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解析版_第1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解析版_第2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解析版_第3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解析版_第4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9:七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一、(2024·江苏宿迁·三模)探究文人之美,编写资料卡片。文人之美——刘禹锡人生遭际诗文故事长安朗州长安连州长安洛阳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同年,革新失败,守旧派得势,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甲】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奉召回京。次年,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选自《旧唐书》)【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①紫陌②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注释】①玄都观:道观名。诗人以桃花比喻暂时得势、煊赫一时的守旧派,而那些看花君子则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②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大和元年(827年),再次被朝廷召回长安。次年三月,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丙】再游玄都观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木。A是岁出牧①连州,寻②贬为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③一时之事。B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④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⑤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选自《刘禹锡集·再游玄都观·序文》)【注释】①出牧:离开朝廷,去地方任职。②寻:______③志:▲______。④唯:______。⑤题:______。⑥俟:等待。会昌二年(842年),卒于洛阳。白居易:“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1.小崇和小文对词的意思有疑问,请利用下表的方法补全《再游玄都观》的注释。文言词句方法注释寻贬为朗州司马课内迁移法: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以志一时之事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判断或推断。(2)唯兔葵、燕麦……成语推断法:任人唯亲。(3)因再题二十八字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4)2.小文对《再游玄都观》中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有疑惑,请你试一试断两处。(用“/”)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3.小崇发现【丙】文中刘禹锡自称两次遭遇“出牧”,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你简要回答。A处原因:

B处原因:4.《再游玄都观》序文和诗中的加点词饶有情趣,试从朗读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1)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2)前度刘郎今又来。5.请你根据对刘禹锡诗文的理解,补全下面对话。小崇:刘禹锡诗文的风格真“豪”!他笔下的景物气势不凡,比如《秋词》一诗,诗人不写悲秋,而是描绘了①、等明丽秋景,让人心境开阔。小文:我认为刘禹锡的个性也非常豪放,想说就说,敢于讥刺。两次游玄都观写下的诗,运用了②手法,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无情地鞭挞。小崇:豪气还体现在他③上,刘禹锡不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而悲鸣,只要朝廷有召,他便欣然归来,为国效忠。小文:是啊,怪不得他的好友白居易发出这样的感叹:“刘梦得,诗豪者也!”6.小文说古代文人志士的气节能化解人生的困顿。请联系资料卡和下面教材中的篇目,探究古代志士仁人化解人生困顿的智慧。部编教材篇目七下《陋室铭》刘禹锡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下《小石潭记》柳宗元、《马说》韩愈九上《醉翁亭记》欧阳修、《岳阳楼记》范仲淹【答案】1.不久记下只有写2.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3.A处原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B处原因:因写诗讥刺,得罪当朝执政,再遭贬谪。4.(1)“耳”需语调上扬,“耳”是“罢了”的意思,隐含讥讽之意。诗人借荒芜景象抒发对人事之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守旧势力迅速消亡的嘲讽。(意思基本符合即可)(2)“又”需重读,“又”表现了诗人再次回到朝廷的快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流露出几分胜利后的欢悦与得意。(意思基本符合即可)5.碧空、层云白鹤对比,或比喻示例:家国情怀6.面临人生的困顿,古代志士仁人或坚贞不屈、勇于抗争:刘禹锡几经贬谪,依旧不改初心,反抗守旧势力的压迫;韩愈以千里马为比喻,表达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或寄情山水,聊以自慰:柳宗元游小石潭,排遣心中抑郁;欧阳修建醉翁亭,表达与民同乐的情志;苏轼以明月、竹柏为伴,抒发豁达乐观的情怀。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这些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句意为:“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寻”的意思为“随即,不久”,按照课内迁移法,可知“寻贬为朗州司马”中“寻”可解释为“随即,不久”。(2)按照语境推断法,结合上句“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刘禹锡被召还京师后,听人们都说玄都观中的道士亲手栽种了仙桃,桃花盛开时光艳如朝霞闪耀。由此推测“以志一时之事”的意思是:于是刘禹锡写了一首诗来记述这件事。可知“志”是“记述”的意思。(3)成语“任人唯亲”意思是“任用人只选择那种跟自己关系亲近的”,“唯”是“只”的意思,按照成语推断法,可知“唯兔葵、燕麦”中的“唯”可解释为“只有”。(4)句意为“于是我又写了以下二十八字”,根据语法推断法,可知“题”是动词,是“写”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人们都说玄都观中的道士亲手栽种了仙桃,桃花盛开时光艳如朝霞闪耀,于是我写了前一首诗来记述此事。“遂有前篇”是结果,应与前面断开;“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和“满观如红霞”陈述的对象不同,两者应断开。故应断句为: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结合“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同年,革新失败,守旧派得势,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可知,第一次“出牧”是因为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B结合“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奉召回京。次年,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可知,第二次“出牧是因为刘禹锡写诗讥刺,得罪当朝执政,再遭贬谪。4.本题考查词语表达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求从朗读角度分析。(1)本句句意为:重游玄都观,只见庭园空旷,当年的满园桃树早已无踪无影,只有兔葵草和燕麦草在春风中摇动罢了。“耳”同“尔”,罢了。“耳”为语气助词,读起来需语调上扬。由乙文注释可知,诗人以桃花比喻暂时得势、煊赫一时的守引旧派,而那些看花君子则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不见“桃花”,唯剩“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既是物是人非、人事之变迁的感慨,也含讽刺之意,表达了对守旧势力迅速消亡的嘲讽。(2)本句句意为: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又”是“再”的意思,起强调作用,需要重读。结合“是岁出牧连州,寻贬为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可知,作者仕途坎坷,屡遭打击,但仍抱有坚定的信念,一个“又”字是诗人再次回到朝廷的快慰,流露出几分胜利后的欢悦与得意,更是表现出作者不畏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和执着精神。5.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写作手法。结合诗文内容分析。①处:《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写景名句,写了白鹤、碧空、层云等明丽秋景,意境开阔,让人心境开阔,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②处:《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中,诗人以桃花比喻暂时得势、煊赫一时的守旧派;《再游玄都观》中“桃花净尽菜花开”以“桃花净尽”比喻守旧势力迅速消亡。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③处:结合“居十年,召还京师”“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可知,只要朝廷有召,刘禹锡便欣然归来,为国效忠,体现出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6.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归纳。刘禹锡作《陋室铭》,苏轼作《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小石潭记》,韩愈写《马说》,欧阳修作《醉翁亭记》,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这些著名的文章都是作者仕途不顺、遭遇贬谪、人生失意之时所作。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扣住“化解人生困顿的智慧”进行分析。如:刘禹锡托物言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见其身居陋室不改初心;苏轼夜游承天寺,赏美景,与明月、竹柏为伴,抒发豁达乐观的情怀;柳宗元借游小石潭排遣心中抑郁;韩愈以千里马为比喻,表达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欧阳修寄情山水,建醉翁亭来表达与民同乐的情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忽略个人的荣辱得失。这些文人志士或坚贞不屈、勇敢抗争;或寄情山水,派遣郁闷;或豁达面对,仍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百姓疾苦。这些都是古代志士仁人化解人生困顿的智慧,言之成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丙:贞元二十一年(805)我任屯田员外郎时,玄都观里还没有花木。这一年我贬官出任连州刺史,接着又贬为朗州司马。十年之后,我被召还京师。人们都说玄都观中的道士亲手栽种了仙桃,桃花盛开时光艳如朝霞闪耀,于是我写了前一首诗来记述此事。诗一出,我就又被贬为州刺史,至今已有十四年回京后当了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只见庭园空旷,当年的满园桃树早已无踪无影,只有兔葵草和燕麦草在春风中摇动罢了。于是我又写了以下二十八字,以等待后来的游人指教。大和二年(828)三月。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刘禹锡又回来了啊!二、(2024·河北唐山·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诗人简介]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①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入为监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去京师又十余年,连次数郡,又徙夔州刺史。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唱和往来,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选自《新唐书》《旧唐书》,有删改)[材料二:诗人作品]◎贬谪期间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②人狂。◎晚年生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注释]①擢(zhuó):提拔,选拔。②嗾(sǒu):使。7.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8.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文言语句方法提示释义善五言诗成语推断法:多谋善断①执政不悦语境推断法: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②又徙夔州刺史查阅字典法:A迁移;B调动(官职)③尝为《西塞山怀古》课内迁移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去京师又十余年。②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10.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词》(其二)前两句的画面。11.两首《秋词》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任选一处诗句加以分析。12.通过此次主题学习,你从刘禹锡身上获得哪些人生启示?【答案】7.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8.善于、擅长

高兴

B

曾经9.①离开京城又十多年。②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10.霜降时节,山明水净,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处的树木,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耀眼夺目,绚烂缤纷。11.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运用对比手法,把人们对秋天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作对比,热情赞美秋天,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第二首“岂如春色嗾人狂”将春季的轻浮与秋季的端庄素雅作对比,突出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12.(1)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像刘禹锡一样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屈的意志(2)要相信自己终能战胜困难。【解析】7.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该句意为:地方偏僻民风粗陋,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句中“土风僻陋”写的是当地的状况,“举目殊俗”与“无可与言者”是刘禹锡的感受。据此可断句为: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1)该句意为:善于作五言诗。联系成语“多谋善断”意为: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迁移到此处即知“善”意为:善于、擅长。(2)该句意为:执政的人很不高兴。联系前一句“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的意思“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可知,此处指看到刘禹锡写的含有讥讽之意的诗而不高兴,故此处“悦”意为:高兴。(3)该句意为:又迁任夔州刺史。“徙”后跟的是官职名称,联系字典含义可知,“徙”在此处应为“调动(官职)”之意;故选B。(4)该句意为: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山怀古》等诗。联系“尝趋百里外”中“尝”是“曾经”的意思,此处“尝”意为:曾经。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1)句重点词:去:离开;京师:指京城。(2)句重点词:虽:虽然;达:显达;交:交往。10.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作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意思是山明水净,夜晚下了霜;满树的叶子现在已有红有黄。然后抓住主要的意象“山”“水”“霜”“树”,分析出意象的主要特点,山的特点是“明”,“水”的特点是“净”,画面里还有“霜”;从“数树深红出浅黄”可看出叶的特点是“深红出浅黄”,树叶红黄相间,色彩绚丽、赏心悦目。由此展开描绘即可。示例:秋天到了,山色清明溪水清澈,一夜的清寒让遍地的白露凝结成霜,在清晨的光芒下尽是一片惨白。远山上的树叶也由绿色变得一片深黄,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11.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由《秋词》(其一)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知,“秋日胜春朝”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日”和“春朝”进行对比,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将自己与人们对秋天的看法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诗歌《秋词》(其二)中“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意为: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使人轻狂。这句话将“春色嗾人狂”和秋天的“山明水净”“清入骨”对比,突出了秋天的清冷、高洁,表现了诗人清高、闲淡的情韵和积极高昂的精神状态。据此总结作答即可。12.本题考查人生启示。开放性试题,结合刘禹锡积极向上、高昂乐观的人生态度,谈对自己的人生启示,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示例:人生中总要遇到各种挫折与困苦,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与其沉溺于悲痛之中,不如鼓起勇气,乐观面对,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困难,收获精彩人生。【点睛】参考译文:刘禹锡,字梦得,家中世代是儒生。(刘禹锡在)贞元九年被提拔为进士的等第,荣登博学宏辞科。(刘禹锡)精通写文章,善于作五言诗。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刘、柳)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后来改调(刘禹锡)去连州。离开京城又十多年,接连在几个州任刺史,又迁任夔州刺史。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他们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会昌二年七月(刘禹锡)去世,被追赠为户部尚书。三、(2024·广东珠海·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丙】唐求,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人。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至性纯,笃好雅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捻稿为丸,内于大瓢中。二十余年,莫知其数,亦不复吟咏。暮年,因卧病,索瓢致于江中,曰:“斯文苟不沉没于水,后之人得者方知我苦心耳。”漂至新渠江口,有识者云:“唐山人诗瓢也。”探得之,已遭漂润损坏,十得其二三。求初未尝示人,至是方竞传。(选自《唐人轶事汇编》,有删改)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4)斯文苟不沉没于水14.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5.请用“/”给【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

而归16.结合【甲】【乙】两文的情感分析刘禹锡被称为“诗豪”的原因。17.唐求“非其类,不与之交”,刘禹锡与他是同类吗?请结合【甲】【丙】文分析。【答案】13.(1)出名,有名(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大(4)如果14.(1)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15.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16.甲文表达作者高洁傲岸、不同流俗的思想情感;乙诗讴歌秋天的美好,表达作者自信昂扬的思想情感。两文都表现作者直爽豪放、乐观向上的情感,所以被称作“诗豪”。17.是同类人。①都高傲脱俗,如刘禹锡面对陋室,依旧自得其乐:唐求富有个性,不是同类人不与之交往:②都追求高雅,如刘禹锡弹琴、读经,唐求以写诗为乐。不是同类人。①刘禹锡是个积极入世、有济世情怀的人,即使被贬,依旧乐观向上,渴望有作为;②唐求是个隐士,王建召集他做官,他也不去。【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有仙人(居住)就有名。名:有名,出名;(2)句意: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句意: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鸿:大;(4)句意:这些诗文如果不在水里沉没。苟,如果。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上,长到,蔓延;阶绿,使台阶都绿了;入,映入;帘,竹帘;(2)丝竹,世俗的乐曲;乱,使……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15.本题考查断句。先疏通文意,再根据句子成分断句。“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的意思是:每次到市场上,(他)骑着一头青牛,直到傍晚(他)醉醺醺地回来。“每入市”作状语,其后应停顿;“骑”作谓语,“青牛”作宾语,其后应停顿,“醺”前有省略,应停顿;故正确断句为: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16.本题考查文章情感理解。根据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本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根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可知,甲文对居室环境进行了描绘,并引用了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乙诗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我言秋日胜春朝”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豪迈的情怀。诗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更是展现了刘禹锡超凡脱俗、志向高远的诗意境界。可见,【甲】【乙】两文都表现作者直爽豪放、乐观向上的情感。刘禹锡被称为“诗豪”的原因在于他的诗作不仅语言豪迈,意境高远,而且体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洁的道德品质。这种综合的艺术效果使得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赢得了“诗豪”的美誉。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拓展延伸。根据甲文“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丙文“非其类,不与之交”可知,刘禹锡和唐求都高傲脱俗,刘禹锡面对陋室,依旧自得其乐:唐求富有个性,不是同类人不与之交往:根据甲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丙文“至性纯,笃好雅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捻稿为丸,内于大瓢中”可知,刘禹锡和唐求都追求高雅,刘禹锡爱弹琴、读经,唐求以写诗为乐。因此,可以说刘禹锡与唐求是同类人。根据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可知,刘禹锡是个积极入世、有济世情怀的人,即使被贬,依旧乐观向上,渴望有作为;根据丙文“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可知,唐求是个隐士,王建召集他做官,他也不去。因此,可以说刘禹锡与唐求不是同类人。【点睛】参考译文:【甲】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琴,浏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丙】唐求,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不应召。(他)性情至纯,爱好高雅之道,豪放旷达,淡泊超逸。(言行)几乎是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每次到市场上,骑着一头青牛,直到傍晚醉醺醺地回来。不是同类人,他不和他们交往。有时诵读有时作诗,(写诗)有所收获,就将诗稿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二十多年,不知道有多少(首诗),也不再次吟诵。晚年,唐求生了重病卧床,他把诗瓢投入(锦)江之中,说:“这些诗文如果不在水里沉没,后人能得到他们就能知道我的苦心了。”(诗瓢)漂入新渠江口,有见识的人说:“唐山人的诗瓢。”查看得到的诗稿,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仅得诗数十篇,为其所写诗稿的十之二三。唐求之前未曾向别人展示(他的诗),直到那时才竞相流传。四、(2024·浙江杭州·一模)“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气是节气的核心,节气与气节,自然与社会,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探究古代文人“节”中的智慧。文人有节——刘禹锡资料卡人生遭际诗文故事长安朗州长安连州长安洛阳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同年,革新失败,守旧派得势,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甲】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奉召回京。次年,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元和十年,自武陵①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选自《旧唐书》)【注释】①武陵:地处朗州。【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①紫陌②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注释】①玄都观:道观名。明人王相在《千家诗》中注释道:“玄都观桃花千树,指在朝之官。刘郎,自喻也。言满朝之人皆吾去后而升迁者。”可见,诗人以桃花比喻暂时得势、煊赫一时的守旧派,而那些看花君子则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②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大和元年(827年),再次被朝廷召回长安。次年三月,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丙】再游玄都观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木。A是岁出牧①连州,寻②贬为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③一时之事。B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④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⑤二十八字,以俟⑥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选自《刘禹锡集•再游玄都观•序文》)【注释】①出牧:离开朝廷,去地方任职。②寻:_________。③志:_________。④唯:_________。⑤题:_________。⑥俟:等待。会昌二年(842年),卒于洛阳。白居易:“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疏通文意】18.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补全《再游玄都观》的注释。文言字词方法注释寻贬为朗州司马课内迁移法: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以志一时之事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判断或推断。(2)唯兔葵、燕麦……成语推断法:任人唯亲。(3)因再题二十八字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4)【了解人生】19.【丙】文中,刘禹锡自称两次遭遇“出牧”,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A处原因:。B处原因:。【感受个性】20.《再游玄都观》序文和诗中的加点词饶有情趣,试分析其表达效果。(1)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2)前度刘郎今又来。21.请你根据对刘禹锡诗文的理解,补全下面对话。小浙:刘禹锡诗文的风格真“豪”!他笔下的景物气势不凡,比如《秋词》一诗,诗人不写悲秋,而是描绘了①、等明丽秋景,让人心境开阔。小江:我认为刘禹锡的个性也非常豪放,想说就说,敢于讥刺。两次游玄都观写下的诗,运用了②手法,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无情地鞭挞。小语:豪气还体现在他③上,刘禹锡不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而悲鸣,只要朝廷有召,他便欣然归来,为国效忠。小文:是啊,怪不得他的好友白居易发出这样的感叹:“刘梦得,诗豪者也!”【探究情怀】22.心中有“结”,则需要排遣内心的愁绪。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①”,传达出的是一份化悲伤为乐观的情怀;苏东坡在《定风波》中吟诵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②”,让我们感受到他风雨中昂然前行的自信。23.心中有“节”,便能化解人生的困顿。请联系资料卡和下面教材中的篇目,探究古代志士仁人化解人生困顿的智慧。部编教材篇目七下《陋室铭》刘禹锡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下《小石潭记》柳宗元、《马说》韩愈九上《醉翁亭记》欧阳修、《岳阳楼记》范仲淹【答案】18.不久记下只有写19.A处原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B处原因:因写诗讥刺,得罪当朝执政,再遭贬谪。20.(1)“耳”是罢了的意思,隐含讥讽之意。诗人借荒芜景象抒发对人事之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守旧势力迅速消亡的嘲讽。(意思基本符合即可)(2)“又”表现了诗人再次回到朝廷的快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流露出几分胜利后的欢悦与得意。(意思基本符合即可)21.碧空、层云、白鹤(2处即可)对比,或比喻家国情怀22.天涯若比邻一蓑烟雨任平生23.面临人生的困顿,古代志士仁人或坚贞不屈、勇于抗争:刘禹锡几经贬谪,依旧不改初心,反抗守旧势力的压迫;韩愈以千里马为比喻,表达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或寄情山水,聊以自慰:柳宗元游小石潭,排遣心中抑郁;欧阳修建醉翁亭,表达与民同乐的情志;苏轼以明月、竹柏为伴,抒发豁达乐观的情怀。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这些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分析】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不久又贬为朗州司马。根据“课内迁移法: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其中的“寻”为“不久”的意思,故可知“寻贬为朗州司马”的“寻”为“不久”之意;(2)句意:用来记录当时之事。根据“语境推断法”联系上文“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可知:人人都说有道士亲手栽植了仙桃,满观如红霞,于是才有前首诗,由此可知,前一首诗是记录当时的情景,故可知“志”为动词,“记录”的意思;(3)句意:只有兔葵燕麦。根据“成语推断法”中的“任人唯亲”,可知“唯”是“只有”之意;(4)句意:于是再题写二十八个字。根据“语法推断法”可知“题”后面的宾语为“字”故可知,“题”为动词,是“题写”的意思。1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一空,结合“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同年,革新失败,守旧派得势,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可知: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同年,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第二空,结合“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奉召回京。次年,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可知:刘禹锡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20.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的意思是:(我)重游玄都观,空空荡荡的连一株树也没有了,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摆动而已。“耳”为句末虚词,表示罢了。结合“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可知:刘禹锡当年因为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讥讽权贵,被贬出(京城);现在过去了十四年了,“我”又回来作主客郎中,再重游玄都观,这里空空荡荡的,连一株树也没有了。作者借玄都观当下的荒芜之景,抒发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树”象征的是守旧势力,“荡然无复一树”暗示守旧势力的消失。“耳”字表现诗人对守旧势力的气焰消退的无情嘲讽,表达时光流逝的唏嘘。“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思是: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又”表示“再次”,结合“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可知:当年刘禹锡因为写诗讥讽,得罪权贵,被贬在外,如今他再次回到朝廷。表现他为自己不惧打击,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感到欣慰,为自己斗争取得胜利感到欣慰。2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第一二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思是: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第三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意思是: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的意思是:玄都观的百亩庭院,一多半都长了青苔。桃花一株也没有了,只有那野菜花儿开。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将玄都观前后景色的对比,表达诗人对攀附权贵的奸佞小人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第四空,结合“同年,革新失败,守旧派得势,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刘禹锡奉召回京。次年,因写诗讥讽,得罪当朝执政,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任连州”“大和元年(827年),再次被朝廷召回长安”,可知:刘禹锡参加革新,失败就被贬出京城,后来奉旨回京,因忤逆权贵,再度被贬,后来又再次被朝廷召回长安。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他热爱国家,忠于朝廷的品性受到人们赞扬。22.本题考查名句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表达了诗人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我)有什么可怕的?穿着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诗人冒雨徐行,他不在意风雨,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2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结合《陋室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刘禹锡在遭遇人生长期低谷,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依然能赋诗作文、陶冶情操、睥睨小人、乐观自信,陋室不陋全都是因为宅子的主人志趣高雅、品德高尚,表现他高洁傲岸的品性。结合《记承天寺夜游》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虽然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文章既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也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合《小石潭记》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知:文章记叙了作者柳宗元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表现作者寄情山水,排解心中愁绪。结合《马说》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可知:韩愈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作者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通过反问句式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结合《醉翁亭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欧阳修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对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结合《岳阳楼记》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范仲淹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结合以上分析,分析其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推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乙文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丙文贞元二十一年我作屯田员外郎,当时这个观里没有花。那年贬我出去作连州刺史,不久又贬为朗州司马。过了十年,召我回京,人人都说有道士亲手栽植了仙桃,满观如红霞,于是才有前首诗以记一时之事。接着又派出作刺史,现在十四年了,我又回来作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空空荡荡的连一株树也没有了,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摆动而已。于是再题写二十八个字以等待后来的游人指教。大和二年三月。玄都观的百亩庭院,一多半都长了青苔。桃花一株也没有了,只有那野菜花儿开。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哪去了?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旧唐书》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白居易:“刘梦得,是诗豪。他的(诗)锋芒突出,很少有敢和他对诗的。”五、(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小希同学浏览贴吧,发现不少人提问: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班级同学集录材料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加。【刘禹锡生平及相关作品集录】唐代宗大历七年,刘禹锡生于嘉兴县嘉禾驿后。贞元九年,登进士第:两年之后,再登吏部取士科,被正式授予太子校书的职务,时年21岁。(甲)能令下国①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②,虽贵犹碌碌。(《华山歌》,节选)永贞元年,刘禹锡是革新派的核心成员。同年,腐朽势力反扑,历时一百多天的革新运动失败,刘禹锡被贬“凄凉地”。时年33岁。(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十年后,朝廷征召回京。他准备重新振作,力图有所作为,时年43岁。(丙)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③,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因作上诗,刘禹锡又被贬连州、夔州、和州。他借古言今,将忧国感时、臧否人物、表达心志等诸多因素融入到诗文中,时年50岁左右。(丁)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④。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⑤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整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⑥高孕虚,万景坌⑦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⑧,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⑨,石列笋虡⑩,藤蟠蛟蛟。修竹万竿,夏含凉飚。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⑪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洗心亭记》)(戊)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武宗会昌元年,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次年病逝,享年71岁。【注释】①下国:诸侯国,此指天下。②特达:杰出的功业。③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诗中实以桃花比喻新兴权贵。④章章:著名。⑤弭:消除。⑥粲:回旋,弯曲。⑦坌:并,一起。⑧榱:椽子。⑨墀:台阶。⑩虡:柱子。⑪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24.完善材料,读懂材料。(1)补全材料(戊)画线处的诗句。(2)阅读材料(丁),解释加点词。语句方法释义始予以不到为恨结合语境①远迩细大根据词义关系②25.阅读诗文,认识诗人。(1)青年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材料分析(2)材料(丙)(戊)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内幕作答。(3)材料(丁)题为《洗心亭记》,但作者对亭子本身着墨不多,而将更多笔墨用于写亭子以外的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呢?结合该材料内容,借助锦囊提示进行具体分析。[锦囊]《醉翁亭记》并没有只写醉翁亭本身,而是着重通过描写醉翁亭及其周边景色、宴游场面,意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答案】24.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①遗憾

②近25.(1)青年刘禹锡颇有政治抱负,在《华山歌》中,他借华山的高大形象表明自己远大的志向。或:未两句通过议论大丈夫如果没有杰出的功业,即使占据显贵的地位,仍如碌碌凡夫一样,表达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示例:两诗在表现情感的手法上都运用融情于物、融情于事的写法,例如在《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将新兴权贵们比作自己遭贬后新栽的桃干树”,将热衷于结交新兴权贵的人比作看花人,讥讽之情寓于事物和人事之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间两联融情于沉舟”与干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两相对的事物中,寄寓自己的乐观精神,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3)《洗心亭》对停子本身着墨不多,着重通过写亭子以外的相关内容来表达作者心志,例如认为游览该亭能使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认为洗心亭不仅赏心悦目而又能让人心里清净,使人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从而表现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根据锦囊提示,《醉翁亭记》写法也是如此,可见两文中的这两座亭子其本身均着墨不多,作者均意在由此及彼。所以,像亭子这类的事物往往被古代文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文人们善于将亭子与自然风景、个人感情相结合,表现出他们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道德修养等。【解析】24.本题考查古诗背诵默写和积累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1)依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歌的内容可知,应该填写“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始予以不到为恨”意思是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恨”是遗憾的意思。“远迩细大”意思是远近大小景物。迩:近。25.(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据(甲)诗内容可知,这首诗歌流露出刘禹锡青年时期的抱负。依据“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可知,这是写出刘禹锡羡慕泰山的高远,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依据“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可知,这是作者对大丈夫的评价,表达了他建功立业的渴望。(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情感的手法:两首诗歌都运用融情于物、融情于事的写法。依据(丙)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句意可知,作者将新兴权贵们比作新栽的桃干树,将热衷于结交新兴权贵的人比作看花之人,抒发了对追名逐利、奔走权门之徒的轻蔑和嘲讽之情;依据(戊)诗中“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知,作者将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将仕途得意之人比作“干帆”“万木”,从而抒发了诗人乐观精神。(3)本题考查借景抒情写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依据[锦囊]材料内容可知,其主要简介了《醉翁亭记》主要内容主旨。作者通过描绘醉翁亭及其周围美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理想和志向。依据(戊)文内容可知,作者着重通过写洗心亭周围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所以,像亭子这类的事物往往被古代文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能表现出他们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道德修养等。【点睛】参考译文:【甲】让我这个小地方的人,一见而脱俗换骨。高山固然很多,但只有像华山这样的才称得上“岳”。我没有杰出的功业,即使占据显贵的地位,仍如碌碌凡夫一样。【乙】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丙】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丁】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名气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酌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接。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蛟龙像藤一样蟠据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然而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六、(2024·青海海东·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26.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为其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朗读的语气:激昂

悲伤

愉悦

感叹

劝勉

疑惑

悲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朗诵的语气是:27.析字义:请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1)略无阙处①帝王所居之处,朝廷②同“缺”,残缺,亏损③同“缺”,空隙、缺口选择(2)至于夏水襄陵①冲上,漫上②除去,扫除③举,昂选择(3)绝𪩘多生怪柏①断绝,竭尽②极,非常③超过选择28.解句意: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9.谈感悟:《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简要分析《三峡》中是如何表现秋天的“悲寂寥”的?并谈谈《秋词》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6.激昂(愉悦)27.③①②28.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午夜,就看不见月亮。29.《三峡》先总写秋天给人的感受“林寒涧肃”;然后从听觉角度写景,借猿猴的鸣叫声表现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最后借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秋词》一诗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解析】26.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对于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朗诵语气选择,我们首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象:晴空万里,一只鹤展翅高飞,穿云而过,直达云霄,这样的画面无疑充满了力量和生机。同时,诗句的后半部分“便引诗情到碧霄”则表达了诗人由此景触发的豪情和诗意,上升到更高远的境界。接下来,我们考虑朗诵时应该采用何种语气。由于诗句描绘了壮丽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因此朗诵时应该采用激昂的语气,以表现出诗句中的力量和生机。同时,诗句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因为美景触发了诗人的诗意和创作欲望,所以朗诵时也可以适当融入愉悦的语气。综上所述,朗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诗时,应该采用激昂(愉悦)的语气,以准确传达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7.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1)“略无阙处”的意思是“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在这里,“阙”作为文言文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根据字典中的释义,我们知道“阙”可以同“缺”,而在这里,它更接近于“空隙、缺口”的意思。因此,在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应该选择③“同‘缺’,空隙、缺口”作为恰当的解释。故选③。(2)“至于夏水襄陵”的意思是“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这里的“襄”是动词,表示“冲上,漫上”的意思。对比字典中的释义,我们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①“冲上,漫上”作为恰当的解释。故选①。(3)“绝𪩘多生怪柏”的意思是“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这里的“绝”作为副词,用来修饰“𪩘”,表示山峰的高度达到了极点。根据字典中的释义,我们可以选择②“极,非常”作为恰当的解释。在这里,“绝”并不表示断绝或超过,而是强调山峰的高度到了极致。故选②。2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嶂: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29.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对比阅读。(1)在《三峡》中,作者巧妙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动物行为的渲染来体现秋天的“悲寂寥”。首先,文章开篇即言“林寒涧肃”,这四个字简洁而直接地勾勒出了秋天三峡中林木萧瑟、山涧寂寥的凄凉画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接着,文章从听觉角度入手,通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凄厉的猿猴叫声在空旷的峡谷中回荡,更增添了秋天的悲凉气氛。最后,文章又巧妙地借用了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渔人的歌声和泪水,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使读者对秋天的“悲寂寥”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2)《秋词》一诗中,诗人刘禹锡一反常态,以豪放的笔触赞美了秋天的壮美。诗的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虽然提到了秋天的寂寥,但紧接着诗人便用“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见解,认为秋天胜过春天。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诗人认为,秋天不仅不是寂寥的,反而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鼓励人们要像秋天一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点睛】参考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七、(23-24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班级开展“走近诗人刘禹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诗人传记]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①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入为监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去京师又十余年,连次数郡,又徙夔州刺史。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唱和往来,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选自《新唐书》《旧唐书》,有删改)[材料二:诗人作品]◎贬谪期间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②人狂。◎晚年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释]①擢(zhuó):提拔,选拔。②嗾(sǒu):使。30.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①善五言诗

()

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③去京师又十余年

()

④会天大雨,道不通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禹锡以名重一时A.静以修身

(《诫子书》)

B.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C.可以为师矣(《论语》)

D.以刀劈狼首

《狼》

)3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3.阅读材料二“贬谪期间”的两首诗,完成任务。(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词》(其二)前两句的画面。(2)两首《秋词》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别联系诗句分析。34.通过此次主题学习,你从刘禹锡身上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作答。【答案】30.善于、擅长给予、赠送离开适逢,恰巧遇到B31.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32.(1)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2)(我只想)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贵。33.(1)霜降时节,山明水净,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处的树木,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耀眼夺目,绚烂缤纷。(2)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运用对比手法,把人们对秋天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作对比,热情赞美秋天,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第二首“岂如春色嗾人狂”将春季的轻浮与秋季的端庄素雅作对比,突出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34.示例:人生中总要遇到各种挫折,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与其沉溺于悲痛之中,不如鼓起勇气,乐观面对,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困难,收获精彩人生,结合具体内容【解析】30.(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①该句意为:善于作五言诗。善:善于、擅长;②该句意为: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给予、赠送;③该句意为:离开京城又十多年。去:离开;④该句意为: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会:适逢,恰巧遇到;(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禹锡以名重一时”的意思是:刘禹锡在当时因为名气很大。以:介词,因为。A.连词,来;B.介词,因为;C.介词,凭借;D.介词,用;故选B。3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该句意为:地方偏僻民风粗陋,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句中“土风僻陋”写的是当地的状况,“举目殊俗”与“无可与言者”是刘禹锡的感受。据此可断句为: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3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1)句重点词:虽:虽然;达:显达;交:交往。(2)句重点词:苟:苟且;全:保全;闻达:有名望,显贵;于:在,与后面“乱世”“诸侯”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正常句序,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于诸侯闻达。33.(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作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意思是山明水净,夜晚下了霜;满树的叶子现在已有红有黄。然后抓住主要的意象“山”“水”“霜”“树”,分析出意象的主要特点,山的特点是“明”,“水”的特点是“净”,画面里还有“霜”;从“数树深红出浅黄”可看出叶的特点是“深红出浅黄”,树叶红黄相间,色彩绚丽、赏心悦目。由此展开描绘即可。示例:秋天到了,山色清明溪水清澈,一夜的清寒让遍地的白露凝结成霜,在清晨的光芒下尽是一片惨白。远山上的树叶也由绿色变得一片深黄,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由《秋词》(其一)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知,“秋日胜春朝”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日”和“春朝”进行对比,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将自己与人们对秋天的看法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诗歌《秋词》(其二)中“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意为: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使人轻狂。这句话将“春色嗾人狂”和秋天的“山明水净”“清入骨”对比,突出了秋天的清冷、高洁,表现了诗人清高、闲淡的情韵和积极高昂的精神状态。据此总结作答即可。34.本题考查人生启示。开放性试题,刘禹锡贬谪时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他晚年生活的句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舟既没,侧畔还有千帆竞发,病树已死,前方依旧万木争春。结合这些句子可知,刘禹锡积极向上、高昂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在野还是贬谪,都豁达、乐观,谈对自己的人生启示,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示例:人生中总要遇到各种挫折与困苦,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与其沉溺于悲痛之中,不如鼓起勇气,乐观面对,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困难,收获精彩人生。【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刘禹锡,字梦得,家中世代是儒生。(刘禹锡在)贞元九年被提拔为进士的等第,荣登博学宏辞科。(刘禹锡)精通写文章,善于作五言诗。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刘、柳)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后来改调(刘禹锡)去连州。离开京城又十多年,接连在几个州任刺史,又迁任夔州刺史。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他们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会昌二年七月(刘禹锡)去世,被追赠为户部尚书。材料二:《秋词》(其一)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秋词》(其二)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怎么能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晚年生活:沉舟既没,侧畔还有千帆竞发,病树已死,前方依旧万木争春。八、(23-24七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甲】暮江吟白居易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①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③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作此诗。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乙】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①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②,率多禹锡之辞也。《旧唐书·刘禹锡传》【注释】:①禁:皇宫内院②夷歌:乡间小调【链接资料】唐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任上,刘禹锡在连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重文兴教,促成连州日后“科第甲通省”;关心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加强瑶汉民族团结;编著《传信方》医书,解百姓疾苦;加强与周边州县联谊,推动连州成为楚南、桂东、粤北区域文化和商贸中心;建成唐代第一个岭南园林名胜——海阳湖;创作多篇诗文,传连州之美。清乾隆《连州志·名宦传》评价他“吾连文物媲美中州,禹锡振起之力居多。”如今,刘禹锡已成为连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图为连州市刘禹锡纪念馆前铜像。35.对材料一的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禹锡语出惊人,在《秋词》中表达了自己对秋季的独特看法。B.刘禹锡抓住“一鹤凌云”这一别致景象,展现秋高气爽,白云漂浮的开阔之景。C.“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描写秋天夕阳,营造萧瑟凄凉的氛围。D.最后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用“真珠”作比喻,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36.根据提示解释词语文言词语翻译提示解释蛮俗好巫课内迁移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1)引禹锡及柳宗元语境推断法(2)禹锡或从事于其间(3)久疾不任政事查阅词典法〈名〉: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动〉:患病〈形〉:快速;敏捷(4)屠暴起----《狼》课内实词翻译(5)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6)37.文章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A.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