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归去来兮辞》拓展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
归去来兮辞解读(文|陈一平)
读《归去来兮辞》,先要了解“辞"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对此各家著述似乎都没说清楚。有人说“辞”本专指《楚辞》,后来将模仿《楚辞》的文体也称作“辞"。但是《归去来兮辞》与《楚辞》相去甚远,为什么说是模仿《楚辞》?也有人说“辞”即赋,故并称“辞赋"。但是《陶渊明集》第五卷“赋辞三首”,分别是《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可见在陶渊明眼里,赋是赋,辞是辞,分得可清楚了。
辞,言语文辞。辞通讼,《说文》曰:“辞,讼也。"讼,从言公声,公开言说,争言也。讼又有诵说、吟诵之意。《史记索隐·吕太后纪》:“讼,诵说也。”可见“辞"就是用公开诵说的方式来抒情言志。“辞”这个名称,清楚地标示了这一文体的特点:讲究文采韵律,抒发情志,专供吟诵,与配乐演唱的诗不同。“楚辞"就是屈原创造的“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新校楚辞序》)的“辞"。但后来的辞不再模仿楚辞,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赋既是一种吟诵方式,也是专供吟诵的篇章,又是铺陈的表现手法。“赋”这个名称,清楚地标示了这一文体的特点:讲究文采韵律,铺陈为主,专供吟诵。西汉人辞赋并称,是因为汉初骚体赋与楚辞有很多相似之处:虽有铺陈,但重在抒情,兼用比兴,形式上有“兮"这一楚辞的语言标志,情感上与屈原有强烈共鸣。西汉中期以后散体大赋成为赋的代表样式,铺陈扬厉,劝百讽一,辞与赋区别就逐渐明显了。就陶渊明三篇辞赋来看,《感士不遇赋》《闲情赋》有明显的铺陈、仿作痕迹,而《归去来兮辞》抒情言志,戛戛独造,从中也可看出辞体的特点。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与官场诀别的宣言书,序文说明求官弃官的原因和过程,是全篇的写作缘起和思想依据。文字平易流畅,表面读懂不难,但玄机暗藏,深层理解不易。文章一开始就叫穷:“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说幼稚盈室,还不算太夸张,但说瓶无储粟,显然过分了。下文明明说“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酒盈樽,有田耕种,日子过得妥妥的,为什么还叫穷呢?
接着说求官原因和过程,也是让人云里雾里。陶渊明首先说因为贫穷,在亲戚朋友劝说下动了当官的念头,但是找不到求官的门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晋末风云动荡,桓玄篡位,刘裕起兵,各地军阀为争夺政权都在网罗人才。在这种环境中,陶渊明靠走后门才当上小官:“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家叔,应该就是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提到的“从父太常夔”,太常是九卿之一,官还不算小。此句语有省略,意思是叔父因我贫苦而加以引荐,于是我被任用当小县令。陶渊明是因为穷才想当官吗?是因为亲故劝说才想当官吗?之前一直求不到官,靠家叔引荐才当上县令吗?
陶渊明选择县令的任所更是吊儿郎当:“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彭泽,县名,在今江西九江东北。陶渊明家居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彭泽隔鄱阳湖相望。公田,公家的田,这里指县令的俸禄田。古时地方官的收入,除了一定数量的俸银(现金)外,还按官职高低有一定数量的俸禄田,由役卒耕种,收获即为职官的俸禄。陶渊明嗜酒如命,萧统《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梗,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梗。"由此可知彭泽县令的俸禄田有三百亩。刚刚不是说穷得揭不开锅,才走后门求官的吗?怎么突然云淡风轻,挑个薪水够喝酒的地方就行啦?袁行需都疑惑不解,觉得“公田之利,足以为酒”“语涉该谐,而此文通篇庄重,且上文一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再言‘饥冻虽切’,所求者唯食饱也,非为酒也,且语极沉痛。此处竟以‘足以为酒’为求彭泽县令理由,文义未能衔接”,于是校改为“公田之秫,过足为润”(袁行霈《陶渊明集笼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但袁氏的说法也有问题。彭泽地处长江南岸,居民以水稻为主粮,县令之公田更不可能是无法种水稻的贫瘠之地,陶渊明坚持公田种秫,只有一个解释:酿酒用的。这不还是“语涉诙谐"吗?
而序文的“诙谐”之处不仅于此。陶渊明县令没当多久,便“眷然有归与之情”,简直一天都待不下去了,为什么还不走呢?竟然是因为惦记着那些酿酒的高粱,“犹望一稳,当敛裳宵逝”。为了这批高粱,“违己交病"都可以忍受,这不是“该谐”,而是奇屯哄!宋代马永卿就指出陶渊明这话不靠谱:“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此非种秫时也。"(《懒真子》卷五,收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3册)然而一件突发的事情让陶渊明等不及高粱就离职了:“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程氏妹是同父异母的妹妹,因嫁给程家,故言程氏妹,陶渊明写有《祭程氏妹文》。按当时礼制,已出嫁的妹妹去世,是不需要丁忧的,即便奔丧,也是短期请假,不必因此辞官。所以有人就称赞陶渊明兄妹情深。但是因为奔丧而辞职的说法也遭到质疑。《归去来兮辞》写辞官归田,是那样轻松愉快,哪有一点悲伤的样子!正如宋代洪迈说“词中正喜还家之乐,略不及武昌"(《容斋随笔》五笔卷一)。可见作者自己说的话也不可靠。萧统《陶渊明传》则给出另一种说法:“会称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愛去职,赋《归去来》。”《晋书》《宋书》《南史》所载皆大同小异,这成为陶渊明辞官原因最流行的解释。然而这个解释也有点说不通啊,正如林云铭说:“岂未仕之先,茫不知有束带谒见之时,孟浪受官,直待称遣督邮,方较论裸之微薄,礼之屈卑郎?"(《古文析义初编》卷四)
我们该如何理解序文的真情与曲笔,解读作者的字外之意、弦外之音呢?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对社会是肯定的,对官场仕进是向往的。不管是作为长沙郡公、八州都督陶侃的非嫡系后裔,还是以武昌太守陶茂之孙的身份,陶渊明不至于因为贫穷而求官,也不至于“求之靡途”。彭泽县令也不是陶渊明的第一个官职,在这之前,陶渊明已经在官场摸爬滚打将近13年。按照当时庶族子弟的惯例,陶渊明29岁有了做官的资格,做了州祭酒。陶渊明很快“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宋书·陶潜传》)。不久,又拒绝主簿之职。陶渊明当官,是冲着曾祖父那样的功业去的,当一个打杂的祭酒、主簿,注定不可能实现理想,于是毅然辞官,憋居在家。多年之后,陶渊明决定从军。在东晋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从军成为寒门子弟跻身上层社会的终南捷径。但是,对以陶侃子孙而自豪的陶渊明来说,选择从军,就等于承认了寒门的身份,这是非常痛苦的抉择。陶渊明先后担任过荆、江两州刺史桓玄、都督八州军事刘裕、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按传统观念,桓玄、刘裕这些军阀都是乱臣贼子,所以有人指责陶渊明“出处不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陶渊明为了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的确豁出去了。然而,陶渊明投身官场,就看到了官场的龌龊。他发现不管是桓玄还是刘裕,都不是理想之“君”,便毅然离去。跟从几位名声不好军阀,是陶渊明最为后悔的经历,所以在序文中不愿提及。陶渊明对仕途从“脱然有怀”变为厌恶不已,越来越怀念过去的田园生活。在出任彭泽县令之前,早已萌生与官场决绝之意。这时候刚好家叔见他闲居在家,就引荐他做官。对陶渊明来说,当一个县令如同鸡肋,只是彻底回归田园之前的过渡罢了。明白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陶渊明选择县令的任所时吊儿郎当,以戏谑的口吻说“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在当去未去之时,说“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熬了八十一天,还是忍受不了,最终拂袖而去。至于是奔程氏妹之丧,还是避见督邮,都不过是托词而已。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夸大自己的贫困呢?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阶层固化,骄奢淫逸成为贵族身份的标签。前有西晋石崇王恺斗富,后有北魏诸王竞奢。陶渊明年轻的时候并不叫穷,因为他以陶侃后代的身份自勉,雄心勃勃想建功立业。然而十多年时仕时隐、时出时归的经历使他清醒,自己不属于上层社会,不可能实现曾祖父那样的功业。这时候陶渊明就公开宣称甚至夸大自己贫穷,这是对官场、对世俗叫板,将贫穷作为自己清高的象征。而到归田后期,陶渊明生活真的贫穷的时候,他笔下贫穷生活的描写就不再是夸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写实了。
序文“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几句,是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是他辞官归田的思想依据。陶渊明的“平生之志”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建功立业,这个方面在他青壮年时更为突出。二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这是陶渊明的底线。当建功立业与任真自得的生活理想发生冲突,他便毫不犹疑与官场决绝,坚守任真自得本性。经过十多年官场煎熬,陶渊明最终认识到,只有田园生活才能实现他任真自得的生活理想。
《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一直有不同说法。本来序文已经标明写于“乙巳岁(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但有人依据后文“农人告余以春及”等内容,认为应写于第二年春,这种无视序文的说法不可取。也有人说序与正文不是同时所写,这种说法则于理不合。也有人认为“《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像而言之"(〔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文辨》)。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从之。但此说也有未善之处。我认为,全文不是写于将归未归之际,而是写于刚刚回到田园之时。所以,文中既有实写,也有想象,二者在结构上分界的标志,就是正文两处“归去来兮”呼告。
开篇一句“归去来兮”,如樊鸟脱笼,似池鱼入渊,无数次默念的话终于吼出口,多年官场的憋屈一扫而光!陶渊明从主客观两方面说明归田的必要和迫切:从自己经常挂在心上的田园这个角度说“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客观的理由;从自己的秉性、心理的角度来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是主观的理由。“心为形役”可以看作是对序文“质性自然……皆口腹自役"一段的缩写,“自”“独”,都在揶揄自作自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语出《论语·微子》,是楚狂接舆规劝孔子归隐的话。“实迷途其未远"则用《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句意。“迷途"昨非”“不谏"形容出仕,“今是”“可追"形容归田,鲜明的对比,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极端厌恶,对自己迟迟未归田的悔恨和自责。
踏上回家的路,先是乘船:“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伫立船头,任风拂衣,何等轻松愉快!继而登岸:“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家何等急切!终于到家了,“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指横木为门。《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宇”犹今之言“寒舍"。“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出到家的温暖。陶渊明第一眼看见的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李善注引《三辅诀录》说:汉蒋诩隐居时,于舍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两人来往。后人遂以三径作为隐士居所之称。这里一方面是实写家中庭园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同时也以三径代指田园生活,以松菊代指傲然独立的气节。虽然羁梏官场,差点辜负田园,但幸好松菊之心尚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更让他欣慰。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陶渊明不得不“口腹自役”。而家里有盈樽的酒等着他,有“松菊犹存"的庭园等着他,官场更不值得留恋了。你看陶渊明闲坐家中自斟自酌、漫步庭园的闲情逸致:“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遐观所见何物?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与情融,寄情于景,这正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的雏形,也说明“倦飞知还"是归田后不变的感受。陶渊明认为世人是不理解他的,本篇后文还说“世与我而相违”。他与众人有不同的志趣:饮酒喜自酌,县令不安而容膝易安,“门虽设而常关”,太阳下山还“抚孤松而盘桓”,这正是陶渊明自鸣清高的情趣,也是“倚南窗以寄傲"所寄托的东西。而这种“质性自然”的生活,只有回到田园才能得到。可见,从第一句“归去来兮"至此,是实写归田的决心、过程以及初归田园的感受。
接下来要过一种怎样的田园生活呢?陶渊明再用一句“归去来兮”领起,宣示自己理想的归田生活。首先是“请息交以绝游"。因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人遂以“驾言”指出游交往。息交绝游有什么乐趣呢?一可以“悦亲戚之情话”,这里的情话不是谈情说爱,而是指心里话。二可以“乐琴书以消忧”,三可以随时躬耕、体会大自然的神韵:“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西畴,指陶渊明家在西边的田地。但他说去耕种时或者乘车,或者荡舟,可见对此时的陶渊明来说,农耕还是朦胧的想象,当他真正参加劳动时才会晓得“带月荷锄归”,还“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息交绝游"并不是与世隔绝,不是隐居遁世,只是与官场绝交,与俗世断游,而向亲朋戚友开放,对山水田园敞怀。陶渊明的目的不在耕种,而在领略自然美景,体悟生命真谛:大自然是这样美丽,万物得时变化,生生不息。而人的生命是那样渺小、短暂,只有融入大自然律动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
最后,陶渊明从对田园生活的憧憬,深化为生命的哲思:“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寓形宇内”,把形体寄寓在天地宇宙之间,犹言活在世上。“委心”,听任本心的自然,也就是随心的意思。“去留”,即生死,去为死,留为生。“帝乡”,仙乡。《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植杖”,把手杖插在一旁。“耘”,除草。“耔”,培土。“皋”,水边高地。“啸”,把口撮起来吹气发出又长又亮的声音。啸大概是魏晋名士形体动作的标配,这些名士常用吟啸寄寓放浪形骸,傲然自得的情怀。陶渊明《饮酒·其七》也说:“啸傲东林下,聊复得此生。"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尽”,生命的尽头。是啊,活在世上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任其自然地生死?大自然风光最美好的时候,就该拄着手杖去欣赏;田园到了该耕作的时候,就该放下手杖去除除草,培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心旷神怡的时候,就顺从自己的心愿放声长啸;来到清清的水溪旁,诗兴大发的时候,就要让它自然地抒发出来而成为诗篇。既不想追求世俗的富贵荣华,又不可能寻求虚无飘渺的神仙幻境,姑且顺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了结一生吧,乐天安命,还疑虑什么呢?
和陶渊明许多名篇一样,《归去来兮辞》得到历代文人的激赏。或谓之“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李格非语),或谓之“字字如肺肝出"(清吴梯《巾箱拾羽》卷十三)。这是陶渊明率性直寄的率真,他不掩饰不甚光彩的求官过程,不掩饰对陷身仕途的悔恨,不掩饰辞官归田的喜悦。序文中的曲笔,更凸显对官场对世俗厌恶之真情。这是陶渊明心口如一的任真,他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一旦发现在官场无法实现任真自得的生活理想,他便毅然决然拂袖而去。陶渊明为文也一样真情流露。《归去来兮辞》篇末哲思应该说有当时文坛流行风气的影响,但陶渊明不是玄学家虚幻无情的山水喻道,也不是早期山水诗情景乖隔的玄言尾巴,而是经历官场煎熬之后,对田园价值的重新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作者最真实的人生体验。正是这种如肺肝出的真情流露,深深感染了后代读者。
陶渊明:我其实不是隐士(文|佚名)
提到陶渊明,有一个词必然就要被提起,这个词就是“隐士”。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晋宋时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仅留下一百多篇诗文,但是却赢得了与屈原、李白、杜甫等诗坛巨人比肩的地位。
陶渊明被后世人称为“中国田园诗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长久以来,他几乎就成了“隐士"的代名词。
但是,当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陶渊明的生活,说陶渊明是“隐士”,多少有些不准确。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你会发现,陶渊明跟传统意义上的隐士有很大的不同,他既没有做隐士的“资格”,也没有做隐士的必要,而陶渊明自己,更没有隐士的做派。
01、没有隐的“资格”
什么是隐士?简单地说,一个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要“避世”,搬到了一个角落里去住,就被人称作“隐士”。如果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即使身处闹市也没人添加关注,你归田也好,打鱼也罢,依然无人问津,这就谈不上“隐"了。所以说,做隐士也是要有资格的,这个资格就是地位和影响力。
陶渊明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不,完全没有。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残酷嗜血、动荡不安、讲究门第出身的乱世。那时没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靠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到了晋后期这种制度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操纵,提拔任用干部只看家世,不管人品和才学,整个社会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尽管陶家也出过陶侃这样的大人物,与名士孟嘉联姻,但是陶家依然没有挤进世家大族的行列。
曾祖陶侃出生于捕鱼为业的南方溪族,动荡不安的政局,给了陶侃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为东晋王朝平定了战乱,稳定了局势。因为赫赫战功,陶侃受封长沙郡公,死后追封大司马。尽管位极人臣,但是,在那个拼爹的门阀社会里,出生寒门的陶侃依然被世家贵族骂做“溪狗"。陶侃去世后,陶家没有盘根错节的家族背景,子孙遭到当权氏族的屠杀、打压,家族迅速地走向衰落。
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辈,陶家的尊荣早已不在,曾经“滕妾数十,家童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仅仅剩下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八岁那年,父亲去世,陶家更是跌落到贫寒的谷底。
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几任小官:江州祭酒、恒玄的幕僚、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任官职,是菏泽县令,仅仅当了八十多天,陶渊明便弃职而去,再未出仕。
作为一个读书人,陶渊明未尝不想为国家扫平战乱,像曾祖陶侃那样建立一番功业,然而,他却被现实一次次地击垮。
陶渊明第一任上司王凝之,那可不得了,家世显赫,名人辈出。他的父亲是书圣王羲之,妻子是“咏絮才女”谢道韫。可是王凝之却是个十足的大草包,敌人大军压境,他不去阵前御敌,跑去求神拜鬼烧高香,结果全家被杀。
幸好陶渊明不久便辞职了,不然跟着这么个蠢货,下场可想而知。
过了几年,他进了恒玄幕府,没想到恒玄是个野心家,背叛了朝廷,还废掉皇帝。
于是,刘裕起兵讨伐恒玄,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本以为这次可以为朝廷效力了,不料,刘裕也靠不住,刘裕灭了恒玄,也顺便灭了东晋,自己当上了皇帝。
刘裕掌握政权后,对恒玄的余党进行了撒网式的歼灭,就连出生世家大族的谢灵运都没有逃脱厄运,被当街斩首,年仅49岁。
那个时代,没有道德,没有底线,黑暗残酷,太多太多的读书人惨死在统治者的刀下。
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是陶渊明最明智的选择,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
陶渊明一生平淡无奇,既没有威震天下的功绩,也没有位尊势重的官位,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影响力,所以,陶渊明弃官归田谈不上是隐,仅仅是一个公务员换一个糊口的营生而已。
鲁迅曾经说过:一个人要“隐”,要有基本的条件,比如房子和童仆,至少你还要喝得上酒。高卧东山的谢安,生活安闲,衣食无忧,人家是“高隐”。“梅妻鹤子"的林逋,泛舟西湖,优哉游哉,那是“仙隐”。而陶渊明呢,“隐"之前,既无名声也没地位,“隐”之后,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忧愁吃喝用度,跟我们脑海中的“隐士"实在是大相径庭。陶渊明归田以后,过着晴耕雨读的日子,信手拈来的诗句让后人们倍生景仰,也就送上了一个“隐士”的雅号。
02、没有隐的必要
做隐士,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必要。
什么人需要隐?如果你没有地位,至少还应该有名声吧。
只有名人的一举一动才会被关注,一不小心就会上微博热搜,全网转播。这样的人,才有必要做出“隐"的动作。我想静静了,于是,找个地方躲起来,逃离公众的视线,隐去世事纷扰。
唐代诗坛有一个隐士,和王维并称“山水田园派”诗人的孟浩然。
孟浩然虽然隐居在湖北鹿门山,声名却远扬大江南北。欣赏他、赞美他的人不计其数,就连“谪仙"李白,都赤裸裸地向他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我们再看看陶渊明,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不仅不是名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异类。
当时诗坛流行什么?到了晋宋之间,魏晋风骨不在,文风转向巧饰和绮丽。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形容当时的诗歌语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光鲜亮丽、精致华美就是一切。
当时,写诗作文最时尚就是大量的引用成语,讲究形式的对仗、音律的和谐。你不按照这个套路来,你就写不出10W+的爆文,也不会被任何文学团体所接纳和认同。
陶渊明并不管这些,他就用最简单的语言写眼前的景物,写最挚爱的亲人,写他所感发的生命,酣畅淋漓的表现他的人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责子》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其一》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这都写了些什么?不是耕地播种、除草摘菜,就是骂骂小孩,这也叫诗吗?简直土得掉了渣,不但打开转发率极低,还被人笑话成“田家语”。
还有更可笑的,“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写文章居然是为了自嗨!
就连陶渊明最好的朋友文坛领袖颜延之,也是因为陶渊明人品好才跟他相处的,压根就没把他当诗人看。
陶渊明的写诗就是率性而为,随口而出,不言教化,不事雕琢。
陶渊明不但在当时备受冷落,就是死后多年,都没有引起史家、评论家的关注。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里论述晋宋之间的诗歌发展,没有提及陶渊明一个字;大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把一些三流、四流的诗人都拿过来说一说,唯独漏掉了陶渊明。
晋宋的诗坛上,基本上就忘了陶渊明这个人。钟嵘倒是没有忘记,但也仅仅将陶渊明的诗列为中品,远在阮籍、潘岳、陆机、谢灵运等之下。
陶渊明无名无钱,远离了政坛,文艺圈又不待见,一个社会边缘的人,有必要去求“隐”吗?
在整个南朝,对陶渊明刮目相待的只有萧统、萧纲俩兄弟。萧统将陶渊明的诗文整理成集,撰写了《陶渊明传》,才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一直到宋朝,陶渊明诗歌的价值才被真正的发现,在宋人眼里,陶渊明古今独步,就连谢灵运也退居二流。
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读陶诗》)
辛弃疾称:“陶县令,是吾师”。(《最高楼·吾衰矣》)
以豪放著称的辛弃疾不但欣赏陶渊明,甚至还在梦中跟他会面“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水龙吟》)
苏轼对陶诗喜爱至极,不仅把陶渊明大力推荐给亲朋好友,还把陶渊明的一百多首诗拿过来,篇篇依韵而作。
陶渊明自此身价陡增。
元好问赞美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
梁实秋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陶渊明的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生活、用生命写成,所以,今天读来,我们仍然可以深刻体会到他那种真淳深远的情思。
盛名之下,世人根据陶渊明弃官归田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将他与“隐士”相提并论。
03、没有隐士的做派
陶渊明在解决了做官与归田的矛盾之后,便选择了“躬耕自资"的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是家喻户晓,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情景交融,悠然自得的闲适场景,令人向往。
“结庐在人境"则向我们透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陶渊明并没有像隐士那样,住在深山无人之处,而是生活在热闹的人间世界,和农夫野老为邻。“而无车马喧”,他没有被人间的嘈杂、车马的喧闹所打扰,因为“心远地自偏。"
如果你内心有一片小小的净土,那么,无论你住在哪里,都会收获到安静和美好。
陶渊明之所以“种豆南山下”,因为他的祖籍、田产都在此,他并没有刻意选择居住的地点,把自己当做隐士躲藏起来。
隐士,百度百科的释义是,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就是说,隐士也是要有隐士的做派的,他们除了研究学问,还结交社会名流,与之书信来往诗词唱和,甚至经常有慕名拜访者。
我们再看看陶渊明回到乡下后,变成什么样子了:
“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不过就“图个热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种地锄草,一个典型的农夫形象;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那么穷了,还要喝酒,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呀?
陶渊明交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回到乡间,他迅速地和周围的农民朋友们打成一片: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田埂对面走来一个老乡,赶紧上去问问:“你家庄稼长得怎么样啊?要锄草了吗?”完全是一幅农业生产的现场图;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做乐,斗酒聚比邻",咱们老百姓啊,今天真高兴,兄弟们,来来来,喝酒喝酒,一醉方休;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邻居们都喜欢来我家串门,我们忆往昔,谈人生,谈理想,好不热闹。
陶渊明彻底融入了乡村生活,完全变成一个庄稼汉了,哪有一点“隐士"的做派?
在陶渊明的心中,生命没有贵贱高下,大家生来都是兄弟,他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平等待之,和睦相处。这一点,孟浩然就狭隘很多,他说“乡曲无知己”,尚能理解,农民都没上过学,跟你哪有共同语言呢?可是又说“农夫安与言”,未免太孤高自赏了。
陶渊明也有可以切磋诗文的朋友,不过颜延之,庞参军,郭主簿等少数几个而已。
陶渊明还曾与僧人、道士有过短暂的来往,一起谈玄轮道,相聚甚欢。但是当僧人道士要拉他入伙时,陶渊明立即拒绝了,你们聊,我还要回家种豆子,再见。
人对生命有不同的诠释,也有不同的诉求,你想要实现你的理想抱负,你就去做官,你想多一点对生命的欣赏,你就在家看看风景、种地喝酒,对于陶渊明来说,谈不上去与留,仕与隐。
张炜说:陶渊明最可贵之处就是的淳朴与真实,他既不“大隐”,也不“小隐"。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其他,只要送上“隐士”的帽子,都不适合诗人去戴。
04、以入世之心完成出世之愿
陶渊明不是隐士,而是一个猛士,是一位战士。
他内心并不像一面宁静的湖,时常还会翻滚起动荡的漩涡,他的诗歌里,豪言壮语比比皆是: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咏荆轲》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
陶渊明是积极的,进取的,他曾怀有建功立业的理想,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时,他更有清醒地自我认识,于是,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脱尘网超利禄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自己抗争,和社会抗争,最终,他在艰难和痛苦中挺了下来,并且成就了自己晶莹的人格。
就成就自我而言,很多诗人都比不上陶渊明。
李白是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但是好像对自己没有完全地了解,“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与韩荆州书》)人家怎么捧,他怎么信,太过自负,结果一生都在迷茫地追求。
杜甫了解生活,也了解社会,但是他对国家一腔热血,对百姓一片赤诚,一生都不甘心,都在挣扎,始终有一颗不安定的灵魂。
孟浩然隐士当得好好的,突然想做官了。为了求官,这么风流潇洒的一个人,竟然写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么笨的句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活了大半辈子还免不了迷茫,最终,落得个仕隐两失,真是悲哀。
叶嘉莹认为,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迦陵文集》)
陶渊明,他没有迷失自己,他也不像大多数的诗人,整天只嚷嚷着what、why(什么、为什么),而不知道how(怎么办),陶渊明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做。
是的,这个世界没那么好,可也没那么坏。在经历一番矛盾、挣扎以后,他的心理得到了调和,他放弃了用世之念,可是却仍以用世之心,努力保全着自己人格的完整、性情的任真。
他是一个勇者,勇敢地脱离自己所属的阶层,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他是一个强者,为了追求“自我实现”,他宁愿忍饥挨饿、受苦受难。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这是他的成功,是一个貌似“出世”人的入世成果。
叶嘉莹:陶渊明的“真"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经说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质,是质朴;绮,是华美。癯,本来是瘦,引申为单薄、简单;腴,本来是肥胖,引申为丰富。这句话的意思是:陶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简单,实际上很丰富。
一个诗人,如果你自己的感情里边先有了一段空虚,那么无论你的技巧多么高明,文字的外表多么华美,遇到真正有识见的人,他把你的诗一读,就能够知道你是实的还是虚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陶渊明的诗就从来没有过一点儿虚假的感情。苏东坡称赞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种作风,就叫做“任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全都任凭自己的真心去表现。
陶渊明为什么去做彭泽县的县令?他自己曾坦率地对人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弦歌”出于《论语阳货》的“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在这里指的是做县官。他说自己想找一个小小的县做个县官,为的是存点儿钱置些房地产来度日谋生。他还说打算在公田里种些秫米将来酿些酒喝。你看,这就是他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然而他这彭泽县令只做了八十几天,还没等到公田收获就辞官不做了。这又是为了什么?要知道,做官并不容易,如果你不肯贪赃枉法,不会苟且逢迎,那么你在官场里混实在就是受罪了。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他说,勉强改变自己的本性去适应官场生活实在比挨冻受饿还要痛苦,两相比较起来,我宁可去挨冻受饿。你看,他在辞官退隐的时候也没有标榜自己如何清高,只说这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他的“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正由于他如此真诚坦率,所以才得到古今不少人的赞美。
事实上,陶诗之所以能够形成“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风格,也与他这种任真自得的本性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一般人作诗,都难免有一个“为人”之心。所谓“为人”,还不是说要讲仁义道德或治国安邦,而是说考虑到别人对诗之好坏的评价。如果心中不能够排除这样的念头,那就是庄子所说的“有待”。
很多大诗人作诗也难免如此,例如杜甫就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话。有了这种念头,总想与人争胜,总想让自己的诗在千百年之后仍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在写诗的时候就不免逞才使气,雕琢矫饰,有时就失去了自然真率之美。
有的诗人故意把诗写得很难,让大家都不懂,像李贺、韩愈即是;也有的诗人故意把诗写得很容易,让不识字的老太婆都能听懂,像白居易即是。但不管写得难还是容易,那都是一种“为人”之心。
而陶渊明与他们都不同,宋代诗人陈后山称赞他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后山诗话》)陶渊明并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并不想和别人争个高低,也不想借作诗而留名千古,他只是内心有这么一种感受,就写出来了。既不怕写得太深让人家不懂,也不怕写得太浅让人家笑话。“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我就是我,绝不为寻求别人的理解而改变自己的面目。
于是有人就说了:“我知道了,只要说真话就是好诗。"这话对,但又不全对。因为“真”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比如我手中拿着的黑板擦,它沾了这么多粉笔灰,这是一种“真";而如果有一块水晶石放在这里,净洁得里外透明,这也是一种“真”。既然都是“真”,那就有个比较了。写诗也是如此,你做到“修辞立其诚”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你还要向上追求的话,那就看你的“真"在哪一个层次了。陶渊明的“真”,不是那种简单的、肤浅的“真”,而是一种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真”。小诗人只能够看山说山、看水说水,今天看到花开就说花开,明天看到花落就说花落。从佛法来说,这叫做“心随物转”,因为他的内心之中缺乏自我。真正伟大的诗人则不然,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他的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看见山就说是山,看见水就说是水,这就算是诗了吗?不是的。当你的口耳鼻舌身这些感官接触了外界事物之后,一定要在内心之中有一种感发,才能够形成诗。就如钟嵘《诗品序》所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一般的人对外物都有感受的能力,可是一般的人都能够“摇荡性情"吗?有的人能,有的不能。就算是都能够“摇荡性情”了,在摇荡性情之后所产生的那种感动,还有着品质和分量的不同。比如,同样写爱情,这爱情就有品质高下的不同;同样写感慨,杜甫对国计民生的那种博大的关怀,和有些人对一己得失利害的关怀,就有着范围广狭和数量大小的不同。那么,我也“立其诚"了,我也真正感动了,我感动的质量也很高、范围也很广了,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写出好诗了?还是不行。因为王国维说了,作为一个诗人,你不但要“能感之”,而且还要“能写之"。就是说,把你内心之中那个“感发的生命”传达出来,让读者也产生感发。
陶渊明的诗之所以好,是因为他能够用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的表达方法把他对生活和人生哲理的体验传达得很成功,他是“以感写思"的。怎样以感写思?往往是借用形象。
陶渊明所喜欢使用的形象,一个是鸟,一个是松,一个是菊。
在使用松和菊两个形象时,他的取义往往比较单纯,松总是象征着坚贞,菊总是象征着贞秀;但在写鸟的时候,他的取义就往往比较复杂。
比如,在我们讲的这首《饮酒》诗中,他写的是一只失群的鸟“栖栖失群鸟”。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
那一只鸟的形象很真切感人。在那首诗里,作者把他自己的感情和生命都赋予了这只鸟的形象。那首诗采取了平叙的结构,从鸟的日暮独飞写到它的徘徊、它的来去依依,写到它终于找到一棵松树作为自己的托身之所,写到它决心永远不再离开,顺序推展,写得很有次序。
在《归园田居》里他还写过“羁鸟恋旧林”,就是被人抓去养在笼子里的鸟,他说那鸟永远怀念它旧日所居的山林。
这些鸟的形象所表现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联系到陶渊明的身世经历了。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平定过苏峻等军阀的叛乱,被封为长沙郡公。所以说,陶渊明是出身于一个仕宦的家庭。但古人一般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而陶渊明虽然是陶侃的后人,却是旁支的子孙,他的这个支系到了他这一代就没落下来。他的父亲很早就死去,所以他少年的时候生活十分贫苦。因为家贫去当官,但其实做官有时候是很不自由的,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的虚伪,所以就辞官不干了。
诗要传达出一种感发的力量,而这种感发力量的大小一定与作者那感发生命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对于陶渊明这个作者就是如此,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为人,也就难以欣赏他的诗。但是我还说过,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但“能感之”,而且还“能写之"——能够把自己的感发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在读了作品之后也产生感发。
张定浩:过去时代的诗与人–陶渊明
1.风雨
谈论陶渊明,对我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或许因为谈论诗,本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句简单的话,具有多么大的力量,以及要想听到这句话,又需对历史和生命有着多少的体悟,大概子贡和子夏当时也未必知道。进而,“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句话,又并非所谓的文学批评许可证,孔子没有打算做高头讲章,他只是言诗,只是说,我可以读读诗给你听。
或许,我只能谈谈我自己,比如此刻坐在北风呼啸的窗前,看底下路面的颜色在明暗间变幻,我知道那是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
曾听老师讲,陶渊明文不如五言,五言不如四言。我听到这话时心里一动,因为我喜欢的陶渊明,正是写《停云》《时运》与《荣木》的那个陶渊明。他的五言当然也好,只是被后来的人当作文学讲惯了,也融汇到了后来的文学中去。写五言的陶渊明好比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大众情人,而写四言的陶渊明,则是一个从诗经中偊偊而出的君子,走到六朝,就停了下来。
郑风里有一首《风雨》,说的就是见到这种人时的欢喜。“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于乱世里见到不改其度的君子,如同动荡不安的风雨中听闻依旧守时的鸡鸣声,同样地让人安心,进而生出喜悦。此诗之后,风声、雨声,亦成为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声音。
诗无达诂。比如对这首诗,方玉润就以为,风雨未必喻乱世,“风雨晦暝,独处无聊,此时最易怀人。"这样解,破经学,近人情,这种感觉有点像后来的“五四”新文学,在当时都是新鲜的诗意、勇敢的突破,但我们后来的人回过头看,却没有非此即彼的必要。因为诗意云云,都是与当时当地具体读诗人的具体生命要求有关,而一首能流传的好诗,恰恰是能经得起各个时代各种环境下的各种生命的要求,这样才成其厚味,才不仅是一首拥有几个佳句的单薄的诗。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而一首好诗,其中的意思,同样也是唯嫌拣择。
风雨,是天地之间的气象,又从来不仅仅如此。《礼记孔子闲居》即云,“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周易中亦有恒卦,震上巽下,其象云: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集解纂疏解释说:“盖雷风至变,而至变之中有不变暂存,变而不失其常者。君子象之,以立身守节以不变易其常道也。”这恒卦的象辞,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和毛诗序、诗经原始一起,作为《郑风风雨》共同的注解。也惟有这样,自然、社会、个人和历史,才一同被裹挟在风雨之中,也惟有这样,这风雨以及置身其中的相见与思念,才显得丰厚。
田晓菲曾作《停云》诗的笺注,“以语所安,所安云:此诗反用《论语》开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我一个朋友对此评论道:“好悲惨的家庭生活!”话虽刻薄了点,却是让人莞尔一笑的聪敏。虽然刘熙载就曾说“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沈德潜也有类似的说法,但拿论语去框渊明,确实是把渊明给框小了,这和说“其源出于应璩”一样不靠谱。陶渊明和论语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出于”,不如说他们是同样一批书的读者。同样的一批什么书呢那就是六经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所以我更服膺厉志《白华山人诗说》的看法,“渊明之于《三百篇》,非即而取之,但遥而望之。望之而见,无所喜也,望而不见,亦无所愠”。一首《停云》,我以为便是对《郑风风雨》的遥而望之。当然,我只是自言自语,不担心会背负上“好悲惨的家庭生活"。
2、停云
陶渊明的诗,不少都有小序,且“多雅令可颂”,别有一种简净的风致。《停云》诸诗的序,前人说是仿毛诗序的写法,这未尝没有道理,但却也不能执着,执着了,就会把陶诗解作了毛诗,“思亲友"云云,也就附会出了一番规讽之意。我在想,陶渊明之所以爱写序,恐怕正是有毛诗小序之鉴在前,害怕后人也为自己的诗胡乱附会添个莫名其妙的序,索性自己出面,先把作诗的意思挑个明白,用毛诗序的形式,却反毛诗序的用意,只谈个人情怀,不及政治教化。然而,寥寥数语,又真能全部说明白么又怎能全都说明白呢所谓“发必吐之辞于诗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用一部分真话来遮掩另一些真话。渊明诗序,大抵要作如是观。
“蒙蒙时雨”,其中依稀有阮籍“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的意思,却又不是那样安静的雨,因为接在后面的是“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是一派风雨琳琅的样子。
那么,之前的“蔼蔼停云”,又是什么样子呢
我有一日被大雨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包里只有一本《古诗源》,随手翻到李陵苏武互赠诗重读。纪德在《新食粮》里曾感叹,“我们的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总是赞扬、培育并传播伤感情调,但又不是那种积极而果断的、催人奋进并建功立业的伤感,而是一种松懈的心态,称之为忧郁。"而所谓“积极而果断的、催人奋进并建功立业的伤感”,在我心里想到的形象,便是苏武所说的“慷慨有余哀"。这五个字,约略说尽了汉诗,也说尽了我喜欢汉诗的理由。
李陵的《与苏武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这不就是《偶然》么还记得黄秋生的歌声,“你不必讶异,也无需欢喜,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不过这里的“互相逾”更好,有一点点做人的骄傲在里面。后来读陶渊明,见到《闲情赋》里也有类似的句子,“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行云流水,在诗人那里,其实是多么悲哀的场面,却又都是沉默的悲哀,只可以当作歌平静地唱出来。
因此,所谓“停云”,其实背后是有一个隐而不宣的梦想,但是不能说,一说出来,就会停成了乌云。
3、有酒
说起陶渊明与酒之关系,自然都会提萧统《陶渊明集序》里的话,“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这话说得很漂亮,尤其有了后来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作比照,更觉得要漂亮些。不过,我总觉得,漂亮的话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没有凿实,本意多是纠偏,并不企图给出正确答案。
然而,“寄酒为迹"的说法,在被一再地引用之后,酒仿佛也就成了陶渊明的一件工具,如同捕鱼的荃,指月的指,每个聪明的论者都希望赶紧越过它,以便循迹进入所谓的本质世界。因此,作为一种物,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酒本身的存在是处于“锁闭”和“被遮蔽"之中的。
陶渊明写孟嘉,“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君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耳。”所谓“得酒中趣”,我想大概就是抵达酒本身的存在,而渊明和孟嘉一样,都是得酒趣的人,所以,《饮酒》二十首遍言前朝嗜酒之人,却止于汉朝,不提魏晋诸公,因为魏晋名士喝酒,是为了享乐、避祸、抗名教,各有其个人目的,却和真正的酒趣无关。
真正的酒趣,其实都不在个人,而是在群体性的礼俗和人伦之中。《奥德赛》中,有一段被誉为最有智慧之人(奥德修斯)称赞人生之最大福分的话:
个个挨次安座,面前的餐桌摆满了
各式食品肴馔,司酒把调好的蜜酒
从调缸里舀出给各人的酒杯一一斟满。
挨次安座,每个人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乃至天地中的位置,这酒才能喝得热闹和安心。而所谓“得酒莫苟辞”,不是出自个人的壮怀激烈,而不过是饮酒的古礼罢了。古时候君臣宴饮,以尽醉为欢,并设有专门的监酒,不醉不许走,谁要敢辞酒,那可是属于违法行为,要冒杀头风险的。“司正升受命,皆命:‘公曰众无不醉!’宾及诸公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我读到《周礼大射》这段话的时候,心里会起一阵感动,这里有一种对酒神精神的日神般的接纳,携手共赴醉乡,却是天地清明的态度。
君臣之外,饮酒,其实是一件朋友之间的事。《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各家注解中,我仍喜最初郑玄的笺注,“此君子谓庶人之有贤行者,其农功毕,乃为酒浆,以合朋友,习礼讲道义也。"原来这酒虽然是自家先尝,却是为朋友而备,只是朋友尚且没来,我就只好先就着最微薄的菜肴,先和家人品尝一点。郑玄又引易经兑卦的象辞,“君子以朋友讲习”,兑是喜悦的意思,原来饮酒的喜悦只是和朋友有关。读懂了这首《瓠叶》,再来看《停云》里的这句“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就不单看到一份“有”的闲适,也能看到了一份“无"的落寞,至于接下来的“愿言怀人,舟车靡从”,虽然好,却已是诗人的重言。
从君臣世界里悄然退出的他,也未必有几个相契合的朋友,因此,他总是一个人喝酒,“一生自乐"。不过,既不用应酬领导,也没有朋友欢闹,一个人喝酒,无喜无惧,其实有一点好处,就是不太会真醉。
4、友生
我最近因为要写陶渊明,各家注本参读着看了不少,也因此生出一些疑惑,不过自己也不是治古代文学的,所以也不知道这疑惑在不在理,况且自己也未必能把这些疑惑一一说清楚,所以也就这么边疑边写,心里只是想尽量写出点更有意思的话。
今天在找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没找到,但看到朱自清曾写过一篇相关的书评,我家里正好有《朱自清散文全集》,便找出这篇,是在《语文零拾》里。说句题外话,朱自清的好处,当然不在《荷塘月色》式的浓腻美文里,而在诸如《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以及《语文零拾》这样清楚明白的短篇论文里。这篇开头有一段文字,竟像为了我的疑惑而说的话:
“从前为诗文集作注,多只重在举出处,所谓‘事’;但用‘事’的目的,所谓‘义’,也当同样看重。只重‘事’,便只知找到最初的出处,不管与当句当篇切合与否;兼重‘义’才知道要找那些切合的。有些人看诗文,反对找出处;特别像陶诗,似乎那样平易,给找了出处倒损了它的天然。……固然所能找到的来历,即使切合,也还未必是作者有意引用;但一个人读书受用,有时候却便在无意的浸淫里。作者引用前人,自己尽可不觉得;可是读者得给搜寻出来,才能有充分的领会。”
作笺注也好,写文章也好,首先都是自己读书的受用,所以能写出来或者能引用的,其实也都是自己的领会,领会到哪个地步,这笺注和文章也就能到哪个地步,是一点都掺不了假的。读古诗,找到字句的出处(事典)不难,尤其在拥有电子搜索技术之后,但难的是既上溯意思的源头(义典),又下追其在后世的影响,上下求索,一一抽绎,之后,且还能和自己的生命相联系,开出新的意思。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不单是文思,也正是阅读之思。
《停云》末章,“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我翻了不少家的注解,都是浮面之辞(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虽未看到,但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里引古笺颇多,也可略窥大概),到字句出处为止,眼前这只活生生的飞鸟是来自何方,却不管不顾。
《停云》自序思亲友,因为诗很好,后来“停云"两个字,竟成了朋友相思的代名词。而其实在《停云》之前,人们提及朋友时想到的,会是另一首诗。
毛诗《六月》小序云,“《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诗经里谈论友情的,要属《小雅伐木》最为纯粹诚挚。“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读完《伐木》,就已知道《停云》里那只飞鸟的来历了,整个《停云》末章也便豁然开朗。所谓“好声相和”,正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而这鸟声背后回荡的,是来自《伐木》的古老责问,“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你怎么依然孤单一个人饮酒呢这么一看,原来接下来的“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正是诗人千载之下对此的回答。
不过我要说的,还不单是这些。我读完《伐木》,念念不忘的,是一个词--友生。三百篇里,“友生”这个词只出现过两次,一次在《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一次,就是在《伐木》里。两首诗紧挨在《小雅鹿鸣之什》里,正如兄弟和朋友的意思也总是紧紧相连。虽然注释都很简单,“友生”,即“朋友”,但在我想来,“友生”这个词,正是用最简洁的构词,说尽了朋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相信苏格拉底所说的,最好的生活是追求智慧的生活,那么,在向这样的生活尽力靠拢的路上,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肯定无法单凭自己就能判断所走的路是正确的,他一定是依稀能见到前人的身影,回头又看到另一些人正快步跟上来,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可以声气呼应的同行者在左右。记得潘雨廷先生就曾深有所慨,他说他的好处是有很多老师,也有学生,但缺憾是少了研习的同道。“慨独在余”,对于这样的生命行走,陶渊明的慨叹亦如潘先生。
当然,这样的同行者又不能太多,二三子足矣,多了,就或许会构成偏见的小团体,他们形成的包围圈会遮蔽掉原本在他前后路标般的身影,裹挟着他走向歧路而不自知。
继而,我们惯常的生命,毕竟都不能如苏格拉底般纯粹的去爱智慧,不能像苏格拉底般,在朋友的围坐和交谈中走向更好的世界。一个普通人,一生相守最长的,依然先是父母兄弟,后是妻子,再好的朋友,也都是“奄忽互相逾”。但其实,懂得了前面所说,也就明白了朋友之间,恰又是最不需要朝夕相处的,因为彼此已经镌刻在对方生命的年轮里。所以要回头再把“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轻轻读一次,这是设想在隔了漫长时空后的相见里,把自己生命的年轮打开,把被自己收藏的生命,交还给对方。
古人当中,最喜欢《停云》的,似乎是辛弃疾。他罢官闲居江西时,曾筑“停云堂”,其词中直用“停云"诗意处,凡九见。其中一首《贺新郎》最见其心,“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后面还有一句很有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接着下阙开头,点明诗意,“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末了结句,“知我者,二三子。"寥寥数句,都似乎是《停云》里欲说未说的地方,惟有两相比照下,方觉得一个太多慷慨,一个如此节制。
5、无成
我读书曾有过一个隐秘的习惯,遇到一个喜欢的作家,会留意一下他成名的年龄,再与现时的自己相比照。比如看到兰波,心里就会黯一黯;读到弗罗斯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交通安全四要教育
- 幼儿园个人保育工作计划
- 团队拓展活动总结15篇
- 整形工作总结
- 幼儿英语教学课件
- 2022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范文
- 机械实习报告15篇
- 实习大学生周记范文模板【5篇】
- 行政文员个人实习报告
- 2022年镇人大秘书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 《玉米合理密植技术》课件
- 《不稳定型心绞痛》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自媒体宣传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投标书范本
- 新保密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民航东北空管局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复习课件
- 半自理全护理老人护理管理服务投标方案
- §5-5-6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