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非连续文本阅读、基础运用强化训练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朝阳区高二上期末)材料一近日,央视将聚光灯对准了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书法,推出传统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该节目甫一开播就溅起不小的水花。过去几年,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综艺节目持续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毫不吝惜肯定与赞美,为这些节目打出超高评分,并多次将相关话题送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宣介传统文化的节目受到追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当下年轻人中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的一个侧面和缩影。近年来,去博物馆打卡成为年轻人旅游的优先安排,“逛馆”甚至成为新年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传统服装自信地行走街头,俨然是一种新时尚;在短视频平台上,戏曲、民乐、武术、杂技、古玩、篆刻等也从来不缺少年轻人的关注,更有同好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安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在年轻人中如此“燃”?新一代年轻群体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中国体量与声量的显著提升,增强了他们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成长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平视一代”,于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中,能以更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各种文化之美,也更能“参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对国潮、国风的追逐,是自我审美品位和生活态度的展现,更是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彰显。因此可以说,“国潮热”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现象。年轻人身体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还因为他们走近并接触的传统文化是“活”的,换句话说,是经过各种现代化演绎和创新转化的。沉浸式体验和时尚化表达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品类愈加多样的各种文创产品、基于VR技术的博物馆“云游”、文博机构的各种“奇妙夜”活化探索……每一次这样的创新尝试,都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与融通。审美元素是传统的,而演绎视角和趣味是现代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是传统的,其呼应的情绪与主题是当下的。历史融入当下,传统与现代共振,年轻人张开双臂拥抱传统文化,后者亦在这种创新传承中获得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受到传统文化滋养的他们亦是创新表达并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我们乐见这股文化传承中的力量不断壮大,乐闻更多古韵现新声,期待青春共鸣激荡起更多的文化回响!(取材于莫洁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源泉。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全民赛,又是接力赛。时代召唤青年紧握接力棒、勇做先行者,肩负起守护、践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重在守护。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一大批青年为文化遗产保护凝聚青春力量:南京金陵刻经处的青年“古籍医生”,耐住寂寞让破烂不堪的古籍在“望闻问切”下延年益寿;三星堆的“挖土”青年,不畏艰辛从破碎的青铜器残片中拼接出三千多年前的历史画面;西北戈壁的青年研究团队,常在沙漠烈日下的炙热和莫高窟洞穴内的寒凉之间切换,运用现代化手段对文物实施抢救性保护,并将“数字敦煌”呈现在大众面前。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青年守护者的手中焕发出崭新的光芒。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沃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向和科学路径。传统文化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一系列精华词句,激励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各项赛事中迎难而上,迸发出为国争光的精神动力;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领域勇挑重担,创造出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成果;在偏远、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中冲锋在前,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走进中国。广大青年致力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借助新颖方式亮出中医、武术、美食与汉服等代表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通过鲜活视角展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介绍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以及价值追求,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中国“可触摸”“有温度”“更亲近”。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武装、引领青少年,增强他们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添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后备力量,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向新高度。(取材于高移东的相关文章)1.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B.传统文化何以引发青春共鸣C.新时代青年怎样做好文化传承D.青年要做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2.根据材料一,下列做法不属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或创新转化的一项是(3分)A.音乐课上,老师指导学生将古诗《将进酒》改编成流行歌曲。B.校园文化节上,同学们制作印有古诗词的帆布袋等文创产品。C.科技展上,同学们用VR技术再现《阿房宫赋》中的奢华景象。D.在图书馆,同学们查找、搜集与《岳阳楼记》相关的古籍资料。3.为材料二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3分)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新时代青年人能够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力军。(6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海淀区高二上期末)(一)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所具备的理性的旨趣,不仅是一种崇高唯美的个人精神享受,而且是凸显人的力量的动力源泉,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理性信念表现为对理智的崇尚,强调对任何东西都应该审慎地加以思考,要通过智力的迂回冒险找到比直观所见更多更本质的东西,以便更深入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现象。但是理性信念并不能直接使人们轻易地认识自然规律,真正能够促进人们获得可靠的自然知识的,是近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即所谓的实证方法。正是有了科学的实验方法,人们才有可能辨别关于世界本原的众多猜测究竟哪个更符合事实真相。1638年,伽利略用数学的定量方法从经验现象中导出物理规律,这种追求实证化和数学精确化的研究方法成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基本方法。科学决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批判态度同样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过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但批判也不是完全否定,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而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并带来认识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破除科学的神话是非常有益的。批判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常态,关键在于对科学可错性的认定。科学是一门可错的学问,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发展遵循试错模式。所谓试错模式,其基本路径是通过实验,正视错误,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通过新的实验,不断向前推进。哥白尼、伽利略对托勒密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建立起了新的天体力学;拉瓦锡在对传统燃素说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创立了氧化还原学说;达尔文对上帝创世说进行批判,创立了进化论;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建立起了相对论学说等等。科学所追求的正是不断试错而向真理逐渐逼近的过程。(二)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目的有效武器,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和基本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既拥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和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前进道路上的诸多繁重任务与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在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科学首先可以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回答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时,马克思阐明了科学的产生根源,即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生产的需求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人的“脑力劳动的产物”,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去认识并发展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是我们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基础性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必须号准时代脉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和追赶者,其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作用,以使多领域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革,协同促进,共同发展。【乙】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在这种情况下,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科学是一个对未知的探索过程,必然面临着曲折与不可预期的结果,自然也会遭遇错误和失败。由于认识主体自身的原因以及社会文化条件的限制,不同主体对于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科学是一个不断向错误学习的过程,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错误与失败。在科学研究中,要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方法的存在,为不同学术观点提供自由争鸣的空间,给不同意见以同等的表达机会,进而在不断的探索检验过程中寻求正确答案。【丙】培育科学精神需要营造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让科学精神扎下根来。弘扬科学精神,必须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单独一方不可能建构完整的人类精神世界。【丁】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重点面向青少年、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以上选文均取材于刘大椿的《论科学精神》)1.根据选文(一),下列不属于科学精神重要内涵的一项是(2分)A.理性信念B.实证方法C.批判态度D.理论创新2.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选文(二)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一处?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述理由。(4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3.下列对选文(一)和选文(二)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变动不居”的“居”与《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的“居”意思不同。B.“好好先生”形容不问是非、一团和气的人,文中说科学不是好好先生,强调科学具有批判态度。C.“科学的神话”意指科学发展超出人类认知水平,不被人的能力所掌控,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D.“并联式”形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叠加发展的特点。4.根据选文(一)和选文(二),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对理智的崇尚,可以使人们更加迅速地把握住不断变化的事物的本质。B.正视错误、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在“试错模式”中都很重要。C.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产物,也是人本质力量的表现。D.只强调人文精神,否定其与科学精神融合,将无法建构完整精神世界。5.优秀的理论既有科学性又具现实意义。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选文(一)分析其体现的科学性,结合选文(二)谈谈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4分)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③修辞立其诚(《易传·文言》)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西城区高二上期末)材料一“同一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保持同一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辩论等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自身必须保持确定的同一内容,不能任意变更。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的错误;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判断、一个论题,也应当保持同一性,不能中途任意转换、变更。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判断和论辩方面的要求,就会犯“转移论题”的错误;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论题”的错误。例如:“你们店的大米粥怎么这么稀,还这么贵?”“物以稀为贵嘛。”“物以稀为贵”中的“稀”应指事物存世稀有,“贵”指价值珍贵。而在这组对话中,顾客说的“稀”指粥里的米放得少,“贵”指价格高;店主却“①”,以“物以稀为贵”搪塞顾客的批评。又如:“服务员,您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了。”“哦,不要紧,一点儿都不烫。”在这组对话中,顾客提醒服务员注意服务规范和卫生问题,同时表达了不满,而服务员装作浑然不觉,故意将顾客的提醒转移到汤的温度上,以“②”的方式回避指责。同一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思维具有确定性,才能正确地反映世界,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交流。(取材于《选择性必修·上册》《形式逻辑》等相关文章)材料二我们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是用口头语言还是用书面语言,都应该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些,就应当遵循基本的思维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包括概念和命题)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比如“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出同一思维过程,就不能要求所有思想绝对同一、永远同一。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例如:“夜晚,整栋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灯火明亮。”在这句话中,“整栋楼漆黑一团”与“一个房间灯火明亮”自相矛盾,两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假如超出同一思维过程,或事物本身存在矛盾着的两方面性质,需要用语言揭示,如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通过作品能自圆其说,这就不算违反矛盾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须承认其中一个为真。例如“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在这句话中,“采纳”和“不采纳”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我都不赞成”违反了排中律。人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思想必须具有论证性,观点才能立得住。因此,充足理由律要求在任何一个论证过程中,都必须为论断提供充足理由。具体地说,就是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逻辑关系。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虚假理由”以及“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竟然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不幸死在年关,鲁四老爷却以“偏偏要在这时候”为理由,推出“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的结论,显然犯了“虚假理由”的错误。了解基本的思维规律,我们就容易发现日常话语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例1:“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了我就赶去排练了。”例2:“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他此生注定不平凡。”例3:“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不全面的。”以上四例都违反了基本的思维规律。(取材于《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学十五讲》等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填入文中①②两处指出例句违反同一律的原因,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偷换概念②偷换概念 B.①偷换概念②偷换论题C.①偷换论题②偷换论题 D.①偷换论题②偷换概念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遵循思维规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遵循思维规律,是人们能够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基本保证。B.遵循同一律,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所有思想都需要保持绝对同一。C.遵循矛盾律和排中律,可以避免混淆话题,使语言表达更具有论证性D.遵循充足理由律,就要在论证中提供真实且与论断有逻辑关系的理由。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第六段中的例句违反思维规律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例1违反矛盾律,例2违反排中律,例3违反充足理由律。B.例1违反排中律,例2违反矛盾律,例3违反充足理由律。C.例1违反排中律,例2违反充足理由律,例3违反矛盾律。D.例1违反矛盾律,例2违反充足理由律,例3违反排中律。4.材料二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为何违反了思维规律?请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四、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东城区高二上期末)材料一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烛之武入情入理的分析挽救了国家,这是外交中的逻辑;林庚细致辨析“木叶”的内涵与使用的场合,这是文艺鉴赏中的逻辑;王安石以雄辩的论说驳斥对变法的非难,这是治国理政中的逻辑;“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热情奔放的诗句中,也同样包含着逻辑……学点儿逻辑,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增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逻辑能够让我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问题的本质。例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推理: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文章先分析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也就证明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逻辑思维的力量。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试着运用逻辑来发现谬误、进行推理、展开论证,你会发现:逻辑不神秘,过去你就自觉不自觉地用过它;逻辑很有用,它能让你的思考更加严谨周密,阅读与表达更具洞见,更富理性。材料二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遭遇的谬误也更多。我们必须具备识别谬误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谬误的受害者甚至传播者。逻辑,正是甄别信息与辨析谬误的武器。逻辑学所说的谬误特指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往往违反了思维和表达的一些基本规范。我们平时经常遇到存在逻辑错误的话语,例如:“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这是①;“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这是②;“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这是③;“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和较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这是④。材料三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论点:兼听则明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①“兼听”就一定“明”吗?“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为了应对质疑、驳斥攻击、解释反例,写作者就得对“兼听”的内涵作出阐述,对现有的例子进行分析,甚至还要主动对论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由此,就可以不断改进论证提纲。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逻辑在认识世界、学习语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B.鲁迅通过否定错误的做法证明“拿来主义”的正确。C.文学作品故意违背逻辑才能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推理论证。2.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划分不当②强加因果③自相矛盾④以偏概全B.①划分不当②自相矛盾③强加因果④以偏概全C.①以偏概全②强加因果③自相矛盾④划分不当D.①以偏概全②自相矛盾③强加因果④划分不当3.材料三中,“虚拟论敌”从三个方面攻击“兼听则明”这个论题的现有论证。请你写一段话,对“虚拟论敌”的第三种攻击加以反驳。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石景山高二上期末)材料一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①,②_。”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絮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礼记·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此之谓絜矩之道。”可见,决定行为的“絜矩”只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絮矩”,随时可以用它。(取材于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材料二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告诉一个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依儒家看来,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在于外在的结果。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孔子指天命,它被看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尽义务的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说:“”(取材于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材料三孔子的弟子中,禀赋最高的当属颜回,所以《论语》中孔子回答颜回提问的内容,是需要格外留意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处“克己”与“由己”之间的内在关联正是理解此章孔子论仁的关键。关于“克己”,首先涉及谁来克己的问题。“己”其实分为两个:被克制的“己”和克制的“己”。仁者就是能够让主动的克制的“己”主导被动的“己”的人。再看“由己”。“由己”的反面是“由人”,即不能自主,所以“由己”强调的是人的自主性。两者都强调了人的主动性的发扬,都是指让主动的自我支配或克制被动的自我。因此,仁就是人的主动性的体现,而仁者就是充分实现了他的主动性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主动性呢?从根本上讲,经验世界的规律性关联并不具有必然性,有的只是大概率的或然性。当人们被有偶然性的东西左右的时候,也就部分地沉陷到了被动当中。只有当人们追求真正的必然,即“我欲仁,斯仁至矣”的必然时,才有真正的主动性的实现。换言之,只有内在于人的心灵的、能够真正自我决定的部分,才是主动的。孔子所说的仁,就是让自我决定的主动性主导或克制不能自主的被动境遇。(取材于杨立华《中国哲学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孔子那里,与“义”相对的“利”是指物质利益。B.从本质而言,儒家说的“义”与“仁”是相通的。C.“所恶于上,毋以使下”的观念与“恕”道更相近。D.“絜矩”指人以同理心审已度人,来调节自身行为。2.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无所为而为”观念的一项是(2分)A.虽千万人,吾往矣B.知其不可而为之C.尽人事,听天命D.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3.对于《论语》中的“仁”,上面材料中冯友兰与杨立华的阐释有怎样的不同与相通之处?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4.从教材《<论语>十二章》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将材料一横线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5.从下列《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填入材料二结尾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B.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C.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D.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语言基础运用(5分)丰台区高二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当代书法讲究形式美,鲁迅是研究现代美术与形式美的先驱者,他的著作,基本都是由他自己设计,A书法字体的选择,B图案设计的有无,都是相当用心。②如果看看《野草》,看看《且介亭杂文》,看看《南腔北调集》这些书的封面,都能感觉到一种雅致之美,一种空白之间的那种极简约的意味,让人想到了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绘画。③《鲁迅手稿全集》和《鲁迅手稿丛编》中,他的手稿有的是红茧行路,并且很多是花信笺,有腊梅、海棠、荷花、牡丹、牵牛花,还有人物、山水等等,炫丽多彩,无形中在宁静和穆的字体中有了一种背景,一种形式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给老师感谢信集合八篇
- 大学毕业个人总结10篇
- 三八的慰问信范文汇编8篇
- 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 秘书转正工作总结
- 教师教学学期总结怎么写2021
- 行政文员实习报告(9篇)
- 2021认识可爱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 新生儿胃穿孔的护理
- 在保险公司实习报告模板集锦8篇
- 电大财务大数据分析编程作业2
- 葡萄糖醛酸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 体温表水银泄露的应急预案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 餐厅、食堂餐饮服务方案(技术标)
- (正式版)JBT 7122-2024 交流真空接触器 基本要求
-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2024年度心肺复苏知识宣传手册课件
- 水质样品采集与悬浮物的测定
-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案5篇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总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