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燕歌行》(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燕歌行》(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燕歌行》(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燕歌行》(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燕歌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歌行》

一、默写闯关

(-)挖空练习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附:记忆导图

戌边破敌e汉一烟尘住东北.汉将辞家破残

豪气干云e男儿本自用横行.天子非—色

她出征阵容°,金伐豉卜管关.族施逶—间

校用羽1;匕瀚海.小干猎火照狼山

敌人成势0山川葭条一边土.胡一凭陵杂风雨

的一账卜.e一上军前半.一生.美人帐卜一犹歌舞

T国卜大澳一秋—.孤城落H牛兵稀

兵少力竭.不得解困0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IH.

伍曲行并.卜

铁衣远成辛勤久.犬箸应啼别离后

士兵的痛苦。少一城南欲断肠.一人朝北空一百

包J-皿纥,用稣幽匣叫红赳螃.近

一争的酷烈。杀气」时作阵云,寒声一我传刁斗.

赞美士兵e相看一刃一纷给.死节从—助!

帝叫“而*将一©君不见――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一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瀚萧

腓箸

蓟m

(二)情境默写

i.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

异的地位和待遇。

2.《燕歌行》中(),()通过写军情紧急和敌势盛大来表现战争的

迫在眉睫。

3.高适《燕歌行》中表现军队出师时盛大气势的句子是(),()。

4.高适《燕歌行》中,“(),()”两句描写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5.高适《燕歌行》中突出表现思妇断肠、征人回首的诗句是“(),()”。

6.《燕歌行》中“(),()”表达对边关将领的不满因而怀念古代

名将的情感。

7.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

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

8.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

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止匕外,对于敢于为国效

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9.在高适的《燕歌行》中,“()”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

度之快,“()”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10.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

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1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用战士在前方杀敌的

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1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

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1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

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14.在高适的《燕歌行》中,〃()〃一句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

的气氛;“()”一句写胡骑迅急剽悍,狂风暴雨般卷地而来。

15.《燕歌行》中“(),()。”写出了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

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16..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

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止匕外,对于敢于为国

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17.《燕歌行》中,诗人极力渲染边地环境恶劣、空旷凄迷战士无法度日的诗句是:“(),

()。"

18.《燕歌行》中,“(),()”两句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

夜不宁

19.《燕歌行》中,以汉代唐来夸耀军队威风同时又能委婉讽刺皇帝的两句是:“(),

20.《燕歌行》本是乐府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之情,本诗中直接写思妇想念征人的两句是

“()”和“()”。

【参考答案】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3.搬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

4.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5.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8.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9.校尉羽书飞瀚海,胡骑凭陵杂风雨

10.推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

1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2.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1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7.边庭飘飘I阿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18.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9.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0.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二、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推金伐鼓下榆关,旌旃逶迤碣石间O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成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纲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诗中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

军。

2.有人认为“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

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你是否同

意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深入中原”错误。从原诗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可知胡骑骚扰的是“边土”,即“边地”,而不是“深入中原”。

故选B。

2.不同意。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是对汉将更

深的谴责。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飘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

无所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唯有“寒

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不得不使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

不可缺少的一段描写。

【解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解答本题首先回答同不同意,然后说明理由。显然回答不同意更易于解答。征夫守卫边疆多年未归,

思妇悲痛啼哭。思妇独守故乡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塞战场动荡无归期,绝远

之地尽是苍茫荒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征人思妇两地相望,

重会无期,而造成这一悲剧的不仅是战争本身,更是寻欢作乐的将领,进一步讽刺了不恤战士的将领,

深化主题。这些内容并未游离战争进程。

(二)教考融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题。

喜迁莺①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

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鞭②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

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①嘉祐年间,蔡挺任庆州太守,屡次击退西夏军队的进犯,立下大功。后调任渭州太守,

于战斗间隙写就这篇词。②桑提,藏箭和弓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并通过紫塞古垒、黄云、衰草、边鸿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独特环境,渲染

了寒荒萧瑟的氛围。

B.上阙两个“尽”字,分别凸现了上下齐心报效君国,和将士们英姿飒爽风纪严明,富有表现力。

C.用“谈笑”二字,承接“山西年少”,写出了将士们平定边境的从容,与“谈笑间,橘橹灰飞

烟灭”中的“谈笑”表意相同。

D.“圣主”三句写出了朝廷的忧虑边患,威震边庭,怀柔远方,也表现出词人对这一边防政策的

理解与支持。

2.本词与高适的《燕歌行》中都塑造了边塞将领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他们的不同。

【参考答案】

1.D

【解析】“对这一边防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错误,词中有对边防政策的暗讽。

2.①对敌态度:《燕歌行》中“常轻敌”可见将领骄纵轻敌;本词“铁衣寒早”可见将领恪尽职

守。②将士关系:《燕歌行》中“半死生”“犹歌舞”可见将领不恤士卒;本词“尽道”可见将领治

军有方。③作战效果:《燕歌行》中“未解围”表现将领碌碌无能;本词于“谈笑”体现将领多谋善

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岑参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在草黄马肥的季节发动了进攻,铁骑卷起尘土飞扬,显示出匈奴军队的庞大气势。

B.寒风吹面有如刀割,马身上的汗水瞬间成冰,诗人运用比喻、夸张,渲染天气的寒冷。

C.在军幕中匆匆忙忙地写檄文,却发现砚水冻结,诗人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表现军旅生活。

D.诗人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料想敌人不敢与唐军短兵相接,并预祝唐军凯旋。

4.本诗中的将军形象与高适《燕歌行》中的将军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3.C

【解析】“匆匆忙忙地写檄文”分析错误,“草檄”是起草檄文的意思。

4.①本诗中的将军充满爱国热情,豪迈勇武。''金甲夜不脱”,写将军重任在肩,枕戈待旦,正

面表现其爱国热情;“虏骑闻之应胆慑”,写敌人闻风丧胆,侧面表现其豪迈勇武。②《燕歌行》中

的将军则是一个得宠而骄、无能轻敌、贪图享乐、不恤战士的将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

歌舞”,写出将军贪图享乐、不恤战士;“身当恩遇常轻敌”写出其得宠而骄、无能轻敌。“至今犹

忆李将军”有力地批判了冒进贪功、不恤战士的将领。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

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堪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②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③,按节④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⑤。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野。

[注]①本诗作于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人初次处边塞欲从军立功之时。②转斗:连续作

战。③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一说指战国时赵将李牧,二人均抗击匈奴,使其不敢犯境。④按节:

持节。⑤纵横谟:合纵连横之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总起全诗,前一句交代诗人行踪,后一句则凝练简洁地概括诗人的感想。

B.”亭埃列万里”与《燕歌行》“旌旅逶迤碣石间”类似,都以军中场景写军队士气。

C.“常怀”两句对“纵横谟”未具体解说,但谈者仍可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抱负与自信。

D.尾句的“郁纤”既写关河迂回的眼前景,又写诗人愁闷的心中情,情景妙合无间,

2.“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都写到“李将军”,但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亭垛列万里'与《燕歌行》'旌旅

逶迤碣石间'类似,都以军中场景写军队士气”错误。“亭垛列万里”意思是写诗人在关河之上,看

到的是亭与垛,它们排列万里,不是写军队士气。故选B。

2.同:都表达了思慕名将、期盼边境安宁的情怀。异:本诗还暗含对朝廷御边之策的批评和自身

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感慨;《燕歌行》还表达了对征战沙场的士卒的同情和对边将的批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意思

是忘不了李将军,接到出兵令出城迎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意思是你没看见

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由以上分析,可看出:相同点:忘不了李

将军出兵迎战的场面,因沙场征战苦现在还在思念李将军,都表达了思慕名将、期盼边境安宁的情怀。

不同点:“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意思是朝官的决策能否长久,和亲并非远大的图谋。“常怀

感激心,愿效纵横谟”,意思是时常怀抱感激之心,愿效仿随机应变的谋略,可看出本诗还暗含对朝

廷御边之策的批评和自身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感慨;《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

舞”,意思是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可看出此诗还表达了对征战沙场的士卒的同懵和对边将的批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34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梅花落:古代横笛名曲。梅花:多种植在江南,塞上无梅。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的画面。

B.李诗的一、二句描写:登城四望,黄沙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洁白,远远近近的月色就如满地的秋

霜。

C.高诗写到了冰雪消融,画面整体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觉;李诗则借月光营造了温暖而静谧的气

氛。

D.李诗一、二句写色,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前三句都在为末句的抒情烘托、铺垫。

4.两首诗都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但表达感情的方式却不相同,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第三、

四句,简要分析这种不同。

【参考答案】

3.C

【解析】“营造了温暖而静谧的气氛”错误,李诗形容沙似白雪,月如秋霜,气氛是凄寒的。

4.①李诗用动作直接传情。笛声响起,征人不约而同“回望”,通过一个拟想中的动作来写思乡

之情。②高诗巧借曲名传情,高诗拆开了“梅花落”的曲名,仿佛江南梅花开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

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虚实结合,高诗三、四句既是写实,描写风传笛曲,一夜声满关山;

也构成了虚景,仿佛风吹故乡梅花,将香和色洒满关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

高适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①。

【注】①大刀头:刀头有环,“环”与“还”同音,后来就用“大刀头”作为还乡的隐语。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看,本诗是刘评事来边州任朔方节度使判官,诗人为刘评事送行而作。

B.“征马”“边州”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萧萧”写出了马的鸣叫声的悲凉。

C.颔联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马表达人的恋乡之情和将要长居塞外的愁苦。

D.尾联运用“大刀头”作还乡的隐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回乡的热切的企盼。

6.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都提到了“歧路”之别,两者抒发的情感相同吗?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5.C

【解析】C.“运用象征的手法”错,颔联“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的意思是:马鸣声似乎忧

虑很深,因为它要跟随主人出塞与故土离别。该联把马拟人化,故应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6.①不相同。②本诗表达的是对朋友远离的不舍、伤感以及朋友远去边城后的愁苦的同情。③《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是乐观和豁达,没有儿女般的依恋,只有真诚的激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判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然后分别分析其不同之处。“歧路风将远”,指诗人和朋友分手的岔路口,朋友将扬鞭随风而去,渐

行渐远,表达的是对朋友远去的不舍和伤感。“关山月共愁”是对朋友到边城后的生活的设想,朋友

远离家乡,愁苦无限,只能关山月和他相伴而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