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草草,封狼居(),()得()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附:记忆导图

fAilili.WftBWSft.

孙权风流(空功M业):此七已被,南川4吹去

期I草机寻常酬.人道寄如曹仲想当

刘希北伐(收更中原)/金辟件万里如虎

水遇乐•京II上帝煦(臀告,蝴।,律血居山掰怆皇北旗

血*林1

n啊t三年.钞帆记.锋火扬州路可

,一帝izi-n枪斥偏安)明"侑,佛狎柯卜.•片神妈社鼓

醐思出(壮心和।麟何:麟者矣.尚能坂出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榭陌

嘉胥

赢仓

狸祠

(二)情境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

句:“(),(),()。”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

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

局。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壮志犹存,感

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词句:“():(),()?”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和现

实中的“()”,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

前迎神赛社的景象。

【参考答案】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烽火扬州路一片神鸦社鼓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以“千古江山”开篇,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为下文缅怀历史英雄人物作铺垫。

B.“舞榭歌台”两句,感慨物换星移,沧桑巨变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C.“可堪回首”三句,由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南宋百姓安于金人统治,在此祭奠拓跋奏。

D.下片中历史人物与事件穿插,与词人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作品深沉顿挫的独特风格。

2.辛词长于用典,紧扣题旨,贴切自然。请结合词句,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在此祭奠拓跋点”错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

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这句话写的是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而非祭奠拓跋

煮。故选C。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运用了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的典故。孙权他曾多次于此拒强敌于

江北,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不复存在了,就是连昔日的繁华与功业也都被岁月的风雨消磨殆尽。这决

不仅是对孙权一个人的评价问题,它已成为抗战派与投降派斗争的焦点之一。所以在此引用孙权之典,

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

烈谴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词中,“孙仲谋”“寄奴”“元嘉”“封

狼居胥”“佛狸祠”“廉颇老矣”等,都是典故。而作者使用这些历史典故,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

世国土残破、统治者不思统一的沉痛之情。如词的上片提及两位跟镇江史实相关的千古英雄孙权和刘

裕。孙权在京口起兵,与曹、刘鼎足而立,曾使强敌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

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的感叹。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自幼居于晋陵

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后在京口起事,讨伐桓玄叛乱,削平内乱,率兵北伐,收复中原大片国土,代晋

称帝,成就一代霸业。词上片通过对“千古英雄”孙权与“气吞万里如虎”豪杰刘裕的倾慕,寄托了

稼轩矢志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也”是对前代英雄之主的追慕和对本朝无此‘英雄’之主的含蓄讽刺”。

(二)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文为词”是后人对辛弃疾的重要评价,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学者普遍注意到辛弃疾词具有

熔铸经史、善发议论、融入散文章法句法等特点。不过据笔者管见,对辛词与四六文的关系似乎研究

不多。

辛弃疾虽以词最为著名,但其实著述颇多,诸体兼备。只可惜其《稼轩集》早佚,文章留存有限。

今所见者,散文有大名鼎鼎的《美芹十论》《九议》,骈文则有《贺叶留守启》《新居上梁文》等数

篇。骈体文章,宋人通称为“四六”。宋代骈散分流,散体多用以著述,骈体多施于朝廷文书及士人

交际日用。南宋时期,骈体书启的写作日益普遍,诸家文集多有留存。辛弃疾的四六文创作亦应不少,

而且享有一定的时誉,一些篇章被纳入选本,一些名句亦为他人借鉴。今存四六虽不多,但章句文辞

颇耐细品。如《新居上梁文》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

渔樵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而一笑。”想象新居落成后的优美风景和居处其中的悠然生活,骈对

工稳,文气秀逸。

这篇《新居上梁文》既体现了辛弃疾以四六法为文的特点,还体现出辛弃疾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

文中有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是陶

渊明《读山海经》中的句子,“卿自用卿法”乃《世说新语》中庾散对王衍说过的话。二者放在一起,

不但是天然佳对,而且鲜明展现出辛弃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奔竞的蔑视,算得上四六文中的

俊句。此种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正是辛弃疾词中的拿手好戏。其《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作于

将迁新居不成之际,上片末尾直用孟郊《借车》中的“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两句,下片末尾直

用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呼应将迁新居,化用自然,前后照应,呈现出

与《新居上梁文》相似的艺术技巧。

直接移用诗句,只是辛词化用成句的一种,更为多见的,是其对散文成句的化用。最能突出展现

这一点的是《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集句是宋代兴盛的一种创作方式,将前人诸家诗句汇聚为一

首新的作品,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敏捷才思。不过前人集句多从诗词中取材,句式的选择较为容易,而

辛弃疾此词专从儒家经典中集句,必然要面临剪裁转换的问题,因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集句,更接

近于四六中的化用成句。此词首三句云:“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进退存亡”

来自《易•乾•文言》;“行藏用舍”是对《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概括;“小

人请学樊须稼”更见剪裁工夫,《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待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

樊须也!”孔子认为稼嵇之事只是末端,不如礼义仁信重要。而辛弃疾不为朝廷所用,只能营建“稼

轩”,自甘与“小人”为伍,其实是一种自我调侃。辛弃疾特意强调此词专集经句,而主旨却在说归

隐,在对立冲突中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从艺术技巧上说,与诗词集句颇为不同,而与宋四六化

用成句同一■机杼。

在化用成句之外,辛弃疾词还有着好用长句的特点。好用长句同样是宋四六特色之一。就体式而

言,词与四六文显然不同,不过一些词调中会包含连续几个短句,辛弃疾常常将这样的短句贯通起来、

形成长句。这一做法在长调慢词中较为常见,《水龙吟》是其中一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八句例

作四字句,诸家多用独立短句,或稍加勾连,成为一组复句,意思上虽是一个整体,但小句也可以单

独拎出。而辛弃疾常将小句打通,如''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

吟才罢”(《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无论从句意上看还是从语

法上看,都不能轻易抽出其中的小句。传统的表现方式,更倚重物象的描摹与铺排,借以传达绵密的

思绪。辛弃疾将其作为长句来处理,往其中注入了更明晰的逻辑线索与文章气势,因而更容易形成气

脉贯通、纵横搀阖的格局。

在一些词中,辛弃疾甚至会顺势融入骈句。这类情况以《沁园春》最为典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

至第六句,实由一个领字带出四个四字句,四句的安排,有前两句、后两句各自对仗者,也有前两句

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与四六文最为接近。辛弃疾的《沁园春》以这种

方式最多,有意用四六法加以安排,如形容山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驹•雍容”(《沁

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前二句与后二句分别将山峰比喻为谢家子弟、司马相如,直

接从词中抽出,便是上好的四六对句。

化用成句,好用长句,都参与着辛弃疾笔下的风云变幻。越是对宋四六的发展走向与行文风格有

所了解,越能感受到辛词背后的四六笔意。对于兼善各体的创作者而言,一种文体的创作技巧,常常

会或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另一种文体的创作。这是创作技巧在文体间的迁移,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促成

文体的发展革新。宋人常常破体为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词,又或以论为记、以赋为记等。这

样的文学景观体现着宋代文学的集成性与丰富性。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正是此类文学景观中别具风

采的一种。

(摘编自周剑之《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浅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词熔铸经史、善发议论等突出特点,引发了学者普遍而深入的研究。

B.《新居上梁文》作为四六实用性强,写于辛弃疾新居即将落成时,耐人寻味。

C.辛弃疾的集句方式不同于前人,他专从儒家经典化用成句,因此句式处理难度很大。

D.《沁园春》刻意用四字句形成对仗,安排灵活,可以单独抽出,非常接近四六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作品众多、文体丰富,汇集散文、骈文等文体的《稼轩集》尽管早佚,依然享有时誉。

B.辛弃疾创作技巧在《新居上梁文》《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间迁移,使两文有异曲同工之

效。

C.当前对辛词与四六文研究不多的现象,与学者不了解宋四六发展的整体背景有密切关联。

D.宋代文学集成发展,出现以文为诗等文体革新现象,是由于宋代文学家兼善各体破体为文。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支撑文中下划线句子的一项是()

A.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储光羲《咏山泉》)

B.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钱诩《未展芭蕉》)

4.为什么《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专门从儒家经典中集句,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中辛弃疾词的特点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下阙。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原文表述只有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的对仗,与四六文最为接近。

2.C

【解析】C项两句话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对辛词与四六文研究不多是笔者自谦之词。

3.B

【解析】玉枕纱厨是用作长句处理的。

4.(1)情感表达需要,用孔子观点表达自己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冲突中只好归隐的无奈之情。

(2)宋代四六创作需要,艺术技巧上需要对儒家经典进行句式的剪裁转换,以接近四六中的化用成句。

5.(1)好用长句: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将三个短句贯通起来,形成长

句,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②“烽火扬州路”等物象被用作长句处理,作者回忆了四十三年前在

战火弥漫的扬州一带参加抗金斗争的情形,气脉贯通,富有气势。(2)化用成句:“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化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表现了词人老当益壮可随时抗金杀敌的愿望。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南宋词,完成「2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

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②!

【注】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北面长江,为登临圣地。②强对:强敌。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打破俗套,不写登临感怀之作常写的望中景物,而是直抒胸臆;而心中所感又不止

一端,故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

B.“一水横陈”三句写镇江的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转而批判

统治者的苟安政策,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C.“因笑”三句,既承上片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又引出下文要“学英雄”

祖逖中流击水、谢玄“破贼”,收复中原。

D.本词笔力纵横驰骋,时而激愤沉郁、怒陈笔端,时而慷慨激昂、抱负满怀,亦讽亦慨之中,显

示出词人非凡的才气和胸襟气度。

2.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陈亮“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请结合本词和辛弃

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二人的词作有哪些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C

【解析】“因笑”三句没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学英雄涕”是用新亭对泣的故事,讽刺南宋统治

者中有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的行动。

2.①^法相似,均是善用典故。本词用了六朝、祖逖、谢玄等典故,《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

刘义隆等典故,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②主题相似,均含爱国愤世

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北向伐金、收复中原的迫切期望,又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

的愤慨。③风格相似,均呈豪迈之势。本词和《永遇乐》都是视野广阔,气魄宏大,纵论时弊,慷慨

激昂,充满豪情壮志,显示出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和超拔气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老将行(节选)

王维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注],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汉朝云中太守魏尚曾被削职为民,后又官复旧职,在任期间匈奴不敢犯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贺兰山一带战阵如云,与《使至塞上》中的塞外风光不同。

B.第二句描写军中紧急文书不分昼夜来往奔驰,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

C.擦拭盔甲、挥舞宝剑等动作描写,表现老将想卫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全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比较典型地体现边塞诗格调雄浑的特点。

4.诗的最后两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使用

典故,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3.B

4.①王诗借用魏尚的故事,写老将虽已年老,但渴望重新被任用,重在表达其“老骥伏杨,壮心

不已”的豪情;②辛词以廉颇自况,表达虽愿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的悲慨。

阅读下面这首南宋词,完成5〜6题。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①

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②,风急怒涛感。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

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

数、西州更点。

【注】①岳珂,岳飞之孙、岳霖之子。②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

声之节。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下鸣榔,风急怒涛幽”,通过对江上实景的描绘,由景及情,引出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

悲愤之情,用语苍凉而沉痛。

B.“事业频看剑”,宝剑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用武之地,烘托出

作者英雄失路的无奈与苦闷。

C.“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既是对千古兴亡事的慨叹,更是对南宋热血将领出师北伐、收复

中原的殷殷期盼,一语双关。

D.“倚楼谁弄新声”,用语含蓄,使人很自然地想起那“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想起那“直

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显贵。

6.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此词:“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请简述其理由。

【参考答案】

5.C

【解析】“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是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这既是对千古兴亡

事的慨叹,更是对眼前南北分裂的批判。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多少统治者凭借长江天堑,划江而治;

而眼前偏安江左的南宋统治者正是把长江作为“天堑”,不思收复中原。

6.①都是在北固亭怀古。②都是豪放派风格,境界阔大。③都抒发了期盼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

忠愤之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陈亮

话杀浑①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

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

楼斗绝③。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亮,三国时

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③斗绝:即陡绝。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场罢了。

B.“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解一致,

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

的退隐之意。

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

染力。

8.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多相似

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

【参考答案】

7.C

【解析】“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错,实际为“天下偷安”,词人

悲愤之语

8.①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

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

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

“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

显英雄豪情气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9—10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

须是、邓禹①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②。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莺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荽③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

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菁人过④,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

进亦乐,退亦乐。

【注】①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②黄阁:借指宰相官署。

③荽;同“香”。④“莫击”两句:勿效孔子击磬于卫,惟恐不为人知,遭他人嘲讽。磬:古时一种打

击乐器。荷黄人:挑草筐之人。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以占尽丘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接着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脚下清泉脉脉的优

美风景,衬托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

B.词中“莺飞”“鱼跃”既可看作现实景象,也可视为内心幻象,而“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了作

词时间,营造出一种秋风肃杀、菊花孤冷的清寂氛围。

C.第二阕写了作者对一位曾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像屈原

那样身佩芳香饰物的佳人,可视为作者自我精神的化身。

D.全词语言豪放,采用拟人、用典、借物抒情等手法,体现了作者的非凡志趣与精神风采,结尾

呼应开篇“风流占却”,使包孕丰富的长调结构更为圆满。

10.有人说:“诗是心绪的传达。”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抒情主人公的心绪

不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9.B

【解析】氛围特点概括不当。由“喷薄”一词可知,菊花香气四溢,没有孤冷清寂之感。

2.(1)同:两词中作者都怀落魄失志之感。如:“终须是”“凭谁问”“事难托”均内藏多少努

力却最终失望的感慨。(2)异:①《永遇乐》中是忧思重重,悲愤难当。词人渴望如孙权、刘裕一般

建功立业却无用武之地,对草率北伐、沦陷日久失地难收等国事忧虑不已却又报国无门。②《兰陵王》

中是旷达自在,洒脱快乐;虽壮志才华不为人知,但自有“莫击磬门前”的傲岸风骨;“仰天大笑”,

不拘泥一时荣辱得失,进退皆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水调歌头①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辛弃疾

我亦卜居②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③。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

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④。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

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⑤。

【注】①此词作于H96年,当时辛弃疾将迁居瓢泉。此前旧居雪楼曾遭火灾。②卜居,择地而居。

③出自屈原《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④出自孟郊诗《借车》:“借

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⑤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借屈原《卜居》中的“昂昂千里”写出自己的卓尔不群,用笔从容有力。

B.上片概述迁居之事,以家徒四壁、无有立锥之地、家具少于车等语自嘲家贫如洗。

C.词人感慨友人寥寥,借只有白鹤飞来飞去,与自己交流、相伴,寓寂寞失意之叹。

D.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皆多用典以传情达意,均自然浑成。

12.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辛弃疾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11.C

【解析】c项中“只有白鹤飞来飞去,与自己交流、相伴”错。词作中说:“白鹤飞来似可,忽

去复何如?”白鹤也飞离,并未与词人交流相伴。“寂寞失意之叹”也误解词意。

12.(1)词作中融入散文章法句法,以文为词,洒脱不羁。如“好在书携一束”“白鹤飞来似可,

忽去复何如?"(2)借用、化用前人诗句入词,自然流畅,有如己出,别有妙趣。(举例略)(3)

用语助词入词,如“者”“何如",突破词原本的音律状态,淡化格律,在词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

(4)语言风格亦庄亦谐,活泼生动。如下片开头连用“乌有”“亡是”“子虚”点出戒饮、停歌的情

况,用语幽默诙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3〜14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WD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

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

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②燃犀:点燃犀

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

世济民之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

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

意思一样。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

平景象。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

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