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公文类 书信、序言、奏疏、跋(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公文类 书信、序言、奏疏、跋(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公文类 书信、序言、奏疏、跋(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公文类 书信、序言、奏疏、跋(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公文类 书信、序言、奏疏、跋(全国甲卷、乙卷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信、序言、奏疏、跋

未命名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嵇康集跋

[清]黄丕烈

六朝人集存者寥寥,苟非善本,虽有如无。此《嵇康集》十卷,为丛书堂抄本,且

匏庵①手自仇校,尤足宝贵。历览诸家诗目,无此集冬却,则旧抄为尚矣。余得此于知

不足斋。漾饮年老患病,思以去书为买参之资。去冬曾作札往询其旧藏残本《元朝祕史》,

今果寄余,并以此集及元刻《契丹国志》、活本《范石湖集》为副。余赠之番饼②四十枚。

闲窗展玩,因记数语于此。现张哲援廷益感担此于回出关口面时隔用九至左归抵主物之

聚散可惧可喜特未知汪伯子③为谁何耳。港医丙寅寒食日,晨雨小润,夜风息狂,羌翁④

书。

四月望后一日,香严周丈,借此校黄省曾本,云是本胜于黄刻多矣。余家亦有黄刻,

暇日当取校也。前不知汪伯子为谁何,今从他处记载,知其人乃浙籍而寄居吴门者。家

饶富,喜收藏骨董。郡先辈如李克山、惠松崖,皆尝馆其家,则又好文墨者也。是书之

出于其家固宜。后人式微,物多散佚,可慨已。然思后人得其物,而思其人,俾知爱书

好古,昔有其人,犹胜于良田美产,转徙他室,数十百年后,名字翳如,不更转悲为喜

乎?伯子号念贻云,余友朱秋崖乃其内侄也,故稔知之。茏翁又记。

又日:是书余用别本手校副本备阅。于丁卯岁为旧时中冬顾某借去,久假不归,遂

致案头无副,殊为可惜。顷因启厨见此,复瞿数语,俾知此本外,尚有余校本留于他所

也。癸酉五月廿有六日,复翁。其去得书之日,已八阅岁矣。

(选自《嵇康集校注》)

[注]①匏庵:明朝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吴宽,世称匏庵先生。②番饼:旧时对流

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俗称。③汪伯子:这十卷《嵇康集》曾经的一位收藏者。④茏翁:

清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黄丕烈的号,下文的“复翁”也是他的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观张甘塘征君跋知此书/旧出吴门/而时隔卅九年/又归故土/物之聚散可惧/可喜特

未知汪伯子为谁何耳

B.观张芭塘征君跋/知此书旧出吴门/而时隔卅九年/又归故土/物之聚散/可惧可喜/特

未知汪伯子为谁何耳

C.观张甘塘征君跋知此书/旧出吴门/而时隔卅九年/又归故土/物之聚散/可惧可喜/特

未知汪伯子为谁何耳

D.观张甘塘征君跋/知此书旧出吴门/而时隔卅九年/又归故土/物之聚散可惧/可喜特

未知汪伯子为谁何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刻,指宋代刻印的书籍。宋代,雕版印刷术盛行,雕版印刷、批量生产的书籍就

叫刻本,刻本是相对于手抄本而言的。

B.嘉庆,皇帝年号。明清时期,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人常用皇帝的年号代

指皇帝,如明朝的万历、崇祯,清朝的康熙、乾隆等。

C.西宾,又称“西席”。古人的坐席分宾主。家塾教师和官僚们的幕客,坐最尊贵的

坐东朝西的席位,称为“西宾”,主人则面朝东坐,称为“东家”。

D.跋,文体的一种,在这里用作动词。书籍中的跋主要是用来向读者说明或介绍与该

书有关的一些情况。通常正文前的叫序,正文后的叫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介绍了《嵇康集》的来源,并肯定了这十卷书有极高的价值,同时还肯定

了吴匏庵先生亲手校对其中的谬误,使得此书更为宝贵。

B.文章第二段,作者肯定了藏书的价值。在作者眼中,收藏书籍、写下跋语留给后人,

自己的姓名也会被人铭记,这远比留下田产家财有意义。

C.文章第三段,作者介绍自己曾手抄了一份《嵇康集》,作为阅读的副本,但后来被顾

某借去,顾某离开后一直没有回来,所以自己一直没有可供阅读的副本。

D.全文围绕《嵇康集》而作,作者不仅记叙了与此书有关的各种琐事,也有一些即兴

而发的议论,可见作者作为藏书家,对书籍的一片赤诚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得此于知不足斋。湿饮年老患病,思以去书为买参之资。

(2)是书之出于其家固宜。后人式微,物多散佚,可慨已。

【答案】

1.B

2.C

3.C

4.(1)我是从知不足斋得到这十卷书的,湿饮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想用历年藏书去换

买参的钱。

(2)这部书出自他家,本来就是合宜的。他的后人家境衰落,物品大多散失,实在让

人感慨啊!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

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

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本句中,“此书”为“旧出吴门”的主语,两者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两项;“可

惧”与“可喜”相对应,或为一词(不断开),或为两词(断开,其前、其后亦断开),

可以排除A、D两项。这句话的大意为:看张芭塘征士的题跋,知道这套书早先出自苏

州,时隔三十九年,再次回归故土。万物的聚散,既让人害怕又让人欣喜。只是我还不

知道汪伯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故选8。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

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

意准确积累。本题,

C项中,“西宾”“西席”指坐西边的席位,面朝东(东向为尊)的人;主人(东家)

则是坐东朝西。

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

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

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

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时间颠倒、地点错误、因国失当等多种情况。本题,

C项,“顾某离开后一直没有回来”,理解错误。原文中的“久假不归”是成语,这里

意思是“长时间借用而不归还”,并非C项所说的友人“离开后一直没有回来”。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第一句中得分点:”余得此于知不足斋”,介宾短语后置句;“以”,介词,用;“资”,

钱。

第二句得分点:“是”,代词,这;“固”,副词,本来;“式微”,家境衰落;“慨”,

感慨。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

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

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

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六朝人的书集能保存的很少,如果不是善本,即使有也如同没有。这本《嵇康集》

有十卷,是丛书堂的抄写本,并且匏庵亲手校正,非常的宝贵。遍览诸家诗目,全都没

有此集宋刻,那么旧抄为优了。我是从知不足斋得到这十卷书的,深饮年纪大了身体有

病,想用历年藏书去换买参的钱。去年冬天曾经作札前去询问他的旧藏残本《元朝祕史》,

现在他果然寄给我,并把此集以及元刻《契丹国志》、活本《范石湖集》作为副本。我

赠送他外币四十个。闲时在窗前欣赏,于是在此记住了几句话。看张艺塘征士的题跋,

知道这套书早先出自苏州,时隔三十九年,再次回归故土。万物的聚散,既让人害怕又

让人欣喜。只是我还不知道汪伯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嘉庆年间丙寅寒食节那天,早晨

下了小雨,夜里风停,茏翁书。

四月十六日,香严的周丈,借此书校正黄省曾本,说是这本比黄刻强多了。我家也

有黄刻,空暇的时间也应当取来校正啊。之前不知汪伯子是什么人,现在从别处记载来

看,知道这个人是浙江户籍,并且寄居在吴门。家里富饶,喜爱收藏古董。郡丽先辈像

李克山、惠松崖,全都曾经住过他们家,那么又是一个喜好文墨的人。这部书出自他家,

本来就是合宜的。他的后人家境衰落,物品大多散失,实在让人感慨啊!这样想着后人

得到他的东西,那么想着这个人,使人知道他爱书好古,以前有这样的人,胜过良田美

产,转让于他人,数百年之后,名字湮灭无闻了,不更是转悲为喜吗?伯子的号叫念贻

云,我的朋友朱秋崖是他的内侄,故熟知他。羌翁又记。

又说:这部书,我用别本亲手校正副本以备阅读。在丁卯年被旧时朋友顾某借去,

长时间借用没有归还,于是以致案头没有副书,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就因为打开厨柜看

见这不书,又作了几句序言,使人知道在这部书之外,尚且还有我的校本留在别人那儿。

癸酉五月二十六日,复翁。距离他得书的时间,已经有八年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秋湖觞斐图序

[清]曾贮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用.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

斐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

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

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倏可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汗之别馆。

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

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箱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乐

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

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

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

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甘亨之手。分之而各写一

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慧固直置为钱塘线壬里甚图登查国者为长洲表竹室其图桃花

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

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②

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

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

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B.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

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C.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

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D.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

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我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

B.俄而,片刻;一会儿。古代与之相近的表示时间短暂的常见词语还有俄、俄顷、少

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等。

C.灵运,即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

D.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书画艺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慧因寺到虹桥、桥

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

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

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

(2)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答案】

5.D

6.D

7.D

8.(1)湖水涨满了茱萸湾,清风吹拂着城墙边的杨柳。

(2)只有这大江南北,四时和顺而五谷丰收,法令精简而犯罪者少。

【分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

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

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

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注意“其……者/为……”的结构。抓住“图慧因寺者”“图净香园者”“图桃花庵

者”“图高咏楼者”等,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断句。

句意:那画慧因寺的,是钱塘人钱玉鱼。画净香园的,是长洲的袁竹室。画桃花庵的,

是如皋的陈肖生。画高吟楼的,是全椒的吴山尊。

故选D。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

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

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

的积累。D项丹青指绘画艺术,不含书法。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

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

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并非“给诗集作的序文”,

应是“题画序”。

8.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

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第一句关键点:“涨”;

“清”;第二句关键点:“稔”,“政简刑清”。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

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

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

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册k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

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册『‘,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一一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

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

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

成“(湖面)风平浪静”。

参考译文:

去年的今天,我们把瘦西湖湖水画进了图里;今年逢上闰六月,正好是莲花开放的

时节。我们踏着芳草沿着老路出门,沿着竹林来到新雨过后的湖边。(只见)深深浅浅的

菱叶和荷叶,同去年游览时看到的景况一点没变;(只是因为)有的朋友告别离开了,(所

以这次)已不同于上一次了。(我们)感触一年四季新陈代谢的变化,更珍惜贤主嘉宾的

重逢相聚。虽然美好的聚会不能常常有,但鲜美的宴席却应该再次摆设。

在这个时候,早晨的凉气还很较微,残余的暑气将要收敛了。湖水涨满了茱萸湾,

清风吹拂着城墙边的杨柳。游船预先停在堤边拐弯的地方,寺庙里的钟声忽然在城北敲

响。有老僧前来迎接大家,许多嘉宾都到齐了。那就是从慧因寺前乘船出发呀。

不一会儿解开彩色的缆绳由纤夫牵着慢慢往前行,(看上去)就像忽然落下一道彩虹。

一穿过桥亭,前面的天空和水面忽然显得空旷开阔起来。(大家上岸)走进湖中小金山上

的“香海慈云”园林,(看见这里)建有像琅讦美玉似的宫室。游客行走在绿树丛中就好

像漂浮在绿色波涛里一样,怀疑自己是在乘着太乙之星遨游;那白羽飘摇出来的芳香,

仿佛可以联结上慧远大师的莲社。那就是在靠近净香园的地方稍事休息呀。

于是过了莲性寺,沿着筱园的堤岸向前走。那边有一座楼,很适宜放声吟咏。旁边

有三间屋子,屋前有一个小池。微微的凉风送来香气,才升起的太阳散发着光芒。(我

们)铺好鲜丽的桌布,摆上美味佳肴。品尝着用碧箱之杯盛的酒,切削着从华峰那边采

来的藕。歌咏着元遗山的乐府曲,吟诵着谢灵运的五言诗。那就是在高咏楼饮酒作乐呀。

随后,余下的酒已经喝完,大家清雅的兴致却还没有消散。(一行人)正准备登上返

回山阴的游船时,又从曲院那边飘来一阵阵带有荷香的微风。另有一条水路可以通向渺

茫幽远的地方,有种磬乐般奏出的声音清悠地回荡在水面。前面有一座庵堂被树丛半遮

着,许多树木枝条交错留下浓荫。(我们)在挂着露珠的竹林里喝茶,让林风吹拂着醒酒。

那就是在返回的途中游访桃花庵呀。

唉!哪里没有水,哪里没有花?有时因为人和事的不如意,不免很少有这样畅快游

览的机会。只有这大江南北,四时和顺而五谷丰收,法令精简而犯罪者少。官吏有空余

时间,百姓没有骚动的事情。(我)能够跟在诸君的后面,重开去年的宴席。能够用这种

方式来娱乐尊贵的宾客,能够用这种方式容纳普通的官员。说起来这不是大幸吗?所以

应该把此次游湖的情形记叙下来。于是有了像董源、巨然这样的山水名家,徐熙、黄筌

这样的丹青圣手。分开来各人写一种胜景,合起来则各有所长。那画慧因寺的,是钱塘

人钱玉鱼。画净香园的,是长洲的袁竹室。画桃花庵的,是如皋的陈肖生。画高吟楼的,

是全椒的吴山尊。图中的客人,共有十八人,各人都写了诗,我就做了这篇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节选)

(南宋)陈亮

臣闻有非常之人,然后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

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元,辇鸟惧焉。”古之英豪,

岂乐于惊世骇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

耳。

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没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当耻也。《春秋》许九世复仇®,

而再世则不问,此为人后嗣者之所当愤也。牛乌,圣贤之所建置,而悉沦于左衽②,此

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秦桧以和误国二十余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余矣。哆下

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余年,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

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车事居目监国,行日抚军。陛下近者以宅忧之故,特命东宫以监国。木工之歪皆必

为蔓有是韭可查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宣腮明窘丸而用土之年丕必试必蔓也故东宣丕

也安而遮工亦却甚理矣陛下何不于此时命东宫为抚军大将军,岁巡建业,使之兼统诸司,

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而陛下于宅忧之余,运用人才,均调天下,以应无

穷之变。

臣闻吴会者,晋人以为不可都,而钱修据之以抗四邻。其地南有浙江,西有崇山峻

岭,东北则有重湖沮浏®,而松江、震泽横亘其前,虽有戎马百万,何所用之?此钱修

所恃以为安,而国家六十年都之而无外忧者也。独海道可以径达吴会,而海道之险,吴

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破人家国而止可用其轻师乎?书生以为江

南不易保者,是真儿女子之论也。

(选自《龙川文集》,有删改)

(注)①九世复仇:指春秋时,齐襄公为报九世祖齐哀公因纪侯向周天子告密而遭烹杀

之仇,灭掉纪国。②左衽:外族统治的代称。③重湖沮测(沁6):湖泊重叠广布,低

洼潮湿。

9.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

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B.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

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C.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

不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D.天下之论/皆以为事有是非可否/而父子之际至难言也/东宫聪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

必试/以事也/故东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难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黎民:即百姓。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还有黎庶、黎元、黔首等。

B.中国: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

区。

C.陛下:古代君主对自己的称呼。“陛”本指台阶。古时大臣奏事,不敢直接惊动皇

帝,而是请在台阶下的近臣转呈,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D.东宫:指太子。古时除正房外,东为大。皇宫也是如此,皇上居正殿,太子地位仅

次于皇上,应居东宫,所以把东宫作为太子的代称。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而不像古代英豪那样让世人惊骇,

使天下人耳目一新。

B.时隔九代尚能复仇,这是《春秋》称许的事情,也是作者认可的,而第二代就不问

复仇之事是作为后人应当愤怒的。

C.作者建议委命太子为抚军大将军,让他统领各个部门,监管各军部将,并为他配置

长史、司马。

D.作者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尤其强调吴会一带的重要性,认为据此可以与敌人

对抗。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功德于宗庙社稷者,非臣区区之所能诵说其万一也。

(2)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

【答案】

9.A

10.C

11.A

12.(1)那些有功德于江山社稷的,不是区区小臣所能述说出其中的万分之一的。

(2)而海路上的风险,连吴地熟悉舟桨的人也是畏惧的,难道敌虏能以轻装的军队径

直过来吗?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按天下人的说法,认为凡事都有是非对错,而父子之间的事就实在不好评说

是非了。太子聪明睿智,而今四十岁,不必再以试用来让他办事了。所以太子不敢安闲,

而陛下也是知道他的难处的。

“东宫聪明睿知”意为太子聪明睿智,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

“试以事”是状语后置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选A。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陛下:古代君主对自己的称呼”错误,“陛下”是臣子对君主的尊称,而非君主对

自己的称呼。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A.“作者认为自己所争取的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错。根据原文“盖不有以新天下

之耳目、易斯民之志虑,则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可见,作者说如果不令天下人耳

目一新,改变天下人的思想,那么自己所追求的不过是平常的东西罢了。因此可见作者

所追求的并不平常。

故选Ao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词的正确理解:

(1)“宗庙”,国家、江山;“非”,不是;“万一”,万分之一。

(2)“轻师”,轻装的军队;“径”,径直;“吴儿习舟楫者”,定语后置句,吴地

熟悉舟桨的人。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