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山居秋暝》(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山居秋暝》(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山居秋暝》(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山居秋暝》(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山居秋暝》(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居秋暝》

一、默写闯关

(-)挖空练习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歇,王孙自可留。

附:记忆导图

时向地点u空山新用话

人气晚来秋

叫“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浣女。竹咱归浣女

!山居秋IB?

,‘上薮H渔人.建动卜洵(

洒脱口圆球春芳欧

■■ifiJl-'处,王孙FI可刚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浣芳

(二)情境默写

1.《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O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O

3.《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句是:

()()0

【参考答案】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地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懵怀。

2.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参考答案】

1.A

2.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

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

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

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二)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

界。《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

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

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他们的力量

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孔子在《论语•八僧》中

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尚

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

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孔子评论

《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

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

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中和之美”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许多表现,诸如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繁与简、

似与不似等多对关系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中和”审美理念: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

敛的笔墨情思,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中和”作为中国最早确立的审美理想,对历代山水画的发

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潘望森、徐青《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儒家文化中的中和之美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绘画主体即画家的个人修养上。绘画是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作活动,绘画作品是画家的情感表达渠道,因此,画家要想实现山水画的中和

之美,首先要保证自身的中正、平和。“文质彬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君子的赘美,其中“文”为

外在的学识文采,“质”为内在的精神境界,“彬彬”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由此可知,绘画是

思想情感的延伸,画家要想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一方面要保证思想境界的平和稳定、宁静淡

泊,另一方面栗保证在创作过程中凝神静气,安闲从容。中国传统文人乐于将作品与作者的品德相结

合,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也是如此,所谓“画品即人品”,山水画的中和之美更多体现的是画家的品德

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寄情于景、融情于物的特点,中国山水画也是如此。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会

利用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的情感。山水比德,中国文人有寄情山水的情结,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会

通过对山水的刻画表现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画家的气质与素养不同,对于山水主题的表

达也会有所差异。如,清朝的展子虔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鼻祖,在绘画中倾向于用色彩强调“青山绿水”

的效果,其《游春图》就是通过对色调的巧妙经营表现了一派朦胧、清新的江南春色意境;而唐代的

王维推崇佛教,在绘画中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其在《千岩万壑图》中就将溪水、幽谷连绵不绝、

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不论画家采取哪种表达方式,在主题表达中都渴望实现人与画

的和谐统一。

中国山水画有着独特的绘画技巧,而绘画技巧中的中和之美主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

山水画的绘画主体自然是高山、流水、树木、田野等自然景致,在构图和造型中如何保证这些主体意

象的协调统一则考验着创作者的功力。如,在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中,几株孤树位于中心,

远处水滩渺渺、山峦隐隐,一片宁静、凄凉,这样的构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各个意象之间实现了

完美的呼应与融合。二是笔墨。中国山水画离不开笔墨,画家通过题字、印章的方式进一步揭示山水

画的主题,从而实现绘画与文字的融合。三是着色。整体色彩协调搭配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目标,因

此,画家在上色的时候会坚持淡而不薄、浓而不浊、艳而不俗的原则,对山川、河流、树木、草地等

刻画对象进行有层次的区分,以把握色彩的“度”。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利用密集的墨

痕和锯齿状皴纹,刻画山石的浑厚苍劲,同时利用留白的方式描绘一泻千里的瀑布,整个画面色彩冷

暖适宜、厚薄得当,很好地体现了中和之美的艺术效果。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于意境的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创作

者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观者感受山水的魅力,还希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在山水中

所体悟出来的人生哲学。山之高峻、水之灵动与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品德修养不谋而合。因此,在山水

画创作中,创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绘画语言,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

(摘编自祁自敏《试析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说明“中和”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关乎天地万物的生存与运行的

高度。

B.中国山水画在“中和之美”审美观的影响下,形成了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敛的笔墨情思,

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

C.画品即人品。中国画家乐于将画作与自己的品德相结合,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可以反映画家

的品德之美。

D.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画面意境空旷,给人荒寒萧瑟、凄苦悲凉的感觉,是作者生活

状态的真实写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使得中国山水画中没有浓墨重彩的

作品。

B.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平和稳定、安闲从容的状态才能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

C.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画家的气质与素养不同,主题的呈现的方式也会有差异。

D.中国山水画画家运用独特而多样的绘画技巧,使人与作品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和之美”的一项是()

A.孙过庭在《书谱》中盛赞王羲之的书法“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B.中国古典舞蹈外观绵软松弛,气、力内运以为骨鲤,龙趋凤回、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

之中。

C.罗丹雕塑《思想者》力图让“思想者”的每一块肌肉和每一寸肌肤都可以表达思想的力量。

D.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将贵族女子蒙娜丽莎的愁容用深邃的眼神取代,将欢乐用短暂的微

笑来传达。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联系。

5.结合材料内容,评析王维诗歌《山居秋暝》的“中和之美”。

【参考答案】

1.D

【解析】“是作者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错。曲解文意”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会通过对山水的

刻画表现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

2.C

【解析】A.“中国山水画中没有浓墨重彩的作品”错,“画家在上色的时候会坚持淡而不薄、浓

而不浊、艳而不俗的原则”并不代表没有浓墨重彩的作品。“没有”表述绝对。B.“画家在创作过程

中保持平和稳定、安闲从容的状态才能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错。要创作出蕴含“中和之

美”的作品,一方面要创作者保证思想境界的平和稳定,另一方面要保证创作过程中安闲从容。D.“使

人与作品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错。文中“但是不论画家采取哪种表达方式,在主题表达中都渴望

实现人与画的和谐统一”。

3.C

【解析】罗丹雕塑《思想者》体现的是典型的西方审美观,没有包含体现“中和之美”。

4.(1)主题相同。两则材料都紧扣“中和之美”,主题相同。(2)内容互补。材料一侧重论述

“中和之美”的内涵,概述其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材料二具体阐释“中和之美”在中国山水画中的

表现,分别从绘画主体、绘画主题、绘画技巧和绘画意境四个角度展开。

5.(1)“中和之美”强调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强调含蓄平和。(2)诗歌感情委婉含蓄。

诗人寄情山水,借空山、明月、清泉等景物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和对怡然自得生活的喜爱之情。(3)

诗歌画面构图和谐。诗人将凉爽的天气、淙淙的水声、浣洗而归的女子等景致和谐统一于画面中,展

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4)诗歌画面色彩淡雅清新。诗中画面整体色彩搭配协调,诗中皎洁的月

光、清澈的泉水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淡而不薄、浓而不浊、艳而不俗”的着色原则。(第一点2分,

着重阐述“中和之美”的特点;后面三点答到其中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②百重泉。

汉女输槿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梓州为四川古代政区名。

②树杪:树梢。③文翁:汉代庐江人,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培

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艺术构思新颖奇特,作为送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

B.诗的首联视听结合,生动描绘万壑千山中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和杜鹃的啼声。

C.颈联“汉女”“巴人”“槿布”“芋田”等紧扣蜀地特点,强调当地民风淳朴。

D.尾联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借以传达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7.诗的颔联与《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写山中之雨,画面特点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6.C

【解析】C项曲解诗意,理解错误。颈联“汉女输槿布,巴人讼芋田”,说的是梓州的妇女按时

向官府交纳用槿木花织成的布匹,蜀地的人们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这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

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暗示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而这些职事完成起来可能并不

轻松,为尾联希望李使君效法文翁、有所作为蓄势。

7.①“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写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

悬挂在树梢一般。描绘出的是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蜀地山中雨景图。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秋”写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描绘出

的是清新宜人而又幽静闲适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解析】审读题干,把握关键信息为“画面特点有何不同”。首先,“画面特点”指向的鉴赏诗

歌的意境;其次,“有何不同”强调的是两首诗歌中诗句的比较赏析。答题时,注意扣住诗歌整体理

解诗句含义,再以简洁、准确、凝练的短语概括画面特点。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元曲和唐诗,完成1—2题。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注】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年轻时元好问因战乱逃离家乡。二十年后,国破家亡、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又回到故乡隐居,

过遗民生活,此时他已五十岁。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化用谢月兆的诗句“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点出此

地荒凉萧瑟的特点。

B.“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中“醒”与“醉”并列,重点在“醉”;“醒”不过是“醉”与“醉”

之间的过渡,醉才是常态。

C.“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两句诗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一个“颇”

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

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俨然是一幅山水画,可谓“诗中

有画”,且富含哲理。

2.面对隐居生活,两首诗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

【解析】“点出止册荒凉萧瑟的特点”错。联系上下文,结合谢眺的诗句可知,上阙后三句点出

这是隐居佳境。

2.(1)同:隐居时悠闲自得的心境。①第一首,写出这里村落隔绝喧嚣,景色优美怡人,表现

悠然自得之情。②第二首写自己随性而游,吃斋奉佛,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2)异:①第一

首,抒发国家灭亡后闲居无所作为的无奈之情。“惟有清风明月”不过表象,实则满腹忧愤愁苦,面

对战乱,无能为力,只能借酒消愁,麻痹自己。②第二首表达诗人淡泊闲适、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

意致。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与“林叟”尽情谈笑。以上表现出诗人淡泊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解析】《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在元好问二十五岁的时候,蒙古军便已破忻州,他好容易才

逃出去。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在家破国亡之后,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又回到故乡过遗民生活,此

时元好问已五十岁,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

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卜居,就是占卜选择定居之地。后泛指择地居住。外家,即他生母张夫人

的娘家。《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

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

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结尾两句

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把闲适情趣写

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虽端居室内,却能遥望远山苍云,“望”字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之景。

B.颔联中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写出了秋原的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