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5_第1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5_第2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5_第3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原题】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孩子与老人陪伴着爷爷漫步在少有人迹的山坳,意外邂逅另一对特殊的“孩子”与“老人”,生命的神奇令人惊叹不已。我搀着爷爷的手,步履缓慢,一次次地从山重水复走到峰回路转。幼时,他曾携我上学;如今,轮到我扶他上山。漫山绿意,格外葱茏。生命在叶缝间呢喃细语。蓦地,我屏住了呼吸。前方几步,就是一处断崖,大着胆子走近一望,遥遥的一片乱石浅滩。然而,就在那刀劈斧凿的断崖之间,竟有一棵参天大树拔地而起,仿佛离人只有咫尺之遥。是的,在这样一座山中,长着这样一棵树也不足为怪,可那并不仅仅是一棵树。山风席卷起细碎的泥块,敲打在它的身上。经日晒雨淋,树干上已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沙土,俨然融进了它的身躯。在那深褐色的泥土之上,赫然焕发出惊人的生机!小小的灌木蔓延在大树的躯干上,犹如初生的婴儿憩睡在母亲的臂弯里,白花点点,郁郁青青,神奇而曼妙。我还想再近一步,却被爷爷唤住。我静静地凝望着——树上长树,树上缠藤,犹如母子一家。然而,大树终将老去,当大树像爷爷这样苍老时,等待这些寄生植物的将是什么?听了我的问题,爷爷沉吟了半晌,引我转向来时路上的另一棵大树,默然不语。那是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树已奄奄一息,憔悴得仅剩蜷曲的枝干,树纹皱缩,枯叶在风中辗转飘零,俨然已油尽灯枯。枯树身上的灌木之间,藤蔓缠生,生机勃勃,又一轮新的生命郁郁葱葱。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树木不亦如此?若无老树的尸骸,这漫山葱茏从何而来?抬眸,却对上爷爷昏花的双眼,以及嵌入额头的深深皱纹。低头,那双染成土色的大手映入我的眼帘!大树,爷爷,渐渐重叠,我赶紧转身,不让他看见我泛红的眼眶。我执起爷爷的手,紧紧地,紧紧地。我怕他会摔倒,一如他曾经的忧虑。老人和小孩,相携步入深林,步入新生树叶的呢喃细语中。【点评】文章题为《孩子与老人》,看似简单却值得深思。文题既指自己与爷爷,亦指小树与大树,更激起读者对两者关系的思考。作者正是借眼中景“大树以身育小树”来引发对生命的思索。一辈又一辈老人的无私付出,才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新生命,这是生命的传承。文章看似平淡却立意深刻,不落窠臼。尤其两处景中有递进之意,由“以身孕生”至“以命育生”,意更深,情更切。由彼及己,由树及人,老树为爷爷,幼树乃自己,生命的延续一脉相承。“老树”无私,“幼树”应感恩,“泛红的眼眶”是小作者的理解与感恩,是爷爷的欣慰,更是新时代我们的欣慰。小作者文笔清新,文采飞扬。写景如身临其境,可见小作者生活体验丰富;绘物栩栩如生,各式修辞似信手拈来,足见小作者功底深厚。【命题思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细节,品味情感,注重阅读积淀,挖掘心灵感悟,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孩子与老人”这样似曾相识的文题,考生们会怎样思考呢?中考作文虽说“文体不限”,但是多数考生选择写记叙文。这个题目写成“某一祖辈与我”的记叙文,似乎把题目中的“孩子”缩小了,但却是最容易上手的一个思路,也是考场上出现概率最高的一类。仅仅写祖孙间爱与不爱的问题,似乎过于简单,但是也切合题目的基本要求。对于语言驾驭能力强和理性思考比较深刻的同学而言,这个题目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题目中有个“与”字,因此要求文章体现出一定的理性的思考,学生要了解两种人生状态及彼此关系,剖析尊老爱幼、代沟等社会问题,散文化的文章也许更便于操作。相比较而言,并列短语作文题的审题难度要大一些,这种类型的作文题在高考中比较常见,而中考试卷上却不多见,所以今年的考场作文中出现了一些“半离题”之作。并列式短语作文该如何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审清要点,分清关系。这类题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格式上通过“和”、“与”或“·”“、”连接,相互间构成一定的关系。如“瞬间与永恒”、“成功和失败”、“树林·森林·气候”。写这种类型的作文时应该扣紧“关系”。今年不少考生写自己和一位祖辈的关系,如“我和外婆”,多数把握得较好,但是,也有少数考生实际上是在单写某一位老人,自己在文中只是充当一个线索性的人物,甚至仅仅是个可有可无的点缀,把文章写成了“我的外婆”,这实际上就是“半离题”的基本特征了。研读提示,摆正关系。现在的中考命题作文往往有一段简单的提示语,对文题作直观、形象的说明和引申,这是帮助考生理解文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的,因此,考生要高度重视这几句简单的话。这道题目的提示语有这样的表述:“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显然,提示语对写作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性建议,几乎是明确地告诉考生,可以写“岁月变迁两个阶段”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写“情感两个端点”的“纯厚情意”,也可以写“生命传承”的“深沉思考”。这样,学生可以在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当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阅读积淀作出选择。今年的问题是,写议论文的考生可以用“罕见”来形容,各展所长、显示写作个性的设计初衷没有得到充分显示。明确了写作要求后,立意并不难,只要根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补充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就可以作为文章的主旨。从议论文角度来说,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的思辨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站在孩子和老人两个角度思考问题,要事理蕴含在生动的叙述中。从人生的角度来写,可以这样立意:孩子是人生的起点,老人是人生发展的终点,两者人生阅历的不同,导致他们思维特点的不同。这个考题的实际数据提醒我们要继续深度关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虽然大家对阅读与写作过程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已经争论多年,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在阅读和写作时,人脑功能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人在写作时,也就是在阅读。作者以读者理解的方式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