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材料二: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③“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其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B.逻辑精神往往能促进和驱使人们将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C.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可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D.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就具备了逻辑品行,因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D.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3)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4)材料二第二段中,有三处引用,其中第三处与前两处在论证方面有何不同?(5)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位置[法国]安妮•埃尔诺①虽然有的时候当着外人的面儿,父亲试图用客气的方式教育我,可他已经养成很久的习惯还是不自觉地露了馅儿。记得有一次他想阻止我爬上石堆,他朝我叫嚷时的语调是那么粗暴,他的诺尔曼人的固有的腔调和脏话还是将他竭力想营造的好的效果给破坏掉了。因为他不懂得有教养的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也不相信良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打耳光的方式来进行威胁。②家长与子女间的礼貌相待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我用了好长的时间想搞明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他们的简单的问候语中都能表现出无限的热情和客气。和她们交谈,我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不配受到如此的礼貌待遇,有时我甚至产生错觉,想象这是人家对自己产生了好感。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匆匆的淡淡的问候,这些微笑与吃饭不发出声响或是悄悄地擤鼻涕没什么两样。③现在我不得不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细致的剖析,它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我曾经认为它们无足轻重。只有在受到羞辱的记忆里才能够将它们存放起来。我服从着我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愿望,它试图让人们忘记对下层社会的回忆,好像这是件恶劣的事情似的。④每当晚上我在厨房的餐桌上写作业的时候,父亲总是走过来翻翻我的书,尤其是历史、地理和科学课本。他喜欢让我给他出难题。一天,他要求我给他做听写,以便证明他写一手好字。他从来不知道我在哪一个班上课,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说:“她在某某小姐那儿读书。”⑤父亲总是说“你的学校”,而且他在说寄宿学校、修女嬷嬷(校长)的时候,总是一字一顿地说出来,表现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好像正常地发出这些词的音会让他感到有一种过于随便不够庄重的感觉。父亲总是拒绝去参加我的学校组织的活动,即便我在演出活动中还扮演什么角色的情况下也不去。我的母亲气不过他这样,就说:“你没有理由不去的”,而父亲则说:“可你知道我是从来不参加这些活动的。”⑥父亲常常摆出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用庄严的语气说:“你在学校要认真听讲!”他担心命运给予他的这一奇怪的照顾(我的好成绩)会突然终止。我每一篇作文的成功,后来,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都会让他欣喜若狂。他认为,学习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是为了不当工人。⑦不知是什么时候他的这个“希望我生活得比他好”的理想取代了他自己的理想。其实他曾经袒露过一次他的梦想:在市中心开一家漂亮的带露天座位的可以招待路上行人的咖啡屋,在吧台上还要放一台咖啡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他又不敢再冒险,所以也就放弃了,不然又怎么办呢?⑧父亲永远都不会打消小商人脑子的这种看法:好人和坏人。对他来说,所谓的好人就是那些到他这里来消费的人,而坏人就是那些到战后市中心新建的商店去买东西的人。即便是那些好的顾客也还是分等级的,最好的是在我们的店里购买他需要的所有的东西,而那些差一些的人则只是过来买一些他们忘记在大商店里买了的东西,并且还对我们说些风凉话。另外,就是对这些好人,也还要当心,要好好招待他们,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认为我们会在价格上宰他们而背叛我们。每当在这个时候父亲就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恨自己的低三下四,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和所有生意人的心理一样,希望整个城市里仅有他一家商店卖东西。⑨父亲并不是不幸的,咖啡厅里总是暖融融的,收音机播放着节目,从早晨七点到晚上九点,顾客人流不断。当顾客进门时,他总是与顾客交换着“大家好!”“您好!”等客套话。聊天的主题无非是下雨呀,疾病啊,谁家死人了,哪里又招工了等等,对事物发表些评论,总之老一套,间或开个玩笑。“是我的错,明儿见,头儿,走好。”接下来就是老一套活儿:清理烟灰缸,擦桌子,抹椅子。⑩在咖啡厅两个营业高峰的中间,父亲还要到后面的杂货店帮忙,他其实更喜欢在咖啡馆待着,或者说二者他都不喜欢,而只愿意在菜园子里种菜,或是随心所欲地建房子。春末盛开的女贞树,花香阵阵。十一月清脆的犬吠声以及隐约传来的火车的轰鸣声,让人意识到寒冷的季节又快到了,是啊,所有这一切都让主宰这个世界的人,也就是在报刊上写文章的那些人说“这些人生活得就算不错了”。⑪到了周日,洗澡,参加一会儿弥撒,再玩上一局多米诺骨牌或是下午开车出去兜兜风。周一,清理垃圾;周三,饮料进货;周四,食品进货等等。到了夏天,他们把买卖停业一天去看朋友,比如去一个铁路工人家玩上一整天,或是到里滋去朝圣。上午他们去参观卡尔迈勒,去参观透景画,参观大教堂,去餐厅吃饭,下午又开车去布索奈和图威尔•多威尔,父亲挽着裤腿,浸湿了脚,而母亲把裙子撩起来。后来再过周末他们也不再这样了,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每个周末,我们都要改善伙食。这个习惯至今未改。⑫从此,父亲的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他认为生活也不可能再比这更幸福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教育子女时言行粗鲁无礼,对于有教养的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无所知。B.“我”无法理解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把对下层社会的回忆看作恶劣的事情。C.顾客会被父亲分为“好人”和“坏人”,其中的“坏人”会让父亲感到痛苦无奈。D.父亲最终向不幸福的命运妥协,将有规律和节奏的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下来。(2)“阶层”问题是安妮•埃尔诺敏锐观察并呈现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文中“阶层”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受过良好教育者热情和客气的问候,“我”会觉得自己不配受到此待遇,巧妙体现了阶层差异带来的隔阂感。B.“我”的好成绩被父亲视为命运的眷顾,会让他欣喜若狂,体现了父亲希望“我”用好好学习来改变阶层的理想。C.“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希望整个城市里仅有他一家店卖东西”等暗含对父亲这一阶层的讽刺。D.“咖啡屋”在小说中占据了不少篇幅,它是父亲的主要事业,但凭借这样的营生不足以改变“我”们家的阶层位置。(3)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请结合上下文加以探究。(4)埃尔诺的小说常用第一人称“我”,具有自传性又不仅仅是“自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1分)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材料二: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节选自《孟子•万章下》)材料三: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使先知A觉B后知C使先觉D觉后觉E予F天民之先G觉者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与《六国论》“义不赂秦”意思和用法相同。B.且,将要,将近,与《愚公移山》“年且九十”的“且”意思相同。C.治,治理得好,太平,与《大学之道》“家齐而后国治”的“治”意思相同。D.失,失去,与《报任安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失”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王本想给自己立号为文王,准备东征纣王,但是伯夷叔齐认为他不仁不孝,不能号为文王。B.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认为武王也是暴君,太平盛世不存在了,自己没有立足之地,饥饿而亡。C.伊尹认为,不管什么世道都应该出来做官,让天下百姓受到圣人的恩泽,是为政者应该做的事。D.柳下惠认为别人的言行无法影响自己,所以他能够和任何人和谐相处且能保持自我,来去自由。(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②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孟子对伯夷的评价各是什么?孟子又是如何论证自己对伯夷的评价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①,绿烟②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③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注]①丹阙:朱红色的宫殿。②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③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把酒问月”为题,题目极具画面感,是作者飘逸浪漫的自我造像。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五、六句直接描绘月色。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雾散尽,清光焕发,月色美得光彩照人,美得如可揽接。C.九、十句脱胎于神话传说,为诗句蒙上了想象的色彩,使得把酒问月如语邻家之事,亲切生动,其间流露出诗人孤寂的情怀。D.最后两句再次写到酒,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句,流露出一种人生不得意而借酒浇愁的感叹。(2)本诗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所蕴含的哲理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横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2)李白在《将进酒》中用“,”两句,举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一观点。(3)《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要求自己“,”,这样做就称得上“好学”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6.(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的增长呈现出青云直上的态势,尤其是年轻人,“出门只带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②张老先生打起这一套新编的太极拳,动作舒展、自然流畅。看似平常的招式中却透露出纵横捭阖的气度,展现出不一样的精气神。③连续几天降雪,让“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画湖披上银装,在“断桥残雪”景点,游客们摩肩接踵、争相一睹难得的雪中断桥美景。④学校在寒假期间举办的“探寻丝绸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如坐春风,经历难忘。⑤近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除了有政策支持,还有一大批不计个人得失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群众致富呕心沥血,奔波忙碌。⑥虽然离决赛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来自各方的指责令上一场发挥欠佳的张晓华如芒在背,缓解压力成为他取得好成绩的关键。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7.(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人际互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蜂蜜是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它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新型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迅速抢占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智能化家庭的新宠。 D.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3分)“雅风汉服社”的同学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向学校总务处借用场地:本社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需要使用礼堂及相关设备,请总务处予以落实。谢谢! B.请学校记者站宣传本次活动: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汉服有雅风。你们小记者可要把握好展示风采的好机会哦! C.邀请某汉学专家现场指导:您是汉学研究专家,希望您不吝赐教。您的鼎力支持,一定会为本次活动增添光彩 D.给其他学校同学发邀请函:“汉服风采,青春气息”,我们恭候你们的大驾光临,一起在汉文化的世界嗨起来!9.(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城区道路不仅有机动车通行,①。为了保证道路夜间使用安全,城区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杆路灯。而城区外的高速公路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会产生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非但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②。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通过汽车前灯的强烈照射,将各种交通指示清晰地反射到司机的眼里,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因此,③。10.(4分)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②③四、作文(60分)11.(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认知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结果。生活中,人们经常期望获得一致性的认知结果,然而,即便是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结果也经常会有差异。对于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678答案ABC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性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强化逻辑训练。(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材料二: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能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①“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③“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及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摘编自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人类理性的推演活动具有生产性或构造性,其活动过程可能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思想产生混乱。B.逻辑精神往往能促进和驱使人们将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C.推理链条越是环环相扣,推理施加的条件越是严苛,越能反映人们思维的精细严密也就越可能得出无可置疑的结论。D.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就具备了逻辑品行,因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有的人语言表达清晰且规范,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具有“自然习得”的性质。B.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的艺术,虽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有时又可以突破逻辑的拘囿。C.只运用逻辑的理性去认识“诗家语”,那么我们对于诗人和诗歌,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D.只有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才有可能发挥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3)下列选项的诗句,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C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4)材料二第二段中,有三处引用,其中第三处与前两处在论证方面有何不同?(5)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被誉为“出乎意料又入乎情理的佳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解答】(1)B.“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不当。原文是说“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故选B。(2)A.“是因为逻辑能力‘与生俱来’存在他的大脑中”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不是与生俱来的。故选A。(3)“无理而妙”,是指“不合逻辑”、矛盾的语言,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产生联系,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A.“朝白发”“暮成雪”不合逻辑,但用夸张、比喻,从时间上极言人生短暂,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B.“芙蓉泣”“香兰笑”不合事理,但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箜篌乐音的变化。C.以描写、写实为主,没有突破逻辑框框。D.东风“放”“吹”元宵节的火树银花,不合事理,但诗人通过想象,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收到别样的表达效果。故选C。(4)①由“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的语境可知,前两处正面论证;由“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的内容可知,第三处反面论证。②由“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的语境可知,前两处着重论证“无理而妙”的效果;由“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挪揄”的语意可知,第三处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5)“活着却死”,是说“肉体”上“活着”,但是“精神”上已死;“死了还活着”,是说“肉体”上已死,当“精神”长存,在表面出乎意料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讲究形象性、跳跃性,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可见“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此种语言上逻辑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艺术上说,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虽死犹生”的道理,诗句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理,实则入乎情理,引人深思,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垂不朽”的高度赞美,达到了“无理而妙”的效果,是诗歌中的上品。答案:(1)B(2)A(3)C(4)①前两处正面论证,第三处反面论证。②前两处着重论证“无理而妙”的效果;第三处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5)①出乎意料(无理):“活着却死”“死了还活着”,看似自相矛盾,有悖常理。②入乎情理:作者这样说其实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③在对比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看似不合逻辑,却引人深思。(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位置[法国]安妮•埃尔诺①虽然有的时候当着外人的面儿,父亲试图用客气的方式教育我,可他已经养成很久的习惯还是不自觉地露了馅儿。记得有一次他想阻止我爬上石堆,他朝我叫嚷时的语调是那么粗暴,他的诺尔曼人的固有的腔调和脏话还是将他竭力想营造的好的效果给破坏掉了。因为他不懂得有教养的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也不相信良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打耳光的方式来进行威胁。②家长与子女间的礼貌相待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我用了好长的时间想搞明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他们的简单的问候语中都能表现出无限的热情和客气。和她们交谈,我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不配受到如此的礼貌待遇,有时我甚至产生错觉,想象这是人家对自己产生了好感。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匆匆的淡淡的问候,这些微笑与吃饭不发出声响或是悄悄地擤鼻涕没什么两样。③现在我不得不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细致的剖析,它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我曾经认为它们无足轻重。只有在受到羞辱的记忆里才能够将它们存放起来。我服从着我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愿望,它试图让人们忘记对下层社会的回忆,好像这是件恶劣的事情似的。④每当晚上我在厨房的餐桌上写作业的时候,父亲总是走过来翻翻我的书,尤其是历史、地理和科学课本。他喜欢让我给他出难题。一天,他要求我给他做听写,以便证明他写一手好字。他从来不知道我在哪一个班上课,别人问起来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说:“她在某某小姐那儿读书。”⑤父亲总是说“你的学校”,而且他在说寄宿学校、修女嬷嬷(校长)的时候,总是一字一顿地说出来,表现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好像正常地发出这些词的音会让他感到有一种过于随便不够庄重的感觉。父亲总是拒绝去参加我的学校组织的活动,即便我在演出活动中还扮演什么角色的情况下也不去。我的母亲气不过他这样,就说:“你没有理由不去的”,而父亲则说:“可你知道我是从来不参加这些活动的。”⑥父亲常常摆出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用庄严的语气说:“你在学校要认真听讲!”他担心命运给予他的这一奇怪的照顾(我的好成绩)会突然终止。我每一篇作文的成功,后来,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都会让他欣喜若狂。他认为,学习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是为了不当工人。⑦不知是什么时候他的这个“希望我生活得比他好”的理想取代了他自己的理想。其实他曾经袒露过一次他的梦想:在市中心开一家漂亮的带露天座位的可以招待路上行人的咖啡屋,在吧台上还要放一台咖啡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他又不敢再冒险,所以也就放弃了,不然又怎么办呢?⑧父亲永远都不会打消小商人脑子的这种看法:好人和坏人。对他来说,所谓的好人就是那些到他这里来消费的人,而坏人就是那些到战后市中心新建的商店去买东西的人。即便是那些好的顾客也还是分等级的,最好的是在我们的店里购买他需要的所有的东西,而那些差一些的人则只是过来买一些他们忘记在大商店里买了的东西,并且还对我们说些风凉话。另外,就是对这些好人,也还要当心,要好好招待他们,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认为我们会在价格上宰他们而背叛我们。每当在这个时候父亲就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他恨自己的低三下四,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和所有生意人的心理一样,希望整个城市里仅有他一家商店卖东西。⑨父亲并不是不幸的,咖啡厅里总是暖融融的,收音机播放着节目,从早晨七点到晚上九点,顾客人流不断。当顾客进门时,他总是与顾客交换着“大家好!”“您好!”等客套话。聊天的主题无非是下雨呀,疾病啊,谁家死人了,哪里又招工了等等,对事物发表些评论,总之老一套,间或开个玩笑。“是我的错,明儿见,头儿,走好。”接下来就是老一套活儿:清理烟灰缸,擦桌子,抹椅子。⑩在咖啡厅两个营业高峰的中间,父亲还要到后面的杂货店帮忙,他其实更喜欢在咖啡馆待着,或者说二者他都不喜欢,而只愿意在菜园子里种菜,或是随心所欲地建房子。春末盛开的女贞树,花香阵阵。十一月清脆的犬吠声以及隐约传来的火车的轰鸣声,让人意识到寒冷的季节又快到了,是啊,所有这一切都让主宰这个世界的人,也就是在报刊上写文章的那些人说“这些人生活得就算不错了”。⑪到了周日,洗澡,参加一会儿弥撒,再玩上一局多米诺骨牌或是下午开车出去兜兜风。周一,清理垃圾;周三,饮料进货;周四,食品进货等等。到了夏天,他们把买卖停业一天去看朋友,比如去一个铁路工人家玩上一整天,或是到里滋去朝圣。上午他们去参观卡尔迈勒,去参观透景画,参观大教堂,去餐厅吃饭,下午又开车去布索奈和图威尔•多威尔,父亲挽着裤腿,浸湿了脚,而母亲把裙子撩起来。后来再过周末他们也不再这样了,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每个周末,我们都要改善伙食。这个习惯至今未改。⑫从此,父亲的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他认为生活也不可能再比这更幸福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父亲教育子女时言行粗鲁无礼,对于有教养的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一无所知。B.“我”无法理解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把对下层社会的回忆看作恶劣的事情。C.顾客会被父亲分为“好人”和“坏人”,其中的“坏人”会让父亲感到痛苦无奈。D.父亲最终向不幸福的命运妥协,将有规律和节奏的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下来。(2)“阶层”问题是安妮•埃尔诺敏锐观察并呈现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文中“阶层”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面对受过良好教育者热情和客气的问候,“我”会觉得自己不配受到此待遇,巧妙体现了阶层差异带来的隔阂感。B.“我”的好成绩被父亲视为命运的眷顾,会让他欣喜若狂,体现了父亲希望“我”用好好学习来改变阶层的理想。C.“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希望整个城市里仅有他一家店卖东西”等暗含对父亲这一阶层的讽刺。D.“咖啡屋”在小说中占据了不少篇幅,它是父亲的主要事业,但凭借这样的营生不足以改变“我”们家的阶层位置。(3)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请结合上下文加以探究。(4)埃尔诺的小说常用第一人称“我”,具有自传性又不仅仅是“自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解答】(1)A.正确。B.“把对下层社会的回忆看作恶劣的事情”错误。由原文“它试图让人们忘记对下层社会的回忆,好像这是件恶劣的事情似的”可知,原文说的是“好像这是件恶劣的事情似的”,是一种猜测。C.“其中的‘坏人’会让父亲感到痛苦无奈”错误。由原文“即便是那些好的顾客也还是分等级的……而那些差一些的人则只是过来买一些他们忘记在大商店里买了的东西,并且还对我们说些风凉话……每当在这个时候父亲就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可知,父亲感到痛苦无奈的是在父亲眼中那些差的顾客,他们认为父亲会在价格上宰他们而背叛他们,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联合起来敌视他,而不是所谓的“坏人”。D.“父亲最终向不幸福的命运妥协”错误。由原文“从此,父亲的生活方式基本固定,他认为生活也不可能再比这更幸福了”可知,父亲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向不幸福的命运妥协”属于曲解文意。故选A。(2)C.“暗含对父亲这一阶层的讽刺”错误。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同情,没有暗含讽刺的意味。故选C。(3)“它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我曾经认为它们无足轻重”,“我”认为“无足轻重”是因为“家长与子女间的礼貌相待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我用了好长的时间想搞明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他们的简单的问候语中都能表现出无限的热情和客气”,父亲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我”已经习惯了,“家长与子女间的礼貌相待”反而是我不能理解的。“现在我不得不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细致的剖析”,由“和她们交谈,我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不配受到如此的礼貌待遇,有时我甚至产生错觉,想象这是人家对自己产生了好感。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匆匆的淡淡的问候,这些微笑与吃饭不发出声响或是悄悄地擤鼻涕没什么两样”可知,与他人交往时感受到的礼貌和热情,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经历。“我曾经认为它们无足轻重”“我服从着我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愿望,它试图让人们忘记对下层社会的回忆,好像这是件恶劣的事情似的”表明了作者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阶层的审视。(4)由“因为他不懂得有教养的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也不相信良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打耳光的方式来进行威胁”“家长与子女间的礼貌相待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可知,本文取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以第一人称叙述,增强表达的真实性;由“虽然有的时候当着外人的面儿,父亲试图用客气的方式教育我,可他已经养成很久的习惯还是不自觉地露了馅儿。记得有一次他想阻止我爬上石堆,他朝我叫嚷时的语调是那么粗暴”等处可知,文章没有曲折连贯的情节,而是着眼于日常生活片段,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我”也是群体的代表,“我”的经历可以让读者思考。由“春末盛开的女贞树,花香阵阵。十一月清脆的犬吠声以及隐约传来的火车的轰鸣声,让人意识到寒冷的季节又快到了,是啊,所有这一切都让主宰这个世界的人,也就是在报刊上写文章的那些人说‘这些人生活得就算不错了’”可知,文中写了春末和寒冬将至时的种种景象,引出“这些人生活得就算不错了”的评价,表明当时法国社会存在着阶层隔阂。小说以“我”之视角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我”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见证者,这使“自传”兼具社会性。答案:(1)A(2)C(3)①“我”曾对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习以为常。②与他人交往时感受到的礼貌和热情,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经历。③表现出作者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阶层的审视。(4)①本文取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以第一人称叙述,增强表达的真实性。②“我”同时也是群体的代表,“我”的经历可以引发共鸣。③以“我”之视角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我”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见证者,这使“自传”兼具社会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1分)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材料二: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节选自《孟子•万章下》)材料三: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使先知A觉B后知C使先觉D觉后觉E予F天民之先G觉者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与《六国论》“义不赂秦”意思和用法相同。B.且,将要,将近,与《愚公移山》“年且九十”的“且”意思相同。C.治,治理得好,太平,与《大学之道》“家齐而后国治”的“治”意思相同。D.失,失去,与《报任安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失”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武王本想给自己立号为文王,准备东征纣王,但是伯夷叔齐认为他不仁不孝,不能号为文王。B.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认为武王也是暴君,太平盛世不存在了,自己没有立足之地,饥饿而亡。C.伊尹认为,不管什么世道都应该出来做官,让天下百姓受到圣人的恩泽,是为政者应该做的事。D.柳下惠认为别人的言行无法影响自己,所以他能够和任何人和谐相处且能保持自我,来去自由。(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②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孟子对伯夷的评价各是什么?孟子又是如何论证自己对伯夷的评价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解答】(1)“使先知觉后知”和“使先觉觉后觉”结构一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后知”和“后觉”后断开;“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为判断句,应在主语“予”后F处断开,表强调。故在CEF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使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使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故选:CEF。(2)D.“意思相同”错误。所以他能高高兴兴地同这样的人处在一起而不失去自己的风度。失:失去,迷失/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旧事。失:通“佚”,散失。故选:D。(3)A.“武王本想给自己立号为文王”“不能号为文王”错误。材料一原文为“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意思是武王追尊去世的父亲为“文王”,并非自己立号为文王,故伯夷叔齐认为他不能号为文王无中生有。故选:A。(4)①兵:动词,杀掉;去:让……离开。句子翻译为: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让他们离去了。②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卑微;进:到朝廷做官或者入世。句子翻译为:不以侍奉坏君主而觉得羞耻,不以担任小官而觉得卑微。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5)第一问:材料二,根据“伯夷,圣之清者也”可知,孟子认为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之人。材料三,根据“伯夷隘”可知,孟子认为伯夷是一个器量狭隘、不知变通的人。第二问:材料二中,“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以伯夷的不愿意在乱世出来做官的行为和伊尹的不管处于什么时代,都积极做官的行为相对比,论证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的人。材料三中,“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以伯夷避开一切不符合礼节的人事和柳下惠能和任何人相处而不受人影响做对比,得出伯夷是个器量太小,不懂变通之人。答案:(1)CEF(2)D(3)A(4)①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让他们离去了。②不以侍奉坏君主而觉得羞耻,不以担任小官而觉得卑微。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5)①材料二,孟子认为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之人。材料三,孟子认为伯夷是一个器量狭隘、不知变通的人。②材料二以伯夷的不愿意在乱世出来做官的行为和伊尹的不管处于什么时代,都积极做官的行为相对比,论证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的人。材料三以伯夷避开一切不符合礼节的人事和柳下惠能和任何人相处而不受人影响做对比,得出伯夷是个器量太小,不懂变通之人。参考译文:材料一: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以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伯夷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为国君。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待老人,就想为什么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的时候,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发动战争,这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让他们离开了。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了,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代替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间就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啊?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两个人饿死在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材料二: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退不出。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认为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礼服礼帽却坐在泥土或炭灰上一样。当殷纣王暴虐统治的时候,他隐居在北海之滨,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范的人,贪得无厌的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会变得意志坚定。”“伊尹说:‘哪个君主不能侍奉?哪种民众不能使唤?’国家治理好了积极进取,国家混乱也积极进取。他又说:‘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使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使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这个尧、舜之道来启发上天所生的民众。’想那天下的百姓,一个个男子和女子如果有没受到尧、舜之道恩惠的,就好像是自己将他们推进水沟中一样。——伊尹就是这样自愿把天下的重担挑在肩头的。”孟子说:“伯夷这个人,是圣贤中清高的人;伊尹这个人,是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节选自《孟子•万章下》)材料三: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就不去结交。不在恶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谈;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恶人交谈,就觉得像是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不接受,就是不屑于接近他们。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主而觉得羞耻,不以担任小官而觉得卑微。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哪能玷污我呢?’所以他能高高兴兴地同这样的人处在一起而不失去自己的风度,拉他留下,他就留下。拉他留下他就留下,这也就是不屑于离开罢了。”孟子又说:“伯夷狭隘,柳下惠不严肃。狭隘与不严肃,君子是不效仿的。”(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①,绿烟②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③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注]①丹阙:朱红色的宫殿。②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③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作者以“把酒问月”为题,题目极具画面感,是作者飘逸浪漫的自我造像。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五、六句直接描绘月色。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雾散尽,清光焕发,月色美得光彩照人,美得如可揽接。C.九、十句脱胎于神话传说,为诗句蒙上了想象的色彩,使得把酒问月如语邻家之事,亲切生动,其间流露出诗人孤寂的情怀。D.最后两句再次写到酒,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句,流露出一种人生不得意而借酒浇愁的感叹。(2)本诗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所蕴含的哲理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1)D.“流露出一种人生不得意而借酒浇愁的感叹”错误。最后两句,诗人只希望在对酒当歌时,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让他尽情享受。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情感。故选D。(2)相同点:宇宙自然永恒。无论张若虚的江月年年相似,还是李白诗中“共看明月皆如此”,都显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不变。张若虚的诗句通过“江月年年望相似”表达了月亮的永恒,与李白诗中的“共看明月皆如此”相呼应,都展现了自然的恒久不变。不同点:李白诗侧重个体生命短暂:“古人今人若流水”,与月亮的“皆如此”(永恒不变)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体生命的短暂。李白的诗句还强调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仰望月亮时的情感与思绪都是相似的,都会有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悟与感叹。张若虚诗侧重人类生命的延续性:“人生代代无穷已”,是说人类一代一代,不断繁衍,整个人类就永恒。这与李白诗中个体生命的短暂形成了对比,张若虚从人类代代相传的角度,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感慨。答案:(1)D(2)相同:宇宙自然永恒。无论张若虚的江月年年相似,还是本诗的古人今人“共看明月皆如此”,都显示出自然永恒。不同:张诗侧重作为整体的人类永恒/绵延不绝,“人生代代无穷已”,是说人类一代一代,不断繁衍,整个人类就永恒。本诗侧重个体生命短暂,“古人今人若流水”,与月亮的“皆如此”(永恒不变)形成对比,可见作为个体的个人生命短暂。译文:青天上的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幽幽月光尽情挥洒出清冷的光辉。人们只能看见这月亮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它早晨在云间隐没。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又有谁与她相伴?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停杯凝思,带着些许醉意,仰望万里苍穹,提出疑问:这亘古如斯的一轮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有的呢?“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有史以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宫中,以求长生不老,但都没能实现;而明月却依旧用万里清辉普照人间,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是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此处写出了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那种光彩照人的美丽。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只见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于西天云海隐没,如此循环往复,踪迹实难推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又该是多么寂寞?到底谁来陪伴她呢?诗人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我只希望在对酒当歌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人世间的美好岁月。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自己编写《史记》“草创未就”,便遭遇了横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李白在《将进酒》中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两句,举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一观点。(3)《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要求自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样做就称得上“好学”了。【解答】故答案为:(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重点字:愠)(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恣、谑)(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敏、慎)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6.(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使用人数的增长呈现出青云直上的态势,尤其是年轻人,“出门只带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②张老先生打起这一套新编的太极拳,动作舒展、自然流畅。看似平常的招式中却透露出纵横捭阖的气度,展现出不一样的精气神。③连续几天降雪,让“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画湖披上银装,在“断桥残雪”景点,游客们摩肩接踵、争相一睹难得的雪中断桥美景。④学校在寒假期间举办的“探寻丝绸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如坐春风,经历难忘。⑤近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除了有政策支持,还有一大批不计个人得失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群众致富呕心沥血,奔波忙碌。⑥虽然离决赛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来自各方的指责令上一场发挥欠佳的张晓华如芒在背,缓解压力成为他取得好成绩的关键。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解答】①青云直上,朝着青天一直上升,形容地位直线上升。句中指“人数的增长”,不用于形容数量,使用不当。②纵横捭阖,形容在政治上、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而句中指“一套新编的太极拳”打得比较舒畅,不合语境,使用不当。③接踵摩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使用正确。④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之中,形容收到良师的教诲和熏陶。句中指学生参加活动,不合语境,使用不当。⑤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用于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使用正确。⑥如芒在背:意思是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使用正确。故选:A。7.(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街心公园藏身于大城市的街巷中,;弥补了城市步行环境欠佳、人际互动场所不足的局限。 B.蜂蜜是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它的主要成分果糖和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 C.凭借智能化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这款新型扫地机器人一上市就迅速抢占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智能化家庭的新宠。 D.为设计一款既符合青年人口味,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手机游戏,他查了近一年的资料,还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解答】A.搭配不当,“弥补”与“局限”不搭配,可改“局限”为“缺陷”。B.没有语病。C.不合逻辑。“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表述不合逻辑,数值表述应该从小到大,应为“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D.表意不明。“查阅了近一年的资料”可以说是一年来的资料,也可说是用了一年的时间,表意不明,可改为“他查资料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故选:B。8.(3分)“雅风汉服社”的同学拟举办传统汉服展示活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