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_第1页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_第2页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_第3页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_第4页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案TOC\o"1-2"\h\u11225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323691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定义 39207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325第二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策略 4224472.1研发方向与目标 4172612.2技术研发团队建设 4177652.3研发资源配置 522999第三章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5203853.1种质资源收集 536673.1.1目标定位 514673.1.2收集方法 525563.1.3收集流程 5284093.2种质资源评价 659393.2.1评价方法 6214163.2.2评价流程 637913.3种质资源利用 671583.3.1品种选育 6184583.3.2资源共享与交流 6231883.3.3推广应用 626981第四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 624064.1试验基地选择 698414.2技术试验方案设计 7288864.3示范推广计划 78970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替代技术 8139435.1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 890885.1.1研发方向 8138635.1.2应用策略 8168675.2有机肥料研发与应用 883955.2.1研发方向 8220645.2.2应用策略 9302945.3农药化肥减量替代策略 9288815.3.1政策引导 9237545.3.2技术推广 95335.3.3社会参与 99278第六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242156.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921086.1.1分类 940116.1.2特性 102466.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62086.2.1物理处理技术 10192236.2.2化学处理技术 10230086.2.3生物处理技术 10172236.2.4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52756.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10231896.3.1生态农业模式 11299076.3.2产业化经营模式 11213476.3.3政策引导模式 11224736.3.4社会参与模式 1112938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120956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1283717.1.1概述 11189697.1.2主要技术措施 11309657.1.3技术推广与应用 11258047.2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12186107.2.1概述 12134887.2.2主要技术措施 12163417.2.3技术推广与应用 12118947.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12312577.3.1概述 12147357.3.2监测与评价内容 1264627.3.3监测与评价方法 13205907.3.4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 1322234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 13295848.1培训对象与内容 13127158.1.1培训对象 1336008.1.2培训内容 13313458.2培训方式与方法 1380828.2.1培训方式 13257508.2.2培训方法 14242608.3推广策略与措施 1485038.3.1政策支持 14247898.3.2技术服务 14325828.3.3宣传推广 14300818.3.4市场引导 148665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与法规 1593839.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制定 1597059.1.1政策制定背景 15249769.1.2政策制定原则 1569219.1.3政策制定内容 15269459.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法规体系 1538109.2.1法规体系构成 15114119.2.2法规体系内容 15106119.3政策与法规执行与监管 16276289.3.1政策与法规执行 1621489.3.2监管措施 166597第十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61483510.1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 1661610.2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163180810.3国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趋势与借鉴 17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定义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平衡为基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科学、环保、高效的种植方法,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该技术涵盖了种植过程中的种子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旨在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施肥灌溉方式等手段,能够提高水、土、肥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注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保证农产品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3)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平衡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5)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学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民可以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收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第二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策略2.1研发方向与目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方向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高效节水技术: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研发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抗病虫害技术:研发新型生物农药、抗病虫害品种,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3)土壤改良技术:针对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研发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粮食产量。(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研发目标包括:(1)提高农业产量:通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2)降低农业污染: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3)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2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为保障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的顺利进行,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团队建设:(1)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研发人才,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研发实力。(2)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团队成员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创新。(3)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2.3研发资源配置为保障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的顺利进行,需合理配置以下资源:(1)人力投入:根据研发任务需求,合理配置研发人员,保证团队人员充足。(2)财力投入: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研发经费充足。(3)设备资源:购置先进研发设备,提高研发效率。(4)试验基地:建立试验基地,为研发提供实践平台。(5)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科研信息资源,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第三章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3.1种质资源收集3.1.1目标定位为了保障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本方案将重点收集具有高效、抗逆、优质等特性的种质资源。收集范围包括本地特有品种、国内外优异品种以及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1.2收集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各类种质资源的分布、特性及利用价值,为收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实地考察: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农村、农场、林场等地区,对具有潜在价值的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和记录。(3)引种驯化:针对部分难以直接收集的野生种质资源,采用引种驯化方法,逐步培育成适应本地环境的种植品种。3.1.3收集流程(1)确定收集目标:根据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需求,确定收集的种质资源类型及特性。(2)制定收集计划:根据收集目标,制定详细的收集时间、地点、方法等。(3)实施收集工作:按照收集计划,组织人员开展收集工作。(4)种质资源保存: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妥善保存,保证其遗传稳定性。3.2种质资源评价3.2.1评价方法(1)形态学评价:观察分析种质资源的形态指标,如生长周期、植株高度、分枝习性等。(2)生理生化评价:分析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指标,如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光合速率等。(3)分子生物学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3.2.2评价流程(1)收集评价数据:根据评价方法,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潜在价值的种质资源。(3)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提供参考。3.3种质资源利用3.3.1品种选育根据评价结果,筛选出具有优异特性的种质资源,进行品种选育。通过杂交、诱变、分子育种等手段,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3.3.2资源共享与交流建立种质资源库,实现种质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引进优良种质资源,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3.3.3推广应用将筛选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应用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第四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4.1试验基地选择试验基地的选择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的关键环节。在选择试验基地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地理位置:试验基地应位于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区域,以便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土壤条件:试验基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应与目标推广区域相似,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3)水资源:试验基地应具备充足的水资源,以满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需求。(4)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试验与示范。(5)交通条件:试验基地应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技术试验与示范的推广。4.2技术试验方案设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试验方案应基于科学原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2)实用性:试验方案应考虑实际生产需求,保证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对比性:试验方案应设置对照组,以对比分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4)经济性:试验方案应注重经济效益,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技术试验方案设计如下:(1)试验内容:包括种植模式、施肥技术、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2)试验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对比试验等多种方法。(3)试验周期:根据不同作物和技术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试验周期。(4)数据收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评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效果。4.3示范推广计划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推广目标:明确推广区域、推广面积、推广作物种类等。(2)推广策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如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示范带动等。(3)推广步骤:按照试验结果,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推广。(4)推广时间: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技术特点,合理安排推广时间。(5)推广效果评价:对推广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推广方案。(6)推广保障:加强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的顺利进行。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替代技术5.1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生物农药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具有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毒性低等特点,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1.1研发方向生物农药的研发方向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毒素农药等。其中,微生物农药以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为载体,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等优点;植物源农药主要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具有天然、环保等特点;生物毒素农药则利用生物体内的毒素进行害虫防治。5.1.2应用策略(1)加大生物农药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创新能力。(2)优化生物农药产品结构,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求。(3)加强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提高农民使用意识。(4)完善生物农药政策法规,保障生物农药产业健康发展。5.2有机肥料研发与应用有机肥料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等优点。我国在有机肥料研发与应用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5.2.1研发方向有机肥料研发方向主要包括动物粪便肥料、农作物秸秆肥料、绿肥等。动物粪便肥料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秸秆肥料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绿肥则具有固氮、改土、保水等作用。5.2.2应用策略(1)加强有机肥料技术研发,提高有机肥料质量。(2)推广有机肥料使用,提高农民使用意识。(3)优化有机肥料政策环境,促进有机肥料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有机肥料产品标准体系,保障有机肥料产品质量。5.3农药化肥减量替代策略为实现农药化肥减量替代,我国应采取以下策略:5.3.1政策引导(1)制定农药化肥减量替代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2)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管。(3)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5.3.2技术推广(1)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2)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替代产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3)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5.3.3社会参与(1)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产品。(2)引导农民参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提高农民积极性。(3)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宣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高社会认知度。第六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性6.1.1分类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包括植物性废弃物、动物性废弃物和农业加工废弃物。具体分类如下:(1)植物性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蔬菜残叶、果皮、枝条等。(2)动物性废弃物:主要包括禽畜粪便、尸体、毛发、羽毛等。(3)农业加工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渣、废水等。6.1.2特性(1)资源丰富:我国农业废弃物种类繁多,资源量大,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2)分布广泛:农业废弃物分布在我国各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3)时效性:农业废弃物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和利用。(4)有害性:部分农业废弃物含有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6.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6.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粉碎、干燥、筛分等,目的是减小农业废弃物的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利用。6.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堆肥、厌氧消化等,目的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6.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酶解等,目的是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饲料等。6.2.4资源化利用技术(1)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秸秆饲料: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降低饲料成本。(3)禽畜粪便处理: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方法,将禽畜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等。(4)农业加工废弃物利用: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6.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6.3.1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如:秸秆还田、禽畜粪便发酵、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等。6.3.2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企业经营相结合,实现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6.3.3政策引导模式政策引导模式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引导等手段,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6.3.4社会参与模式社会参与模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共同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事业的发展。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7.1.1概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逐渐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旨在通过科学手段,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7.1.2主要技术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轮作、间作等种植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改进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肥配施等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土壤污染。(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4)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1.3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采用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2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技术7.2.1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7.2.2主要技术措施(1)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进行治理。(2)水体修复技术:针对水体污染问题,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处理等技术进行治理。(3)植被恢复技术:针对植被破坏问题,采用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4)生态农业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7.2.3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7.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7.3.1概述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工作,旨在了解和掌握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7.3.2监测与评价内容(1)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质量状况。(2)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生态环境状况。(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7.3.3监测与评价方法采用遥感、地面调查、实验室分析等多种手段,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7.3.4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提高监测与评价能力,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支撑。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8.1培训对象与内容8.1.1培训对象本方案针对的培训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及农业合作社成员;(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技术人员;(3)农业院校师生及农业科研人员;(4)有意愿从事绿色农业种植的农民及农村创业者。8.1.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实际操作与技巧;(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4)绿色农业种植相关政策及法规;(5)绿色农业种植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8.2培训方式与方法8.2.1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邀请农业专家、教授进行系统讲解,使学员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理论基础;(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到绿色农业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使学员深入了解实际操作过程;(3)交流互动:组织学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促进经验分享与学习;(4)远程培训: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手段,为学员提供在线学习资源。8.2.2培训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成功案例,引导学员理解并掌握技术要点;(2)现场示范:在实践操作环节,由培训教师现场演示,使学员直观地了解技术操作过程;(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员提问,培训教师根据学员需求进行针对性解答;(4)跟踪指导:在培训结束后,为学员提供一定期限的技术跟踪指导,保证学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应用所学技术。8.3推广策略与措施8.3.1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作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包括:(1)设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技术研发、推广及培训;(2)优化农业信贷政策,为绿色农业种植项目提供优惠贷款;(3)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规范市场秩序。8.3.2技术服务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面、高效的技术服务。包括:(1)成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2)搭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信息平台,实现技术与信息的快速传递;(3)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水平。8.3.3宣传推广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包括:(1)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2)举办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普及技术知识;(3)组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现场观摩会,让农民直观感受技术效果。8.3.4市场引导通过市场引导,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包括:(1)培育绿色农业种植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2)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可度;(3)加强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合作,拓宽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与法规9.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制定9.1.1政策制定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9.1.2政策制定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2)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3)坚持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4)坚持法规约束,规范市场秩序。9.1.3政策制定内容(1)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发投入;(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模式;(3)完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体系;(4)建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培养机制;(5)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普及。9.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法规体系9.2.1法规体系构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9.2.2法规体系内容(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标准与规范;(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产品认证与标识;(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市场准入与监管;(4)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知识产权保护;(5)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9.3政策与法规执行与监管9.3.1政策与法规执行各级应认真贯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保证政策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法规体系的实施。9.3.2监管措施(1)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