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_第1页
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_第2页
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_第3页
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_第4页
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TOC\o"1-2"\h\u18213第一章:绪论 254681.1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意义 2172891.2国内外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现状分析 312711.2.1国内现状 3229041.2.2国外现状 3234331.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目标与任务 3145391.3.1目标 341111.3.2任务 412505第二章:政策法规与体系建设 4163002.1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4206852.1.1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 4289452.1.2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4122882.1.3政策法规的完善路径 410082.2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构建 5179432.2.1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基本架构 5136182.2.2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关键环节 5145572.2.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优化措施 596832.3政策宣传与监督落实 5302702.3.1政策宣传的重要性 53882.3.2政策宣传的主要途径 5252942.3.3监督落实的主要措施 62954第三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6270653.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619318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248533.3科技示范与推广 78353第四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735684.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7313864.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8116574.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89699第五章: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 8219105.1农民科技教育体系建设 8224445.2农民科技培训模式创新 9193395.3农民科技素质提升 914457第六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9131136.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10278556.1.1服务体系概述 10141406.1.2构建原则 10215906.1.3构建内容 1087276.2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10151296.2.1创新模式概述 10217426.2.2创新模式类型 10219706.2.3创新模式实施策略 11125966.3农业科技服务效果评价 11269626.3.1评价指标体系 11299126.3.2评价方法 11160206.3.3评价结果应用 1117577第七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1204737.1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11161417.1.1平台建设总体目标 11168227.1.2平台布局原则 113197.1.3平台布局具体措施 1216727.2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1270877.2.1运行机制总体框架 12233327.2.2政策引导机制 1256927.2.3资源配置机制 12220107.2.4成果转化机制 12274877.2.5人才培育机制 12302777.2.6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 13229097.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提升 13134497.3.1服务能力提升目标 1392097.3.2服务能力提升措施 1326590第八章:农业科技产业发展 13270778.1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3119648.2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1495988.3农业科技产业政策支持 1416179第九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14192859.1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 15249939.2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战略 15233789.3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机制 1512911第十章:三农科技普及推广成效评价与展望 161298910.1三农科技普及推广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162722310.2三农科技普及推广成效评价方法 163216810.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发展趋势与展望 16第一章:绪论1.1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的角色。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科技手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3)促进农民增收。科技普及推广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4)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2国内外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现状分析1.2.1国内现状我国高度重视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2.2国外现状国外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工作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现状:(1)美国:美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通过设立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教育体系,全面推动农业科技普及。(2)日本:日本通过实施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科技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3)印度:印度通过推广绿色革命、白色革命等农业科技政策,实现了粮食自给。1.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目标与任务1.3.1目标(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科技手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3)促进农民增收。通过科技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4)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3.2任务(1)加强农业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完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科技需求。(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4)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第二章:政策法规与体系建设2.1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2.1.1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于保障三农科技普及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三农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2.1.2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明确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2)规范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组织体系、工作程序和责任主体;(3)加强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投入保障,明确财政支持政策;(4)推动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5)加强三农科技普及推广的监管和评估,保证政策效果。2.1.3政策法规的完善路径为保障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完善:(1)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2)建立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政策;(3)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4)适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政策法规的适应性。2.2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构建2.2.1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基本架构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1)层面: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财政支持,协调各部门工作;(2)科研机构层面:开展三农科技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任务;(3)推广机构层面:负责将科技成果推广至农村,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4)农民层面:接受科技培训,应用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2.2.2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关键环节(1)科技成果筛选与评价:保证推广的科技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推广渠道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推广渠道,提高推广效率;(3)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应用;(4)政策激励与保障:激发农民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2.3三农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的优化措施(1)加强引导,明确各部门职责;(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优化推广渠道,提高推广效果;(4)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农民权益。2.3政策宣传与监督落实2.3.1政策宣传的重要性政策宣传是保证政策法规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宣传,可以提高农民对三农科技普及推广政策的认知度,激发农民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2.3.2政策宣传的主要途径(1)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进行政策宣传;(2)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3)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开展政策宣传活动。2.3.3监督落实的主要措施(1)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监测和评估机制;(2)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保证政策落实到位;(3)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策监督,形成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第三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3.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其建设旨在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与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2)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主体,涵盖研发、试验、示范、推广等环节的创新平台。(3)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包括科研人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4)科技金融支持。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科技创新风险。(5)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几个方面:(1)政策激励。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主体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2)技术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供求对接,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3)成果评价与推广。建立科学、公正的成果评价体系,推动优秀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4)产学研协同。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5)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的技术评估、咨询、推广等服务。3.3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技示范与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科技示范与推广的几个方面:(1)示范项目筛选。根据区域特点和农业发展需求,筛选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进行示范。(2)示范园区建设。以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为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3)技术培训与推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4)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引领作用。(5)信息传播与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科技成果传播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第四章:农业信息化建设4.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气象、农业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2)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3)农业信息传输设施:完善农业信息传输网络,提高农业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4)农业信息化终端设施:推广农业信息化终端设备,提高农业生产者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4.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业信息资源调查与评估,摸清农业信息资源现状。(2)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库,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3)制定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政策,推动农业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共享。(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4.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农业信息。以下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2)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3)开发农业信息服务产品,满足农业生产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4)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效果。(5)加强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第五章: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5.1农民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农民科技教育体系建设是推动三农科技普及推广计划的重要环节。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特点,构建一个系统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科技教育体系。建立以为主导的农民科技教育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发展规划,为农民科技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夜校等,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学习场所和资源。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农民科技教育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农民科技教育格局。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评估体系,对农民科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保证教育效果。5.2农民科技培训模式创新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模式。一是丰富培训内容,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提供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科技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手机APP等,实现农民科技培训的便捷化、个性化。三是加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农民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农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建立农民科技培训长效机制,将科技培训与农民职称评定、就业创业等政策相结合,激发农民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5.3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一是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宣传,提高农民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保证农民能够掌握实用的科技知识。三是开展农民科技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农民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农民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创业,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五是加强农民科技素质监测,定期对农民科技素质进行评估,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第六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6.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6.1.1服务体系概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便捷的科技服务。服务体系应涵盖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推广转化、咨询服务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科技服务链条。6.1.2构建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需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2)坚持主导,市场运作,形成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服务格局;(3)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4)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6.1.3构建内容(1)建立健全政策引导机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2)加强技术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3)完善推广转化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4)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6.2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6.2.1创新模式概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关键。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生产、农民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6.2.2创新模式类型(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2)购买服务模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3)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强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技术创新链;(4)多元化投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服务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6.2.3创新模式实施策略(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3)培育市场机制,激发农业科技服务活力;(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6.3农业科技服务效果评价6.3.1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科技服务效果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服务覆盖率,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程度;(2)服务满意度,反映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认可程度;(3)科技成果转化率,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程度;(4)服务效益,反映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6.3.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科技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分析农业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果;定性评价则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6.3.3评价结果应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农业科技服务策略,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第七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7.1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7.1.1平台建设总体目标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旨在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载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7.1.2平台布局原则1)遵循市场需求原则,紧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2)遵循区域协同原则,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区域间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3)遵循开放共享原则,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7.1.3平台布局具体措施1)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2)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7.2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7.2.1运行机制总体框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引导、资源配置、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五个方面。7.2.2政策引导机制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2)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实施效果。3)建立政策评估与反馈机制,保证政策适应性。7.2.3资源配置机制1)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建立科技创新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3)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监测与评价,保证资源合理配置。7.2.4成果转化机制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7.2.5人才培育机制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素质。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3)推动人才流动与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合理分布。7.2.6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2)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国际交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7.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能力提升7.3.1服务能力提升目标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能力为核心,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7.3.2服务能力提升措施1)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条件。3)推进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改革,提高服务效率。4)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5)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服务领域。6)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政策体系,保障服务能力提升。第八章:农业科技产业发展8.1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突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3)农业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业科技产业涵盖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4)农业科技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总体较好,但地区间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8.2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我国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2)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3)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4)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提升农业科技产业整体竞争力。(5)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农业科技人才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科技产业。8.3农业科技产业政策支持为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1)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2)税收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3)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题。(4)产业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科技产业整体竞争力。(5)人才政策。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农业科技人才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科技产业。第九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9.1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全球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合作领域广泛。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涉及作物育种、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2)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逐步发展到共同研发、技术输出等高层次合作。(3)合作伙伴日益增多。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对象已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4)合作成果丰硕。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9.2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战略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我国应采取以下战略:(1)明确合作目标。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合作。(2)优化合作布局。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和全球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