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与税收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7137第1章财政与税收管理概述 341271.1财政的概念与功能 324851.2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3109971.3财政与税收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410846第2章财政政策分析 469292.1财政政策概述 4294082.2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4188642.3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522199第3章税收制度与税制改革 5139943.1税收制度概述 539463.2税种的设置与调整 6128793.2.1税种的设置 6157133.2.2税种的调整 639283.3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652753.3.1税制改革的理论 6218343.3.2税制改革的实践 67171第4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原则 7325034.1税收理论的发展 7318544.1.1古典税收理论 7281644.1.2现代税收理论 711604.1.3公共选择理论 7173044.1.4新古典税收理论 7289934.2税收原则的内涵与评价 740104.2.1公平原则 7180344.2.2确定原则 849934.2.3便利原则 886564.2.4效率原则 8310704.3税收公平与效率分析 86254.3.1税收公平分析 8129174.3.2税收效率分析 84452第5章税收征收与管理 8301015.1税收征收制度 872205.1.1税收征收原则 8277015.1.2税收征收依据 9144085.1.3税收征收程序 9186215.2税收管理程序与方法 9323835.2.1税收管理体制 962145.2.2税收管理方法 921735.2.3税收管理程序 9294765.3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9259825.3.1税收违法行为类型 928055.3.2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9109265.3.3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 9189655.3.4税收违法行为的预防与教育 99049第6章税收筹划与避税 1060416.1税收筹划的概念与原则 1018946.1.1概念 10113326.1.2原则 1048726.2税收筹划的方法与策略 1020726.2.1方法 10288016.2.2策略 10218676.3避税与反避税措施 11116256.3.1避税 11116926.3.2反避税措施 1132481第7章财政支出管理 1154307.1财政支出概述 11298397.1.1财政支出的概念 11283917.1.2财政支出的分类 11308187.1.3财政支出的原则 11279977.1.4财政支出的功能 12105897.2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2304537.2.1财政支出规模 12210077.2.2财政支出结构 12233117.2.3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影响因素 12325967.3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评价 12271707.3.1财政支出效率 1288547.3.2财政支出效益 12203757.3.3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评价方法 1217066第8章财政收入管理 12173078.1财政收入概述 1263938.2非税收入管理 1372268.3税收收入预测与监控 139372第9章间财政关系 13165059.1间财政关系的内涵与模式 13193359.1.1内涵 14218549.1.2模式 1487099.2财政分权与间转移支付 14317399.2.1财政分权 14294519.2.2间转移支付 14289149.3我国间财政关系改革实践 14143829.3.1改革背景 1484679.3.2改革内容 14261799.3.3改革成效 149225第10章财政风险与税收管理 152352810.1财政风险概述 152179710.1.1财政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52702710.1.2财政风险的类型与来源 151735210.1.3财政风险的评估与度量 152632810.2税收风险管理 151639510.2.1税收风险的含义与识别 15997910.2.2税收风险的评估与分类 151165110.2.3税收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152843510.3财政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152185210.3.1财政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152515910.3.2财政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153126710.3.3财政风险控制策略 161559510.3.4财政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组织保障 16第1章财政与税收管理概述1.1财政的概念与功能财政,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和过程。财政具有以下功能:(1)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调整社会资源在不同领域、行业和地区的分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收入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3)经济稳定与发展功能:通过财政政策手段,如税收、支出、国债等,影响经济运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1.2税收的概念与分类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程序,从居民、企业等纳税人手中无偿征收的财政收入。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征税对象分类,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主要是对纳税人的收入、财产征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主要是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征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2)按照税收用途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一般税和专项税。一般税收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用于满足国家一般性支出需求;专项税收入用于特定项目或领域,如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3财政与税收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财政与税收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民生福祉。为实现上述目标,财政与税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法治原则:财政与税收管理活动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保证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透明。(2)效率原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降低税收成本,减轻纳税人负担。(3)公平原则:合理设计税收制度,使税收负担公平分配,缓解社会贫富差距。(4)稳定原则:保持财政收入与支出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5)适度原则: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财政收支规模,既保障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出,又避免过度负担纳税人。。第2章财政政策分析2.1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措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充分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维持币值稳定等。在我国,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需遵循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2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出传导机制: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运行。例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刺激经济增长。(2)税收传导机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税负水平,进而影响其消费和投资行为。税收传导机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3)国债传导机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影响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的运行。国债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利率传导和财富效应传导。(4)转移支付传导机制:通过调整转移支付政策,影响收入分配,进而影响消费和储蓄行为。2.3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应用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税收、支出、国债和转移支付等。(1)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等手段,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例如,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刺激消费。(2)支出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影响总需求。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适当控制支出,抑制通货膨胀。(3)国债政策:通过发行国债,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增加国债发行,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在经济过热时,减少国债发行,抑制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4)转移支付政策:通过调整转移支付,实现收入再分配,缓解社会不平等。例如,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财政政策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工具,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3章税收制度与税制改革3.1税收制度概述税收制度是一国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征税活动,实现财政收入的一种制度。它包括税种、税率、税基、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税收制度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3.2税种的设置与调整3.2.1税种的设置税种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税种设置应使税收负担在不同纳税人之间公平分配,避免出现税收歧视现象。(2)效率原则:税种设置应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减少税收逃漏税现象。(3)适度原则:税种设置应适度,既要满足国家财政需要,又要考虑纳税人的承受能力。我国现行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关税等。3.2.2税种的调整税种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税种结构: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需求,适时调整税种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2)调整税率: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等因素,适时调整税率,实现税收负担的合理分配。(3)拓宽税基:合理拓宽税基,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3.3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3.3.1税制改革的理论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税收中性原则:税制改革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降低税收对经济行为的扭曲作用。(2)税收公平原则:税制改革应提高税收公平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税收效率原则:税制改革应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3.3.2税制改革的实践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实践包括:(1)税种调整:优化税种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2)税率调整:简化税率档次,降低部分税率,减轻税收负担。(3)税收征管改革: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税收逃漏税现象。(4)税收法治建设: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法治水平。通过税制改革,我国税收制度逐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税制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第4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原则4.1税收理论的发展税收理论的发展源于对税收制度及其经济影响的深入研究。自古以来,各国为满足公共支出需求,均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税收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税收理论亦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主要税收理论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1古典税收理论古典税收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等经济学家的研究。该理论主张税收应遵循平等、确定、便利和高效原则,强调税收的公平性和经济效率。4.1.2现代税收理论20世纪初,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税收理论开始关注税收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税收理论主张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周期,实现宏观经济稳定。4.1.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将税收政策纳入政治决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利益集团的影响,可能导致税收政策偏离公平和效率原则。4.1.4新古典税收理论新古典税收理论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研究税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该理论强调税收政策应关注税收的激励效应,以提高经济效率。4.2税收原则的内涵与评价税收原则是对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4.2.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公平分配,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收负担。4.2.2确定原则确定原则要求税收制度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使纳税人能够预知自己的税收负担,便于税收征管和遵从。4.2.3便利原则便利原则要求税收制度简便易行,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遵从成本。4.2.4效率原则效率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最小,避免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4.3税收公平与效率分析税收公平与效率是评价税收制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从税收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3.1税收公平分析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在税收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问题:(1)合理设计税率结构,避免对低收入群体过度征税。(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3)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逃避和避税行为。4.3.2税收效率分析税收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1)经济效率:税收政策应避免对经济活动产生过度扭曲,影响资源配置效率。(2)管理效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在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以实现税收政策目标。第5章税收征收与管理5.1税收征收制度5.1.1税收征收原则税收征收应遵循合法性、公平性、便利性和效率性原则。保证税收征收活动合法合规,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5.1.2税收征收依据税收征收依据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等。税务机关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税收征收工作。5.1.3税收征收程序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检查、税收违法行为查处等环节。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保证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5.2税收管理程序与方法5.2.1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税务机关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健全税收管理体制,提高税收管理效能。5.2.2税收管理方法税收管理方法包括税务信息化、税收风险管理、纳税信用管理、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等。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税收管理水平。5.2.3税收管理程序税收管理程序包括税收计划的制定、税收任务的分配、税收工作的监督与考核等。规范税收管理程序,保证税收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5.3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3.1税收违法行为类型税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偷税、漏税、逃税、抗税、骗税等。对各类税收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保障国家税收利益。5.3.2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税收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根据税收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依法予以处罚。5.3.3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机制,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共同维护税收秩序。5.3.4税收违法行为的预防与教育税务机关应积极开展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意识,预防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强化警示教育作用。第6章税收筹划与避税6.1税收筹划的概念与原则6.1.1概念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事先安排和策划经济活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6.1.2原则(1)合法性原则:税收筹划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违反税法规定。(2)事前性原则:税收筹划应在经济活动发生前进行,以保证筹划的有效性。(3)实效性原则:税收筹划应保证实际降低税负,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4)风险可控原则:税收筹划应充分考虑潜在风险,保证筹划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6.2税收筹划的方法与策略6.2.1方法(1)选择低税率:利用不同税种、税率、税收优惠政策,选择税负较低的方式纳税。(2)抵扣与减免:充分运用税收抵免、减免等政策,降低应纳税额。(3)延迟纳税: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时间,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获取资金时间价值。(4)转移定价:跨国企业通过调整内部交易价格,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降低整体税负。6.2.2策略(1)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策略:深入研究税收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税收优惠政策。(2)税种选择策略:根据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和税率,选择税负较轻的税种。(3)会计政策选择策略:合理选择会计政策,降低税负。(4)投资策略:选择税收优惠政策较好的地区、行业和项目进行投资。6.3避税与反避税措施6.3.1避税避税是指通过合法手段,规避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减轻或免除税负的行为。常见的避税手段包括:税收筹划、税收漏洞利用等。6.3.2反避税措施(1)完善税法体系:加强税法立法,堵塞税收漏洞,提高税法的严密性和针对性。(2)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3)国际税收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4)强化信息披露: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要求,增加企业避税行为的风险和成本。(5)引入税收筹划风险评估机制:对税收筹划行为进行风险评估,保证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合规性。第7章财政支出管理7.1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本章主要从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原则及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7.1.1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是指为实现其职能,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将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资金支付。7.1.2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7.1.3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7.1.4财政支出的功能财政支出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等功能。7.2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本节主要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7.2.1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是保持国家财政健康运行的关键。7.2.2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了在不同领域和项目上的资金分配情况。合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7.2.3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影响因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职能定位、社会需求、政策导向等。7.3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评价本节从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7.3.1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效率是指使用财政资金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7.3.2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有助于揭示财政支出政策的有效性。7.3.3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评价方法常用的财政支出效率与效益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比较优势分析、绩效评价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提供参考,促进国家财政健康、持续发展。第8章财政收入管理8.1财政收入概述本章主要对财政收入的管理进行详细阐述。财政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大类。合理管理财政收入,优化收入结构,是保证国家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8.2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管理的主要任务如下:(1)完善非税收入法律法规体系,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使用和管理。(2)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体系,提高非税收入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3)优化非税收入结构,加大对不合理、不合规的非税收入的清理力度,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4)加强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8.3税收收入预测与监控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税收收入进行预测与监控,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税收收入预测与监控的主要措施如下:(1)建立和完善税收收入预测体系,结合宏观经济形势、税收政策变化等因素,定期开展税收收入预测分析。(2)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收效率,降低税收流失。(3)实施税收风险防控,对税收收入的异常波动进行及时预警,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4)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税收收入监控的精准度和实时性。(5)强化税收收入统计分析,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对税收收入的科学预测和有效监控,为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间财政关系9.1间财政关系的内涵与模式9.1.1内涵间财政关系是指与地方之间在财政领域中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与协调。它涵盖了税收划分、财政支出责任、间转移支付等多个方面。9.1.2模式间财政关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财政联邦主义:在财政联邦主义模式下,和地方各自拥有一定的税收权力和财政支出责任,相互之间独立运作。(2)财政单一制:在财政单一制模式下,掌握主要的税收权力和财政支出责任,地方在财政上依赖于的转移支付。(3)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在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模式下,将部分税收权力和财政支出责任下放给地方,并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实现间的财政平衡。9.2财政分权与间转移支付9.2.1财政分权财政分权是指将部分财政权力和支出责任下放给地方,使地方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