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高中一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一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创作灵感源于现实。2.分析美术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

2.分析作品形式、推测作者意图、判断评价作品价值意义。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2.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引: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块开启美的探索之旅,今天第一站山西博物院,这里展示我们家乡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晋候鸟尊”是其镇馆之宝;第二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里收藏了五千年中华艺术珍品;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是其馆藏精华。下一站去哪里呢,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大家来寻找它的“镇馆之宝”。提问:同学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风格各异的艺术珍品,我们到底该怎么鉴赏呢?先得探究一个基本问题: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课。学思:1、美术鉴赏的步骤及难点。(1)描述内容——作品类型、题材、背景等(2)分析形式——造型、构图、色调、空间等特征(3)解释评价——推测作者创作意图、与同类作品比较评价以上三步既是美术鉴赏的方法,也是大家一生要必备最精华、最有价值的美术学科内容。大家觉得哪步有难度?三步之间呈现什么关系?三个步骤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其中第二步是重点和难点,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作品形式来探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2、美术作品的创作活动一:通过一幅作品的分析探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问题1.作者创作《李大钊雕像》能离开这个生活原型吗?不能,作者要创作这幅作品一定要获取李大钊的形象及其英雄事迹等一手资料。同学们写作文也是这样,离开生活提供的灵感与素材,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说艺术源于生活大家应该不难理解。问题2.钱绍武《李大钊雕像》与其原型的最大不同点在哪里?雕塑形象肩膀加宽,艺术语言上多运用直线。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作者要表达什么意图呢?二者都是胸像,作者加宽肩膀把原照片竖向构图变成横向,给人以开阔雄浑的气势,突出李大钊胸怀天下,铁肩担道义的伟岸形象;运用直线、方正造型,增强了形象的正气与力量感,正是作者这样的艺术加工使整体形象拔地而起、不可动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生命力,强化了雕塑应有的恒久性、纪念性。充分说明艺术高于生活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加工处理,我们分析作品形式就是探究作品的创作过程,推测作者创作意图。活动二:请比较以下作品构图不同特点提问:从刚才分析可看出构图是美术创作(加工)重要的一环,就是把生活中复杂凌乱的形象按表达需要重新组合,赋予作品秩序的、整体的美感。同学请观察这几幅画面构图呈什么基本形?同学回答:潘天寿《雄视》竖副画面加上倒三角石头给人高耸险峻的压迫感,这是画家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正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坚实、稳定感,大家猜一猜这幅作品塑造的那个历史人物?同学怎么猜到他是秦始皇?人物头上的冕以及金字塔形的身体,给人以傲视群雄、唯我独尊的气势,应该非他莫属;圆形构图有旋转、饱满充实感;s形构图则有连绵曲折、延伸感。师:美术创作就是艺术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构图的处理及美术语言的运用,使艺术形象更典型、表达情感更强烈、传递思想更深刻。越有时代性、创新性、引领性的作品,在历史上影响越大,其价值意义就越高,越有可能成为一方“镇馆之宝”。三、课堂演练1、以4人为小组,选择以下问题之一进行讨论,谈谈美术作品如何高于生活,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1:《愚公移山》如何使用构图体现移山场景?同学回答:若干壮年男子呈弧形分布,正在挖山运石,愚公、妇孺忙于后勤服务,人物安排有疏密、动静、远近的节奏变化,层次分明。问题2:《梅杜萨之筏》为什么选择最终的构图方案?同学回答:木筏与人物呈倾斜的三角形构图,增加了向前的动势,营造了激烈、动荡的情境。问题3:两幅作品的技法是如何体现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同学回答:徐悲鸿运用中国传统笔墨,把西方明暗法用于人体的塑造,加强了体积与力量感。席里柯则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戏剧性的场景,粗犷的笔触及翻滚的云层传达出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2、推测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提问:两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意图?同学回答:作者借寓言故事,运用生活中真实的劳动场景来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坚持抗战的决心;徐悲鸿还传达了借鉴西方绘画改良中国画的艺术主张;《梅杜萨之筏》暗喻社会与人生矛盾,悲壮气氛中激荡着不屈与奋争,同时也体现作者浪漫主义的创作观念。师小结:可见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现实生活与艺术观点、主张两个方面。大家在分析作品形式基础上不难推测作者的表达意图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按照这方法,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就会渐入佳境。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在作品《奔马》《天人合一老子》《最后的晚餐》中任选其一,分析作品形式如何高于生活。小组5欣赏《奔马》同学回答后老师补充:扑面而来、急速飞奔的形象让人似乎听到战鼓般的马蹄声,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坚持抗战。坚实有力的笔墨造型、强烈的明暗对比与忧国忧民、关心社会的情感让徐悲鸿创造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新境界。小组6欣赏《最后的晚餐》分析这幅画为什么这么有名。达芬奇把人物个个面向观众、一字排开的构图与当时画家围桌而坐的构图方式截然不同,耶稣位于焦点位置;12门徒姿态表情极富变化,3人一组分置耶稣两边,既有主次又变化统一,其中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让人一览无余。画家以独特的构图、高超的表现技法、整体的明暗处理引领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和谐的审美时尚,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都让这幅画成为空前绝后的杰作。小组7、吴为山《天人合一》介绍:在太原美术馆设有“吴为山雕塑艺术馆”。2012获卢浮宫国际展雕塑金奖。100年来第一位获得此奖的华人雕塑家。作品到底好在哪?“手势”表达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手法上作者强化脸部五官结构的起伏流动感,而躯体擅长运用狂草般的线和形体,追求内心世界的表达及恣意洒脱的气质。他的作品把中国传统写意与现代抽象相结合,境界高远,内外空间的融合创新了中国雕塑表现的新形式,揭示艺术与科学的共同之处,创造空间都是无限的。看来大家已基本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