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很多事情都出现了与周礼不符的历史现象,孔子对之深为不满,曾讲:“觚(古代一种酒器)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这一现象A.反映出社会秩序的变动B.说明士上升为主流阶层C.表明恢复周礼刻不容缓D.体现了权力的平衡过渡2.据表1可知,南朝宋时期的南方地区表1史料史料出处扬州刺史王子尚奏折称“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替而不奉,熂山封水.保为家利。……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宋书·羊玄保传》南郡太守孔灵符“于永兴立野,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舍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宋书·孔季恭传》临川内史谢灵运“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宋书·谢灵运传》A.土地兼并严重B.士族把持经济大权C.庄园经济繁荣D.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北朝的官方祭祀的雅乐系统中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汉族乐器及乐曲,而是在儒家礼制外衣的笼翼下,清晰地表现出北朝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气息。北朝的音乐从乐器到乐曲,都是直接以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和乐器进入到官方郊庙祭祀雅乐系统中。这反映出北朝A.民族文化的交融B.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C.儒学思想的复兴D.华夏认同氛围较浓厚4.宋宁宗庆元年间,以台谏官出任的同知贡举开始负责(监督其他考官,即以一名台谏官充任知贡举或同知贡举,监督纠察其他考官。庆元四年(1198年),宋宁宗命台谏官监督其他考官,防止其受贿私取。这些举措旨在A.促进台谏制度的合一B.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C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D.完善科举取士的流程5.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总制院更名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设院使等官,其最高长官为朝廷大臣,第二位者用僧侣,从帝师中辟举。宣政院为从一品衙门,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A.内地与边疆实现了一体化管理B.对西藏民族事务的重视C.对西藏地区的监督得到了加强1).行政用人原则复杂多变6明朝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为“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初,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仍互为表里,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就进行丿丁编审,并在康熙七年(1668年)废止了黄册制度。这一变化A.反映出户籍管理的混乱B.强化了国家对百姓的控制C.客观上有利于商业发展优使土地成为赋税主要标准7.某学者认为,经世学风发展至道(光)咸(丰)年间,成为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思潮。其显著标识便是道咸经世派的形成与崛起,他们精研边防、漕运、盐法、钱币、兵饷、刑名等实际学问,以匡济天下为己任。材料中的“他们”与以往的显著不同最可能是A.坚持“中体西用”B.指出中国未来出路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积极推进政治改革8.新文化运动之初,新旧双方围绕着“国性说”展开激烈争论。一方认为,作为“国性之灵魂与特质”的孔子之道具有永恒性;另一方则认为,国性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旧时代的国性要接受新时代的改造,对于曾经被奉为神圣信条的孔子之道来说也是如此。新旧双方的争论在当时A.促进了思想界对儒学的扬弃B.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之处C.彻底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D.直接导致尊孔复古逆流的破产9.1943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提出了“劳力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方针,并强调“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这一方针的实施A.促进了不同阶级的团结B.夯实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C.提高了抗日武装战斗力D.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0.表2所示为1950年4月上海部分商品成本与市价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表2商品成本市价市价比成本低20支棉纱535.6元487元9.1%1箱卷烟350元325元7.6%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势在必行B.国家市场管控能力的增强C.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D.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迫切性1月988年,上海市开始对城市蔬菜供应实行“双轨分流”改革,即在原蔬菜购销站增挂“交易市场”牌子,被管住的那部分蔬菜的购销站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执行规定的价格,亏损由国家承担;放开的那部分蔬菜由交易市场经营,自负盈亏。上海蔬菜供应体制的改革A.迎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农村地区生产力的发展C.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民生建设D.摆脱了计划经济对生产的束缚2公元前731年,亚述国王远征巴比伦尼亚,但巴比伦城久攻不克,于是他遣使与巴比伦人谈判,并向他们承诺:“我要进巴比伦城确认你们的免除赋役特权。”公元前720年,亚述国王在修建女神庙相关铭文中写道:“愿他对享受免税特权、被诸神免除赋役的民众实施统治!”这表明当时的亚述帝国A.民众赋役负担派重B.统治手段多元化C.神权干预政治运行D表制王权受到限制13.1168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指出:“西班牙已普遍产生宗教漠视,甚至于不信宗教。甚至宫廷中的高级官员都会阅读像《爱弥儿》这样的法国儿童教育书籍。”据此可知,当时A.启蒙运动促进西班牙思想解放B.法国大革命传播了启蒙思想C.宗教改革改变了西班牙宗教观D.西班牙政府重视儿童的权益14.1907年《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即海牙第一公约,对战争作为权利的“绝对性”作出限制。1928年签署的《非战公约》“在法律上禁止了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从而宣布了侵略战争的非法”。这一演变过程A.反映出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B.反映了国际法影响战争价值取向C.表明国际集体安全机制完全建立D.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15.据调查,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家族资本家直接控制的公司仅占所有公司的15.5%,而由经理资本家控制的公司则占84.5%。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100家最大公司的1475名董事长和总经理中,只有10%是富豪家庭的后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家族资本家势力衰微B.资产阶级结构发生质变C企业规模的逐步缩小D.企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16.图1所示为1970—2015年全球制造业劳动力占本国总就业人口比例变化。产生相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A.发达国家竞争力下降B.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保护主义的兴起D.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91917.监察机构是古代中国的“皇帝喉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武帝时,在全国设13州(部)监察区。每一监察区派刺由一人。刺史受御史中丞领导、对州内所属郡国进行监督。司隶校尉是直隶于皇帝,负责京畿地区7个郡县的地方监察官。凡中央机关及其官员,京师地区的诸郡长吏,都是其监察的对象,这是汉武帝时新建的监察系统。汉成帝绥和年间进行了政制改革,中央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等周代官名代替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但大司空为周代专掌水土营造的官员,与监察毫不相干。故其监察之权则归其属员御史中丞专辈,朝廷并建御史台,专司监职,即所谓“中丞出外为御史台主”。至此,中央有了专掌监察的机构摘编自李孔怀、陈永明《汉唐明三代行政监察体制比较》材料二唐代御史台弹劾百官,一般要经由御史大夫。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改为“御史弹事,自今以后,不须取大夫同置”。御史不须先取得大夫的同意即可弹劾。德宗时仍一再重申“御史得专弹劾,不复白于中丞大夫”。唐朝经常出现御史台官吏不奉旨的情况,著名的有御史中丞宋璟连续三次以唐王朝具体的官吏职责规定为理由,拒受武则天的诏命。直到安史之乱后,御史台官吏“不奉诏”情况还时有发生,例如宪宗元和时,御史中薛存诚不奉行赦免奸赃数十万钱的僧鉴虚的诏令,宪宗只好从之,杖杀鉴虚。——摘编自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材料三明代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不论从其监察机构设置、制定的监察法规,还是从其监察职能的分工、监察对象的范围,我们都可以发现明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网状特征。——摘编自曾丽玮《明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及其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发展监察制度的主要措施,并简析推行这些措施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御史台官员在行使权力时的特点,并进行说明。(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7世纪初,英文“cotton”一词被定义为“棉花”或“棉纺织品”,那时的英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甚至在当时有人指责一些织造商在毛织品中掺入棉布是不道德的,大约到了17世纪40年代,棉纺织业才在英国有了发展,特别是在曼彻斯特,不过那时的棉纺织品质量不高,产量也不多,在伦敦等大城市出售的棉织品很多是从印度运来的。但是过了不久,人们就渐渐开始喜欢起了棉纺织品,因为用棉布做的衣服穿起来很舒适,布上的印花也很美丽,而且价格远比毛纺织品便宜,这自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包括不少上层人士在内。——摘编自黄军源《棉纺织业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二2020.18世纪60年代被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是英国工业连续变化和发展的年代。棉纺织产业作为工业革命的“龙头”行业,率先以创新驱动发展,走上机器化生产的高效模式,由此引领并推动其他工业领域的持续变革,成为英国早期工业化的核心产业。有学者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棉纺织业发展的过程”,其产生的巨大力量“将工业化这个滑翔机拉着飞上天空”。因此,“无论是谁,谈论工业革命,其实就是在谈论棉纺织业”。摘编自马瑞映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材料三1861-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欧洲爆发严重“棉荒”;原棉价格暴涨,棉纺作坊大量倒闭。当时欧洲列强试图寻找能够替代美国的原棉供应地,纷纷将目光投向非洲,正当欧洲殖民者准备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时,美国内战结束,美国棉花重新供应世界市场并且所占份额持续上升方然而,19世纪末,棉子象鼻虫肆虐导致美国原棉产量锐减,再加上美国国内和亚洲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的巨大需求,以及投机商操纵棉花市场,使得19世纪90年代原棉供应的国际环境变得极为复杂。1901-1904年,英国棉纺织业利润下降,工厂停工,工人失业,而印度和埃及的原棉供应无法满足英国原棉需求。——摘编自李鹏涛《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时期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状况产生的原因。(8分)19.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曾经发生过“三次论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首先是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1919年7月,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以实用主义立论.反对通过革命来解决社会问题。一个月后,李大钊撰文《再论问题与主义》,与之商讨。他指出,我们的社会运动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同时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在这场论争中,李大钊和各地的年轻马克思主义者依据当时的认识水平,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需要、阐述了在中国进行彻底社会革命的必要性其次是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这是由参加过研究系并与梁启超等成立讲学社的张东荪挑起的。从1920年9月起,他多次发表文章宣称,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开发实业;其方法之最能速成者,莫若资本主义。1920年12月,陈独秀明确指出、要“使中国人‘都’得着人的生活,非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制采用社会主义生产制不可”“此时我们中国不但有讲社会主义的可能,而且有急于讲社会主义的必要”再次是关于什么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人口众多的国家,大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反抗旧制度的热情。无政府主义以革命的面貌出现,很适合他们的口味。无政府主义者对于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统治起过积极作用,但它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和无政府状态,反对一切国家和暴力革命,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掠夺之下,早已痛不堪痛,忍不堪忍,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才能保护劳动者利益。这是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道路任选一次论争或三次论争提出自己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理论升华。)2、阅读材料并结合毕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新自由主义的效率是资产阶级的效率,必然会带来就会不公。在欧洲和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正是利用全球化输家的不满心到人阶级阶段感,把他们的困境归咎于全球化,归咎于移民,利用来自底层的流标,无视国际社会发展大局,引导国内政治“右转”。从根本上讲,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军公平!”的失衡,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结构性危机,扁板借全球化扩散:使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不满转变为对全球化的反对。而当全球治理跟不上“全球化”的快速行进的步伐时,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会集中呈现爆发式的显露。这一系列因素引发了西方国家“逆全球化”问题的产生。—摘编自廖晓明、刘晓锋《当今世界逆全球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材料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交局,中国不但没有发生经济危机,反而成为拉动全球复苏的火车头和生力军,中国的成功,西方在不得不承认的同时也感到了“威胁”西方某政治人物曾发言声称:如果你同中国的领导人交谈,他们会认同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现在过看和澳大利亚人与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模式,那么我们都将陷入非常悲惨的状况,这个地球无法承受,所以,中国的领导人清楚,他们不得不下决定创建一种可持续的新模式,使得他们在追求他们想要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处理所出现的环境污染的后果。——摘编自宋鲁郑《西方是经济危机还是政治制度危机》二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西方国家“逆全球化”问题出现的因素。(8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西方政治人物发言的看法。(4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A2.C3.A4.B5.B6.CC8.A9.B10.D11.C12.B13.A14.B15.D16.D17.(1)措施:新设刺史和司隶校尉监察地方及京师;设中央专门监察机构(或设御史台)。(4分)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官僚体系的完善;政治实践的理性发展。(2分,答出一点即可)。(2)特点:独立性:御史台官员行使弹劾权力时不必取得御史大夫的同意,独立行使弹劾权;规范性:御史台官员不奉诏是以封建王朝的法度为准则的,按照御史台官员的职责规范行使权力。(4分,只写特点不做说明的不得分)(3)发展趋势:逐渐严密(强化);职能逐渐明确,分工协作;逐渐独立规范;机构逐渐完善;监察立法逐渐加强。(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发展状况:17世纪前期棉纺织品发展缓慢;18世60年代以后英国棉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的“龙头”行业,发展迅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下降。(6分)(2)原因:传统思想的束缚;印度棉织品的大量输入;(2分)18世纪后期棉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市场需要扩大;棉纱和棉纺织技术的突破;工厂制度的建立;原料充足;(3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棉花产业迅速崛起;棉花供应不足不稳定;技术更新缓慢;欧洲列强在非洲推行的殖民主义影响了棉花产业的发展;亚洲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的冲击。(3分)19.示例一:选取第一次论争。观点: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选择,改良道路行不通。(2分)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和革命派的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