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课程教案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懂得学习哲学史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学习哲学史的方法。教学难点: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教学学时】3学时西方哲学史,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我们习惯于将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史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史”。然而,所谓“西方哲学史”中的“西方”,或“欧洲哲学史”中的“欧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概念,例如希腊哲学(同时也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米利都位于小亚细亚地区,那应该属于“东方”的地域;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圣奥古斯丁曾经活动于北非地区;而中世纪时阿拉伯的阿维罗伊主义亦对经院哲学有过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也与世界历史的历史分期并不完全一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都有其相对完整的自身延续和演变的历程。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的哲学形态。然而,将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统称为哲学并不是没有疑义的。严格说来,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希腊人的创造,它后来源远流长,形成了蔚然大观的西方哲学,而印度或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哲学。然而,这并不是说印度或中国的思想家没有思考过类似的哲学问题,只是说在它们那里不存在西方哲学形态那样的哲学。实际上,上述关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基本上是西方哲学的概念,例如中国哲学史最初就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模式从浩瀚的古代思想材料中疏理出来的。必须强调的是,当我们说印度与中国不存在西方哲学式的哲学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这一方面比西方落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它们由于多种方面的差异而走了不同的道路,在这里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最高的意识形态称之为“思想”,因为“思想”的普遍性似乎比“哲学”更大一些。如果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哲学”,那么毫无疑问,由此来划分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应当不成问题。所以在作了上述说明之后,我们仍然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将世界上的思想形态区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不过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尤其是考虑到比较哲学尚不具备起码的基本条件,我们不准备通过明确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差别来说明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顾名思义,所谓西方哲学史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西方哲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但是,仅此而已还不足以使我们了解西方哲学史的确切含义。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了解西方哲学史的确切含义,首先需要了解诸如哲学和哲学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然而,哲学和哲学史的这些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哲学家、甚至同一位哲学家那里,其意义不仅有所不同,而且始终处在演变之中,因而很难给予比较确切一致的规定。由此可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返回到源头,从哲学的产生,或者说,从哲学问题的产生,来说明哲学的本性。一、哲学问题对于初次接触哲学这门学科的人来说,他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即使是比较了解哲学的人,也同样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因为哲学的意义往往是晦暗不明的。表面看起来,“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在日常语言中是没有区别的,它们追问的是一回事,亦即哲学的意义或定义,但是实际上这两者是可以区别对待的。通常当我们问“哲学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问的是迄今为止哲学“事实上是什么”,而当我们问“什么是哲学”的时候,则很可能问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被称作哲学,或者说,哲学“应该是什么”。显然,哲学事实上是什么并不意味着哲学就应该是什么,反之,哲学应该是什么也并不意味着哲学已经象它应该是的那样实际上是什么了。哲学史当然要回答前一个问题,它所描述的就是迄今为止哲学思想的历史,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哲学史并不是已成过去的死材料的简单堆积,而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运动过程。于是,我们就涉及到了第二方面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史就是通过对“哲学是什么”的考察来回答“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毫无疑问,在了解哲学史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哲学。然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流派,不同的哲学家,却各自有其不同的规定,很难达成普遍的共识。一门历史如此悠久的学科竟然在最基本的规定上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难怪人们要对哲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实在令研究哲学的人感到无地自容。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将哲学规定为“理论化的世界观”,并且通过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它的地位。在人类精神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哲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我们可以把哲学同科学和宗教作一番比较。就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而论,哲学似乎居于这两者之间。一般说来,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诉诸于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理想,亦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它诉诸于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的对象。至于哲学,它一方面象自然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但又象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作为其希图实现的理想,如果说宗教是信仰的世界观,那么可以说哲学就是理性的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就凸现出了哲学不同寻常的特殊性。哲学的这一特殊地位无疑是它的“长处”:科学只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而无法解决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以及世界观等等问题,而这正是或应该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宗教虽然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为目标,但是由于它以信仰为前提和基础,因而缺少理论的力量和理性的普遍性。然而,哲学的这一“长处”恰恰也是它的“短处”:哲学以理性为基础,但是却由于其对象的缘故而不具备科学的确定性即所谓的“科学性”;哲学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为对象,但是由于它主要以理性的方法为认识手段,而这种手段难以通达终极关怀的境界,所以又不如宗教信仰那样自有其方便的法门。于是,当哲学试图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就此而言,哲学家应该是最谦虚的人,他们主张“爱智慧”而不自诩为“有智慧”,因为他们明白有限的知识与作为人类精神之无限的理想境界的智慧是不同的:知识可以占有,而智慧则只能热爱。然而,在人类求知本性的驱使下,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激励下,哲学家们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企图将“智慧之爱”变成“智慧之学”,致力于使哲学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甚至成为比自然科学更科学的科学,并且成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当然,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因而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追根寻源,西方哲学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与它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蔚然大观一样,都是出于希腊哲学的求知本性。对希腊人来说,哲学首先表现为对知识的追求。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由于好奇或惊异(thaumazein)而开始哲学思考的。他一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对更重大的事情产生疑问。一个感到疑难和好奇的人便觉得自己无知,而一个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显然不是以某种实用性为目的的,而是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因此也许一切知识都比哲学更有用处,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显然,求知、知识或科学在希腊人心目中的含义与后世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希腊人追求知识并没有实用的目的,科学改造自然的功能则是近代以来才有的。然而,由于随着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现实意义”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知识的价值的标准,加之哲学对象的根本性使之被看作是人类知识大厦的根基,因此既然自然科学是普遍必然的知识,那么哲学也可以而且更应该成为普遍必然的科学,似乎唯其如此才能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相称。于是,希腊哲学的求知本性便逐渐演变成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情结”。然而,哲学的对象毕竟不同于科学的对象,因而哲学的问题也不同于科学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不是“问题”而是“难题”。通常一个问题总有答案而且有相对一致的答案,或者说,一般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自然科学的问题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有一类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或者说它们没有一致的答案,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法,哲学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称这类问题为“难题”。实际上,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哲学家们只能不断地探索、寻求通达智慧境界的道路,但是却注定了不可能获得终极的答案。哲学问题为什么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我们为什么还要追问这样的难题,并且企图为之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呢?简言之,原因就在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当人类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他的生存活动不再仅仅依靠自然本能,而是更多地依靠理性,于是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巨大矛盾,哲学问题便油然而生。因为他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又是有理性的存在,这就使他形成了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无限的自由境界的理想,哲学(包括宗教)就是这一理想的集中体现。显然,这个无限的自由境界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现实地通达的,即使人类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也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是且只能是至高无上的终极的理想。这就是说,哲学问题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的,尽管如此,人类却又不可能不关心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人类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所以,哲学问题大多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又不得不追问的难题。当然,哲学问题并不都是与“终极关怀”(例如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有关的问题。在哲学中,尤其是在古典哲学中,后来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许多部门,它们的问题就是比较具体的,例如认识论的问题、逻辑学的问题、伦理学的问题、美学的问题、历史哲学的问题、政治哲学的问题等等就是如此。不过,虽然这些问题不象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问题那样抽象、普遍乃至超越经验,但是它们作为一些基础性的或根本性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可能获得终极答案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几乎成了一种衡量的标准:哲学的各个部门其主要的问题只要能够找到某种相对统一的答案,它们就会从哲学中分离出去自立门户,而留给哲学的都是一些永恒无解的难题。哲学问题不仅有历史性,而且有时代的特点。一方面就哲学这门学科而论,有一些一般性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必然会关注的,例如哲学的性质、方法和它的各个部门的主要问题等等,尽管他们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甚至有时这些问题还会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因而就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言,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具有特殊性的哲学问题。例如晚期希腊哲学以伦理学为主要问题,中世纪经院哲学以调和理性与信仰为主要的哲学问题,而18世纪法国哲学最关注的是启蒙问题等等。哲学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它不仅关注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同时也关注现实生活的现实理想,例如在一种历史现实尚未过去的时候,哲学就从理想性的角度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而当这一现实行将过去的时候,哲学则以其理想性而参与塑造新的时代精神。既然社会历史始终处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之中,那么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亦同样处在变化之中。不仅如此,哲学问题本身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如果一个哲学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问题。而当一个哲学问题获得了某种解决的方式之后,这种解决方式本身又会引出新的问题。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不仅要从历史上继承一些普遍的哲学问题,而且要面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主要问题,同时他的哲学思考、他对哲学问题的解决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哲学史看作是哲学家们代表人类精神对于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的记录,换言之,所谓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里,并不存在于某一个哲学流派之中,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里,而是存在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之中。就此而论,我们可以把哲学史可以看作问题史。二、哲学史学习哲学必须学习哲学史,这构成了哲学这门学科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基本特征。通常我们学习一门科学不一定非要学习它的历史,例如学习数学不必非要学习数学史,学习物理学也不必非要学习物理学史。因为一门科学的所有成果包括最新的成果都凝聚在这门知识的最新形态之中,我们只要拿过来学拿过来用就可以了。换言之,一般的科学知识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们留存在当前的知识载体之中。哲学就不同了。哲学的“知识”不是积累的结果,而是只存在于哲学史中,所以离开了哲学史就没有哲学。因此我们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当然,“哲学是哲学史”,这并不是我们的新发明,而是黑格尔首创的思想,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理解上与他的观点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不容否认,黑格尔作为哲学史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试图寻找哲学思想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规律,并且把哲学史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发展史,认为越是在后的哲学思想,由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因而就越是接近于真理,于是整个哲学史不过是“一种”哲学的自我运动、自我完成或自我实现的过程。毫无疑问,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意义上说,黑格尔揭示了哲学思想深刻的历史背景,说明了思想发展的辩证运动,以及思想与思想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内在关联。但是从消极意义上说,黑格尔从古典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秉承使哲学成为科学或“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理想,试图使哲学成为科学,这种哲学史观尽管看起来非常系统、规整并且合乎逻辑,但是实际上它不仅混淆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区别,而且掩盖了哲学思想的本性。所以,当我们说“哲学是哲学史”的时候,它所表达的含义与黑格尔正好相反。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之所以就是哲学史,乃是因为哲学史是“一种”哲学发生发展的过程。而在我们看来,哲学史上存在着许多种哲学,没有一种哲学可以代表所有的哲学而被看作是哲学本身,所以哲学只能是哲学史。显然,哲学与一般所说的科学即自然科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如前所述,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人类精神由于其本性决定了它不得不追问这些难题,虽然它们永远也不会有终极的答案。因此,哲学与科学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可以将科学知识看作是某种直线式的知识积累的过程,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哲学看作是一个永远围绕着“智慧”这个圆心而旋转的立体圆周运动。这个无限大的立体圆周上面的每一个点都标志着一条哲学运思的道路,每一条哲学运思之路都代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典型,或者说它们是“路标”或“里程碑”。由于它们把追问智慧之境界的某种方式推进到了极致,以致于后人要想继续追问哲学问题,就只能另辟奚径,换一条路走,因为前面的道路虽然都指向智慧的境界,但是又都被证明是“此路不通”的。换言之,在西方哲学史上,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代表着一条哲学运思之路,而每一条道路都具有永恒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例如亚里士多德不能代替柏拉图,黑格尔也不能代替康德。当然,无可否认,哲学史上的思想都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每一位哲学家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事哲学思考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都将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而被融入了后人的思想之中。恰恰相反,由于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没有终极答案的难题,因而哲学家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所提出的解答就构成了一条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所有哲学运思之路的最终目标都指向至高无上的智慧境界,虽然这一智慧境界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不可能现实地通达这一境界,然而却无法阻止人类精神去实现自己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而每一条哲学思想之路都代表着对哲学问题的一种典型的解答方式,于是那条条道路就一同构成了一幅开放性的哲学景观: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所有哲学思想之路“综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哲学这门学科或学问。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的运动则似乎是“齐头并进”的。就知识的占有程度而论,现代人肯定比古代人高得多,但是在哲学思维的水平上,古代人与现代人至少是可以比肩并立的。现在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都是被称为医学始祖的希波克拉底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即使是当代的大哲学家也不敢说他就比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更高明。所以,当我们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或“哲学史就是哲学”的时候,这不仅意味着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因而我们总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返回源头;而且也意味着哲学应该是一门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理论学科,因为返回源头的目的并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为了开辟新的方向。所以,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并不是因为哲学家无能,而是哲学问题之本性使然。不仅如此,哲学不是科学也并不是哲学的缺陷,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视之为哲学不同寻常的“优越性”,因为它意味着人类精神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理想境界。应该承认,人类不同于一切存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是一种非现成的、非凝固的、始终处在生成过程之中的因而是开放的或自由的存在,因而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意味着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对象,亦是一种无限开放的理想境界。如果我们非要使哲学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那么就有可能使这个无限的开放的理想境界凝固化、有限化,对象化甚至物化,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可能实现理想,反而会“南辕北辙”,与我们希望实现的理想背道而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哲学或哲学史看作是一种“问题史”,或者更确切地说,哲学是一个由哲学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交织在一起的开放性系统,每一位哲学家都是根据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他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这一“经纬度”来确定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的。然而,当我们不是把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答案看作是哲学的耻辱,而是看作哲学的本性的时候,当我们不是把哲学史看作知识的历史而是看作问题的历史的时候,当我们把哲学看作是一门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理论学科的时候,换言之,当我们把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区别开来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哲学或哲学史,它似乎变成了一个堆放各式各样的理论学说的杂乱无章的“仓库”,既没有统一性,也没有规律性,以致于我们很难把它看作是一门学问。首先应该承认,哲学家们在哲学问题上始终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这是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史只是某种彼此之间毫无内在联系的理论学说的汇集,或者只有象黑格尔那样将哲学史看作一种哲学的发展过程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哲学史上的哲学理论或学说一方面相互之间的确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又各自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就构成了哲学史之思想的独特的律动。如前所述,哲学不象科学那样是某种直线式知识积累的运动过程,而是类似某种无限开放的圆周运动。例如科学知识的进步经常是在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上的不断地深化,而哲学的运动却总是在哲学问题上不断地变换立场、观点和方法。综上所述,哲学与科学不同,用衡量科学知识的标准来衡量哲学当然是不恰当的。不过,当人们以哲学不是科学来批评哲学,或是以哲学是科学来维护哲学的时候,虽然他们都误解了哲学的本性,倒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误解了自己的本性。传统的西方哲学或古典哲学一向以科学自居,而且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企图成为科学乃至科学之科学。然而误解归误解,这并不意味着古典哲学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哲学以什么东西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无论哲学采取什么样的认识方法,无论哲学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它都有可能在“终极关怀”、思维方式、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此说来,我们也不应该狭隘地理解知识,以为只有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知识才是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不同,或是不具备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就不是知识。其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性质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现代人已经不会象一、二百年前或是三、四百年前的人们那样把科学看作是具有绝对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了。总而言之,哲学虽然与科学不同,但仍然可以看作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更何况哲学对人类精神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学习哲学史的方法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学习和研究哲学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历史地辩证地和具体地分析、理解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思想与思想之间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不仅体现着而且也在塑造着时代的精神。当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哲学家们在哲学问题上的争论存在着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立场差别,在方法问题上也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矛盾,但是过去我们却往往教条主义地理解这种差别和矛盾,并且将抽象到这样或那样的哲学立场看作是哲学史研究的目的所在,这就把丰富多采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想简单化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既阻碍了我们恰当地理解历史上的哲学思想,亦妨碍了我们吸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精华。我们必须切记,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它也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和完善着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我们可以把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具体概括为“对话”的方法。其实,“对话”(dialogue)正是“辩证法”(dialectics)的本义。学习西方哲学史不仅是学习知识,即知道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哲学家们“因为”什么说和“为什么”这样说,换言之,应该了解哲学家所面对的哲学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同方式。因此,学习西方哲学史首先要了解哲学家的理论学说究竟是针对什么问题的,否则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一些有关哲学家思想的“知识”,而无法了解哲学家思想的精髓或内在的精神。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就是“对话”的方法。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所以与哲学家们的“对话”通常是通过“读书”而实现的。然而,尽管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斯人已逝,我们读他们的“书”却不是读死书。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多已经过时了,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哲学问题并没有过时,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面临的难题,而且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将永远面临的难题。既然哲学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那么任何一种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后人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因此,对于学习哲学史的人来说,学习哲学史无非是将人类精神所思想过的东西再思想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后选择或者开创我们自己的路。如果把我们与哲学家们统统看作是“人类”的话,那么我们思想他们的思想,重走他们的道路,也可看作是一种“回忆”,回忆我们“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思。由此可见,我们学习哲学史并不是站在哲学史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前人的思想就构成了我们现存在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说哲学史上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思想,原因就在于此――当我们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之间的“对话”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复活”了。其实,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为它们构成了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复活”并不是“复古”。换言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显然,“对话”之为“对话”表明,我们与哲学家们的思想对话并不是“单向性”的受动活动,而是“双向性”的互动活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类似现代解释学所说的“视界交融”。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读他们的书需要“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往传统的解释理论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将理解和解释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纯粹的再现。但是现代解释学却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所谓客观存在的文本,因为古人有古人的“视界”,我们有我们的“视界”,换句话说,古人与我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环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古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来,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人的视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因此,学习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富于创造性的“视界交融”,亦即我们与以往的哲学家们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想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有“对话”的内在逻辑,它至少包含三种要素:首先,“对话”的双方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这样“话”才能“对”起来。我们之所以能够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就在于我们与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哲学问题。换言之,他们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尽管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这些问题有时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但是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其次,“对话”之为“对话”乃“相对而说”,因而是一种相互间的交流,亦即“视界交融”。就对话而言,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否则就谈不上对话。我们的确是在学习哲学史,然而我们并不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小学生向哲学大师们请教,而是与他们一同讨论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小学生,那么充其量我们只能学到一些“知识”,即了解到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不过倘若如此,我们就仍然站在哲学之外。只有当我们与古人面临同样的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深入到了哲学之中。既然我们与古人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是他们说话我们倾听,我们也有自己的“发言权”。最后,“对话”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如果你说的话我“听”不懂,那么“话”也是“对”不起来的。所以,学习哲学史一定要阅读哲学家们的原著(最好是原文原著),直接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而不能仅仅依赖于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就此而论,我们这部哲学史只是引导同学们进入哲学运思之路的“入门”而已,决不能以此来代替哲学原著的研读。当然,我们不可能让古人理解我们,因为他们已经不会再开口说话了,他们要说的话就在他们的书里,所以这种“对话”看起来有点不平等。但是,如果我们不是把哲学家们的书看作是死东西,而是看作有着丰富意蕴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存在,那么当我们有所问时,他们也会有所答的。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到哲学的维度,才有资格与哲学家们进行对话,而深入到哲学维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深入到哲学问题之中,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你的问题,或者把你的问题上升到哲学问题的高度。毫无疑问,哲学史并非仅仅是观念或思想的历史,因为哲学作为文明的灵魂,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与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与其他所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因此,学习哲学史必须深入了解形成于历史上的哲学思想或理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广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背景,它们作为哲学思考的基础,构成了哲学家们的“视界”。如果离开了这些背景和基础,哲学就变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哲学家的思想。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详细阐述哲学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甚至对于哲学的许多分支或部门例如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等等也不可能统统进行专门的论述,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考虑所谓纯粹哲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哲学史的过程中,广泛涉猎当时文化、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的有关文献,这样才能对一种哲学思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第一章古希腊哲学第一节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和特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发展线索和特点,理解古希腊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发展线索和特点,古希腊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哲学。【教学学时】6学时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发展的最初形态。“古希腊”既不是一个国家名词,也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时间上,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大约延续了100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和晚期希腊哲学。它追究宇宙的来源,诘问人生目的,内容丰富,气象万千,为人类的理论思维开辟了道路,给欧洲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古希腊哲学的产生1、自然条件希腊地处亚洲、非洲、欧洲的交汇之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有条件汲取各大文明的精华,并且较少保守性。2、社会政治条件古代希腊虽然统称为希腊,但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地域较小、相互独立的城邦(polis)所组成的,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以希腊文化也是哲学繁荣时期的中心——雅典为例,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改革,雅典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邦民主制度,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公共事务由他们选举出来的执政官主持,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以直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这种相对而言比较民主的社会制度使它的公民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思想自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哲学的生长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另外,古代希腊社会实行家庭奴隶制,奴隶承担了全部体力劳动,使得奴隶主们有了闲暇,有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思考、文艺创作等精神劳动的必要时间和精力。实际上,西文中的“school”(学校)一词,即导源于古希腊语的“闲暇”(skhole)。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使古代世界的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3、思想文化渊源希腊哲学的产生直接得益于丰厚的文化背景,它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荷马的英雄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故事、巴比伦的算术和天文学知识、埃及的几何学和宗教观念等东西方文化的积累,共同构成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催生出希腊哲学这朵智慧之花。尤其是影响广泛的希腊神话,不仅奠定了希腊哲学的主题方向,而且为之准备了众多的基本词汇。太初之始,混沌生成,随后是胸脯宽广的地母。在她牢固的怀抱里,万物永远繁衍滋生。从混沌和幽暗生.出了黑色的夜,夜和幽暗因爱相融合和孕育,分娩下以太和白昼。为着严密覆盖,地母生下乌兰诺斯,与她自身相等,繁星簇簇的天空,这是处永不衰败的圣地,长驻着那些洪福的神灵。——赫西俄德的《神谱》在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之中,蕴含着一些基本观念,它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首先,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宇宙的合理性,其目的就在于解释和证明这种合理性;其次,宇宙自然既然是合理的,因而也就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最后,这个合理的、有规律的宇宙是一个整体,所以一定有统一的根据。这些基本观念通常是哲学思考的自明的前提,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哲学家的思想并且支配着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只是随着哲学思考的深入才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并被要求作出进一步的证明。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与其他的或后来的哲学相比,古希腊哲学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哲学”这个概念,在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即“热爱”(philos)与“智慧”(sophia)的合成词,故其本义为“爱智慧”。在希腊哲人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作为爱智之人,就是穷究宇宙来源,探索万物真实,诘问人生目的,在这种不断的探究和追问中获得知识,由此而获得自由,享受真正的幸福。所以,尽管在希腊哲学那里认识论还很不发达,但是“学以致知”却构成了哲学家们的最高理想,他们大多淡薄功利,沉醉于形而上的追求,这种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哲学家,以至于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二,探讨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希腊人很少有人与自然分离的观念,他们把自然看做“大宇宙”,人则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初的自然观来源于宗教神话,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幻想式的方式而要求就自然而认识自然的时候,便开始了哲学的思考。希腊哲学所有的问题几乎都与自然有关。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学说开始,到新柏拉图丰义的神秘太一说告终,整个希腊哲学,主要以对phusis的探讨为主题。区别只在于,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意义上的phusis,有的哲学家侧重于本性意义上的phusis;而在本性意义上,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万物这个大宇宙的本性,有的哲学家侧重于人能否或如何言说与把握大宇宙的知识本性。第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希腊人的自然观具有必然性、神圣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视自然为神圣的、自我涌现的、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试图以知识来说明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的统一性。希腊人为自己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拯救现象”,亦即为现存的一切自然现象寻找在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根据或理由,使它们的存在和生成得到合理的解释。由于希腊人最初尚未在本质与现象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因而多样性的统一和运动、变化与生成等等被看做是事物的基本特征。第四,探索精神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当希腊人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们主要关注因惊异而产生的种种哲学问题并由此而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并不关心或不太关心哲学体系的建构问题,虽然哲学之为哲学无论如何都是有体系的。他们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相互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这些问题有: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万物的统一性亦即一与多的问题,存在与非存在的问题,知识与意见的问题,本质与现象的问题,一般和个别的问题,以及运动与静止、可知与不可知、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等问题。第五,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这里的绝对主义是相对于相对论和怀疑论而言的,意指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整个希腊哲学,虽然出现过克拉底鲁、普罗泰戈拉等人的相对主义和以毕洛为代表的怀疑主义,但基本的形态是绝对主义。由于希腊哲学的重心是phusis,亦即为现象寻找根据,所以,它的论断主要是宇宙论或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或伦理学上的。第六,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在希腊哲学中,哲学与自然科学本为一体,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在他们那里,自然科学知识不仅是阐明理论的素材,更是理论本身的有机构成部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古希腊时代还没有神学,但宗教神话却很流行。哲学家们正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考的。虽然很多人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有的也确实摆脱了),但最终并未与之彻底决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家们心目中的神,大多数是思辨神、理性神。第二节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早期希腊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产生阶段,由于后世的研究者们多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因而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问题,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宇宙论时期”或“自然哲学时期”。当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限制,以理性的目光注视自然之时,他们除了感到敬畏和赞叹而外,也产生了困惑和惊异:生灭不已、变动不居的自然为什么会呈现出一幅四季交替、草木枯荣因而生生不已、自我涌现的景象?处于变化之中的自然,其中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什么?由多种多样的事物所组成的自然之整体,其统一的根据是什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希腊人便开始了哲学的思考,而这些最初的哲学思考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性和直观性。一、伊奥尼亚哲学伊奥尼亚地区是古代希腊在地中海东部的殖民地。这里富庶繁荣,是东西方文化的汇合处,由于工商业发达而兴起的自由风尚、冒险精神、求新观念和对知识的重视等等,为哲学的诞生准备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在伊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即脱胎于神话母体,但又完全不同于传统宗教神话观念的米利都学派(一)米利都学派米利都位于爱琴海东岸,是希腊人在小亚西亚殖民地伊奥尼亚地区的一个城市。它濒临爱琴海,是古代亚、非、欧的交通枢纽,工商业繁荣,人文荟萃,被称为伊奥尼亚地区的花朵。这里孕育了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利士、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开始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是第一代自然哲学家,探索宇宙万物到底从哪里开始,而把某种东西,如水、无限、气作为万物的始点,宇宙的本原。自然界的一切东西都是从这个本原派生出来的。由于他们这样第一个探究宇宙本原问题,所以被认为西方第一代哲学家。米利都城于公元前494年被波斯人攻陷,被夷为平地。1、泰利士(约前624——前547年)出身于米利都的名门望族,是著名的希腊七贤之一,也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始祖。他有丰富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研究星象,发现了小熊星。制定了冬至和夏至,指出月亮只有太阳的120分之一大,规定一个月为30天,一年365天。成功地预测一次日食(前585年5月28日)。他在一个圆里面画出了直角三角形,并宰了一头牛献祭。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生平典故【跌入桔井】[柏拉图《泰阿泰得篇》174A]据说泰利土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温顺的色雷斯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高天之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边脚旁的一切。【利用天文学知识致富】[亚里斯多德《政治学》I,2]人们因为他的贫穷而谴责哲学一无用处,据说他通过观察星象,知道将有一个橄榄大丰收年,因而早在冬季时,他就凑集了一小笔本钱赁入了米利都和开俄斯岛的全部橄榄榨油作坊。无人跟他竞争,所以租金十分便宜。待到一定季节来临时,油坊紧张,人们急切地要求作坊。这时,他便将油坊按自己的条件出租,结果获得了很大的利润。他以此表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巧过军队】[希罗多德I,75]我认为,克劳苏来到哈吕斯河时,是用那里已有的桥渡过部队的。但希腊人一般认为是米利都的泰利士帮助他渡过了军队。那时还没有桥,克劳苏无计可施,不知怎样才能使军队过河去。而泰利士当时正在军中。他使本来流在军队左手的河流到军队的右手去。他的办法是:从军营所在的河流上游挖成一条呈月牙形的沟渠,让河水绕到部队营地后面流过,这样河水就通过沟渠离开了原河床,流过军营后又重新进入原道。结果,一旦河水两边分开,就变得很浅,可以徒步过河了。“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所从出者,万物所复归者。从多中找一,从个别找一般,从特殊找普遍。黑格尔说“哲学就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为什么提出这个命题?排除幻想、神话的方式去说明人和自然,力图以理性思维对宇宙万物的根源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否定用超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坚持用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用物质性的水来表达万物统一的根源。希腊神话认为,在人和神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神秘力量,决定着事物的变幻,世界的生灭,人事的祸福和民族的兴亡,这就是神。神话说,在宇宙未被开辟之前,是一个混沌的夜,有一个世界的卵产生,分为天和地,代表生命的父和母。在天地之间,一个有翅膀的“光明神”在飞,又叫爱洛斯(Erous)。由于爱,天地结合,生宙斯。天地混为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管子水地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直宗室也”,又说“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是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2、阿那克西曼德“无定”是世界的本原。人是由鱼进化而来的。3、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世界的本原。(二)爱菲斯学派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年),出身于爱非斯的王族家庭。放弃王位;患了水肿病。被称为“哭泣的哲学家”。精神贵族,“确实在听着的愚人象聋子,说他们在场等于不在场。”拒绝大流士。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着,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着。”火浓缩变成气,气浓缩变成水,水浓缩变成土,土溶解变成水,水蒸发变成气,气又回到水。“万物都等换为火,火又等换为万物,犹如货物换成黄金,黄金又换成货物一样”。“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智慧在于认识逻各斯即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名言】内在的和谐比表面的一致更为强大。善与恶是同一的。用切割、烧灼、穿刺和撕扯等方式来折磨病人的医生还要索取酬金,其实,他们是不配得到这报酬的。向上的路和朝下的路是同一条。海水最浩净又最肮脏。对鱼来说,它是能喝的和有益的,但对人来说,它既不能喝又有害。不死的是有死的,有死的是不死的。这些的生就是另一些的死,另一些的死也就是这些的生。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最聪明的人与神相比只是一只猴子,犹如最漂亮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陋的一样。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共同的。人们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并非好事。疾病使健康愉悦,丑恶使美善高尚,饥饿使温饱快乐,疲劳使休息舒适。思想是人人共有的。如果没有不义,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年)出身于萨莫斯岛一个富裕的宝石雕刻家庭。40岁创立了该学派。神秘色彩:视豆子为神圣之物。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以数为本原而派生第一,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他们的基本想法是: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l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第二,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在数目中可以发现许多与存在事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相似的特点,比在火、土或水中找到的更多”。就是说,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加普遍,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因此,适用于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某种物理属性的物质形态(水、气、火),而是数。毕达哥拉斯派理解的数学规定性,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数学比例关系,它决定了事物构造以及事物之间的和谐;还有一类是数学中的对立关系,如有限和无限,奇数和偶数,一和多,直线和曲线,正方形和长方形;另外,还包括用数字代表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类比关系,如1表示理性,因为它是万物不变的本原;2代表意见,因为它包含矛盾和冲突;4和9代表正义;5代表婚姻,7代表死亡,10代表完满。美德在于和谐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的。友谊就是一种和谐的平等。三、爱利亚学派爱利亚学派因其产生在南意大利的爱利亚城而得名。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人物有三位:克塞诺芬尼、巴曼尼德和芝诺。其中,克塞诺芬尼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先驱,巴曼尼德是学派的中心人物,芝诺发展了巴门尼德的思想。1、克塞诺芬尼【一神论】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皮肤是黑的,鼻子是扁的;特拉基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的。德谟克利特还认为,人的感性知觉具有约定的性质。他说:“颜色是约定的,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伦理学】(两种原子形成了两种认识,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快乐和心灵的快乐。首先,要节制欲望。“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应当拒绝一切无益的享乐。”其次,要做到心灵的安适和宁静。“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这和某些人由于误解而与它混同起来的快乐并不是一回事。由于这种安宁,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着,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扰。”他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润的和精致的原子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的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的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名言】“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应该深切想到人生是变幻无常而且很短促的,它常为许多不幸和困难所烦扰,因此应该仅只安排一个中等的财富,并且把巨大的努力限制在严格的必需的东西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学过道理,却生活得很合理。一切亲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害关系的才是朋友。从智慧中引出这三种德性: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对那些愚蠢的人加以赞颂,是大大地害了他们。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言辞是行动的影子。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件坏的行为,而一件好的行为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如果对财富的欲望没有餍足的限度,这就变得比极端的贫穷还更难堪。因为最强烈的欲望产生出最难当的需要。”共同的贫穷比每个人孤立地受穷更难堪,因为这样就什么救助的希望都没有了。第二节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所谓“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至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早期希腊哲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其次从内容上看,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社会公正、国家本质、人生意义等问题正面进入哲学家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是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意义上的phusis转向了“本性”意义上的phusis。其结果就是自然哲学发展为精神哲学。最后从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那种直陈宣称式的方法被日益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取代。一、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一)智者的启蒙所谓“智者”,古希腊语为sophistes,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例如“七贤”。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一词则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智者的出现乃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城邦民主制度意味着话语具有压倒其他一切权力手段的特殊优势。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一切权力的关键,指挥和统治他人的方式。于是,参政议政、诉讼演说的广泛社会需要,以及随着民主制度的衰败和危机所显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决定了智者产生和智者运动兴盛成了历史的必然。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讽刺智者说:“靠舌头过活”,“春种秋收植葡萄,连采果子都用舌头。”柏拉图:“批发和零售灵魂粮食的商人”。亚里士多德:“智者的学说是一种貌似哲学而并非哲学的东西,智者的技术是毫无实在内容的似是而非的智慧,智者是靠一种似是而非的智慧赚钱的人。”1、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10年)生于阿布德拉城,是德谟克利特的同乡,据说也是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看到他捆扎木料非常熟练,就收他为徒)。他生命中的黄金岁月是在雅典度过的,据说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典故:与学生阿勒士的官司。《论神》:“关于神,我们是不知道的。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形状。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的晦涩及人生的短促等。”被控告“不敬神”,流放西西里岛,遇难而死。【人是万物的尺度】关于这个命题,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是这样记载的:“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人:个人。尺度:感觉经验。毫无疑问,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它将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它们的客观性。然而,我们似乎更应该充分理解这一命题的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生于雅典,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小时候,苏格拉底长的很困难,凸眼珠,狮子鼻,厚嘴唇,大肚子,身材笨拙。长大后,头发蓬乱,胡子拉碴,衣服又脏又破,赤足走路。【典故】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教求知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教择偶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都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思想观点】苏格拉底属于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因而没有留下任何著作。“认识你自己”促使苏格拉底提出这一宣言,有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运动两方面的背景。在苏格拉底看来,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因而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实际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agathon)。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另一方面,智者们虽然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扭转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但是却高扬个体,推崇感觉,导致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性的贬低或否定,由此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因而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更违背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所以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的座右铭。正是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正本清源,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竖起了理性主义大旗,划时代地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的转折。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将此前的希腊自然哲学称之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德性即知识”柏拉图在《斐多》篇记载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发展过程。青年时热衷于研究自然哲学,探求事物的原因。后来,放弃自然哲学,认为自然哲学家没有真正回答出事物的原因,而是把条件当成了原因,都是在物质的范围内说明由什么组成什么,而哲学所研究的应是:为什么生成这种东西?为什么能够生成这种东西?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例如人有腿来走路,有手拿东西,有舌头发音,都是由于一种目的,即趋于完善或好。什么力量使它如此之好?是神。苏格拉底既然把世界归为一种善的目的,并认为是由神决定的,那么,研究自然对人来说就是无意义的,而且干涉自然也是对神的不敬。于是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从自然转向人事,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善是什么?善就是人的德性,德性就是知识,“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人无意作恶,作恶是因为无知。就拿战争来说,有人怯弱,临阵脱逃,那是因为他们对善、荣誉、快乐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人勇敢,是因为他们对快乐痛苦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在他看来,道德既为知识,而知识、智慧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所以道德也是可以教育的。通过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知识,了解善与恶的区别;使心灵为智慧所武装,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以他是“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为自豪,宣称他也“习于施行同种技术”。不同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他认为自己“这种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以各种方式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想错觉还是真知灼见”。所以,凡与他交往的人,都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进步,但“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从我这里学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因为他们在自身中发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并把它们产生出来”,而他自己扮演的则始终只是助产士的角色。例子:与一名青年人的辩论,什么是正直的行为。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曾是个好公民。恪守宗教礼仪,履行公民义务,三次应征入伍,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勇敢。冬天赤足行走,政治上有正义感。一是拯救海军将领;一是拒绝逮捕雅典公民勒翁。皮革商人告苏格拉底。死亡是一场没有梦的睡眠,永远地、愉快地忘掉一切,没有迫害、没有邪恶、没有失望、没有痛苦、没有不幸。要么,死亡就是灵魂移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在另一个世界里,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提出了问题就把他处死的,绝对不会的。而且,除了比我们更加幸福外,他们还是永远不死的。所以,对我的离去应该高兴,不必悲伤。当你们把我安置在坟墓里的刚候,你们仅仅埋葬了我的身体,而没有埋葬我的灵魂。”“死别的时辰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惟有神知道。”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苏格拉底从事哲学活动的时候,正值希腊城邦民主制由盛而衰之时。他以“牛虻”自诩,嫉愤懈惰世风,关心青年心灵,探讨德性精要,针砭当局时弊,不仅触怒了一些政客,而且因其专家治国论而与民主制度发生了冲突。于是,有人以“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项罪名对他提出指控,虽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作了义正辞严的精彩申辩,但仍然被判处了死刑。他拒绝了朋友们的救助,最终以身殉道,意在换取雅典人的醒悟。曾经有人以苏格拉底与民主制度对抗而为其思想定性,殊不知此时的民主制度已处于衰败之中,早已失去了进步意义,智者盛行于世就是明证。苏格拉底之死给雅典的民主制度烙上了永远洗不去的污点,因为一座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对一名除了运用言论自由权外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的思想家起诉、判罪乃至处死,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讽刺和耻辱。后来雅典人终于幡然悔悟,为之平反昭雪。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生平】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申辩》、《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法律》(未完成)等篇。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由于家庭背景和所处时代的关系,柏拉图一生都对政治报有很高的热情。他创立学园的目的既是为了学术,也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柏拉图不仅勾勒出一幅改造现实的理想国家蓝图,而且三赴西西里,企图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虽然他的政治理想由于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但是他的思想却很有特色,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思想观点】理念论1、何谓理念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2、理念的特点第一,本原性。第二,超验性。第三,不变性和永恒性。第四,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五,单一性。第六,等级性。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所以,理念不仅不会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3、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至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曾经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或某某理念。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1、“日喻”“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2、“线喻”“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3、“洞喻”“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理念呢?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作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轻易地回忆起它们,凡在投生前只约略窥见,或在投生后受邪恶熏陶而堕落的,都不易做到这一点,只有少数人保持着回忆的能力。灵魂学说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由不同的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认为圆形的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居全身顶端,以便高瞻远瞩,指挥全身;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受理性和激情制约。当理性支配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治着肉体,反之,当欲望支配灵魂时,肉体反常地毁灭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合同台账范本3篇
- 2025年东营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下载
- 2024年某航空公司飞机采购及维护合同
- 2024年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2篇
- 海口市教育培训机构租赁合同
- 绿色建筑精装修施工合同
- 风景区道路铺设施工合同
- 工程合同材料供应管理
- 2025电梯门套安装合同范本
-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长江电力财务分析》课件
- 2023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大专(高职)学历笔试真题
- 中考英语复习听说模拟训练(一)课件
- 公立医院创新管理薪酬激励方案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旅社承包合同样本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
- 如何高效学习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幼儿园视频监控管理制度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