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讲向阳而生——近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北斗导航定时空●
真题考点定位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浙江1月卷·T21·马克思、恩格斯论生产力①山东卷·T13·《物种起源》与《资本论》②浙江1月·T15·马克思主义
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热考角度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探索①新课标卷·T11·十月革命的组织基础②湖南卷·T15·十月革命的影响浙江1月·T16·余粮收集制①湖南卷·T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湖南卷·T19·20世纪以来是“一个新生的世界”③浙江卷·T22·列宁关注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④广东卷·T15·苏俄的工业化建设命题统计命题要点2024年2023年2022年命题分析1.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形式为主,主观题很少涉及,史料形式以文字材料为主,创设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2.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无产阶级性质。3.从复习内容上看,重点关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等内容。●
基础体系构建●
综合线索梳理线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给社会主义国家留下深刻的启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虽经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曲折和东欧剧变的挫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创新硬核聚焦
高频考点备考攻略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把握“一个标志”,理解“三个理论成果”(1)“一个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2)“三个理论成果”: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高频考点备考攻略十月革命把握“两个阶段”“两种性质”和“一个结果”(1)“两个阶段”: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两种性质”: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一个结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高频考点备考攻略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把握“一个主题”“三大政策”和“三次改革”(1)“一个主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三大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3)“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鸿蒙操作掌核心导向近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
核心价值引领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向阳而生、与时俱进,特别是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跨入新时代,既富强一个民族,更引领整个世界走向全球治理的新未来。我们坚持“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必备知识贯通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条件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④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继续理论探索:撰写《资本论》,创立唯物史观。(4)特点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第一国际(1)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2)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巴黎公社(1)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2)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列宁主义(1)形成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2)意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十月革命(1)背景①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②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十月革命(2)过程①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②成立新政权:1917年11月8日,成立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3)意义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二战前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陷入内战。②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③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④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二战前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2)新经济政策①时间:1921年3月。②内容:农业: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③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二战前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①形成: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③影响: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苏联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相继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2)赫鲁晓夫改革:苏共二十大;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3)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4)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作用;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局剧烈动荡。(2)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捷克斯洛伐克: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波兰: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匈牙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民主德国:推行“新经济体制”。(3)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平稳过渡;罗马尼亚流血冲突;两德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南斯拉夫解体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空前的活力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①《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且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②《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它以经典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它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阶级斗争现实出发,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给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2)《共产党宣言》的现代价值①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共产党宣言》不止一次地肯定了资本主义对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历史作用,社会主义改革只有更进一步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共产党宣言》明确规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革命、最有觉悟的部分,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革命性、觉悟性和先锋性,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③在积极建设精神文明方面,《共产党宣言》评述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了改良主义流派的危害性。这些理论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2.法国巴黎公社的特点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形势下爆发的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意义的深远性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3.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胜利,这就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了列宁学说的正确性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发动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方式4.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三种方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新经济政策则是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3)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5.列宁的贡献及评价(1)贡献①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民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②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2)评价①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②伟大的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6.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果,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相同点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7.战后苏联改革的四大针对性措施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改革角度表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推行私有化管理体制权力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部分管理权下放,给予集体农庄和企业部分自主权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注重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和农庄经营自主权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改革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改革重点是农业,开垦荒地、种植玉米等改革重点是工业,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提出“加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工业分配制度平均主义严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低下实行农产品收购制;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企业利润部分自留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营8.苏联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历史经验(1)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历史教训(1)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4)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典题实达素养1.(2024·浙江1月卷)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段话旨在(
)A.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B.反映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C.阐明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揭示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民族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是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促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而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排除A项;材料所述“交往和分工”指的是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交往和经济分工合作,认为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各地区的交往联系和国际分工的扩大,“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列举材料的部分关键词,未能点明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连为一体,“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2.(2024·新课标卷)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由13名布尔什维克、6名社会革命党人和3名孟什维克组成,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这(
)A.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