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之道
专题目录
01重温导语,明确内涵
02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03考教结合,题型探究
04拓展演练,强化巩固
05单元写作,任务拓展
重温导语,明确内涵q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道”,可以指一条具体的道路或者一种实际的方法,不过,从更深刻的角度来说,
“道”是万事万物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内涵。同样,这里所谈的''学习之道”更关乎学
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其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究竟怎样。从《礼记•学记》中
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
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
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
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劝学》讲的是学习之道,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谈
的是个人学习;《师说》讲的是从师之道,涉及个人与外界的联系;《反对党八股(节选)》主张“抛弃党八
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拿来主义》强调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区
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黑塞和王佐良的文章则描述了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
典之作,汲取人类留存下来的优秀文化。我们最终是要对自己的学习之道展开反思,如果我们通过这种学
习,可以让学生去反思,我自己学习的内容是否是开放的,我学习的方法是否是有效的,我学习的品质是
否是积极的,我学习的结果是否是值得期待的,以及我学习的目的是否是像黑塞所批评的那样公立的。在
探讨“学习之道”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及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
并调整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能力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建立终身学习的基本意识。
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例如,荀子为何如此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是针对怎样的现状倡导师道回归的?这需要分别结合荀子的“性恶论”、韩愈所
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来理解。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
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学习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
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
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
己的看法。
本单元的文章以说理为主,运用了多种说理方式,语言也各有特色。《劝学》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
形象;《反对党八股》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而又诙谐幽默:《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睿智犀利而又妙趣
横生。本单元课文,大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说理;《劝学》《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说理。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往往先批判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阅读这些文
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又是如何层层辩驳剖析,并给出“药方”的。
素材精选,主题适用
L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与基础,在多元变化的时代中不惧风雨的关键,就在于肯下苦功夫实干,用行动不断
验证理论,得出符合实际的真知。曾记得神农踏遍万里山河,尝过百种植物,整理成经流传后世,造福百
姓;大禹摸透黄河洪灾规律,亲自到人民中实践,得出“宜疏不宜堵”的正确理论。而现在,以程相文为
代表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靠田野实践收获创新思路;新冠疫苗研发人员
反复实验,检验疫苗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由此观之,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
声,以实干的热情投身祖国建设事业,才能在祖国发展蓝图上留下精彩一笔。
2.“赤日煌煌,其芒未央。”站在历史的坐标点上,吾辈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节点,吾辈青
年应当全力舞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之垂天之翼,积淀真知灼识,打磨实干本领,担当时代大任,充分施
展才干,共逐中华梦圆时!
3.学习应明确目标。塞涅卡有言:“有人活着却没有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如同河中的一棵小草随波逐
流。”当今学生总是一股式的学习。整天如同提线木偶般,毫无人生目标和自我理想。他们像那颗小草般,
需要身边人的推力,一旦推力消失,他们将永远停止,灵魂也失去了自我。
4.学习当是突围。为什么我们总是匍匐在知识面前,自甘渺小,裹足不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时代已然有此喟叹,今日学科门类无比细化、知识爆炸日新月异,更是今非昔比。学习当是生命的突
围,而非蜗牛背壳一般的负累。何不看看古人!他背起药箱赶往下一个草药山头,他提笔撰写史记的下一
篇列传,他转身进入词阕吟唱重湖叠崛清嘉。专一就是力量,专一就是快乐,学习者尤是。
5.青灯黄卷,古人负箧曳屣以借书笔录,日暮道远处尤有朗朗书声;发扬障厉,今人弦歌不辍以履践致远,
方寸屏幕间亦映袅袅书香。学习之颂歌早在先秦就已响彻华夏大地:“学不可以己!”,此昭示着学习是横亘
历史进程的底色。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中华民族好学之心古今一也,而求学之势古今异也。
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奋进学习征途,须热爱阅读经典,对话伟大先驱。“尊德性而道
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奋进学习征途,须拓宽思维广度,挖掘思维深度。传承文化托底色,创作探索绘
传奇。奋进学习征途,须立足学习传承,躬耕创作田野。
7.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
来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苏轼之所以全能,是因为即便被贬,仍具有一颗不忘学习的心,
贬到哪学到哪,我们只知他诗作万篇,殊不知他对美食中医书法也是样样精通;我们只知袁隆平研究杂交
水稻养活无数人口,殊不知他在闲暇之余还会练习小提琴和踢踏舞,在89岁的高龄更是用流利的英语在座
谈会上致辞演讲。
8.练习实践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王羲之池磨尽染,苦练钟繇书法,方写得一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
好字;李白经大量古风歌行的创作,才能在月下醉中吟出“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欧阳修修文修史,
用三十年漫长改稿,《新五代史》流传千古;曹雪芹历经社会沧桑,批阅十年、增删五次,终写成长篇巨著
《红楼》传世。没有刻苦运笔训练、大量诗词创作、长期反复修改,没有这些不同形式的练习实践,所有
高阶的艺术都将不复存在。
9.对于当代人来说,终身学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荀子的“学不可以己”,要求的是“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追求的是“知明而行无过"。今天我们强调终身学习则是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
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一个人学过的知识、了解的信
息如果不及时更新,他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一种生
活方式、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追求。当代青年要常怀“本领恐慌”“空杯心态”,树牢
终身学习理念,在不断学习中做出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让自己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收获属于自己也
属于时代的精彩。
10.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学习史。秦纳英才而统一,汉通西域拓疆土,唐开盛世朝万国,明下西
洋显邦威。这些无不是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也让自己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然而,巅峰过后,这
个古老的国家又因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自大中,闭关锁国,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渊。
直至近代在面临亡国亡种危机及饱受欺凌和歧视之后,无数仁人志士才又通过学习力求变法图强却鲜有良
效。最终直到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共产党在中国诞生,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才真正找到了学习和前进的
方向。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知识是一种学问,学习他人是一种美德。向别人学习,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看法:仁厚的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挑剔的人看到别人的短处;谦虚的人学别人的长处修炼自己,自
大的人借别人的短处膨胀自己;乐观的人学习别人而激励自己,悲观的人自惭形秽而放纵自己。归根结底,
向别人学习的多寡、深浅、得失,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角度。这一点,向普通人学习如是,向先
进典型学习亦如是。
12.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自然不会有白读的书。通过阅读,我获得了生命的厚重感,获得了精神的力量。
书籍让我们从原来生活的琐碎和自己偏狭的视角中抽离出来,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用更大的视角和更
长的时间维度去审视生活,听各家之言,取多种观点,形成自己完整的认知观念。这样一来,哪怕面对同
一件事情,我们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少些无知,就不会傲慢;少些偏狭,就不会荒谬;少些盲从,就不
会激愤。先贤们已经慷慨地把思考全部写在了书中,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翻阅和理解,书籍是人类
智慧的汇总,它给我们关于生命价值的答案。
金於考教结合,
题型研究人
【典例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学不可以已。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5)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以上五句话都出自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学
会学习,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良好的学风,又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请以上述语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给同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注意格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分析】
本题要求我们以高中学生的身份,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针对“学习之道”这个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材料中给出了五句名言,分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尊师重道、自主学习、摒弃空话以及读书的实质。我
们需要从中提炼出一个核心立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展开。
1.学习的重要性:从“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该始终保
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
2.尊师重道:在“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中,我们要尊重老师,珍惜向
他们学习的机会,因为他们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3.自主学习:“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鼓励我们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思
考,勇于探索。
4.摒弃空话:“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这句话告诫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要沉迷于形式主义和空
洞的言辞。
5.读书的实质:“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这句话让我们明白,读
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追求数量。
结合以上五点,我们可以立意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尊重老师,发挥
自主学习的能力,摒弃空话,脚踏实地地读书,以求真知。在演讲稿中,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
谈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这一立意,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能撰写出一篇既
符合题目要求,又能展现自己思考的作文。
【例文荐读】
学习之道,人生之梯
尊敬的同窗学者们:
在此,我倍感荣幸,能在此地与各位共享我在学习历程中的所感所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
代,掌握学习之道,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优良的学风,则是学习的有效保障。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的学习中,我深刻领悟到这一点。现在,请允许我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为基础,与大家分享
五句话带给我的启示。
“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应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情。只有不
断学习,我们才能持续进步,不断成长。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怀有对知识的热爱,努力拓宽自己的
知识领域。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得更远。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无论年龄大
小,只要掌握真理,便是我们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乐于向他人学习。在我
的学习生涯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
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对待问题不盲从,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鹫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
实际行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不在于
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优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追求质量,而非数量。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
更注重阅读经典之作,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知识品质。
同学们,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学习则是我们在这旅程中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
给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做好准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
扬帆远航,不断创新,取得突破。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
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习之道,人生之梯。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
一起铭记这五句话的启示,努力培养良好的学风,成为具有基本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谢谢大家!
佳作点评:古人云:“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源于学习。每个人都坚持
终身学习的理念,积蹉步以至千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就能早日建成。本文
使用“学习之道,人生之梯”的比喻,贯穿全文,一条一条娓娓道来。总起来解决了几个根本问题:
1.学习要讲求效率,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2.任何时代,学习都不能急于求成。
3.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
4.多种选择面前,兴趣也许是最好的依据。
【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020年12月18日,腾讯网报道,一名外国教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感慨地说,中国留学生基础知
识扎实,但过于相信“课本知识”;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
这番话非常扎心,但又让人觉得句句在理。
(2)2020年12月22日,在由搜狐教育主办的“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上,我们看到了多条名人
的学习之道,如:
“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人的脑袋里面慢慢建构出来的。因此,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成
为主动的学习者。”
“我们往往以为理解与实践是先后的关系,先要理解才能实践,先学了才能用,但其实两者是一起发
生的。”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课本中荀子、韩愈等人有关学习之道的论述,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谈
谈你的感悟和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材料一中的外国教授指出了中国留学生三个不足:
1、过于相信“课本知识”;
2、不会发问,很少会阐述“自我观点”;
3、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
第一点和第三点大致可以合到一块,就是迷信书本知识或者权威,缺少批判和创新思维。
材料二说了名人的学习之道,提到了两点:一个是要主动学习,一个是理解与实践同时进行。
比较两个材料中的观点,我们可以明白真正的学习应该首先要主动学习,只有真正主动学习了,你才
可能不迷信书本知识,敢于发问,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创新,勇于批判,并且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立意
1、主动学习,善于质疑
2、吾生而有翼,拒做匍匐之虫蚁
3、主动学习,突破自我
4、孥云少年,怎能盲从课本?
5、追风赶月主动学,平芜尽处是春山
6、主动学习的艰苦终究会照亮前行的道路
【例文荐读】
用创新思维,筑学习之路
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在教育方面确实略有不足。在腾讯网报道的一则新闻中,一名外国教授在访谈
节目中说道:“中国留学生基础扎实,但过于相信课本知识”“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这之间的
一字一句,深深地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审视自己,“我们往往以为理解与
实践是先后关系,先要理解,才能实践,先学了才能用,但两者其实是一起发生的。”是的,在学习的过
程中,我们应该用创新思维,学思结合,筑学习之路。
用创新思维,勤思考多发问。在每一节课堂之中,我们都会学习到许多的新知识,古人有云:“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不正是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勤思考多发问的重要性吗?青少年就像小
树一样,只有经过知识的灌溉,从深深地扎根寻找知识之源,主动获取知识之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
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应该以创新思维,多问为什么。
用创新思维,构知识善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课后应该善于从自己的脑袋中建构知识。而不是外部
的输入,而创新思维便起到了主导作用。“主动的学习才是善于学习”这是师者需要对学生说的话。足以
见得,主动善于学习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学习中也确实如此,只有在自己想做某件事时,成功才更近。成
长中的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应该深入脑子里,有创新思维,构建知识主动学习。
用创新思维,边理解边实践。创新是学习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当我们学习时,应该对知识有自己的
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的生命之中,学用结合才能成就学习的大厦。正所谓“古今众识,学以致用",我们
无论在课堂上抑或是在课后皆应该学以致用,只学不用,只用不学皆不可取。初学者必定处于半懂状态,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学习之路中,理解和实践是同步进行的。
纵观古之学者,今之众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多思考,善
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路上,用创新思维,筑学习之路。
佳作点评:做到了全面立意,论点涵盖材料提及的三个方面,并时刻不忘紧扣自我的学习,很好完成了写
作任务。另外,文章结构清晰,主体部分三个分论点呈并列式布局,结尾回扣观点,总结号召。
拓展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
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
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展示】
学习今说
一位著名的主持人曾言:“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
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那么只读书不实践是否能从理论飞跃到现实?”纸上得来终
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人皆晓知。因此学习不仅是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的实践。
如今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不会学习,没有学习方法。自己想到的主意和方法不去实行;
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或者疑问不去解决;自己抱怨试卷太难却不去深究难点在哪……到最后都变成空想。每
次长假前都给自己安排上满满当当的学习任务,但是每次都在假期的愉乐中销声匿迹。正如现代史社会主
义的实践五四运动之中,大批青年为救图存亡,挽救中国掀起反抗,是理论的实践。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所觉实践
之力无穷,理论和想法摆在上面,不去实践永远都是空想。
看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他到底如何练就一手好功法?仅仅
是每天看看书法笔迹,赏赏花草,研究研究古书就称得上一位书法家吗?并不是这样,在他的院子里有一
个水池,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水池旁边练习书法,每日每夜地练,衣服的长袖总是被墨沾得像块抹布,每
当练习完成,他便在水池边清洗毛笔和桌子,久而久之,连池子都给他染成了墨色,被后人喻为“墨池”。
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每天地学习与练习。他从来没有打着书法家的名号泛泛
而谈,而像个行者一样踏进文笔书墨当中,尽情练就着自己所热爱的书法。
那么如何抵制这种现象发生,还得从根源谈起。学习的方法是实践,不然便是空想,如果你想学游
泳,不下水永远都学不会。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你总是有一大堆想法,不去做便会堆积在脑海,最后忘记
消失。在实践这一块,王羲之和无数志士给我们做了榜样。再举一个例子,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在
看到中国人民饥荒的之后,有一个想法,就是在让全中国的百姓都吃上饭,于是他开始实践,每天不是在
试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这件事他也做了一辈子。最后他成功解决了我国的
粮食问题,成为家喻户晓的“农民伯伯”。学习也要如此有干劲,有想法就去做,勇敢尝试。
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而它们都要
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学习不仅是理论学习,还要有理论的实践。
学习今说
《宋元学案》有云:“学所以治己。”学习是天然而终身性的任务,人用学习塑造自己。学习的内涵
至今日,已有天翻地覆。
中国古代千年时间将儒学典籍奉为圭臬,将记背作为主体学习方式,贾逵弱冠能诵《左传》《五经》,
且“不通人间事”,便是好学的范例了,时人对学习的态度可见一斑。头悬梁、锥刺股,何以至此?这是
在资源极度有限的情况下,底层百姓在生存困境上面临的严酷选择,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迫使自己研习儒
家典籍以考取功名。“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学习是在一条狭窄且有尽头的道路上的求索。
但进入现当代,学习的内容在社会中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其缘由要于环境条件与社会需求两面做出
讨论:学习的首要步臊是知识的输入,输入什么、如何输入与信息交流途径高度相关。因此现当代学习的
广泛化、自由化,正是源于信息交流工具的发展,即纸张、印刷技术的进步乃至电视、互联网的发展;生
活水平的改善也为生存之外以精神追求为驱动的学习提供了基础,这此二者带来了开放多元的信息渠道和
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
在社会需求的层面,今日的学习格外需要人对世界的兴趣和对于现象背后原因的解释欲望,换言之即
为主动性。要求用抽象方法解释实际现象的物理学科如此,要求对我们生活的世界作整体性思考的地理学
科如此,其于科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此种对于主动性的需求是更为包容的社会所造成的——
逼迫越发少,同时也正是上述宜探索的环境所能包容并鼓励的。在学习这件事上,自由的空间反而更能激
发兴趣和主动性:当我们脚下是四通八达又相互交叉的路径时,我们便更易选择自己心甘情愿求索的路了。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与社会需求的共同作用之下,学习之人自然得以培养反思、质疑、抽象思维等高级思维
能力以及眼界、素养,致“学所以治己”之境。
但须知,中国古代对儒家典籍的执着挖掘也并非就应摒弃,而应赋予其在现代社会中新的意义。一味
溯古固然不可取,但如苏轼笔下“言深而流长”的经典思想、作品,古之学者对待它们的“沉淀”精神也
是今人的学习中容易忽视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若真于一处倾尽全力,无论是正统之道还是旁门杂学,
都能够挖掘出真金。
学习的涵义还会继续变化,但其对人终身的重要性不会改变。学贵常,常学常新,我们永不应放弃对
治己的追求,以此共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些关于“学习”的句子精炼而含义深刻,含有劝诫和教育的意义。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
先读书”,“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一个人不一定要越走越高,但千万不要停留在原地”……
这些句子有的来自书本,有的来自同学,有的来自长辈。
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组织以“学习之道”为主题的班级研讨活动。请你围
绕“学习之道”,写一篇文章,在班级研讨会上阐述你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展示】
学习之道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世间种种,皆有法门,小小凡夫,穷其一生,也只窥
得一二。话虽如此,但我们依旧努力学习,学着怎样做学问,也学习怎样做人,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路上,
悟出自己的学习之道。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思考。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令人敬佩。但若以前人为目标,只知道死读书又有何用?
文字是沉默的,需要智慧的头脑将它们精彩的故事噢醒,这便要你思考。从书中读到什么,你又悟到什么,
这点犹为重要。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启示也不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站在巨人的铁肩上,
将前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学问,读书的意义方才显现。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思考中悟
道,成就更好的自己。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有一颗玲珑的心,而心亦是镜,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从思考中
获得启发。例如读史,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逐春秋,顷刻兴亡过手。以史为镜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心为镜则可容世间百味。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不也是一件有趣亦有意义的事吗?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态度。
每一个踏实做学问的人,都是谦逊、质朴的。学者从不骄傲自大,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在
各自的领域中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又坦荡。名誉于学者,就像过眼云烟。或许这离学生太远,
但亦有相通之处。学生也要谦逊,如此方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与同学的建议。切忌浮燥,遇到不懂的地
方就大胆提问,兴致来了便与人激烈讨论,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定有成效。勤勤恳恳地积极进取,踏踏
实实地学习思考,莫要怕吃苦,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修得一颗坚毅的心,
也是一件美事。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方式。
学习不仅学知识,也学做人;不仅从书本上学,亦从世间学。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驻足的地方,亦
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的宽容,向深山古藤学习生生不息的坚韧,向苍鹰学习博击长空的勇
气与力量……也可向人学,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长
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方是大智慧。
总之,学习之道,内涵丰富,岂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我们唯有紧握当下,努力学习,以身实践,才
能见多识广,才会睿智练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日:
“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日:“是两个人。”僧目:“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
人?”士子日:“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张岱《夜航传序》
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所以,他用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企所记载,皆眼
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故命其日《夜航船》”。
读圣贤书的书生,竟不知道尧舜这样的两个圣人,亦不知道澹台是复姓。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沉敬学之心,做为国青年
寒窗苦读数十载,以沉稳之心读圣贤之书,莫让浮躁之气侵染敬学之心。
作为学士,知道澹台灭明是一个人,尧舜是两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可他给出的答案恰恰相反。时
代的骇浪风卷残云,历史的车轮已然滚来。作为时代的青年,亦应扎稳敬学之心,切勿让浮躁之气侵染自
身,以所学所观报效祖国。
奋楫笃行,时代青年,应以敬学之心,沉淀自身。
什么是敬学?是古时范仲淹一心沉迷学习,就算是皇帝莅临,依旧一动不动读书学习;是钱学森为让
祖国不受欺负,留学之后毅然归国,在荒漠里安心研究,终让蘑菇云绽放在华夏大地;是今时今日万千华
夏儿女静心学习,为国奉献,不图回报。先辈的微光已然点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吾辈青年应以敬学静思之
心,为祖国的发展,为华夏的振兴,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波诡云谪,鲜衣怒马少年郎,誓立为国鸿鹄志,莫使浮躁侵心脾,励精图治展锋芒。
我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鹰击长空景,鹏飞万里疆。敬学也提现在普通人中,大国工匠周东红,三
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捞纸技术传承我国文化;是90后古籍修复师夏天妮,一心钻研古籍,吸取前人经验,开
拓创新。曾国藩曾说过:“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私以为,确然如此,慎独便
可以理解为约束自己,约束自己便是敬学的第一要求。以静心沉淀,以静思图学,使吾辈少年在陌陌前路
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点点荧光。
青年为国立壮志,以敬学之心,沉淀自身,为国奉献,切磋琢磨丰羽翼,奋楫笃行放光芒。少年应有
鸿鹄志,励志报国向远方。谨记先人''静以修身”的告诫,谨言慎行,以慎独之心,学习厉行。身处可为
时代,当做有为青年,棹厉奋发,犹如鲤•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不断充实自己,奋发图强,在时代的
深海中,觅得属于自己的骊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无畏前路坎坷,以敬学爱学
之心,斩尽前方艰险。
少年应手执敬学之剑,破困人囹圄,披沉思之甲,挡害人荆棘。争当有沉敬学之心的为国青年,励志
让华夏大地升起熠熠荣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有一篇《书子美屏迹诗》,他把杜甫的《屏迹》诗二首抄了一遍,然后自称:“此东
坡居士之诗也。”有人问他:“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苏轼回应说,诗虽然是杜甫写的,
但是他看此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士诗也”,也就是说杜甫诗的每一个字都写到他心头了。
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
间。读者与作者进行隔空对话,发生心灵共鸣。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从《庖丁解牛》、《兼爱》、《赤壁赋》、《谏太宗十思
疏》中任选一篇,思考该篇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范文展示】
居安思危,盛世犹然
徜徉在卷秩浩繁的书海,总能在不经意之间,如东坡“窃”子美诗那般“于心有戚戚焉”,思接于千
载之外,心游于万仞之上,顿遇知音。这不,读及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时,有那么一刻,我竟似庄生
梦蝶般恍惚,不知魏征到底是在劝诫唐太宗还是在提醒生活在当下的我们。究其原因,也许是一样的盛世,
需要共同的警醒:居安思危,盛世犹然。
唐太宗,作为曾经驰骋沙场的君王,励精图治,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盛世。但是,征伐容易守成难,
深知这个道理的魏征及时提醒君王,居安思危尤为重要。昔日的太宗应如此,今日的我们犹应如此。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亦或是民族,生在繁华里,长在盛世中,很容易在幸福中沉沦,在富有中迷
失,在安逸中躺平,忘掉盛衰之易,疏忽否泰之替。若不能居安思危,时时警惕,当危险出现时,当困境
来临时,便只能以“温水青蛙”的状态,束手无策,甚至坐以待毙。鸣钟列鼎的贾家,后世子孙躺在前代
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做长远计,不虑末世路,终致烈火烹油,大厦倾覆。曾经开创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
安眠于自己的温柔乡,不图发展,不谋未来,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终致落后挨打,受人践踏。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生活在空前盛世中的我们,要绝对清醒,保持危机意识,方不负魏征之劝。
盛事虽盛,繁华亦华,可是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盛世繁华之下必有潜在的危险和潜
藏的暗流,惟有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或防微杜渐,方是久安之道。老子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盛世繁华就如同这千里之堤,有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之势,极易让人麻痹大意,谁会在意一个小小的蚁穴?
殊不知,这蚁穴就是灾难的开始。想当初,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商业帝国,可是他
们从未正视自身的妄自尊大,更无法做到釜底抽薪,只能任由大势已去,望洋兴叹。正所谓“前车覆,后
车戒”。生活在飞速发展中的我们,要正视自身不足,努力扬长补短,方不负魏征之谏。
掩卷沉思,魏征一千多年前劝诫君王之语,平移到当下,亦正当其时。因为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在盛
世里浸润久了,极易将逸豫当作必然,无视繁华下的阿喀琉斯之踵,久而久之,会演变成比乱世中的无奈
更可怕的无力。我们要时刻谨记魏征之言,居安思危,盛世犹然。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龟甲木梗,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
的形式愈发多样,学习的方式也不拘于前。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有人坚持埋头于
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
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始终重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只要深
入人心、启迪思考,就不失为好的学习。
请结合材料和自身体会,以“学习之道”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个人的真实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劝学之文,汗牛充栋;导学之书,铺天盖地。终身学习还不够,还要进行胎教;线下学习还不满足,
还要覆盖线上。学习之热情,空前高涨;对学习的重视,无以复加。这是好事。但是,试问:我们学习的
目的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大学只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大学是驿站,不是终点。有人说,
是为了一份好工作,是为了混口饭。但是,吃上饭,是底线,不是上限。
那么学习的目的到底何在?我以为,在于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见天地,就是认识这个世界。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正是借助学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才能形成迭代累积,我们才变得越来越能利用这个世界、顺应这个世界,
从而让世界为我们所用。一代代的数学家,痴迷地对数学迷宫进行迭代式的学习研究,让我们认识了世界
运行的基因密码;一代代的物理学家执著地对物理世界进行迭代式的学习探索,让我们窥探到量子世界的
诡异、宇宙深处的神秘;一代代生命科学家对生理现象进行迭代式的学习探究,让我们对生命有了科学的
认知。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学习的核心目的之一,必然是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不仅要见天地,还要见众生。所谓见众生,就是以众生为怀,把学到的对世界的认知,利用起来,
转化成为众生服务的工具。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一位服务众生的修行者。他们积极地去学习,热忱地
去研究,就是为了给众生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寻找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医药学家屠呦呦,之所以痴迷地
投身于青蒿素的寻找与提炼,正是源于拯救众生的担当意识,她要让人们免受疟疾之虐;科学狂人马斯克,
之所以狂热地去探索智能汽车制造、人工智能、火星移民,正是源于服务众生的服务意识,源于为人类前
途担忧的忧患意识,他要为人们赢取久远的福祉。学习的核心目的之一,必然是服务众生。
从根底上来说,我们学习,归根结底还是要见自己。所谓见自己,就是认识自我,成就自我。历史上,
一代代青衿俊才,把学习的目的定为“学好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然而,最终让自己成了帝王家奴,将
相走狗,可悲可叹!世界发展到今日,社会足够开放,生活足够自由,当代人的学习,从根底上看来,必
然还是成就自我。人如璞玉,学习如刻刀,不经过学习的雕刻,人则如顽石一块,蒙昧无知;经过学习的
雕刻,人方能灵性散发,光华昭显。我们要通过学习,充实自我的知识,打开自我的视野,健全自我的人
格,激活自己的大脑。只有自己人格独立了,才能见众生,进而服务众生;只有自己成才了,才能见天地,
进而顺应天地。
学习之路,千万条,条条不能离开宗旨,不然,徒学无益。千学万学,不能忘了学习的目的在于:见
天地,认识世界;见众生,服务众生;见自己,成就自己。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兴致勃勃努力钻研“新植株”,孔子从师师襄子学习思考乐曲的“奥妙”,黑塞在祖
父的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感受“新世界”……
这些场景给你什么感受,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对于读书学习,你有哪些独特见解和个人思考?请
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展示】
循声木铎,彰炳人生
前路漫灭,光影斑驳。人类终其一生都在用双脚丈量咫尺与天涯,用思想定位历史发展的前进与陶陶。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对此的理解即为人将不断在探索生命的途中学习,以实现人性的潜
在价值,琢璞为玉。真理有如木铎声震,灵魂以思想为根植,以游乐为飘零;学习过程如偃草之风,风雨
飘零中锤炼思维的韧性。一个人,只有循真理木铎声,不断学习,方彰人生瑛洁。美玉於斯,脱悔棱而待
贾。
学应有倚,善假于物。以事实为基;以理论作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事实即为斫究的附着之所,因此学习中须谨遵事实依据,以其为基。正如
袁隆平院士俯身田垄,多次观察实验,根植水稻自身特性,孜孜以求相关资料信息,最终成就声震中外,
果腹黎民的杂交水稻;鳏鹏乘风好去,蜉蟒沐水生息,学习中须善借前人理论,以其为梯。马克思借鉴前
人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德哲学基础成就自身社会主义学说粉墨出世,以图书馆下磨的褪色的两枚黑脚印为
印证。木植茂叶,承曦多方。
学应有立,青出胜蓝。怀心乐学;以基石自成崇山。
“虎豹之卿,有犬羊之鞠”,没有自我思索的学习,是生产线的量产,思维的面孔千万而同一。而乐
学之心,则是思维创造的不绝泉眼。德国作家黑塞年少对祖父藏书阁的沉溺,孕育一种纯净的爱,也引领
他在西方经典和中国老庄哲学中独立思考,开创独特文风,折下诺贝尔文学蟾宫桂枝。语言大师赵元任出
于“好玩儿”深究语言内核,“好玩儿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他创造性的提出多种语言学理论,并以其之热爱与高才,创造出“单音短文”如《施氏食狮史》,增辉汉
语言独到的多面绚丽。热爱与赤诚砥砺学者独立思想的独孤双刃长剑,一刃缄默中置地之重——思想的新
生,一刃缘组中凌天之盈---思想的自由。
学应有为,奋流家国。以国为任,以民为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习与研究总是以家国为背景,昔者庄子说剑,唯有以道义为锋
刃,可谓上等。而今学者当以情怀担当为笔锋,方学业与国不老,人生与世同芳,袁隆平院士以让民全民
族能吃饱饭为己任,而这也推动他不断深刻研究领域,填饱了中华民族的肚子。最年轻的航母设计师王硕
威高材毕业后溯流一线城市,在武汉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深造,风霜中变迁中,炽烈怦然的爱国之心不竭供
能。他,他们无数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高强且高韧的学习力、践行力,成功建造中国自主研发的福建舰,
重叠个人学业与祖国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我不再想将我们此刻所处的峡湾比作浦博大海的入海口,而我只听见远远的醇厚的木铎声,它引领我
的步履不断探求真理。它让我豪饮日月,它让我遍尝时光,他让我心境的山岭乍泄以春的生息,它给我一
双眼睛让我看见相信,让我相信看见。
更待乐学佳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月白风清,如此盛世何?今者得鱼,顾安所得酒乎?故日:“持好奇童心为酿酒酵母,捧踏实勤学以为
酿酒稻谷,汲钻研覃思以为酿酒清泉,藏之久矣,便得乐学之琼浆水露。待国家需之,己成个人修养能力,
沽取分饮,可遗华夏醇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好奇追问,以此为引,使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不能陷入功利的泥淖,而是要恢复好奇追问的童真。悲乎!北大建校之初,莘莘学子为求
升官发财,而对法学趋之若鹫。悲乎!"双减"改革之前,鸡娃式育儿为求升入名板,而拘于刻板死读。
套路,分数,升学……当重锤湮灭了好奇,谁能怀赤子之心不停追问,谁能怀天真本性迷醉学问,谁愿再
向真理更真处漫溯?乐学,岂可得乎?“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知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无休止的好奇心。”
吾侪诸生,可否放下成绩单,拿起望远镜,再探一探无尽的星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踏实勤学,敛实收粮,方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并非在娱乐化环境中被喂养所谓“知识”,而是用踏实勤学自己耕耘原野。脱离了因好奇
而产生的对知识的上下求索,营造已得到知识才学幻觉的商业娱乐,只能以爆梗、笑点、金句、段子,满
足感官的刺激,把要“硬啃”的知识点变为表面有趣却失去原质营养的成功学鸡汤,早已迷失了乐学的真
谛:踏实勤学,克服入境的枯燥后,读懂读通习得新知的愉悦感。有趣好玩,是专业积累后的游刃有余,枯
燥重复后获得的成就感。而踏实勤学,是至此化境的必由之路。吾侪诸生,不妨放下手机,点亮明灯,踏
实勤学,再读一读《红楼梦》。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钻研覃思,汲泉自润,方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不仅停留于积累中知识的习得,更应该追求思考中人格精神的塑造。松下幸之助字字珠现
“一个人的骨子里有多少分量的精神,他就会获得多大的成就”斯言不谬,不有思考,何塑精神?不有精
神,何成己业?问君相忆否?若非内森格尔踽踽独行于书卷浩海,思考摸索悟人生进取精神,安能筑广厦
千万问,成美国双子塔总设计师?何为言已忘?若非叶嘉莹先生踝蹬徘徊于文化苦旅中,思索汲取人生达
观之态度,安能续易安灯火,以诗意对抗生命苦寒?若非深入思考,汲泉自润,安能使精神一点点进驻我
们的头脑,融入我们的血脉,闪耀出永恒的光辉?静言思之,已得精神,可堪回首,云胡不喜?吾侪诸生,
何不持一显微镜,钻研覃思,再想一想人生的方向。
置酵母,聚稻谷,捧甘泉,金樽之中,乐学清酒斗便十千。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相与乎
舟中,共以己才学素质奋楫笃行,赴东方皓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定舒天朝晖,磅礴东方!
“元写作,任务拓展
议论要有针对性
高中学生,要对社会和时事有一定的关注,不能只局限在“小我”的世界中,而应要从真实的社会生
活中找到对象和问题,在生活的情境中发表真实的所思所感,赞扬先进,批评谬误,针硬时弊,以彰显青
年人的现实情怀和责任担当。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往往紧随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民生和时
代主题,突出了语文的社会实际运用性能,注重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辨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辨力,
又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所以,今天咱们就议论要有针对性这一问题做以探讨。
常见无针对性议论
以叙代议
举例论证有其具体和典型性,但需要明晰的是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分析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简单
粗浅的事例的罗列,不等于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缺少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等一系列的推断和分析,是
达不到论述的目的和意义的。
论述游离
没有紧扣关键词和观点进行论述。
逻辑跳跃
没有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没有探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逻辑顺序;不深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写议论文,要把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结合起来
强调议论的现实针对性,不等于只能把议论局限于某时某事。事实上,好的议论文大多能从对具体问题
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拿来主义》有感于《大晚报》的报道,却并不局限于评论“发扬国光”
的“送去主义”,所论的“拿来主义”更具有超越一时一事的认识价值。我们平时要多阅读,多思考,深化
自己的认识,写作时才能把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结合起来。
写议论文,还要有读者意识
议论文,还要有读者意识,这也是一种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
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
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
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设想讨
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区别
写这种议论文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现象不同于事件。对于单个事件来说,主体是人,所以人是充满
主观能动性的,也因此我们去分析文章的时候,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析行为所具有的背
景特征,接下来分析个人为什么会在情境之中进行能动性的选择。而现象本身,是由大量的事件构成的总
和,而在这样大量的事件之中,个体的能动性的价值就会被削弱,而更多的我们需要从文章中分析所谓的
“理性人”的行为特质。忽视于能动性而更加关注理性人的价值,也因此,当我们对于现象类的文章进行
认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素的分类。我们分析社会现象的时候,我们需要的要素分类一共
分为以下几种一一
(1)人群主体
(2)行为特征
(3)原因
(4)解决方法
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做出进一步的详解一一我们要了解各要素的组合和关联方式,去思考,
这些关联是不是能够成为我们文章所具有的突破口。我们要分析的,就是分析现象,或者这些结构组成,
它们所构成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了解到最后一步意义去向之后,自然我们就能够对于文章有一个更加细
致的理解了。
示例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
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目不是非常具体的“某一个人”了,全文的主体更多的,说的是“我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对
象。也正是因为这段文字说的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念,所以我们不需要对于这个情境进行非常准确的叙述要
素的分析,因为这种过分个人化的情境叙述在这篇文章中意义并不是特别大,我们更需要的,是要将“我
们”视为一个社会群体去分析。这个时候,那种排除“能动性”的人,甚至说将人视为“有规律的物”的
思维,才是支撑这篇文章论证最重要的路径。
这道题目,我们拆解的地方有这么些一一
1人群主体一一求知者
2行为特征一一只是占有,而不去学习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使用的,就是我们接下来后面文章中所说的“因果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为什么
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了一一
从原因角度来说,求知者本身来说,他们对于知识从意愿上来说,是会从正面的角度去认同于知识的。
而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占有和接下来的内化,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一一如果不先拥有书籍,那么我
们就很难以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所以占有本身是我们在获得知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是我们却忽
略了一个非常本质的事实,那就是占有本身来说,只是我们内化知识的一个步骤,是我们实现目的的手段,
但是因为很多人对于世界本身来说缺乏理性,所以导致了我们错误的将那些本来应该只是过程的事情,当
做了结果。
于是乎,本来占有是为了服务于我们内化知识的,但是现在,我们将占有看作了目的,我们忽视了去
内化知识这个结果,只是关注于占有更多知识资料这个过程是否能够被更好的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婴培训课件
- 《假文盲》读后感(15篇)
- 贫困申请书合集15篇
- 社会安全培训知识
- 2022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 集体音乐欣赏活动材料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心得大全10篇
- 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400字左右(9篇)
- 有关个人教师述职报告范文集锦十篇
-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卷(文本版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2023年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17
- 心肺复苏患者体温管理
- 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关于书香家庭阅读情况简介【六篇】
- 心梗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船舶的基本概念)期末单元测试与答案
- 医学免疫学-课后习题答案
- 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工作底稿表
- 金属冶炼安全金属冶炼安全法规与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