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PAGEPAGE12015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雕塑腐蚀D.冰山融化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雕塑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山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下列物质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大豆和花生B.瘦肉和鸡蛋C.蔬菜和水果D.米饭和馒头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根据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来分析判断;解答: 解:A.大豆和花生中富含油脂;故不选;B.瘦肉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不选;C.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D.米饭和馒头中富含糖类;故不选;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等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3、下列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不一致的是()A.纯碱NaOHB.酒精C2H5OHC.干冰CO2D.小苏打NaHCO3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来判断.解答: 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B.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故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化学式为CO2,故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故选A.点评: 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及俗名,是解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是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氧化钙D.氯化钠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要注意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有本质不同,氢氧化钠、浓硫酸是溶解放热,氧化钙是反应放热.5、下列物质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有些药品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质量的变化(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或者变质,不同的物质由于其性质的不同暴露在空气中变化不同,像生石灰(氧化钙)、烧碱(氢氧化钠)、浓硫酸、铁等露置在空气中由于吸水或氧气反应导致质量增加;像浓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由于挥发性其质量会减少.解答: 解:A.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故此选项错误.B.氯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无任何变化发生,质量不会变化,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故此选项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加,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常见的物质在露置空气中,自身质量的变化情况,由该题我们也联想到在化学实验室一些药品的保存一定要注意正确保存,否则会发生变化或者变质,带来不便.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 加热液体 D. 过滤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分析;B.根据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C.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D.过滤实验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 解:A.二氧化碳验满时要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中,故错误;B.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收集时要“短进长出”,故正确;C.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容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D.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故选:B.点评: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C.棉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棉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C.棉被在空气中燃烧,有烧纸的气味产生,不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某纯净物不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是()A.有机物B.盐C.碱D.氧化物考点: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由题意,某纯净物不含氧元素;结合有机物、盐、碱、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中可能不含氧元素,如CH4,故选项错误.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可能不含氧元素,如NaCl,故选项错误.C.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根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某纯净物不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是碱,故选项正确.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某纯净物不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C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盐、碱、氧化物的概念、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B.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酸钠导电的原因考虑;C.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考虑;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步骤考虑.解答: 解: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但溶质可以有多种,故错误;B.只有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才能导电,故正确;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故正确;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故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已有的性质进行.10、2015年4月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③蒸馏、④消毒杀菌。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考点: 水的净化.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原理分析排序.解答: 解:净化河水时,要先加明矾吸附沉降,使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再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最后通过消毒杀菌可以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时一般不用蒸馏的方法.所以C正确.选C.点评: 本题较为简单,但要明确净水措施的作用、净化程度以及成本高低,多步骤净水要注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电极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根据二者的化学性质来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石墨的性质和用途来分析.解答: 解:A.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B.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故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做电极,故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2、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是()A.AgSB.Ag2OC.Ag2SD.Ag2O2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 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判断反应前后Ag、H、S、O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反应前反应后Ag原子40H原子44S原子20O原子2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2个分子中含4个Ag原子、2个S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Ag原子、1个S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有以上推断可知:A.X的化学式不是AgS,故A错误;B.X的化学式不是Ag2O,故B错误;C.X的化学式应是Ag2S,故C正确;D.X的化学式不是Ag2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13、氧化态的新纪录在铱的化合物中已经实现,今年,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紧密合作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铱的化合价为()A.+6B.+7C.+8D.+9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分析: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四氧化铱阳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据此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四氧化铱阳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其中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4=+1,解得x=+9.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H+、K+、Cl-、X,其中X可能是()A.Mg2+B.Fe3+C.OH-D.CO32-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Mg2+与H+、Cl﹣、K+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B.Fe3+的溶液是黄色的,故选项错误;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5、下列对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热胀冷缩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C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人体中缺乏钙元素D用钢制作导线利用金属的导电性考点: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热胀冷缩的原理;人体中缺钙时容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物质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吸热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 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受热时间隙增大,体积膨胀,受冷时间隙缩小,体积收缩,故选项解释错误.C.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是人体中缺乏钙元素引起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用钢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青铜、黄铜的硬度大于铜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其成分金属强D.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A.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判断;B.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判断;C.根据合金的特点分析判断;D.根据合金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 解: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④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B.青铜、黄铜都是铜的合金,其硬度都大于铜,故正确;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其成分金属强,故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故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定义及特点,掌握合金的概念及特征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17、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 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过程Ⅱ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据此解答.解答: 解: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错误;B.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C.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D.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18、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那种物质不反应()A.CuSO4B.FeC.BaCl2D.SO2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知道两者反应后硫酸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由此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NaOH和Na2SO4;然后根据选项中的物质与NaOH和Na2SO4反应的情况选择即可.解答: 解: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8098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二氧化硫、硫酸铜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钡能与Na2SO4反应,而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故选:B点评: 此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该反应进行时哪种物质过量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区分化肥NH4Cl和CO(NH2)2分别与熟石灰研磨B除去CO2是的HCl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C除去NaCl溶液是的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后过滤D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根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混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尿素没有分析;B.根据碳酸氢钠能够和氯化氢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C.根据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会增加新的杂质分析;D.根据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分析.解答: 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混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尿素没有,故可以采用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NH4Cl和CO(NH2)2,故方法正确;B.碳酸氢钠能够和氯化氢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能够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方法正确;C.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会增加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方法错误;D.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和除杂,进行物质鉴别时,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所选的鉴别试剂与物质混合时,应有明显的不同的现象;除杂质的原则:首先方法要可行,既要能除掉杂质,又不能和需要的物质反应,同时也不能添加新的杂质,另外,实验操作越简单越好.根据杂质的状态不同,要把杂质转化成沉淀,可溶性物质或气体而除去.20.现在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向100g某种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该混合物,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Mg、Al,则m可能是0.2gB.若混合物为Zn、Fe,则m一定大于0.2gC.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15%D.若混合物为Zn、Cu,m为0.1g,则该混合物中Zn的质量分数可能是50%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 A.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解答: 解:A.镁、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242546由质量关系可知,5.6g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5.6g铝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因此若混合物为Mg、Al,m大于0.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Fe+2HCl═FeCl2+H2↑,5625.6g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0.2g,由A中可知,5.6g锌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因此若混合物为Fe、Zn,m小于0.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设5.6g铁消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为y,5.6g镁消稀盐酸溶质的质量为z,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5673542195.6gy5.6gz,y=7.3g,z=22.7g,则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为×100%=7.3%,最大为×100%=22.7%,因此该选项说法正确.D.设锌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2x0.1g,x=3.25g,则该混合物中Zn的质量分数=×100%=5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请从①磷酸氢铵②小苏打③干冰④氢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被称作“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是④;(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③;(3)可做复合肥料的是①;(4)制作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②.考点: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磷酸氢铵可用作复合肥料;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所用发酵粉;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氢气是被称作“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这些生活常识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应该牢记.解答: 解:(1)氢气是被称作“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故填:④;(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可以直接气化并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蒸气液化,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3)碳铵中含有氮元素,是重要的氮肥,可做复合肥料,故填:①;(4)小苏打可用于制作糕点所用发酵粉;故填:②.点评: 磷酸氢铵、小苏打、干冰、氢气都是教材中常见的物质,对他们的性质、作用有明确的说明,熟记教材中的知识非常重要.22.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铅原子2Pb;(2)3个氧气分子3O2;(3)4个硫酸根离子4SO42﹣;(4)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O.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铅原子表示为:2Pb.(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氧分子可表示为:3O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4SO42﹣.(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O.故答案为:(1)2Pb;(2)3O2;(3)4SO42﹣;(4)O.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3.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能源,保障水安全”.地下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即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其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在试纸上,对照比色卡,读出数值.考点: 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1)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2)根据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解答.解答: 解:(1)硬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其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在试纸上,对照比色卡,读出数值.故答案为:(1)肥皂水;煮沸.(2)对照比色卡,读出数值.点评: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就成为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24.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填与代号),它表示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H﹣.(3)由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H2.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以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2)根据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进行分析;(3)根据化学式的正确写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1)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C元素是氖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2)B微粒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所以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H﹣;(3)通过分析可知,A元素是氢元素,E元素是镁元素,镁容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形成的化合物是:MgH2.故答案为:(1)C,非金属;(2)H﹣;(3)MgH2.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粒子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去解题的关键.25.2014年5月9日,以绿色环保的醋酸纤维素为新材料制成的乒乓球已在全球公开发售,这意味着过去一直被用以制造乒乓球的易燃材料赛璐珞退出历史舞台,.醋酸纤维素的化学式(C12H16O8)n.填写下列空白.(1)醋酸纤维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由3种元素组成.(2)醋酸纤维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1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1)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有机化合物;3;(2)醋酸纤维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n):(16×8n)=1:8;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0%,故填:50%.故填:1:8;50%.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为减少(填“增大”或“减小”)(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若要将组成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甲物质.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大于乙,因为在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若要将组成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甲物质.解答: 解:(1)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减少(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故答案为:丙>乙>甲;(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大于乙,因为在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答案为:>;(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5)若要将组成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甲物质,故答案为:加甲物质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三、问答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8分)27.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D物质的化学式是CuO,E物质的化学式是H2;(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CO(写化学式)(3)X是HCl和CuCl2(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无HCl时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分析: 根据框图和提供的信息,其突破口为:图框中G是红色固体单质,则G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的D是氧化铜,D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铜和剩余的盐酸;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根据“Y是一种有毒气体”,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能与X溶液反应生成E和浅绿色溶液F,则C是铁,B是二氧化碳,F是氯化亚铁,E是氢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 解:根据图框中G是红色固体单质,则G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的D是氧化铜,D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铜和剩余的盐酸;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根据“Y是一种有毒气体”,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能与X溶液反应生成E和浅绿色溶液F,则C是铁,B是二氧化碳,F是氯化亚铁,E是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可知:D物质的化学式是CuO,E物质的化学式是H2;(2)根据分析可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CO;(3)因为是“过量的稀盐酸”,故X是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因为“C能与X溶液反应生成E和浅绿色溶液F”,故当无HCl时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4)反应②为铁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故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故答案为:CuO;H2;Fe2O3+3CO2Fe+3CO2;CO;HCl和CuCl2;无HCl时;Fe+CuCl2=FeCl2+Cu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先根据所提供信息,找出突破口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8.如图是实验是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I的名称长颈漏斗.(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锥形瓶内的液体应加至a(填“a”或“b”处).(3)小华同学用装置B和E制取并收集氧气,加入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他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胶皮管将B.E的导管连接,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是否形成一段液注;放入某药品后加热,发观导管被粉末堵塞,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将在试管口塞棉花.(4)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B装置外,还需连接F装置,连接该装置的目的是检验生成的CO2气体.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体和液体反应时,需要将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液封进行分析;(3)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一般常用加热法,依据的原理是:通过加热(用酒精灯或热毛巾或体温)密闭容器,使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导致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应先放入水中),移开热源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以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仪器I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故锥形瓶内的液体应加至a处;(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用胶皮管将B.E的导管连接,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是否形成一段液注,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入某药品后加热,发观导管被粉末堵塞,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4)由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会生成铜与二氧化碳,为了能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还需要连接盛有石灰水的F装置,当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a;(3)将导管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没有在试管口塞棉花;(4)F,检验生成的CO2气体.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9.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产生P2O5不污染环境.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抹干外壁后才能对试管加热.(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考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科学探究.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2)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3)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没能和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氧气支持,试管内应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书写化学方程式;考虑燃烧的条件.解答: 解:(1)根据燃烧的条件,结合白磷的可燃性(即白磷是可燃物)、着火点(即40℃)和沸水的温度(即100℃)等相关知识;可以推得“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只满足了燃烧的两个条件(即可燃物、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沸水中没有氧气,致使燃烧的三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因此,此时的白磷不能燃烧.故答案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2)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答案为:减少污染;抹干外壁;(3)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事法规课件
- 旅游度假区泥水施工合同
- 市政工程条石堡坎施工合同
- 服装店T台秀模特招聘合同
- 水利工程师聘用合同协议书
- 研发工程师聘用合同协议
- 办公楼水电路施工合同
- 环保监测治安联防队员招聘合同
- 电子设备租赁合同:电子产品生产
- 沙漠探险防水装备合同
- 清醒俯卧位通气护理专家共识
-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1《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
- 低压不停电换表接插件技术规范
- 2024版乌鲁木齐二手房买卖合同
- 跨学科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静脉血栓预防
- DLT 5210.5-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5部分:焊接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庐山的云雾》课件
- 骨科进修汇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