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

A.MgCl2B.CH3COONaC.H2SO4D.NH3H2O

2.对可逆反应抽+3H]、黑j、2NH3,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增大C(H2),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3.Hz。?。)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催化剂条件下的变化曲线是b

B.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与甲烷燃烧反应的相同

C.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z。2。)=H2O(l)+1o2(g),AH=(Ej-EJkJ-mor

4.1mol金属镁和卤素单质反应的(单位:kJ-mo「)示意图如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常温时的稳定

状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MgCh

|-641.3

MgF2=1J%-Mg-§勿》MgBr?

|-364

Mglz

1

A.由图可知,Mg(s)+F2(g)=MgF2(s)AH=-1124kJ-mor

B.Mgl2与Br2反应的NH<0

C.电解MgBr2制Mg是吸热反应

D.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Mgl2>MgBr2>MgCl2>MgF2

5.可逆反应2A(g)+3B(g)=2C(g)A/7<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ABCD

研究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增加B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目的

A

C混

图示的

M合

体1

总“有催化剂

耙尸厂

无催化剂

U一时初

时间O时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为O.OlmoLLT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

C(CH3COO)/C(CH3COOH)减小

B.浓度为O.OlmollTCH3coOH溶液,升高温度,(CH3coOH)不变,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常温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s),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变小

7.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rc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0

0实睑条件:0..16

.300..12

pH«13o.T

6.25C0..08

.20I6

J.16o.04

15.12E.00

0.0.08o.d.08MO

L,04a

0.10L

L0.04.00H

0.05Lo.F

0.00L

O°.0°020406080100XO甯

10405020

2040608010030面

//min§丁

//min丙

甲乙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i?+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z。?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i?+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

u

v

tga

A.图1表示25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2mol-LT,

B.图2可表示氢氧化钢与氯化镂反应的能量变化

C.图3表示在钢铁内部电子由碳一侧流向铁一侧

D.图4表示反应2N0(g)+2C0(g)uN2(g)+2co2(g)中NO和CO转化率之比为2:1时,反应达平衡状

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25℃、lOlkPa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1

式为2H2(g)+02(g)=2H2O(1)AH=-285.8kJ-mol

11

B.CO(g)的燃烧热是283.OkJ-mol_,则2co2(g)=2C0(g)+02(g)AH=+283.OkJ-mol-

+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AH=—57.3kLmo『,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

含I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已知C(金刚石,s)UC(石墨,s)AH=—1.9kJ-mo「,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A.①装置中阳极处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B.②装置中镀层金属铜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③装置中电子由a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b极

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H.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强确的是()

序号①②③④

PH121222

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

A.③和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0H1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YL④与V?L①混合后,若混合溶液pH=7,则乂<乂

12.CO歧化:2co(g)UCC)2(g)+C(s)AH=—172kJ-mo「\

CH4裂解:CH4(g)^C(s)+2H2(g)AH=+75kJ-mor1

CHq-CO2催化重整的反应过程中,还发生积炭反应,积炭的存在会使催化剂失活。积炭反应中,温度和

压强与平衡炭量的关系如图a所示。

1。

oSUo-♦-pl

ID-O~f>2

o、

6a—­Pi

«

o4-A®

O2-o-Pt详

.A

4006008001000120080010001

温度/*C温度/*C

图a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整反应CH4(g)+CO2(g)=2CO(g)+2H2(g)AH=-247kJ•mo『

B.图中压强P\>Pz>23

C.表示温度和压强对CH.裂解反应中平衡炭量影响的是图b

D.在重整反应中,低温、高压时会有显著积炭产生,积炭主要由CO歧化反应产生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知,a点长卬的数值比b点4卬的数值大

B.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IF的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对应温度高于6点

C.图丙表示NaOH溶液滴定HC1溶液的滴定曲线,M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图丁表示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图中p点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q点

14.有I〜IV四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在I、II、III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1

和。2(如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12(g)+2H2O(g)AH,HC1的平衡转化

率(a)与Z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起始时

T/℃z/(HCl)/molZ

I3000.25a

II3000.25b

III3000.254

1

%00

>80

O

H60

Y40

A.\H<0,a>4〉b

B.容器III某时刻处在R点,则R点的V正〉V逆,压强:夕(及)>?(0)

C.3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64

D.若起始时,在容器V中充入O.25mol02和0.25molH2(3(g),300℃达平衡时容器中

c(HCl)>0.2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0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反应2H21)+021)=2凡0修)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3(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

为△耳、AH2,AH】AH2O(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2moi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I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A”的大小:

①P4(白磷,s)+5O2(g)=2P2O5(s)A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AH,

(4)用CO(g)还原N2(D(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能量/U

无催化剂

1molN2O(g)

ImolCO(g)催化剂1

催化剂2

1molN2(g)+1molCO2(g)

反应历程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Imol20值)和ImolCO(g)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温度/℃催化剂N2O转化率/%

400催化剂19.5

实验1

400催化剂210.6

500催化剂112.3

实验2

500催化剂213.5

试分析在相同温度时,催化剂2催化下N20转化率更高的原因是

16.(16分)I.已知有下列十一种物质:①氢氧化钢②Cas。,③KHSO4溶液④SO2⑤澳水⑥C2H50H⑦液

氨⑧HF⑨Cl2⑩醋酸⑪醋酸铁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II.下表是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常数,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弱酸此弱酸弱酸K〃

HC102.95x10-8=4.4x10-7=5.4x10-2

H2cO3H2c2O4

-11(2=5.4x10-5

CH3COOH1.8x10-5=4.7x10

(2)H2c2。4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0

(3)可以使0.ImolCH3coOH溶液的电离程度与pH均增大的是(填字母)。

A.加入少量0.1mol-I71的稀硫酸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入少量纯CH3coOHD.加水稀释

E.加入少量0.ImolL_1的NaOH溶液

c(CH3coeT)将

(4)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蒸储水,(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C(CH3COOH)XC(OH)

(5)常温下,().22111011-1€^3©06«溶液的电离度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电离度(a)=(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X100%]

(6)HC10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

(7)常温下,向lOOmLO.lmoLLT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CO2使c(CO:):c(HCOj=4.7:l时,溶液

pH=o

17.(14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高水平保

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生

态保护成为我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汽车尾气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180.5kJ-mor'

-1

C(s)+O2(g)=CO2(g)A/f2=-393.5kJ-mol

2C(s)+O2(g)=2C0(g)AH3=-22IkJ-mo「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犬=,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NO)-c2(CO)--------------------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2N2C)5(g)U4NO2(g)+O2(g),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

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NC)2和。2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B.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C.vff(NO2)=2vffi(N2O5)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利用12。5可消除CO污染,其反应为l2O5(s)+5CO(g)U5co2(g)+U(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

量12。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icO,测得CO2气体体积分数"(CO?)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

①I时,前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o

②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______(填或“=")Kd.

③b点时,CO的转化率为0

(4)利用原电池反应可实现NO2的无害化,总反应为6NO2+8NH3=7N2+12H2。,电解质溶液为

NaOH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该电池正极区附近溶液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

18.(18分)I.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

填空:

(1)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酉太作指示剂,用(填仪器名称)盛装

配制的0.1000mol[T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3次,记录数据如下:

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次数待测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20.000.4220.42

第二次20.004.9024.90

第三次20.001.0024.00

(2)滴定时,应该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控制锥形瓶,眼睛

(3)①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o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mol-L^o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均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II.中和热测定实验是高中化学中很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完成以下填空。

(5)如图所示,分别取50mL的0.50mol•匚1盐酸与50mL的OSS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

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目的是o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

是。

-A

--jaw

(6)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起始温度工/℃终止温度%/℃

实验序号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023.3

220.220.423.5

320.620.625.6

已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lg•cn?,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0J/(g•°C),依据该

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kJ.mor1(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上述结果与理

论值-57.3kJ-moL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标号)。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

c.把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MgCU在水中可完全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醋酸钠在水中可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硫酸在水中可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NHs-H2。在水中可发生部分电离,生成钱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2.【答案】C

【解析】A.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

增加,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B正

确,不符合题意。

C.增大C(H2),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

速率加快,C错误,符合题意。

D.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A.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结合题图知,b曲线表示使用了催化剂,A项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属于放热反应,甲烷的燃烧反应也是放热反应,B项正确;

C.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能起到增大的作用,C项错误;

D.由能量变化曲线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1)=H2O(l)+1o2(g)AH=(E旦•moL,

D项正确。

故答案选:Co

4.【答案】D

【解析】A.由题图可知①Mg(s)+Fz(g尸MgF2(s)AH=—n24kJ-mo「,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

B.②Mg(s)+Br2(l)=MgBr2(s)AH=-524kJ-mol,③3Mg(s)+12(s)=Mgl2(s)

AH=—364kJ-mo「,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得Mgl2(s)+Br2(l)=MgBr2(s)+U(s)

AH=-160kJ-mol1,AH<0,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图可知Mg和B「2反应生成MgB与为放热反应,故电解MgBr?制Mg是吸热反应,C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

D.MgI2,MgBr2,MgCl2>MgF2分解所需的能量逐渐增大,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MgI2<MgBr2<MgCl2<MgF2,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的综合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因素、化学反应转化率、催化剂的作用。

A.该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的体积分数增大,并且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少,与图像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B.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降低,与图像中转化率增大

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平衡后,增大B的量,则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

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直到达到新的平衡,与图像符合,故C符合题意;

D.因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使用催化剂时,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短,

与图像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o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

衡的因素,明确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大小无关。

A.浓度为O.lmoLLT的CH3co0H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大,由于溶液体积增大,c(H+)

(CHCOO)«(CHCOO)

逐渐减小,n(CH3co0)增大,〃(CH3coOH)减小,33,所以

C(CH3COOH)〃(CH3coOH)

C(CH3COO)

增大,A错误;不符合题意。

c(CH3coOH)

B.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弱电解质CH3coOH的电离吸热,所以温度升高,K〃(CH3coOH)增

大,醋酸的电离程度也增大,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D.NaHSC)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s),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

温度不变,K“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当,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

同,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o

7.【答案】D

【解析】A项,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NaOH浓度越大,即pH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由图可知,Mi?+存在时,0.1mol-I?NaOH溶液中Hz。?的分解速率比LOmoLL-iNaOH中的快,

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Mi?+存在时,对Hz。?分解速率影响大,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8.【答案】B

【解析】A.由于容器体积不知,故无法根据浓度变化计算平均反应速率,A项错误;

B.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图2可表示氢氧化钢与氯化锭反应的能量变化,

B项正确;

C.铁为负极,碳为正极,电子从铁一侧流向碳一侧,C项错误;

D对于反应2NO(g)+2CO(g)/N2(g)+2CO2(g),若起始加入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任

何时刻二者的转化率之比均为2:1,故NO和CO转化率之比为2:1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项错

误。

故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为解答的关键,侧

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A.25℃.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H2(g)+1o2(g)-H2O(l)AH=-285.8kJ-mor,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燃烧热是指25℃、lOlkPa时,I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方程式中

1

的计量数成正比,CO(g)的燃烧热是-283.OkJ.mol,则2CO(g)+O2(g)=2CO2(g)反应的

AH=-566kJ-mol1,所以2co2(g)=2CO(g)+C)2(g)反应的AH=+566kJ.mo「,故B错误;不符

合题意。

C.浓硫酸稀释放热,且生成Imol水放出热量为57.3kJ,则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ImolNaOH的

溶液混合,整个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由C(金刚石,s)/C(石墨,s)AH=-1.9kJ-mol1,可知石墨能量比金刚

石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知识,侧重考查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把握电极反应以及溶液的变化,注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的定向移动,题目难度一般。

A.①装置是电解池,阴极是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阳极氯离子

失电子变为氯气,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A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②装置待镀制品和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镀层金属和电源正极相连,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的一极是负极,电子流向是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a极流向b

极,不能经过溶液,C错误;符合题意。

D.④装置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根据弱电解质的特点、酸碱混合溶

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电荷守恒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A.醋酸根离子会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则溶液的pH增大;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醋

酸,溶液的酸性减弱,即pH增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果②③等体积混合,酸过量,溶液呈酸性,c(H+)>c(0H),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酸或碱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弱电解质的pH变化小于强电解质,所以四

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c(NH3・H20)〉0.001mollT、c(HCl)=O.OOlmol.L1,若VL④与吊L①混合后,混合溶液

pH=7,则必须满足盐酸体积大于氨水,即Y>Y,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2.D

【解析】A.将题给反应编号为①②,反应②-①得到重整反应CH4(g)+CC)2(g)/2CO(g)+2H2(g),

则反应蛇=(+75日•1110「1)—(—1721<1-1110尸)=+247日-1110「1,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甲烷的裂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a可知,积炭反应为甲

烷的裂解反应,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炭

量减小,则压强必、22、.依次增大,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甲烷的裂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炭量增大,则图b

不符合平衡移动原理,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重整反应中,低温、高压时会有显著积炭产生说明积炭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积炭主要由

一氧化碳歧化反应产生,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3.C

【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长卬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中和滴定、溶解度等,把握滴定时pH的变化、

平衡移动、水的电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像的分析与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题目难度中等。

A.由于温度不变,而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a点K“,的数值与b点KR的数值相同,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所以图中a点对应温

度低于b点,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酸过量或碱过量都会抑制水的电离,M点对应溶质为氯化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正确;符合题意。

D.导电能力越强,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所以p点氢离子的浓度大于q点,所以图中p点醋酸的电离

程度小于q点,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o

14.【答案】B

【解析】A.HC1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H<0,

增大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促进HC1的转化,即Z越小,HC1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a<4<b,A项错误;

不符合题意。

B.结合题图和题表知,R点HC1的转化率小于平衡时转化率,即R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故

R点的V正〉V逆,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因此夕(火)〉)(。),B项正确;符合题意。

C.300℃,z=〃尸C1)=4时,起始〃(HCl)=0.25mol,n(O2)=0.0625mol,容器体积为0.5L,则起

1

始c(HCl)=0.5mol[T,c(O2)=0.125mol-L-,根据该条件下HC1的平衡转化率为80%,可得出平衡

11

时。(。2)=0.0251110117,c(HCl)=0.1mol-I7,c(Cl2)=c(H2O)=0.2mol-L_,贝ij

0?2xf)?2

K=彳口,==640,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0.5L容器IV中只充入0.25molCl2和0.25molH2O(g),等效于在0.5L容器中充入0.5molHC1和

0.125molO2,HC1和。2的物质的量为容器皿中的2倍,相当于在容器ni的基础上增大压强,若平衡不

移动,则平衡时c(HCl)=0.2moi-L-i,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300℃达到平衡时

0.Imol-L-1<c(HCl)<0.2mol-L1,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5.【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

(2)>

(3)<

(4)N2O(g)+CO(g)=N2(g)+CO2(g)AH=—362.8kJ-mo「

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未达到平衡,在催化剂2催化下,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快,经过相同反应时间N2O

转化率更高

【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热的比较、根据键能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反应热概

念及计算方法。

(1)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H】=AH?。

(2)根据断键时吸热,则2moi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I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红磷比白磷稳定,因此红磷能量低,白磷能量高,

①(白磷,s)+5O2(g)=2P2O5(s)

②4P(红磷,s)+50,(g)=2P2O5(S)AH2

由①-②可得,P(白磷,s)-4P(红磷,s),AH=AH1-AH2

故AH1。

(4)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为N2O(g)+CO(g)=N2(g)+CC>2(g),

反应的焰变为AH=-362.8kJ-mo「,在相同温度时,催化剂2催化下N2。转化率更高,相同反应时间内,

反应速率越大,则转化率越高,催化剂2作用下,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段内,转化

率更高。

故答案为:N2O(g)+CO(g)=N2(g)+C02(g)AH=—362.8kJ-mo广;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未达到平衡,

在催化剂2催化下,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快,经过相同反应时间N2。转化率更高。

16.【答案】每空2分共16分

(1)①②⑧⑩⑪(有错不给分,少写给1分,下同)⑧⑩

⑵力+卜(吟04)

C(H2C2O4)

(3)DE

(4)不变

(5)0.91%(未按要求书写不给分)

(6)HC1O+CO;=HCO;+C1O

(7)11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分类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难度一般,掌握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电离

平衡常数计算为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1)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有①②⑧⑩⑪,其中能够完全电离的为强电解质,

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则弱电解质为⑧⑩.

+

(2)H2c2。4的一级电离为H,C2()4/H+HC2O4,则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C(H0204)。

C(H2c2。4)

(3)A.加入少量O.lmolI-1的稀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pH减小,

故错误;

B.加热该CH3coOH溶液,温度升高,促进电离,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B错误;

C.加入少量纯CH3coOH,平衡右移,但电离程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D正确;

E.加入少量O.lmoLLT的NaOH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pH增大,故E

正确。

故选DE。

(4)分子分母同时乘以。(H+),变为电离平衡常数K”与长卬的商,二者只与温度有关,稀释时不变。

(5)列三段式计算:

CH3COOHfCH3COO—+H+

起始/(moLU4)0.2200

1

变化/(mol-17)XXX

平衡/(mol-L-1)0.22-xxx

丫22x10-3

K=----------=1.8乂10一5,«2xW3,电离度约为-------xl00%«0.91%

a0.22-xx0.22o

(6)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次氯酸的电离常数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和二级电离常数之间,则HC10与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HC10+CO:=HCO;+C1CF。

(7)KQ2(H2co3)=:H)XC(CC>3)=4.7x]0T,c(CO:):c(HCO;)=4.7:1时,

c(HCO")

c(H+)=10"mol-L1,pH=llo

17.【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ci)2NO(g)+2CO(g)/N2(g)+2CO2(g)AH=—746.5kJ-mo「

(2)BC

(3)①0.6mol-LT-minT

③80.0%

(4)增大2NH3—60一+6€«一=2+6凡0

C(NJ-C2(COJ

【解析】(1)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匕\2)发生的反应为

C2(NO)-C2(CO)

2N0(g)fN2(g)+2CC>2(g)。根据盖斯定律,②X②一③一①得出:

2NO(g)+2CO(g)fN2(g)+2CO2(g)AH=—746.5kJ.mo「。

(2)NO2和。2的浓度之比始终都不变,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错误;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为变量,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

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

v正(NO?)=2V逆(N2O5)能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

该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气体体积为定值,则密度为定值,不能根据密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

态,D错误。

(3)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始终为2mol,由图可知,a点

时CO2的体积分数为0.30,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moix0.30=0.60mol,反应速率为

0.6mol

2L=0.6mol-L-'-min-1,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一氧化碳的反应速率为

0.5min

0.6mol-L-min-1,故答案为:0.6mol•L-min-1。

②由图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曲线工先达到平衡,则反应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