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一、目的
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我国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保护,预防和控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提高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监测、监管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
2.本制度规定了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
3.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划分和协作。
三、职责
1.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1)负责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的政策、规划和计划。
(2)负责对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3)负责对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技术、人员等保障措施的实施。
2.企事业单位:
(1)负责开展本单位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负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3)负责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3.社会组织和个人:
(1)积极参与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线索。
(2)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四、隐患排查范围
1.工业污染源:对各类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废水排放、固体废物处理、危险品存储等环节进行排查,重点检查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环节。
2.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情况进行排查,重点关注过量使用、不当施用以及废弃物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3.生活污染源:对居民生活区、商业区、服务业等生活污染源进行排查,包括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粪便处理等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环节。
4.建设项目: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进行排查,评估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潜在影响,特别是涉及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地下管线铺设等环节。
5.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进行排查,确保其正常运行,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6.矿产资源开发:对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排查,防止因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7.污染事故应急:对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潜在风险点进行排查,包括化学品泄漏、油品泄漏、工业废弃物非法排放等,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8.污染修复区域:对已经发生污染的区域进行排查,评估修复效果,确保修复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9.环境监测点位:对环境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布设合理性进行排查,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10.其他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活动:对任何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活动进行全面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仓储物流、能源生产与消费等。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由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水务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包括检查时间、地点、内容、方法、标准和要求。
3.对检查范围内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受体和潜在风险。
4.采用现场勘查、采样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结合历史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5.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二)专业检查
1.针对特定污染源或污染类型,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深入检查。
2.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如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分析、污染源追踪技术、遥感监测等。
3.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业评估,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4.对专业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备案,作为后续整改和监管的依据。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活动,制定相应的季节性检查计划。
2.春季关注农业生产的准备阶段,检查化肥、农药的储存和使用情况。
3.夏季关注降雨量较大的时期,检查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
4.秋季关注收获季节,检查农作物秸秆处理、农业废弃物处理情况。
5.冬季关注防冻措施,检查设施设备的保温和防冻措施。
(四)节假日检查
1.在节假日期间,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监管,防止因假期期间管理不善导致的环境污染。
2.对重点污染源和敏感区域进行加密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环境安全。
3.加强应急响应准备,确保在节假日期间能够迅速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常态化监控。
2.定期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期,如每月、每季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潜在隐患。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前,组织专门的工业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安全评估,重点关注高风险企业。
2.检查企业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已完成,不存在带病运行的情况。
3.确认企业应急响应计划的有效性,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疏散逃生路线和应急物资的准备情况。
4.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包括节假日值班安排、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明确。
5.对化学品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环节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发生。
6.检查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备等是否完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7.审核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确保员工在长假期间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8.检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确保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数据传输准确无误。
9.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下达整改指令,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在长假前完成整改。
10.加强长假期间的值班安排,确保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11.对长假期间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下一个长假的安全生产检查提供参考。
(二)交通安全
1.长假前,组织交通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交通设施、运输企业及重点路段进行交通安全评估。
2.检查交通设施的完好性,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护栏、隔离带等,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无损坏或缺失。
3.对运输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确保企业具备合法的运输资质,车辆符合安全标准,驾驶员具备合格的驾驶资格。
4.检查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轮胎磨损情况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5.审核驾驶员的安全培训记录,确保驾驶员了解并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掌握安全驾驶技能。
6.加强对重点路段的监控,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事故多发路段,确保道路畅通,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7.对长假期间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交通疏导和应急预案,防止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8.加强长假期间的交通巡逻,增加警力部署,确保道路安全有序。
9.对检查中发现的交通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10.利用媒体和交通广播,发布长假期间交通安全提示,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11.对长假期间的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改进方向。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前,组织环境保护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2.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固废处理设施等,确保其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
3.审核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4.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安全,确保化学品容器和仓库的安全措施得到严格执行,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5.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等,确保环境质量指标在允许范围内。
6.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的环境保护检查,确保这些区域不受长假期间人为活动的影响。
7.检查环境保护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对长假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预警,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9.加强长假期间的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10.对长假期间的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日报制度,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环境安全动态。
11.长假结束后,对环境保护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七、隐患排查分级
1.根据隐患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一级隐患:指可能导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及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隐患。
-例如:大型化学品泄漏、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严重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染排放等。
3.二级隐患:指可能导致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及公共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隐患。
-例如:小规模化学品泄漏、不规范的处理固体废物、轻微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染排放等。
4.三级隐患:指可能导致一般环境污染事故,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及公共安全构成较小威胁的隐患。
-例如:轻微化学品泄漏、一般性的农业污染、不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理等。
5.隐患等级的确定应基于专家评估、现场监测数据和历史事故记录,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八、隐患排查管理
1.建立隐患排查管理档案,记录隐患的发现、评估、整改和跟踪情况。
2.对一级隐患,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并报告上级环境保护部门。
3.对二级和三级隐患,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4.对整改完毕的隐患,进行复查验证,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5.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预防同类隐患的再次发生。
6.加强对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隐患排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7.鼓励公众参与隐患排查工作,设立举报渠道,对举报的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8.对因隐患排查不力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肃处理。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
-制定统一格式的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模板,确保报告内容全面、规范。
-排查报告应包括隐患的发现时间、地点、性质、可能影响、排查人员、排查过程、初步评估结果等信息。
-对于一级和二级隐患,必须在排查后24小时内提交排查报告,三级隐患应在排查后48小时内提交。
-排查报告需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并上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
-对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报告内容。
2.隐患建档监控
-建立隐患档案管理系统,对发现的隐患进行编号、分类、登记,形成完整的隐患档案。
-隐患档案应包含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报告、整改方案、整改过程记录、整改结果评估等相关资料。
-对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整改措施按照预定计划执行。
-整改完成后,对隐患档案进行更新,记录整改结果和后续跟踪情况。
-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审查,分析隐患整改的效果,为未来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提供参考。
-对长期存在或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重点监控,加大排查和整改力度。
-确保隐患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二次风险。
十、考核
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2.考核内容应包括隐患排查的覆盖率、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隐患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等关键指标。
3.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可进行不定期抽查。
4.考核由上级环境保护部门或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采取现场检查、资料审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卫浴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营销模式分析报告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书画艺术品线上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岳阳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货运考题
- 2024年某企业员工李四借款协议范本版B版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健康医疗费用担保方案
- 项目转让框架要点
- 办公楼导向牌施工合同
- 大数据分析项目报价表格
- 芭蕾舞演出策划方案
- 异型件自动插件机设计
- 电脑病毒及预防课件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零食店开业活动策划
- 《小米手机分析》课件
-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二次函数》92道计算题包含答案
- 教师法律法规讲座课件
- 安全生产职业病预防培训
- 三级医院评审(人力资源管理)应知应会宣讲课件
- 全省精神卫生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