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1949.3)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建立新政权→巩固新政权→确立新制度毛泽东:“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是啊,我们都应当能够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进北京19491956196619761978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革开始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过渡

时期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1956年—1966年: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1976年—1978年:徘徊时期1978年—2012年: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012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归纳整理:中国现代史分期恢复时期(1949~1952)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三大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建国背景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中心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总任务: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1、政治前提: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胜利。2、军事基础: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全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基本政策及总任务。3、政策基础:1949年6月,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4、理论政策:5、人民支持:民主党派、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与支持。(二).筹备建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注意:《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1949-1954年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时空1949.9.21,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任务筹建新中国参会人员各党派、各团体等662人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规定国名、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③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作用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人大职权;②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广泛性、民主性(三).建国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四).政权性质:1949-1956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民主联合政府)4.意义(1)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社会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的成立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问题:《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政治形态:多个阶级并存,工人阶级为领导,各民主阶级联合专政。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参国政、长期合作”。经济形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结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执行任务的B24轰炸机广东东山梅花村陈公馆现貌

1949年10月1日,寄居广东的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不断地电话请示何时执行原定的轰炸计划,目标:北京!周至柔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典礼的背后1、参阅飞机挂载实弹,随时准备空战;2、典礼附近部署高射炮部队;3、反复强调检阅部队不能慌乱;4、典礼改到下午,迫使敌机考虑夜间返航不想徒增骂名的蒋中正周:“校长,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了。”蒋:“算了,任务取消!”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背景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思考】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新中国初期面临着怎样的政治、经济和外部环境。

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全国1.2亿亩土地受灾,灾民达4000万;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业约70%,轻工业约30%,农业约25%。“除了苏联,没有外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典礼。”——《泰晤士报》1949.10.3政治上: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武装土匪威胁新生政权;经济上: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财政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国际上:朝鲜战争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两极格局下美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包围。

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共和国虽已建立,它面对的考验依然是严峻的。三个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第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上仍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的150万军队,盘踞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准备顽抗。在各地,还有200万武装土匪。……第二,在战争已经结束的地区,人民政府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财政经济总崩溃、物价上涨完全失控、投机活动异常猖獗的烂摊子。……第三,新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很复杂。美国政府当时对新中国抱着敌视态度,实行禁运和封锁。苏联对中共并不完全放心,担心它成为第二个“铁托”。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对新中国缺乏了解,还存在不少疑惑。——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1949年,和平解放新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解放贵州、四川、云南地区1949年底,解放了闽南、广东大部、广西全境1950年,解放海南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毛泽东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第二场决战”?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1、推翻封建专制——上层建筑2、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制度经济基础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制度的政治力量易错提醒:土地改革后农村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归纳整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土地政策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①政策:中共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意义: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做群众基础和准备。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1):①政策:“打土豪,分田地”;②意义:农民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①政策:实行实行双减双交政策;②意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全民抗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①政策: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意义: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5.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①政策:《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②意义: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除障碍。

时期

内容

性质

作用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归纳总结1: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对比简表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变封建私有为农民私有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生活有保障,提高反“围剿”的积极性“双减双交”有限制的封建私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抗日的积极性

耕者有其田变封建私有为农民私有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放区归纳总结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哪几次?①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②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土地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③1958年以后,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④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词解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6月5日起,严禁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在市场上继续流通。以纸币换银元炒卖银元,抬高银价5月27日

1银元=100人民币6月4日1银元=1100人民币“银元之战”示意图共同目的:实质: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行政、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这张60亿圆的钞票,在当时只值百分之一块银元。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是金圆券4.4亿元计算,这张60亿圆纸币只能买到88粒米。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材料:在当时,民族资阶级既拥有官僚资产阶级所没有的政治资本,又掌握着足以影响金融、物价的经济实力。他们自以为身价很高,看不起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土包子”,没有开过工厂,没有做过大买卖,无法把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好。如果给共产党打分数,那么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同时,他们又看到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还有限,于是,就在市场上放肆地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接连掀起了四次物价上涨大风潮。——翟昌民《回首建国初》,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P58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

2.经济上——(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49-1952)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2.经济上——(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49-1952)④实质: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⑦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③目的: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⑤特点:党和政府的强力作为;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相结合;主要在大城市进行。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政府赢得人民信任;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⑥结果: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4.抗美援朝(1)背景: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材料

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义的。

——《毛泽东文集》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4、抗美援朝(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形成以舍生忘死、敢于斗争为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③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⑤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将军一定具有同感。——克拉克(联合国军指挥官)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话》(2021年10月23日)【探究思考】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军事上: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了支援前线,各地广泛动员参军参战。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期间,仅东北地区就动员了近四十万人参军(其中约三十万人参加志愿军),七十多万人组成大车队、担架队,还有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医务人员等四万五千人,前往担负战场勤务。……著名民族资本家吴蕴初的女儿、复旦大学学生吴志莲报名批准后,进入空军学校。毛泽东也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上朝鲜前线,并在那里牺牲。……全国掀起捐献热潮。……许多工厂的工人每月捐献一至三个或五至六个工作日的工资,捐出奖金的一部或全部,有的还参加义务劳动或加班生产作为捐献。到一九五二年五月底,各界人民的捐款可折合战斗机三千七百多架。——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52年6月24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告捐献武器运动已经胜利结束截至于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525.08万元,可购战斗机435架;华北地区捐款6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华东地区捐款21540.67万元,可购战斗机1436架;中南地区捐款13357.84万元,可购战斗890.5架;西南地区捐款441.22万元,可购战斗机298架;西北地区捐款1365.41万元,可购战斗机91架内蒙古捐款465万元,可购战斗机31架;其它地区和个人捐款1132.5万元,可购战斗机75.5架。总计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

——姜廷玉《解读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军出版社(1)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2)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奋战。(4)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措施概况作用剿匪镇反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巩固人民政权土地改革1950年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稳定物价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1)背景国际:①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冷战)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国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百废待兴,亟需获得国际认可和帮助打破外交封锁,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拓展国际空间。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5、外交成就材料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来传》材料2“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摘自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外交方针及政策:3、外交上:外交方针:【探究思考】通过材料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有何不同?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国际环境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4.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大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1954.061954.041955.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终确定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为拓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新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一边倒”(革命性)“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求同存异”革命型外交国家型外交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3.外交上(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政策:内容解决的问题含义意义“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革命外交思考:“一边倒”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是否矛盾?一边倒”是凸显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外交,有一定限制性。“一边倒”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它旨在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保卫人民政权,但是带有浓厚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短期而言,实行“一边倒”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就长期发展而言,不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需要,造成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开展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A.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朝鲜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第一次建交高潮)特点:大多数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中立倾向较强的欧洲国家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的“蜜月期”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通过等价交换等外贸方式,接受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帮助。为新中国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苏联送给中国的“新手大礼包”3、外交上:(3)外交成就: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1952年,东北“战利品”归还中国;1953年,归还中东铁路联合所有权;1954年,累计派遣约40万苏联专家,援建156个生产企业;1955年,放弃新疆企业“联合股份”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1958年,赠送中国一个重水反应堆。——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3)外交成就:提出:内容:特点:意义: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包容性、开放性、平等性、创新性;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确认;3、外交上: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意识形态浓厚国家利益至上阶级、革命外交和平、合作外交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3.外交上(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如何破局?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A.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B.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恩来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平等性、创新性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国家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意义:国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

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3.外交上(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革命型外交国家型外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意识形态浓厚阶级、革命外交封闭、半封闭国家利益至上和平、合作外交走向开放思考: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3.外交上(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③日内瓦会议(1954年)项目日内瓦会议背景、目的时间、地点1954年4月,瑞士日内瓦结果特点意义

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主要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中国称为“中南半岛”,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这次会议上主要想解决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实现停战。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①由于美国阻挠,朝鲜问题并未解决②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二)措施3.外交上(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④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项目背景、目的时间、地点结果特点意义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顺利进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知识拓展:

万隆精神

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内涵是:团结、友谊、合作。同:曾被殖民、独立发展、维护和平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1955年)虽然中国只获得30个国家的承认,但通过非正式渠道,它已与70个国家的人民政府建立联系,如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及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大大缓解了国际社会对中共好战和侵略性的恐惧,并且在塑造中共领导人及其政策的“理智”和“寻求和平”的形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沈志华、梁志《窥视中国》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会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1)平等性: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新中国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2)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策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3)

结盟性:“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4)

过渡性: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国际环境新中国的成立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抗美援朝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思考:新中国能够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工业化建设有利条件有哪些?内容一化三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实施

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手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一五计划私有制公有制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四、基础知识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政权巩固。(1)条件:(2)内容:一化——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三改——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材料: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的总路线。——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①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②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同步进行③渐进性和长期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特点:(4)实质: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一五计划(1953—1957)四、基础知识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③重点布局东北地区①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

锁;巩固国防的需要;③苏联影响: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地理位置: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②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东北是重点建设地区,中西部也有所发展);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也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特点:(2)原因:(3)意义: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一五计划(1953—1957)四、基础知识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③重点布局东北地区①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

锁;巩固国防的需要;③苏联影响: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地理位置: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②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东北是重点建设地区,中西部也有所发展);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也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特点:(2)原因:(3)意义: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三大改造(1953—1956底)四、基础知识(3)内容项目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展开和平赎买改造前性质个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性质步骤农业互助组(私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公有)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公有)改造后性质集体所有制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中国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指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管理之下,用各种形式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联系着、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4)实质:(5)意义: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四、基础知识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一化(工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