫芦——一种生长极迅速的猪饲料侵占,导致其他物种的萎缩甚至销声匿迹。文化也是如此。当人们只满足于声色大餐的感官刺激,心灵就会被金钱物欲所填满。今天,有几个人能静静地坐下来与古典对话和传统交流?传统文化正渐渐被我们抛弃。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仪式竟然要跑到韩国去学习程序不正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假如有一天,我们斩断曾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脐带,斩断将我们紧紧联系的民族文化纽带时,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在哪里呢?我们灵魂的根又在哪里呢?杨叔子博导说得好:“科学落后,一打就垮;人文缺失,不打自垮。”
(再析例,比较鉴别,分析任其发展的后果)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最高意义上的侵略就是文化侵略。歌德曾经说过:“文化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
(补说一层,论证严密)
诚然,外国文化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但我们要牢记,在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时,一定要将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色。
(得出结论)
五、教学反思
这堂作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深入思考一件事例“故宫中的星巴克”来让学生明确,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思考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事物又是发展变化的,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由此,我们缘事析理的方法主要就是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等。我觉得本课的教学要注意如下几点:
1、在课堂中凸现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这几种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举一反三,在分析其他事例时运用这几种方法。
2、选择文化作为议论的话题,对高中生来说有点深,要尽量选择与高中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现象,如能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堂的讨论会更加顺畅深入。
3、对事例的辩论目的不在于形成一致的观点,而在于学会在辩论中辩证地看问题,学会在分析问题时从“对手”的角度思考,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严密深刻。
4、教师例文有较强的示范性,展示例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将自己深入思考事例的过程落笔成文便是一篇深刻的文章。
六、学生例文
金鱼之死的启示
金鱼玲珑可爱,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但它贪恋美食,对人类抛来的美味的鱼饵“来者不拒”,最终饱胀而死,沉于缸底。追根究底,金鱼之死是由于它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因贪图美味而丧失了生命,悲夫,“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钩”。
当今世界,如美食般的诱惑何其多也:名牌服装,铺天盖地;电脑游戏,层出不穷;网络传奇,亦梦变幻;冰毒白粉,触目惊心……
有多少人在这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潜意识中对种种诱惑保持警惕的能有几人?彻底与这些诱惑划清界限的又有几人?很多人打着“向新奇领域进军”的旗帜、喊着“享乐在前,吃苦在后”的口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酿成悲剧,自食恶果。
前几年震惊国人的“大头娃娃”事件,至今回想仍是心有余悸。正是由于厂家经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摧毁自己的道德底线,昧着良心生产劣质奶粉,才会导致一个个无辜儿童的伤残甚至死亡。当真相查出,这些不法厂商所受到的不仅是法律的制裁与道德的谴责,更多的是良心的倍受煎熬。当他看到无辜的受害儿童,或许他自责后悔过,但苦果已经酿成,即使含泪也要咽下。
现实生活中,这种因不能抵制诱惑而误入歧途的例子不绝于耳。今天报导某某少年犯原本品学兼优,只因一念之差而迈向深渊,明天传闻某某大官因大肆贪污而受法律制裁……倘若有一天,这个历经沧桑,不曾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泱泱大国,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被诱惑消磨了斗志再次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试问我们有何脸面面对艰苦创业的先辈们,又如何配得上“东方雄狮”的美誉。
诱惑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它看似美丽,让人为之心动,然而一旦被它缠住,便如同饮了慢性毒药,一点点将生命消磨殆尽。古往今来,甘愿“以身试药”的人却络绎不绝。
嫦娥经不住仙丹的诱惑,只身升月,落得“碧海青天夜夜心”的下场;亚当夏娃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偷食禁果,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永离伊甸园;刘阿斗经不住奢侈生活的诱惑,贪图享乐,苟且偷安,终成亡国之君;大贪官刘青山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背弃党章,背弃人民,背弃自己的原则,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最终身首异处,为人不齿……
历史与现实都在提醒我们,面对形形色色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的诱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果断地向诱惑说“不”。惟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成为那不会摇头最终沉入缸底的金鱼。
“金鱼之死”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作者探究因果,得出其饱胀而死的原因是经不住美食诱惑,再据此横向展开联想,写到历史现实中不能拒绝诱惑的实例,使文章内容充实。文章的结尾得出结论,面对诱惑,我们青少年要懂得摇头说不,联系现实,事例典型,“嫦娥”一例,可谓妙笔,观点较为深刻。
金鱼之死的启示
灵巧可人的金鱼,在透明的鱼缸内肆意地绽放着它们的美丽。这美的精灵,为饱口福,不遗余力地追逐每一粒人类抛下的食粮。最终饱胀而死,永远地沉入了缸底,如鲜花一般凋谢。
金鱼之死究竟是谁造成的?一定会有人说是金鱼的贪婪杀死了它自己。可是,蝼蚁尚且偷生,失去捕食能力的金鱼,对人类投下的食物,每投必食,何过之有?相比之下,人类似乎更为贪心——有多少人为了追名逐利用尽心机甚至不惜伤害他人利益?金鱼为何不能为了生存而追逐?由此可见,金鱼之死,原因不在于金鱼,而在于人类。是自诩聪明的人类,妄想征服自然,剥夺了金鱼的捕食能力,扼杀了这自然的美丽。
人类从来就不曾放弃征服自然的幻想。青藏铁路的建成使它成为贯穿世界屋脊的中华龙脉,人类不禁得意洋洋,即使高寒缺氧,寸草不生的绝境,人类不也能把它踩在脚下吗?是的,人类的确该为此自豪,然而,在自豪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关心那些藏羚羊去何处产仔?那些波黑劲鹤向何处迁徙?是的,修了路桥过道,而这些真能保证它们的生活不受影响吗?
当今世界,人类的欲壑越来越大,总是千方百计地填补空虚的心灵。于是,人类充分发挥创造力,将鱼困进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鱼缸,欣赏它们在其中挣扎的姿态;将一个个小昆虫制成项链挂在美丽的脖子上来彰显个性;将一只只小动物关进实验室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作贡献……
可是,拥有聪慧大脑的人类,却一再忘记,物极必反,任意改变自然,最终必会遭受自然的报复。
巴西昆虫学家为使当地蜜蜂多产蜂蜜,特意引进一种高产蜜蜂与当地蜜蜂杂交,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培育出来的,竟是一只只毒性极强、凶猛异常的杀人蜂。自1957年起,超过1000人被它叮咬而死,被蜇死的家畜更是不计其数。目前杀人蜂向北进入委内瑞拉,向西进入秘鲁和智利,而人类却无计可施,只能默默承受。再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无一不是人类不计后果破坏自然的恶果。
诚然,历史在前进,我们不会再对自然俯首称臣,我们要逐步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但最聪明的改造一定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任何征服自然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要时刻谨记:自然绝不会任由人类摆布,人类的肆意妄为,必将以自食恶果而告终。
反弹琵琶,透过材料的表象,指出金鱼的悲剧是人类造成的。人类因为贪欲而造成金鱼的悲剧,而造成大自然的悲剧,最终也将为自己制造悲剧。启示如警钟,令人警醒,观点新颖,且能自圆其说。文章采用“引例——析例——结论”的结构,层次清晰。、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
2、按“引议联结”的构造来写。
作文标题
一、①时期的发展变更随同着各种风行时尚。请写一篇文章,②剖析某种流行时尚的现状和③它发生的根源,④并猜测其发展趋势。
○读懂并应用资料,把握题意,理清思路。
○什么叫(流行)时尚?有什么特色?风行时尚与时期发展变更的关系如何?时尚风行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寻求时尚?)猜测其发展趋势,剖析原因。――如何对待现实生涯中的时尚?――总结出我对时尚的见解。
○有的时尚阅历考验到现在依旧是时尚,如唐装、旗袍、喝中国茶等。为什么?/中国的元素。健康的元素、美的元素、创新个性化的元素……
○有的习作列举了众多的“时尚”(虫、族、韩剧),却缺乏分析(析理),\o"风力发电塔筒维护防腐"风力发电塔筒维护防腐,也形不成一个观点。
○品味时尚/有的时尚如过眼去烟,有的时尚却成为经典。你认为时尚成为经典要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
二、浏览下列资料,按请求写一篇作文,\o"伸缩缝堵漏"伸缩缝堵漏。
1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现感激,他愉快地接受了。(●事实)//大家议论纷纭,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由于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布: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有观点,有论据)
2年龄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往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德高贵。孔子却严格地批驳他,说他的行动妨害了更多的鲁国人被赎回来,由于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承受丧失,而报账则阐明自己的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伪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懂得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肯定立意,自定文体,断定题目,\o"水泥烟囱新建"水泥烟囱新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心作文。
【思路导引】多则材料作文是供给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要求综合这些材料立意作文。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不管是漫画材料,还是文字材料,首先都必需先将各则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或者求同综合,即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或者求异比拟,即看这几则材料有哪些不同点,由此解释什么问题,再扣住论题写作。
不管求同还是求异,所提出的论点都要笼罩几则材料,假如只涉及部分而舍弃其他,那是不符合请求的。试用公式阐明如下:第①则材料可提炼出A、B、C几个论点,第②则材料可提炼出B、D两个论点,第③则材料可提炼出C、D、E几个论点,如果第①②两则材料组合为一个材料作文题,就只能用B论点来写作;假如第①③两则材料组合为作文题,就只能用C论点来写作。
【提醒】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重要的命意。
(先概括每段/层大意,然后明白核心话题和关键词)
2、紧扣症结词,看命题者的偏向。
3、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发掘宗旨。
○要害词:
【提醒】1.概括段(层)意。
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贵,孔子认为不对。
2.(提炼成)核心话题/要害词:助人与回报。缭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看法不同,你怎么看。/个人修养与社会义务。/义与利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
⑵助人应当得到嘉奖;(第一则)
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贵吗?(第二则)
○两则材料,要辨析异同点,\o"风力发电塔筒补漆"风力发电塔筒补漆。要学会从两则资料中回纳出观点。
▲两则材料中都有观点和论据了,我们要对观点和材料进行评析,有些人,太单纯-情感驿站-时尚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救人后要不要接受谢礼?赎人后要不要报账?――共同点:不是为了利而做好事,而是做好事后。
○救人后获得奖赏,跟为救人而讨价还价,不一样。
▲不同点:众人从个人的角度看问题,\o"烟囱防腐"烟囱防腐,孔子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
○在生涯中理解如何准确的取得自己应有的好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做事不仅要斟酌个人的道德任务得失,还要斟酌社会影响与社会义务。
○我们要保护社会规定,保护公众的好处。○○○
道德旗号下的寻思
抚卷于案,对孔子的话颇感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竟受斥责,而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彰。(引)掩卷寻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动身点。收下谢礼的学生固然收了珍贵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问可知。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整对峙,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号,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过错的断定。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崇高的品德。从古到今,\o"滑模烟囱"滑模烟囱,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本。但是,我们在推重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似乎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崇高时总要把所有的眼光都凑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整过错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收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声誉奖”。这能阐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巧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赡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嘉奖。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众人清楚中国事个尊敬人才的国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问可知。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活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度重奖了获得金牌的活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鼓励更多的运发动发明佳绩。我们不能以为运发动拿了奖金就是损失了道德,\o"风力发电叶片美化"风力发电叶片美化。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准确看待和处置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置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主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对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对待和处置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阅利益,用理智去保护道德吧!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广泛认为接收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联合的。实在,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过错的。我们完整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同一的,在义的范畴内寻求利值得倡导。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现感激,他愉快地接收了。大家议论纷纭,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由于你的行动向社会宣布: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o"广告牌防腐"广告牌防腐。(引)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准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乏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连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力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却不能成为约束我们思想的桎梏。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略的三个字,却正确地说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本。我国改造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资利益的基本上发生的,如果只讲就义精力,不讲物资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上午在自习室累的不行的时候合着眼听轻音乐。”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就义精神的道义的条件。
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好处动身,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形,石家庄神威药业却绝不迟疑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展生产,安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贸易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器重利益,但从长远看,废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博得久长的信用。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事迹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能力久长,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奇妙地结合,既不违反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联合培养了一个企业的光辉事迹,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峙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同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久长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能力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联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协调,我们的国度才干长治久安。
三、浏览下面的材料,按请求作文。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阅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钱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端挖那一块块石头。时光不长,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涯中,有相似的阅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醒】本题立意角度:一、表象与实质逐一材料中的“父亲”就是被表象困惑而不去开挖。二、付诸实践最主要,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到实质。(不能想当然,只有做了才知道,想与做,贵在实践。)
(貌似强盛/纸老虎/黩之驴)
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旦先人为主,“石头”也就成了“山头”;而当你下定决心去做,则“山头”成了“石头”。很多时候,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是他们以为不可能。而实际上,很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想象之中。看来,结论还是应当发生在调查研讨之后。
▲(提炼成)核心话题/症结词:想和做/现象与实质/尝试/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
――迎难而上/打破思维定势
――大和小/保持/勇气/
【立意】①凡事都不能凭主观臆断,更应当倡导勇敢实践的精力。
②莫为假象所蒙蔽。
③要敢于质疑,尤其是要敢于向威望质疑。
【标题】①有时,我们离成功就只差一英尺②莫为浮云遮看眼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通过林肯的父母对某事的的想法和做法及其成果的不同,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缘事析理
○主观客观――认定它是与山头相连,无法搬走;实际上是石头,很轻易移走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勇于尝试――不去尝试,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想和做。
○直面艰苦○有时,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往做,只是他们以为不可能胜利。实际上,有很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勇气(写成跟勇气有关)/尝试、做、实践、举动
○生活中有许很多多的挫折与艰苦,不要知难而退,而不去尝试(而要勇于尝试)。
○保持下去,就能走向胜利。
观点应从材料中来!原材料并不包括“保持”的含义。
石头似山不是山
你常说:沙漠不可越,即使鼓足勇气,也难免有被风沙吞没的危险。你怕了。你常说:大洋不可渡,就算加满信念,也难免有被骇浪击伤的悲剧。你惧了。你常说:森林不可穿,纵使设备齐全,也难免有被悍兽巨蟒恫吓的噩梦。你怯了。
于是,你说:困苦是山头,搬不动,推不移,挖不走。
但是,知难而进者才是勇士。当敌人的战机袭来,鱼雷炸响;当国民在呻吟,不列颠在呜咽。是他的那声“就算希特勒侵犯到地狱,我们也要和魔鬼站在一起”的壮志豪言,激发了奋战的斗志,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吹响了盼望的号角。他,丘吉尔,把那座看似山头的强盛的石头搬动了,便胜利了。
但是,愈战愈勇者才是斗士。当文坛被浮华充满,萎靡掩埋;当思想被约束,文化被禁锢。是他的那种“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往”的学者大气,点燃了古文的活气,擦亮了有志文人的双眸,展垫了散文起飞的途径。他,韩昌黎,把那座看似山头的固执的石头推移了,便光辉了。
但是,百折不挠者才是壮士。当中国被扣上贫油的帽子,冷嘲热讽;当国民热忱地期盼,诚恳地注视。是他的那股“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格斗志,沸腾了黑土地下的热血,伸展了祖国大地的筋骨,挺起了华夏儿女的脊梁。他,王进喜,把那座看似山头的繁重的石头挖走了,便流芳了。
所以,你错了。困苦是石头,肯搬才干动,肯推才干移,肯挖能力走。
其实,沙漠可以越;只要理解去发明、去开拓,撒哈拉上也会留下你曾拼过的足迹。实在,大洋可以渡;只要知道去举动、去突破,太平洋里也会留下你曾搏过的浪花。实在,森林可以穿;只要清楚去进取、去超出,亚马孙中也会留下你曾闯过的气味。
所以,请跟我来,盘点好你的行囊,收获人生旅途的通达,品尝“除石”进程中尽对出色的财富。并请始终坚信“石头似山不是山,困苦扰人不溺人”。
四、浏览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假如你不转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端变质;(越早废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明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明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提示】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重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层大意,然后明白核心话题)
2、紧扣要害词,看命题者的偏向,奉天水净化后的雨水。
3、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发掘宗旨。
○症结词:转变,变化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端变质”――学会检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做到完善。/时期在变化,我们要学会检查,及时发明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或废弃,或转变以适应变更。――懂得句子的含义,得出结论。
找一个相似的例子进行剖析。缘事,把道理依托在事情上。分析事情中蓄含着道理。○材料――道理/相似联想――分析我与我们编纂收拾/未定稿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辨析事理的几种方法,懂得如何在文章中写出深刻的思想。2、通过案例剖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深刻内涵。3、围绕话题,进行写作构思,写一篇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B、过程与方法围绕训练目的,结合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内涵,挖掘丰富的生活和生命过程中蕴藏着的深刻事理,初步地理解深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思维过程,认识写作的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最后通过话题引领,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文章。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关注社会现象,深入思考生活,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文章。2、明确思想是否深刻是衡量作文价值的一把尺子,要力所能及地写出有质量有内涵的文章。二、课时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写作铺垫,引领学生明确深刻性的要求,并整合思维认训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第二课时结案例剖析,用具体的文章对深刻性进行阐释和说明,并明确写作的话题,进行一些写作前的指导;第三课时,继续推进对话题的认识,对一般的写作思路进行整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具体的写作运思上。在教学分析和评价上,可从学生作文中选出优秀作文进行评述,对话题作文进行总结。第一课时师:作文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指得是同学们的语言水平,表达技巧和表现效果。深刻性则指同学们思维的质量,思想的深度,以及反映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同学们文章的深刻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课堂活动一:分组进行讨论,整合组内成员的意见,上台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生1:我们认为深刻性就是文章要有内容,言之有物。尽管文章写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生2:所谓的深刻性,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比如写母爱,一般都可能写成母亲怎样关心和照顾自己,很琐碎,这就是缺乏深刻性的表现。我觉得,写这些很不够,还应刻写母亲生活中所承受的一些重荷,她的期望,和她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很了不起的一些举动。生3:我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深刻性应刻是说,看问题有一些深度,而且又不很偏颇。能够认识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并把理解得很深入,很彻底。…………师: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一定的水平。但从同学们平时的写作来看,我觉得还是缺乏深刻性。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具有深刻内容的。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生活中,又有许多不平凡的东西,有丰富的思想,有深刻的哲理,有沉重的教训,也有值得我们追求并且令人自豪的生活理想和人格魅力,诸如此类,都有深刻性的本质内涵。那么,如何才能写得深刻呢?课堂活动二、以“明天”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00字以内),阐述你对明天的看法。同学们不必拘泥于一般的看法,可以推陈出新,写出独特的见解。(学生思考并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课堂交流:生1:明天是希望的田野。在今天的土壤里我们耕耘,目的是为了在明天的土壤里获得收获。明天是我们生命的腾飞,我们将成为栋梁之才。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明天就是我们展示才华的时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历史见证。师:写得很有自信吗!生2:记得电视剧《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有这么一句唱词: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生命的延续,是我们逐渐衰老的时候,明天我们会长大,也会象今天一样,一事无成。明天也许是光荣和梦想的摇篮,也许是苦难和坎坷的深渊。师:有那么悲观吗?生3:新闻联播上说,再过几十年,我们每个人每月可以创造一千多美元的价值。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家乡就富裕多了。因此我说,明天是幸福的开始,明天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刻,明天虽然和今天一样,有风霜雨雪,有阴晴圆缺,但明天的生活一定比今天精彩,一定是无限美好的。师:很有前瞻性吗!…………师:从传统的意义上讲,明天就是今天的延续,今天的故事,明天还会接着上演,我们还会拿着老船票,登上明天的客船。这样说,生活似乎很平淡,其实不然。哲学上不是讲吗,不能把一些东西看死,事物是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明天会有许多新的事物出现,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加丰富多彩。试想,古人能想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吗?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有的就很有新意,也有一定的深刻性。这是因为,明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憧憬,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希望。人的生活历程不一样,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思想上有不同的见解这也很正常。但看一个事物,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用比较的方法去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停止在一般认识的层面上,就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写文章时,要写出深刻的东西。那么,深刻到底指什么呢?又如何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呢?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观点要深入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文章,都有自己独特而又新颖的东西。高考作文评分十分注重立意。那此立意高远,见解深刻的精警之作总是备受青睐。反之,立意肤浅,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常常被打入冷宫。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我以为同学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思相源自于生活。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实,思想之根、之源,在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地感受生活在,这样才能不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此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情、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二、要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过程也有踪有寻的。一方面,我们要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写作思维训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那么,在写作运思上,有什么样的方法可循呢?总结一下写作运思的过程,这样几种方法对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思维要有穿透力,只有对各种生活现象追因究果,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认识一个事物时,多想一想,让思维发散,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大到小,由此及彼,将事物的认识向纵深开掘了,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如唐《琐忆》就是由小到大的典范。从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写出了鲁迅的伟在人格。(2)善于比较。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较。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比较是将认识引向深刻的重要思维方法。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前洞与后洞,就用了比较,正是基于这样的比较,作者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其三、积累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语言素材。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经常性地有意搜集这此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心体会,日久天长,思想上就会有惊人的突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章,想必定是深刻的吧。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儿,想必大有对深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光有这些认识还是不能写出具有深刻性的文章,还要经常性地进行写作思维训练,才能取得效果。给大家留一个作业,续写一段文字,深入阐述事物的内涵。要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如何将文章写得深刻一些。给大家提出了一建议。下课时,让大家写一段文字,对持之以恒这个道理进行深入的论述,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准备,上台交流。)生1: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劝学》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积少成多,才能形成丰厚的学识。而要积少成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绝对做不成的。师:引用得很好,有说服力。生2: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风雨的洗礼。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是我们生活和事业中的拦路虎,它往往让我们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没有风雨,如何见彩虹。成功往往是经受了意志的磨炼,是经过了一番拼搏和努力才得到的。这样说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半途而废,不轻言放弃,只有这样,我们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师:语言形象,逻辑性强。生3:历史上但凡成就伟业的人,都经历了奋斗的艰辛。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一路上舟车劳顿,甚到被陈、蔡两国的士兵围困在效野中,好多天没有食物可吃,随从的弟子有的饿得站不起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试想,没有坚韧不拨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执着,孔子能成为至圣吗?持之以恒,的确是成就自己的一剂良药。师:事例典型,有说服力。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思想文化的积累,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是能够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文章。下面老师就结合高考一篇满分作文的分析,让大家认识一下思想深刻的文章的独特魅力。高考例文:放飞孩子湖南某考生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这人想不出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腹部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孩子是一群终将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终究是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历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衣服的袋子……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锻练,孩子的成长只有在磨炼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出双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从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师:这是2004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作文,围绕着“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这个考生沉着应考,写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的感触,然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放飞孩子”的必要性。思路开阔,不乏精警之处。这篇文章的深刻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发呢?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放飞孩子》,然后进行交流。生1:文章由小见大,从日常生活中各种普泛的事例,从反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深刻的结论,令人沉思。文章最后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却不显得突兀,而是水到渠成。生2:文章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事理,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这种类比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清晰透彻,省去了不少笔墨。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片言居要,可以引发人们深入地思考,这也是文章深刻的一个原因。生3:文章分析问题,既有普泛的生活现象,也有典型的事例,这样点面结合,很有说服力。在分析事理的过程中,文章恰当地引用了名人名言,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名言警句,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真理,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经常性地接触这类文章,并很好地去体会,我们思维运行的质量就会逐渐提高。现在,同学们对深刻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就开始动笔写作,用我们的笔墨去圈点人生,激浊扬清,写出富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写作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村东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和种子播下去,但却很少吃那里种和瓜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尽管如此,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齐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九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一片荒芜,留有空白。”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深入地领会材料的内涵,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要写出新意,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升。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找老师或同学交流,下节课一起讨论。……………………第三课时师: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要挖掘出“空白”一词的内涵,这个词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就语境义而言,并不难理解,“空白”就是指让土地荒芜。写作中不能就此停步,阻碍思维,因以此为触发思维的契机,扩展思想视野。生活中这样的“空白”,是很多的,同学们能够说说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出几个句子,同学们试着填一填:?青藏铁路的建成,填补了我国______________的空白。?2008年奥运会在北就举办,填补了我国__________的空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运行,填补了我国________的空白。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空白,大家想好了可以补充。生1:生活中还有友谊的空白,成绩的空白,人格的空白,发展的空白等等。生2:其实“空白”不见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服装公司总经理聘用合同模板
- 工程监理承包合同
- 农村考古遗址考古旅游开发合同
- 社区服务管理分层管理办法
- 2025劳动合同不续签处理
- 2024年度高品质钛矿出口贸易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管理招标申请文件3篇
- 陶艺馆租赁合同
- 食品文件生产流程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2-国开(NMG)-参考资料
-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律师实务》机考题库(课程代码:55742)
- 介绍项羽课件
- 机械工程技术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PPT
- 莫尔条纹干涉光学系统仿真设计
- 红外热像仪的应用PPT课件
- 未婚承诺书模板
- [推荐]:校园歌手大赛show安全应急预案(正式)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成绩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