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设为采分点的高频文言虚词

-te据功能,判断是译还是不译

【命题初探•微观考情】

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而、

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

文言虚词是高考的考查范围。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考生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在具

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

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

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年份卷别相关题目重点虚词命题特点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

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新高考(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

以、之、也①虚词全部

1卷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

放在翻译中

得而文焉者也。

考考查。

情②不考用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

微2024法,只考虚

从吾儿游乎?

观新高考词的意义。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乎

2卷③重点放在

操,高魏文之礼也。

高频虚词及

副词上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

全国甲

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所以、以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

此负汝。

⑴请君少却,令将土得周旋,仆与诸君

新高考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与、之、乎

2卷⑵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

2023

之法乎?

全国甲(1)浅然流涕日:“过是,虽欲竭力,

卷复可得乎?”

翻译:(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

新高考(1)矣、而、

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全国以、且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

I卷(2)以、矣

与秦,秦必去矣

2022

翻译:(1)禹日:“吴汉可。禹数与语,其

新高考(1)其、者

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全国(2)之、

(2)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土不足,

n卷何……乎

何多买田宅乎!”

【文言虚词•必备知识】

文言虚词分类归纳

词性功能典例

代词指代人或事物或表示疑问余、予、其、莫、之、孰

副词表示语气、时间、程度、范围、频率等焉、何、乃、且、贝h稍

与名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限制动词、形乎、若、所、为、以、因、

介词

容词于、与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而、若、以、与、则

附着于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语气或结构关

助词乎、其、焉、也

系等

设为采分点的高频虚词辨析

一、“以”字用法辨析

1.辨析“以”是连词、介词的方法

I方法:分析

,替换法:能用“而”替换,为连词不能用“而”替换,为介词

;--------U..........———------------4----------------------—————---—-1

|搭配法|后接分句,是连词|后接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是介词

:...........!....................................L..........................................................:

2.重点突破:“以”表原因,译为“因为”,辨析介词性与连词性的方法。

(1)介词性内容:“以”+宾语(名词或短语)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语。

【微点拨】“以”用法是“介词”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该句的成分,找出主干(主谓宾),再

确认“以”字构成的短语是否作状语。

(2)连词性内容:“以”+句子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谏逐客书》)。“以”字与“是”字构成“因此”的倒装,关乎

整个句子,表示“结果”,与上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微点拨】“以”用法是“连词”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看,否则,单独分析一个句

子,往往会出现偏差。

二、“而”字用法辨析

1.辨析“而”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1)意义辨析: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

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且位置可以颠倒

承接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

“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

递进关系

进一层

(2)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

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

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

把意义项代入原句,句意通顺,合乎语境,即可判断其用法。

2.辨析“而”修饰关系与承接关系

(1)意义辨析:“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修饰头氯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

如:①“吾尝跋而望矣”(《劝学》)中的“跣'表“望”的方式,“而”表修饰关系。

②“项王按剑而踞日”(《鸿门宴》)中的“按剑”是“跟”的手段,“而”表修饰关系。

承接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

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

如: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中是先“学”后“习”,“而”表示承接关

系。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中是先“撞”后“破”,“而”表示承接

关系。

(2)代入辨析: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

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3.辨析“而”因果关系与目的关系

类型意义辨析代入辨析

因果“而”前后的短语表示的都是既成事

可以用“因而”“所以”等词代入原句

关系实

目的“而”的后一短语未必是事实,只是前可以用“来”“用来”“为的是”等词

关系一短语的目标代入原句

三、“其”字用法辨析

1.辨析“其”用作人称代词时主语与定语用法的区别

⑴看搭配。主语:“其”+动词;定语:“其”+名词。

⑵看意义。主语:译为“他(它)”“他(它)们";定语:译为“他(它)的”“他(它)们

2.辨析“其”的语气用法

表推测、反问语气,一般放在句首

看位置―——————-—一一一------一一一------------

表委婉、期望、祈使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

译为“难道”“岂”时,表反问语气

看语境i.........................

口’I译为“还是”“希望”等时,表祈使语气

看翻译!......................

I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时,表示推测语气

四、“其”“之”作人称代词的区别

“其”“之”作人称代词时,均是第三人称,有时活用为第一、二人称代词,但在用法

上稍有不同。

1.“其”可作主语,译为“他(们)”“它(们)”,也可作定语,译为“他(们)的”“它(们)

的”。

2.“之”只能作宾语,译为“他(们)”“它(们)”,不能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文言虚词・关键能力】

文言虚词推断四方法

一、语境句意推断法一一最主要的方法

(1)阐释: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例析:

例句关键词

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

“之”可作动词、代词、助词等,有“到”

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2023•新课标n

“他”“的”等多个义项

卷)

分析:“之”在动词“赴”之后,结合前后语境“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和“垂子宝劝垂杀

坚”以及整体语境苻坚犹水之战失败,可以推断出“之”为代词,代指慕容垂,译为“他,

二、标志推断法一一最常用的方法

⑴阐释: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

所”,表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

(2)例析:

例句]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2023•新课标H卷)

分析:“为……所……”,是被动句的标志,表明该句为被动句

三、语法分析法

(1)阐释: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其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

的词性和用法。

(2)例析: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

分析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

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四、词性界定法

(1)阐释: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

(2)例析:

例句分析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表并列,可不译。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是介词,译为“因,因为”

【即学即练•巩固提升】

(2022•新高考I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提

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重点虚词”并解释。)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日:“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

日:“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日:“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

之赵,谓赵王日:“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日:“寡人不能。”孟尝君日:“夫敢借兵者,

以忠王也。”王日:“可得闻乎?”孟尝君日:“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

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

也。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

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日:“今秦且攻魏,愿大

王救之!”燕王日:“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日:“夫行

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日:“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

也”王日:“大变可得闻乎?”日:“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

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日:“子行矣,

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日:“君得燕、赵之兵甚

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有删改)

⑴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日:“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第一个“之”代词,译为“这件事”;第二个“之”代词,代指孟尝君,

译为他;“且"副词,译为“将要”,“为”译为“替、给”。

译文:魏王听说这件事,连夜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

划一下,怎么办?”

⑵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之”助词,译为“的”;“而民”中“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而

魏”中“而”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何”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译文: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但是

魏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

⑶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矣”句末语气词,译为“了”;“以"连词,译为“来”;“且”译为

“将要”。

译文:我国收成不好已经连续两年了,如今又要跋涉几千里来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

(4)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于”介词,译为“对、向”;“之”译为“的”;第二个“之”,主谓

之间,不译。

译文:我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

将有大的变化了。

⑸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之”助词,译为“的”;“以”,动词,译为“依靠”;“且”译为“将

要";“何”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译文: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

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⑹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乃”连词,译为“于是”;“之”代指孟尝君,译为“他”;“以"连

词,译为“来二

译文: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来跟从孟尝君。

⑺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于”介词,译为“跟、和”;“因”连词,译为“于是”;“之”助词,

译为“的”;“而”连词,表递进,译为“并且”。

译文: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

乎巫君

JUL-ZAE°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这件事,连夜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

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了诸侯的援救,国家就可以保存下

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马。孟

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您借兵去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给你。”孟

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忠于大王您。”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尝

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

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但是魏

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为赵国

作了屏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献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

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

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现在

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收成不好已经连续两年了,如

今又要跋涉几千里来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

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他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

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我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

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

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燕国不救助魏国,魏王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半送给

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军离开。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

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

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好处自己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

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

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来跟从孟尝君。魏王大

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

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2.(2020•新高考I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重点虚词”并解释。)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土。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

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日:“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

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腕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日:“尺土皆

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

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

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遍知,先二日假会推

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

震原野,堤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

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土也,

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

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

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

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⑴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何”代词,译为“什么”;“所”与“在”构成所字结构,译为“在

的地方”;“也”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译为“啊:

译文:三十年以前,京城的人民不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如今所处的地方都是水稻,这是

兴修农田水利的功劳啊。

⑵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与”介词,译为“和”;“其”代词,译为“他”;“咸”译为“都”。

译文: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忠贤

和他的党羽都非常怨恨。

⑶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则”译为“就”;“以”介词,译为“拿、用”。

译文:到京后,左光斗就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用收受杨镐和熊廷弼贿赂的理由

诬蔑他们。

(4)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以”介词,译为“因为”;“为……所”固定结构,表被动,译为“被”;

“为”介词,译为“为了、替”。

译文: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掌司法刑狱的

官署,能够稍微延缓死期好替以后澄清真相进行谋划。

⑸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土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者……也”表判断,译为“……的人”;“与”介词,译为“和”;“于”

介词,译为“对”;“之”代词,意译为“他们”。

译文: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土,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

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

(6)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重点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点虚词):“其”代词,译为“他们的”;“而”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为……

所”固定结构,表被动,译为“被二

译文:共捐得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