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四中42024级高一年级11月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个自然保护区内,生物个体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活在同一区域。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叙述正确的是()A.大熊猫和冷箭竹在生命系统中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层次B.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动植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C.大熊猫,冷箭竹和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D.保护区内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形成、维持与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详解】A、大熊猫是动物,比植物冷箭竹多了“系统”这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所有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B错误;C、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保护区内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形成、维持与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D正确。故选D。2.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6×和16×、物镜标有10×和20×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装片中右上方细胞放大320倍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换高倍镜后,图乙视野内细胞数将变为2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甲图中①②是目镜,③④为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在低倍显微镜下将目标物体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③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详解】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乙图中的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相反,因此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则可导致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项正确;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项正确;C、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32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20×即可,即转动转换器将物镜从④换成镜头③,而目镜不需要换,C项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假设细胞为边长为a正方形,换成高倍镜后,细胞边长为2a,其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为4a2,而视野范围不变,为故可观察到的细胞个数为4×a2/4a2=1,即图乙视野内细胞数将变为1个,D项错误。故选D。【点睛】3.肺炎大多数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典型的有:细菌类,如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类,如支原体:真菌类,如肺孢子菌;病毒类,如SARS病毒。下列有关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SARS病毒同其他三种生物一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C.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肺孢子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四种微生物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肺孢子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利用寄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错误。故选C。4.如图是活细胞中三种元素含量或三种化合物的扇形图,下表是两种细胞中六种大量元素的百分比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元素OCHNPS玉米细胞(干重)44.4343.576.241.460.200.17人细胞(干重)14.6255.997.469.333.110.78A.若扇形图代表化合物的含量,则甲、乙分别代表水和蛋白质B.若扇形图代表元素的含量,则甲、乙、丙分别代表C、O、H三种元素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D.组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从元素组成来看,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二者又有差异性。【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所以若扇形图代表化合物的含量,则甲、乙分别代表水、蛋白质,A正确;B、若扇形图代表元素的含量,甲占的比例最大,乙次之,活细胞内氧的含量最高,则甲、乙、丙分别代表氧、碳、氢三种元素,B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C正确;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组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D正确。故选B。5.一批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盆栽黄瓜幼苗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缺素症状。现取若干株该盆栽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施用等量适宜浓度的NH4NO3溶液、MgSO4溶液和Mg(NO3)2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盆栽黄瓜幼苗叶片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导致黄瓜幼苗叶片发黄的元素种类B.若甲、丙两组变绿,乙组发黄,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N所致C.若甲组发黄,乙、丙两组变绿,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Mg所致D.若甲、乙两组发黄,丙组变绿,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N或缺Mg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素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依题意,甲、丙组的自变量为有无Mg,乙、丙组的自变量是有无N元素,故可推断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盆栽黄瓜幼苗叶片发黄是由缺N还是缺Mg引起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的,A正确;B、甲、丙两组溶液中都含有N元素,而乙组溶液中无N,若甲、丙两组叶片变绿,乙组叶片发黄,说明该批盆栽黄瓜幼苗叶片发黄是由于缺N造成的,B正确;C、乙、丙两组溶液中都含有Mg元素,甲组溶液中无Mg,若甲组叶片发黄,乙、丙两组叶片变绿,说明该批盆栽黄瓜幼苗叶片发黄是由于缺Mg造成的,C正确;D、甲组没有提供Mg元素,乙组没有提供N元素,若甲、乙两组叶片发黄,丙组叶片变绿,说明该批盆栽黄瓜幼苗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缺少N或缺少Mg或同时缺N和Mg造成的,D错误。故选D。6.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菜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可相互转化B.同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要多,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脂肪是细胞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C.油菜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分解酶活性较高,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值升高D.用油菜种子压榨出的油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是因为胆固醇是其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植物开花后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详解】A、据题图分析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故油菜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可相互转化,A正确;B、细胞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C、种子形成过程中,糖类逐渐转化为脂肪,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抗逆性增强,C错误;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D错误。故选A。7.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迅速变为凝结状态进行止血,在这个过程中,凝血酶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是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的过程图,其中W、Q、E代表不同的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不能合成氨基酸W,W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B.激活后的凝血酶中氨基酸的数量一定发生了改变C.激活过程中,发生了肽键和二硫键的断裂D.凝血酶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氨基酸有21种,根据是否能在人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详解】A、必需氨基酸是不能在人体中合成氨基酸,故人体细胞不能合成氨基酸W,W是一种必需氨基酸,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凝血酶原激活产生凝血酶的过程中有部分氨基酸被切除,由此可知激活后的凝血酶中氨基酸的数量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激活过程中,发生了肽键的断裂,但没有发生二硫键的断裂,C错误;D、由图可知,凝血酶具有2条肽链,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2个游离的氨基,D错误。故选B。8.DNA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亲子鉴定等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一幅DNA指纹技术应用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嫌疑人体内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受害人DNA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B.DNA指纹显示,受害者和嫌疑人1、2、3与发现的样品中DNA有相同的区域C.DNA指纹能用于案件侦破,原因是个体的D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异性D.罪犯样品和怀疑对象1、2、3进行DNM指纹比对,怀疑对象1最可能是罪犯【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也是DNA指纹的主要依据。【详解】A、嫌疑人体内核酸有DNA和RNA,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分别为磷酸、核糖、脱氧核糖、5种碱基(A、G、C、T、U)。受害人DNA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分别为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A、G、C、T),A正确;B、不同的人的DNA序列并不是完全不同,如DNA指纹显示,受害者和嫌疑人1、2、3与发现的样品中DNA有相同的区域,B正确;C、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NA指纹能用于案件侦破,原因是个体的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特异性,C错误;D、DNA指纹显示,怀疑对象1的DNA指纹图与从受害者体内分离的样品最相似,故怀疑对象1最可能是罪犯,D正确。故选C。9.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分子量较大,结构也比较复杂。它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多聚体为DNA分子,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糖有4种B.若将某多聚体彻底水解,其产物不一定是它的单体C.若将某多聚体中的相邻单体顺序颠倒,该多聚体功能不一定发生改变D.若某多聚体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该多聚体的单体一定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答案】A【解析】【分析】碳元素具有4个共价键,易形成碳链,是构成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以碳链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详解】A、若某多聚体为DNA分子,则参与其构成的碱基有4种,五碳糖为脱氧核糖1种,A错误;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不是它的单体核苷酸,而是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因此某多聚体彻底水解,其产物不一定是它的单体,B正确;C、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相邻单体顺序颠倒,功能不发生改变,C正确;D、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蛋白质,但其单体氨基酸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正确。故选A。10.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叶绿体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干燥状态B.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形状C.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D.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答案】C【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细胞叶绿体形态时,临时装片需要保持有水状态,A错误;B、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由于实验是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不能验证明乙的细胞核是控制伞帽形成的中心,因为假根内除了细胞核还有其他物质,B错误;C、用苏丹Ⅲ染液将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染为橘黄色的脂肪滴,C正确;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三次都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D错误。故选C1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时刻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D.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进行染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错误;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B正确;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具有疏水的尾部,但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C错误;D、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进行染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错误。故选B。12.关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的一种解释是: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在长期的互利共生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以下不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线粒体和细菌中都存在环状DNA分子B.线粒体和细菌中都含有蛋白质分子C.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而增殖D.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酶也存在于某些细菌中【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细胞含量多。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线粒体含少量的DNA、RNA。【详解】A、线粒体和细菌都存在环状的DNA分子,体现了线粒体与细菌的相似性,可支持线粒体是由需氧细菌演化而来的论点,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和细菌中都含有蛋白质分子,不能证明线粒体是由需氧细菌演化而来,B符合题意;C、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而增殖,这也体现了线粒体与细菌的相似性,可支持线粒体是由需氧细菌演化而来的论点,C不符合题意;D、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酶也存在于某些细菌中,体现了线粒体与细菌的相似性,可支持线粒体是由需氧细菌演化而来的论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如图1)。为了解某种细胞5种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研究者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和破碎的细胞,然后提取、分离细胞膜上的蛋白进行电泳,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A组为未经胰蛋白酶处理的对照组B.C组5种蛋白质全都受到胰蛋白酶的水解作用C.位于细胞膜外侧表面的蛋白质是4号和5号D.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是1、2、3号【答案】C【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展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分子层,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由题意可知,研究者是研究细胞5种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可知,A组有5条电泳条带,且条带完整,B组条带与A组对比,1、2、3号蛋白质的条带迁移距离变大,说明被水解,故A组为未经胰蛋白酶处理的对照组,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越小,迁移越快,C组只有3条条带,且蛋白质1、2、3的条带迁移距离均变大,故C组5种蛋白质全都受到胰蛋白酶的水解作用,B正确;C、由题意可知,胰蛋白酶不能水解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蛋白质,B组是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有蛋白质4号和5号的电泳条带,而用胰蛋白酶处理破碎的细胞的C组没有这两条条带,故4号和5号是位于细胞膜外侧或内侧表面的蛋白质,C错误;D、由图2电泳结果可知,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1、2、3号蛋白质的条带有迁移,说明1、2、3号蛋白质有部分被胰蛋白酶分解,故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是1、2、3号,D正确。故选C。1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不同细胞器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大生物膜面积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及其功能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可能有利于增加酶的附着位点C.线粒体的外膜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有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有利于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答案】B【解析】【分析】1、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扩大膜面积,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A错误;B、内质网是单层膜折叠体,通过折叠外连细胞膜,内连细胞核,增加膜面积,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可能有利于增加酶的附着位点,B正确;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有利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减少了高尔基体的膜面积,有利于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B。15.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甲6720微量细胞器乙59400细胞器丙61039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B.细胞器乙不是内质网就是高尔基体C.细胞器丙中可进行产生水的生理过程D.蓝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乙【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因此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乙细胞器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核酸,因此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丙细胞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有脂质,因此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详解】A、甲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可能是核糖体,A错误;B、乙细胞器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核酸,因此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B错误;C、丙细胞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有脂质,因此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产生水,C正确;D、蓝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植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丙核糖体,D错误。故选C。16.蛋白质的分泌包括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分泌途径,经典分泌途径是通过内质网一高尔基体进行的,非经典分泌的4条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不存在经典分泌途径,存在非经典分泌途径B.可用15N标记氨基酸的氨基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进行研究C.经典分泌途径和非经典分泌途径的过程中都有细胞膜面积的增加或减少D.非经典分泌途径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为肽链,肽链经过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据图可知,非经典分泌途径中的a、c、d均通过囊泡进行,b过程通过通道蛋白扩散。【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由于经典分泌途径是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的,因此原核细胞不存在经典分泌途径,但原核细胞可以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中通道蛋白扩散分泌蛋白质,故原核细胞不存在经典分泌途径,存在非经典分泌途径,A正确;B、15N不具有放射性,故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不能用15N元素,通常用3H标记的氨基酸,B错误;C、非经典分泌途径中蛋白质通过通道蛋白扩散分泌时,没有细胞膜面积的变化,C错误;D、非经典分泌途径中蛋白质通过通道蛋白扩散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其他途径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17.核孔是细胞核上由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可选择性输送物质。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例如心房颤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且外膜与高尔基体膜相连B.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人成熟红细胞代谢弱,核孔数目少C.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D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障碍而引起D.核孔复合物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核膜上含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且外膜与内质网膜相连,A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存在核孔,B错误;C、DNA不能出细胞核,C错误;D、由题意可知,核孔复合物是由蛋白质形成的结构,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故核孔复合物由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D正确。故选D。18.某兴趣小组利用1mol·L1蔗糖溶液、1mol·L1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以及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葡萄糖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c,蔗糖分子不可穿过半透膜c,两侧溶液的初始体积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中的水分子总是从高浓度溶液一侧流向低浓度溶液一侧B.若a为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a的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终a、b两侧等高C.若a为蔗糖溶液,b为清水,则a的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终a侧低于b侧D.若a为葡萄糖溶液,b为蔗糖溶液,则a的液面先降低后升高,最终a侧高于b侧【答案】B【解析】【分析】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当半透膜两侧渗透压不相等时,水分子就会从低渗透压(低浓度)到高渗透压(高浓度)扩散。【详解】A、a、b中的水分子总是从水分子浓度相对多的一侧流向水分子浓度相对少的一侧,A错误;B、若a为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由于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a的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终a、b两侧等高,B正确;C、若a为蔗糖溶液,b为清水,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会从b移向a,导致a的液面升高,最终a侧高于b侧,C错误;D、若a为葡萄糖溶液,b为蔗糖溶液,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则a的液面先降低后升高,最终a侧低于b侧,D错误。故选B。1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③>①>②【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滴加蔗糖溶液①后,气孔大小基本不变,说明进出保卫细胞的水分子基本保持动态平衡,蔗糖溶液①为保卫细胞的等渗溶液;滴加蔗糖溶液②后,气孔变小,说明保卫细胞失水皱缩,蔗糖溶液②为保卫细胞的高渗溶液;滴加蔗糖溶液③后,气孔变大,说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蔗糖溶液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详解】A、据分析可知,蔗糖溶液①为保卫细胞的等渗溶液,蔗糖溶液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所以蔗糖溶液③处理后的保卫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而蔗糖溶液①处理后的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A正确;B、据分析可知,蔗糖溶液②为保卫细胞的高渗溶液,则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C、蔗糖溶液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因此蔗糖溶液③处理后的保卫细胞吸水,所以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C正确;D、据分析可知,蔗糖溶液①为保卫细胞的等渗溶液,蔗糖溶液②为保卫细胞的高渗溶液,蔗糖溶液③为保卫细胞的低渗溶液,所以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2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与液泡膜对O吸收速率的不同与两者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有关B.两种膜对甘油的相对吸收速率相同,推测甘油进入两种细胞器的方式应该相同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液泡膜吸收H2O的相对速率比线粒体膜快,可能与两种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和蛋白质协助,是要顺着浓度差就能进行跨膜运动。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易化扩散。协助扩散特点:①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存在最大转运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如超过一定限度,浓度不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因膜上载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已达饱和;③有特异性,即与特定溶质结合,这类特殊的载体蛋白主要有离子载体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④不需要提供能量。在顺浓度的条件下,需要特定的蛋白来运输物质,这种运输蛋白是有一定的特异性,也就是某种物质只能有特定的蛋白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主动运输其特点: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小肠运输葡萄糖时也有顺浓度梯度的特例);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对代谢毒性敏感;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膜运输蛋白;④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详解】A、O2跨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与载体蛋白无关,但线粒体膜与液泡膜对О2吸收速率不同,是因为两者的需求不同,A项错误;B、两种膜对甘油的相对吸收速率相同,推测两者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都为自由扩散,且两种细胞器对甘油无特殊需求,B项正确;C、K+和Na+进入两种细胞器的方式都为主动运输,但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和Na+的吸收速率有差异,可能是两种细胞器对这两种离子的需求不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C项正确;D、水进入不同的膜可能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所以导致两种膜吸收水的相对速率不同,D项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的一种结构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骨骼和血管壁等组织器官,可保护皮肤黏膜、增加组织弹性和韧性。研究人员提取了一种主要含图1中三种氨基酸的胶原蛋白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种氨基酸分子形成一条包含“甘赖脯”序列重复200次的肽链,此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至少为_______个。(2)上述三条同样的肽链螺旋缠绕在一起形成三螺旋结构(图2所示),称为原胶原蛋白。其中,甘氨酸的R基为_______,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被修饰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由此推测,机体内原胶原蛋白的结构俯视示意图为图3中的_______(填字母),原胶原蛋白可进一步聚合形成胶原蛋白。(3)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能被人体组织吸收的原因之一是组成动物和人体的蛋白质是相似的物质,这种缝合线要变为_______才能被吸收。(4)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无法发生亲水性修饰,造成胶原蛋白易被降解。结合题目信息及生活常识,推测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发的异常症状,并提出预防措施:_______。【答案】(1)201(2)①.H②.C(3)氨基酸(4)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血管壁出血,骨骼变脆等;可以多吃橘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来预防【解析】【分析】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而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R基不同,氨基酸不同。【小问1详解】由题意可知,“甘赖脯”序列重复200次的肽链共含有3×200=600个氨基酸,构成该多肽中只有赖氨酸的R基含有氨基,构成该多肽有200个赖氨酸,所以R基上有200个氨基,所以构成该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数至少有201个。【小问2详解】根据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特点分析图1可知,甘氨酸的R基是H。根据甘氨酸的R基有较强的疏水性,赖氨酸和脯氨酸的R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则构成的胶原蛋白中赖氨酸和脯氨酸位于外侧,甘氨酸位于内侧,对应的图C。【小问3详解】手术缝合线的本质是蛋白质,胶原蛋白被分解为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所以手术缝合线能被人体组织吸收。【小问4详解】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胶原蛋白易降解,长期以往,容易引发皮肤出血,血管壁出血,骨骼变脆等,因此在平常的饮食中要注意平衡膳食,可以多吃橘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来预防。22.请根据下列高等动、植物细胞图回答问题:(1)图_______是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至少答两点)。(2)建构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上图就属于_______模型。图A中,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填标号)。若用图B表示植物根尖细胞,则一定不存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填标号)。(3)若图A为胰岛B细胞,可产生胰岛素,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该细胞,则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依次有_______(用箭头和编号表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后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功能。(4)A、B细胞中,_______细胞更适合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材料。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答案】(1)①.A②.有中心体,无细胞壁(2)①.物理②.⑤和⑥③.⑥(3)①.⑥→⑨→③→①②.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①.B②.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结构移动创造了条件,从而保障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解析】【分析】A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④染色质、⑤中心体、⑥核糖体、⑦细胞核、⑧核仁、⑨内质网;B图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①细胞壁、②高尔基体、③核仁、④核糖体、⑤线粒体、⑥叶绿体。【小问1详解】图A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小问2详解】建构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上图就属于物理模型。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图A中,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⑤中心体和⑥核糖体。若用图B表示植物根尖细胞,则一定不存在的细胞结构有⑥叶绿体。【小问3详解】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⑥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③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①细胞膜,因此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依次是⑥→⑨→③→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后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小问4详解】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故选B细胞更适合。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中含有细胞代谢所需要原料、代谢所需的酶和细胞器等。细胞质的流动,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结构移动创造了条件,从而保障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3.为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将正常生活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单细胞原生生物)随机且均等地分为三组,做如下处理:A组: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食物饲喂变形虫;B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C组:不作处理。步骤二: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步骤三: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物质,且具有放射性,X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填中文名称)。(2)本实验中,通过追踪带有放射性的化合物,弄清化学反应详细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B.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分子C.X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4)根据步骤三中的实验结果,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检测结果实验结论B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①_______②_______中不出现放射性③_______中出现放射性X物质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答案】(1)核糖核酸(2)同位素标记法(3)C(4)①.X物质(RNA/放射性物质)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②.C组自身细胞核③.C组细胞质【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用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变形虫,可使变形虫的RNA被标记。【小问1详解】尿嘧啶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质最可能是RNA,中文名称核糖核酸。【小问2详解】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小问3详解】A、B组和C组的区别是:B组细胞去掉了细胞核,将A组放射性细胞核移植到B,C组细胞中有自己非放射性细胞核,将A组放射性细胞核移植到C组,因此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C组会受到非放射性细胞核影响,B组不会。A错误;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核糖核酸分子,B错误;C、RNA在细胞核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C正确;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使其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小问4详解】经检测B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可得出结论,B组具有放射性的X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使B组细胞质出现放射性;经检测C组自身细胞核中不出现放射性,C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可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智能硬件设备及配套软件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4年版道路运输司机合同2篇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造价工程师经验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审查意义备考资料
- 2025年阳泉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2024年房地产项目施工监理合同范本集锦3篇
- 2024年度高级实习生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保护协议3篇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经济数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端制造企业总经理聘任合同
- 2024年度船舶买卖居间代理合同实施细则下载3篇
- 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跟岗学习总结
-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平台v90使用手册
- 护理质量管理PPT通用课件
- 氨水岗位应知应会手册.docx
- AQ-C1-19 安全教育记录表(三级)
- 广东饲料项目建议书(参考范文)
- 铝单板、玻璃幕墙建筑施工完整方案
-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易错题
-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质量控制制度
- 《常用医学检查》PPT课件.ppt
- 《发展经济学派》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