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制下研究生学术发表水平的同群效应研究_第1页
师门制下研究生学术发表水平的同群效应研究_第2页
师门制下研究生学术发表水平的同群效应研究_第3页
师门制下研究生学术发表水平的同群效应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师门组织作为基于导师负责制的一种特殊学术社群,成员们不仅共享学术资源,还通过日常的交流和互动,共同塑造一种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文化。而同群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师门组织中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和模仿,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学术态度、研究方法、创新动力等多个方面,且师门组织中的同群效应具有双重性。本文以某211大学管理学院10年间的学术发表数据为依据,通过质性研究,挖掘其中存在的同群规律,了解研究生教育中的群体互动机制,为优化研究生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关键词:师门研究生学术发表同群效应高等教育一、引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后,中国高等教育便启动了大众化进程。随着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稳步扩大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在2002年进入大众化阶段,别敦荣教授指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超过50%,在规模上,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化、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层次学术水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赋予了研究生教育新的使命任务和战略地位,也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承压,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急剧扩大(见图1)。据统计,2023年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已达130.2万人,且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中的比例达12.49%。虽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模式趋同化严重、拔尖人才培养成效不明显、学术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导师作用失效等问题,创新人才供给依旧存在较大缺口。研究生教育的“量扩”与“质升”应是相辅相成的战略目标,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然而,仅仅追求规模的扩大是远远不够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高质量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迈进,其核心任务在于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强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钟勇为教授针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展开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是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同时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建立在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师门组织,师门作为一个由研究生和导师构成的初级群体,其交往频率和社会支持程度往往远超正式组织,因此,师门组织的创新氛围是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师门这一群体对个体的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影响,也引发了部分学者的思考:学者李琛的研究发现,以导师为中心形成的师门同伴交流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动性具有显著影响;学者许祥云也指出,积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更多的自主机会是学生实现高科研投入、取得卓越学业成就的关键。可以发现,师门组织中的创新氛围及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应重视师门组织的建设和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二、学术同群效应同群效应,指的是在个体所处环境中,由于主客观的不确定性、与他人的相似性以及来自同侪的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个体通过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激发出多种动机,即信息获取动机、寻求被接纳与认同的动机,以及进行比较和自我评价的动机。在这些动机的推动下,个体在社交互动中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进而使自身的观点等在同侪的影响下发生改变或被进一步强化,最终产生趋同的结果。与其他相关概念相比,同群效应有两个显著特征:首先是社会乘数效应,这种效应基于个体间的模仿和学习行为而产生,这种模仿行为在群体中迅速传播,从而产生放大效应,对整个群体的行为模式或观念倾向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是点名效应,这主要源于同侪压力的作用,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一种被动适应现象。在学术环境中,同群效应可能表现为研究生受到其同学、导师或研究团队成员的影响,从而在研究方向、方法或成果上产生某种相似的倾向。在研究生学术成果发表中,同群效应的影响存在“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如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激发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推动成员们共同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同时,同一研究团队或同一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由于共享相同的研究资源和指导理念,可能在研究方向和方法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有助于形成研究团队的特色和优势。在积极的师门氛围中,成员们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提升学术水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同群效应也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师门组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保守观念时,这些不端行为或观念可能会在成员间传播和扩散,导致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以及整个师门的学术水平下降或创新动力减弱。此外,过度的竞争和比较也可能导致成员间产生紧张关系及同群压力,对研究生的学术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师门组织的健康发展。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本文通过收集某211大学管理学院2010~2020年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数据,以师门为单位,总结出师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四种同群状态(表1)。师门学术成果发表水平的不同表现形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师门文化、资源条件、导师水平以及成员个体差异等。通过对四种同群状态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指导研究生,优化师门组织,提升整体的学术成果发表水平。四、研究结论(一)选贤举能,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重视青年导师的成长需求众所周知,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培养亦是。导师职称往往是研究生选择导师的重要依据,因为导师职称更高就意味着导师具备更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以及在学术界有着崇高的声望和地位,也更易获得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然而名师只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针对H大学的2010~2020年的数据,高水平同群现象往往发生在青年导师带领的师门中,这种“名师”与“高徒”的不匹配现状似乎是一种悖论。然而青年导师通常是在学术领域较新的知识结构中成长起来的,这使得他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时,能够提供更为前沿的视角和方法。相比于资深导师,年轻导师一般精力旺盛,对事业有冲劲,对科研有热情,在知识更新、时间精力投入、师生关系建立以及个人发展潜力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存在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青年人才把精力过多投入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相关部门应该设计制度,帮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例如院校在资源的支持和供给上不仅要关注学术成果产出高的成熟师门,也要适度地将资源向资质相对低或课题项目少的导师倾斜,让每位导师能拥有相对均衡的科研资源。这不仅使得研究生能有效地参与导师组的课题项目,在科研项目实践中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科研绩效产出,也可以让有能力的年轻导师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学校也可以改变为不同职称导师分配研究生的比例,授权年轻有能力的导师带更多数量的研究生,在过程中推动导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最后,院校应完善对年轻导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研究生导师职称、晋级评定上考虑设置相应标准,奖励指导效果突出的导师。这既能有效缓解研究生导师的职称评定压力,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研究生培养中,又能使研究生导师重视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二)师门存在小圈子文化,需谨防“故步自封”师门作为导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培养优质高层次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师门文化对于一个学派、一个学科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古有“孔门七十二贤”共同构建了儒家文化,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传至后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今有章太炎“章门十大弟子”名满学界,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彰显了个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对章氏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尽管弟子们的学术观点各有千秋,但他们都深受章太炎思想的影响,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得章太炎的学说在文学领域持续发挥着作用。然而,师门毕竟只是一个小圈子,其边界性与封闭性是不容忽视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导师的知识覆盖面走向专精,由此也带来了师门制的争议——囿于师门,青出于蓝却无法胜于蓝,林杰教授指出学术一定要开放,千万不能私有化、导师化。本研究发现稳定性低水平同群现象极易在师门中形成并不断强化,这也是师门文化的巨大弊端之一。故步自封会限制师门的发展空间和学术视野,导致研究成果的滞后和缺乏竞争力,因此研究生师门应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新的知识和观点,积极寻求与其他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甚至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和思路。同时,师门内部的氛围也应该是包容和开放的,导师应鼓励研究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有益的讨论和辩论。(三)同群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应当辩证对待、取精用宏正面的同群效应能够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研究热情,从而提高整体的学术成果发表水平。例如,当一个师门中的某位研究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并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时,这往往会激励其他研究生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以追赶和超越这位同学。然而,同群效应也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当师门中的学术氛围过于保守或师门过于追求短期效益时,研究生可能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独立思考能力,导致学术水平难以提升。因此,师门中的导师和研究生都应该认识到同群效应的存在,并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导师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学术讨论、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和合作项目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对于研究生而言,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不被师门中的固有观念和行为模式所束缚。同时,也应该积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通过与同门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共同推动师门学术成果发表水平的提升。(四)发挥核心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研究生同门应以团队发展为目标,加强师门的合作文化建设,优秀者应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研究生提供学术引领和指导,定期组织学术分享会,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方法和成果,激发其他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动力。学习者也要保持虚心求教的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