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加快构建“强起来”的中国话语体系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当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高,同国际社会的联动互动空前广泛。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面向中国“强起来”的时代,我们不能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而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因此,要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标识性的学术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构性重生,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有利于当今世界和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无愧于时代的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摘编自洪晓楠、蔡后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材料二:几年前(注:本文作于1985年)不少作者眼盯着海外,如饥似渴,大量引进。介绍一个萨特,介绍一个海明威,介绍一个艾特玛托夫,都引起轰动。作为一个过程,是正常而重要的。近来,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作者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文学觉悟。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带上了浓郁的秦汉文化色彩;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则颇得吴越文化的气韵。他们都在寻“根”,都开始找到了“根”。这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东方文明寄予厚望。他认为西方基督教文明已经衰落,而古老沉睡着的东方文明,可能在外来文明的“挑战”之下,隐退后而得“复出”,光照整个地球。我们暂时不必追究汤氏的话是真知还是臆测,有意味的是,西方很多学者都抱有类似的观念。传说张大千去找毕加索学画,毕加索也说:你到巴黎来做什么?巴黎有什么艺术?在你们东方,在非洲,才会有艺术。……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吗?在这些人注视着的长江、黄河两岸,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这里正在出现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在向西方“拿来”一切我们可用的科学和技术等等,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阴阳相生,得失相成,新旧相因。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摘编自韩少功《文学的“根”》)材料三:2019至2022年,莫言和贾平凹先后分别推出“笔记体小说”新作《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有论者称其“直接显示出其在创作形态上与传统笔记体小说的勾连……让人很容易地联想起了《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这两位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同时操持“笔记体小说”创作,牵扯着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即“传统资源如何实现当代转化”。对此,莫言自述“经历过向西方文学广泛学习和借鉴的阶段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而他找到的正是蒲松龄:“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莫言承认自己走了一条“回转之路”,是借道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向着传统文学资源的归返;而贾平凹的自述则体现了另外一种在中西视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立场与视角,他走了一条在思想与精神境界方面吸收外来的东西、形式上则采用来自传统和民间的民族化的东西的道路。遍览作家们的自我论说及创作,他们其实都强调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对比视角,不论是绕道西方重回传统,还是借重传统文学资源,其论题皆以内容与形式为中心,使得世界与民族、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最终都落实到了文学创作的文体学与题材学两部分上。传统文学资源在他们那里都被强调为一种“形式化”的存在,文体学价值与意义尤为突出;而作家所经见的新事物构成了他们的创新点,这才是属于题材学的部分。仅就《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而言,无论从文体学来看(语言、格式、格调等),还是从题材学来看(民间传说、神鬼怪事、琐事杂记等),无不是彻彻底底地“重回传统”——只是所书写的对象已具有被时代与社会所赋予的一种“新形态”——甚至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学资源当代转化中被“照抄硬搬”式地“全盘引入”。由此可见,《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应能被看作是“当代文坛的传统文学”。它们所引起的关注,充分证明传统文学资源的旺盛生命力,甚至给我们提供了对小说的新认知,貌似是十分“陈旧的小说观念”,从历史的故纸堆中被重新挖掘、出土,作家对其作当代转化后,意义得以突显。(摘编自谢尚发《近年“笔记体小说”创作与传统的当代转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强起来”的时代需要“强起来”的中国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要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B.改革开放以来,文坛上从学习西方向回归民族根脉的转向,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追求。C.与《秦岭记》相比,莫言《一斗阁笔记》的“回转之路”,能更好地实现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D.新“笔记体小说”,既可显示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生命力,又体现出当代文学对传统的赓续传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者爱人”“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整个人类文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B.材料二中张大千学画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文化艺术方面,中国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C.材料二主谈外来文化,材料三主谈传统文化,但都强调文学创作要寻找“文化之根”。D.新“笔记体小说”与之前“寻根文学”创作理念相近,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一直在路上。(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佐证材料二中汤因比观点的一项是A.黑塞评价中国古典小说《好逑传》:“这个故事保留了以理节情的社会崇尚,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一个价值丧失时代的人来说,没有比这种崇尚更值得思考的了。”B.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拿西方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它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C.泰戈尔谈及“东方与西方”:“如果东方因此失去个性,她还能对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丝毫帮助吗?”D.雅斯贝尔斯阐释“轴心时代”概念:“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中国、印度、西方)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4)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方面与新“笔记体小说”较为一致。请结合材料三对这种创作经验加以分析。(5)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途中梁遇春今天是个潇洒的秋天,飘着零雨,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还有些只是倚着柜头,望望天色。总之,纷纷扰扰的十里洋场顿然现出闲暇悠然的气概,高楼大厦的商店好像都化作三间两舍的隐庐,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挣钱、向主顾赔笑的伙计们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乐处,正在拉闲扯散地过日,仿佛全是古之隐君子了。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几个,连坐在电车里面上银行去办事的洋鬼子们也燃着烟斗,无聊赖地看报上的广告,平时的燥气全消,这大概是那件雨衣的效力罢!到了北站,换上去西乡的公共汽车,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外面的蒙蒙细雨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车窗上不断地来临的小雨点,同河面上错杂得可喜的纤纤雨脚。此外还有粉般的小雨点从破了的玻璃窗进来,栖止在我的脸上。我虽然有些寒战,但是受了雨水的洗礼,精神格外地清醒。已撄世网,醉生梦死久矣的我真不容易有这么清醒,这么气爽。再看外面的景色,既没有像春天那娇艳得使人们感到它的不能久留,也不像冬天那样树枯草死,好似世界是快毁灭了,却只是静默地,一层轻轻的雨雾若隐若现地盖着,把大地美化了许多。我不禁微吟着乡前辈姜白石的诗句,真是“人生难得秋前雨”。其实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在路途中我们的心境是最宜于静观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是无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起,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车中、船上、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一条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们不幸未得入泮[注],只好多走些路,来见见世面罢!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到永久的自由,可见个个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并不限于罗素先生所钦定的;所怕的就是面壁参禅,目不窥路的人们,他们自甘沦落,不肯上路,的确是无法可办。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诠,便非真谛,所以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但是我觉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了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我生平所最赏心的许多美景是从到西乡的公共汽车的玻璃窗得来的。我坐在车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看着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纪长篇小说有时闭着书随便望一望外面天气,忽然觉得青翠迎人,遍地散着香花,晴天现出不可描摹的蓝色。我顿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这时我真是神魂飞在九霄云外了。甜蜜的东西看得太久了也会厌烦,真真的好景都该这样一瞬即逝,永不重来。此外在热狂的夏天,风雪载途的冬季我也常常出乎意料地获得不可名言的妙境,滋润着我的心田。会心不远,真是陆放翁所谓的“何处楼台无月明”。自己培养一个易感的心境,那么走路的确是了解自然的捷径。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科学家说我们就归于毁灭了,再也不能重走上这段路途,主张灵魂不灭的人们以为来日方长,这条路我们还能够一再重走了几千万遍。将来的事,谁去管它,也许这条路有一天遍归于毁灭。我们还是今天有路今天走罢,最要紧的是不要闭着眼睛,朦朦一生,始终没有看到了世界。1929年11月5日选自《中华散文有年精华》,有删改)[注]入泮:清代考中秀才为“入泮”。文本二:梁遇春的散文,谈读书、论学问、聊爱情、议友谊,也写发呆、坐车踏青、观火,甚至也写睡懒觉,伤春悲秋,忙碌与无聊。无论哪篇散文的观照点,都是一反常规、新颖奇特的,都闪现着奇思妙想、智慧灵动。(摘编自赵燕《异质思维的书写——梁遇春散文特质略论》)(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作者在秋雨中行路所见开始写起,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和睿智的哲思。B.在作者看来,走路可以让我们直接地了解人生,让我们的心灵不被世上的荣辱祸福扰乱,获得永久的自由。C.文章第三段写真正的美景需要自己去发现、而且得之偶然,绝不能强求,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率真、洒脱的个性。D.作者在结尾引用科学家的观点,揭示了“每个人旅途的终点是死亡”这一客观现实,也流露出悲观情绪。(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用简笔与繁笔描绘车窗外景色,第一段用简笔勾勒秋季细雨中的黯淡,第三段用繁笔渲染春、夏冬三季的妙境。B.文章第二段“三张人场券”一句,形象地说明许多人忽略了“途中”这一认识人生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C.文章结尾写道“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摇篮”与“坟墓”反差鲜明,画面感强,也能引发读者深思。D.作者博古通今,驾驭语言的功力非常深厚,文章通篇用的是流畅的白话,间或有典雅文言穿插其中,文白相映成趣。(3)文本一的标题“途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文本二论述了梁遇春散文的特质,请加以概括,并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且夫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楚王曰:“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B.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C.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D.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从连横”中涉及到的“纵横”,是战国时的策士进行国家间的联合或分化的手段。B.“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中的“过”含义不同。C.“执珪”,楚国的臣子上朝会拿玉珪遮挡视线,以示对王的尊崇,后用来代指高级爵位。D.“下风”比喻处于不利地位,亦可引申为自谦之词,文中“敝邑”“寡人”“上客”同属谦辞。(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仪认为秦国地域辽阔远胜其他国家,而且军事实力和地理位置在当时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天下臣服是早晚的事情。B.张仪威胁楚王,指出韩魏是秦国的天然盟友,如果楚国与秦对抗,必然会遭到三国的围攻,最终迫使楚王就范。C.张仪劝说楚王要认清合纵的倡导者苏秦是不值得信赖的,如果采取合纵的策略,就像以群羊对抗猛虎,必然失败。D.张仪以秦楚互换人质、联姻的方式表明诚意,以主动献城、两国约为兄弟之国诱惑楚王,获得了楚王的信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②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5)张仪在游说楚王的说辞中为什么要提到猛虎和羊?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释]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他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1)正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尽”“迥”“开”直接刻画出岳阳楼的雄伟和洞庭湖的壮阔,也暗寓登临之事。B.颔联对仗工整,“愁心”被雁带走,“好月”相伴左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传达内心感情。C.尾联写楼高风起,诗人的衣袖也随之飘舞起来,也可以体现出诗人潇洒自如的形象。D.“醉后凉风起”“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们常常以酒寓怀,但“酒”中情怀各异。(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了洞庭湖,请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写的不同用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以“,”告诫士人应具备坚毅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有敢于承担的责任感、使命感。(2)古人常慨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跳出对个体生命微渺的感伤,以“,”表达人类与自然永恒共存的哲思。(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水”无处不在、形态万千,水在文人心中引发的联想丰富多样。请写出含有“水”字的诗句,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东风夜放花千树”是辛弃疾记忆里的烟火;“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是苏味道在长安看到的烟火;“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是900多年前苏轼在杭州经历的元宵烟火……自1998年到2011年,杭州的烟花盛会成为市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时隔11年,杭州借再办烟花盛会“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始。无人机表演的亚运会会徽、亚运会吉祥物、亚运口号和亚运倒计时的画面依次定格转换,“我爱杭州”“奉献亚运”、前“兔”似锦以及“元宵快乐”等场景一一亮相。还有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和小兔子放鞭炮等形象①_____,传递共迎亚运的期盼,营造元宵喜乐的氛围。“嗖”地一声烟花从钱塘江直升上空,星光四散,绽放在夜空中,一朵接着一朵,瞬时将天空渲染成②_____的画卷。大家热情满怀,钱塘江两岸人头攒动。夜色中,因亚运崛起的杭州奥体中心建筑群的灯光和烟花③_____。绚烂烟火给兔年春节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也点燃了大家对亚运的期待。(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这面珍珠母嵌花青铜镜制作于唐中后期,正面光亮可照人,①_____,同时嵌入珍珠母和琥珀。一对在池中嬉戏的鸳鸯,荷叶、莲花环绕在它们身边,有专家据此推测,这面铜镜有可能是一份结婚礼物。自商周时代起,②_____。《战国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开篇便说邹忌“朝服衣冠,窥镜”。早先的青铜镜体型偏小,而且③_____。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镜,是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直径6厘米,镜面有光泽,镜背只有简单实用的桥型钮以便于手持。汉朝,青铜镜上才开始增加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装饰,多寓意今生好运、死后永生。唐代的铜镜品类繁多,纹饰更加丰富典雅,兼备实用与美观,来呈现了卓越的制造工艺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唐代还流行将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于是,反映人民生活、体现人们对理想的追求的吉庆画面被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专家通过鸳鸯、荷叶、莲花推测唐代的珍珠母嵌花青铜镜可能是结婚礼物。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处景物描写,请你依此推断与之相关的人物,并说明理由。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艺评论家谢冕在一次文艺访谈中说:“读书有两种用处:一是有利于提高人生境界,二是能提升人的生活趣味,这两类书都需要。”同时,谢冕又推荐两本枕边书《世说新语》《闲情偶寄》,这些书写的是小故事、小趣味,读之可让人更加热爱生活。在谈及自己创作于疫情期间的趣味随笔集《觅食记》时,谢冕表示读者应从这本书写美食的“闲书”中读出“正事”: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天南海北走起来,酸甜苦辣尝起来。谢冕关于读书的上述内容,谈及“小趣味与大境界”的话题,对我们的生活也很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加快构建“强起来”的中国话语体系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当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高,同国际社会的联动互动空前广泛。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面向中国“强起来”的时代,我们不能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而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因此,要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标识性的学术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构性重生,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有利于当今世界和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无愧于时代的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摘编自洪晓楠、蔡后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材料二:几年前(注:本文作于1985年)不少作者眼盯着海外,如饥似渴,大量引进。介绍一个萨特,介绍一个海明威,介绍一个艾特玛托夫,都引起轰动。作为一个过程,是正常而重要的。近来,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作者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文学觉悟。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带上了浓郁的秦汉文化色彩;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则颇得吴越文化的气韵。他们都在寻“根”,都开始找到了“根”。这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东方文明寄予厚望。他认为西方基督教文明已经衰落,而古老沉睡着的东方文明,可能在外来文明的“挑战”之下,隐退后而得“复出”,光照整个地球。我们暂时不必追究汤氏的话是真知还是臆测,有意味的是,西方很多学者都抱有类似的观念。传说张大千去找毕加索学画,毕加索也说:你到巴黎来做什么?巴黎有什么艺术?在你们东方,在非洲,才会有艺术。……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吗?在这些人注视着的长江、黄河两岸,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这里正在出现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在向西方“拿来”一切我们可用的科学和技术等等,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阴阳相生,得失相成,新旧相因。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摘编自韩少功《文学的“根”》)材料三:2019至2022年,莫言和贾平凹先后分别推出“笔记体小说”新作《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有论者称其“直接显示出其在创作形态上与传统笔记体小说的勾连……让人很容易地联想起了《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这两位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同时操持“笔记体小说”创作,牵扯着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即“传统资源如何实现当代转化”。对此,莫言自述“经历过向西方文学广泛学习和借鉴的阶段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而他找到的正是蒲松龄:“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莫言承认自己走了一条“回转之路”,是借道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向着传统文学资源的归返;而贾平凹的自述则体现了另外一种在中西视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立场与视角,他走了一条在思想与精神境界方面吸收外来的东西、形式上则采用来自传统和民间的民族化的东西的道路。遍览作家们的自我论说及创作,他们其实都强调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对比视角,不论是绕道西方重回传统,还是借重传统文学资源,其论题皆以内容与形式为中心,使得世界与民族、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最终都落实到了文学创作的文体学与题材学两部分上。传统文学资源在他们那里都被强调为一种“形式化”的存在,文体学价值与意义尤为突出;而作家所经见的新事物构成了他们的创新点,这才是属于题材学的部分。仅就《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而言,无论从文体学来看(语言、格式、格调等),还是从题材学来看(民间传说、神鬼怪事、琐事杂记等),无不是彻彻底底地“重回传统”——只是所书写的对象已具有被时代与社会所赋予的一种“新形态”——甚至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学资源当代转化中被“照抄硬搬”式地“全盘引入”。由此可见,《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应能被看作是“当代文坛的传统文学”。它们所引起的关注,充分证明传统文学资源的旺盛生命力,甚至给我们提供了对小说的新认知,貌似是十分“陈旧的小说观念”,从历史的故纸堆中被重新挖掘、出土,作家对其作当代转化后,意义得以突显。(摘编自谢尚发《近年“笔记体小说”创作与传统的当代转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国“强起来”的时代需要“强起来”的中国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要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B.改革开放以来,文坛上从学习西方向回归民族根脉的转向,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追求。C.与《秦岭记》相比,莫言《一斗阁笔记》的“回转之路”,能更好地实现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D.新“笔记体小说”,既可显示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生命力,又体现出当代文学对传统的赓续传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仁者爱人”“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整个人类文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B.材料二中张大千学画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文化艺术方面,中国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C.材料二主谈外来文化,材料三主谈传统文化,但都强调文学创作要寻找“文化之根”。D.新“笔记体小说”与之前“寻根文学”创作理念相近,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一直在路上。(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佐证材料二中汤因比观点的一项是AA.黑塞评价中国古典小说《好逑传》:“这个故事保留了以理节情的社会崇尚,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一个价值丧失时代的人来说,没有比这种崇尚更值得思考的了。”B.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拿西方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它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C.泰戈尔谈及“东方与西方”:“如果东方因此失去个性,她还能对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丝毫帮助吗?”D.雅斯贝尔斯阐释“轴心时代”概念:“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中国、印度、西方)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4)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方面与新“笔记体小说”较为一致。请结合材料三对这种创作经验加以分析。(5)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5)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解答】(1)C.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将二者相比。(2)C.“材料二主谈外来文化”错误。结合“近来,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作者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文学觉悟”可知,依然是主谈传统文化。(3)结合“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东方文明寄予厚望”可知,材料二中主谈的是中国文化。A.本项黑塞强调中国文化对西方社会乃至世界的积极意义,由此可知,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B.强调中西文明融合。C.谈东方文化的民族性。D.阐释“轴心时代”概念——中国、印度、西方。故选A。(4)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等作品,还有新“笔记体小说”,这些作品都以传统文学为形式,以现代生活与精神为题材。①结合“他走了一条在思想与精神境界方面吸收外来的东西、形式上则采用来自传统和民间的民族化的东西的道路”可知,文体学方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如借鉴古诗词、评书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②结合“而作家所经见的新事物构成了他们的创新点,这才是属于题材学的部分。仅就《一斗阁笔记》与《秦岭记》而言,无论从文体学来看(语言、格式、格调等),还是从题材学来看(民间传说、神鬼怪事、琐事杂记等),无不是彻彻底底地‘重回传统’”可知,题材学方面要努力创新,写出作家所经见的新事物,体现文学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的现代性。(5)①结合“莫言承认自己走了一条‘回转之路’,是借道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向着传统文学资源的归返;而贾平凹的自述则体现了另外一种在中西视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立场与视角,他走了一条在思想与精神境界方面吸收外来的东西、形式上则采用来自传统和民间的民族化的东西的道路”可知,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契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②结合“遍览作家们的自我论说及创作,他们其实都强调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对比视角,不论是绕道西方重回传统,还是借重传统文学资源,其论题皆以内容与形式为中心,使得世界与民族、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最终都落实到了文学创作的文体学与题材学两部分上”可知,在中西方文化的对照视域中,使传统资源得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答案:(1)C(2)C(3)A(4)这些作品都以传统文学为形式,以现代生活与精神为题材。①文体学方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如借鉴古诗词、评书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②题材学方面要努力创新,写出作家所经见的新事物,体现文学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的现代性。(5)①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契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②在中西方文化的对照视域中,使传统资源得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途中梁遇春今天是个潇洒的秋天,飘着零雨,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还有些只是倚着柜头,望望天色。总之,纷纷扰扰的十里洋场顿然现出闲暇悠然的气概,高楼大厦的商店好像都化作三间两舍的隐庐,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挣钱、向主顾赔笑的伙计们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乐处,正在拉闲扯散地过日,仿佛全是古之隐君子了。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几个,连坐在电车里面上银行去办事的洋鬼子们也燃着烟斗,无聊赖地看报上的广告,平时的燥气全消,这大概是那件雨衣的效力罢!到了北站,换上去西乡的公共汽车,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外面的蒙蒙细雨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车窗上不断地来临的小雨点,同河面上错杂得可喜的纤纤雨脚。此外还有粉般的小雨点从破了的玻璃窗进来,栖止在我的脸上。我虽然有些寒战,但是受了雨水的洗礼,精神格外地清醒。已撄世网,醉生梦死久矣的我真不容易有这么清醒,这么气爽。再看外面的景色,既没有像春天那娇艳得使人们感到它的不能久留,也不像冬天那样树枯草死,好似世界是快毁灭了,却只是静默地,一层轻轻的雨雾若隐若现地盖着,把大地美化了许多。我不禁微吟着乡前辈姜白石的诗句,真是“人生难得秋前雨”。其实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在路途中我们的心境是最宜于静观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是无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起,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车中、船上、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一条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们不幸未得入泮[注],只好多走些路,来见见世面罢!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到永久的自由,可见个个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并不限于罗素先生所钦定的;所怕的就是面壁参禅,目不窥路的人们,他们自甘沦落,不肯上路,的确是无法可办。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诠,便非真谛,所以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但是我觉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了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我生平所最赏心的许多美景是从到西乡的公共汽车的玻璃窗得来的。我坐在车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看着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纪长篇小说有时闭着书随便望一望外面天气,忽然觉得青翠迎人,遍地散着香花,晴天现出不可描摹的蓝色。我顿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这时我真是神魂飞在九霄云外了。甜蜜的东西看得太久了也会厌烦,真真的好景都该这样一瞬即逝,永不重来。此外在热狂的夏天,风雪载途的冬季我也常常出乎意料地获得不可名言的妙境,滋润着我的心田。会心不远,真是陆放翁所谓的“何处楼台无月明”。自己培养一个易感的心境,那么走路的确是了解自然的捷径。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科学家说我们就归于毁灭了,再也不能重走上这段路途,主张灵魂不灭的人们以为来日方长,这条路我们还能够一再重走了几千万遍。将来的事,谁去管它,也许这条路有一天遍归于毁灭。我们还是今天有路今天走罢,最要紧的是不要闭着眼睛,朦朦一生,始终没有看到了世界。1929年11月5日选自《中华散文有年精华》,有删改)[注]入泮:清代考中秀才为“入泮”。文本二:梁遇春的散文,谈读书、论学问、聊爱情、议友谊,也写发呆、坐车踏青、观火,甚至也写睡懒觉,伤春悲秋,忙碌与无聊。无论哪篇散文的观照点,都是一反常规、新颖奇特的,都闪现着奇思妙想、智慧灵动。(摘编自赵燕《异质思维的书写——梁遇春散文特质略论》)(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从作者在秋雨中行路所见开始写起,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和睿智的哲思。B.在作者看来,走路可以让我们直接地了解人生,让我们的心灵不被世上的荣辱祸福扰乱,获得永久的自由。C.文章第三段写真正的美景需要自己去发现、而且得之偶然,绝不能强求,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率真、洒脱的个性。D.作者在结尾引用科学家的观点,揭示了“每个人旅途的终点是死亡”这一客观现实,也流露出悲观情绪。(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善用简笔与繁笔描绘车窗外景色,第一段用简笔勾勒秋季细雨中的黯淡,第三段用繁笔渲染春、夏冬三季的妙境。B.文章第二段“三张人场券”一句,形象地说明许多人忽略了“途中”这一认识人生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C.文章结尾写道“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摇篮”与“坟墓”反差鲜明,画面感强,也能引发读者深思。D.作者博古通今,驾驭语言的功力非常深厚,文章通篇用的是流畅的白话,间或有典雅文言穿插其中,文白相映成趣。(3)文本一的标题“途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文本二论述了梁遇春散文的特质,请加以概括,并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标题多重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标题的各种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特质的概括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解答】(1)D.“也流露出悲观情绪”错误,应该是为了反衬作者对人生的热爱。故选D。(2)A.“第一段用简笔勾勒秋季细雨中的黯淡,第三段用繁笔渲染春、夏冬三季的妙境”错误,应该是“第一段用繁笔渲染”“第三段用简笔勾勒”。故选A。(3)①脚下的路途。由“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我生平所最赏心的许多美景是从到西乡的公共汽车的玻璃窗得来的。我坐在车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看着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纪长篇小说有时闭着书随便望一望外面天气,忽然觉得青翠迎人,遍地散着香花,晴天现出不可描摹的蓝色”可知,奔走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现、欣赏身边转瞬即逝的美景。②心灵的路途。由“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到永久的自由”可知,在途中静观万物,用心体察,培养易感心境,永葆心灵的悠然、恬静与自由。③人生的路途。由“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我们还是今天有路今天走罢,最要紧的是不要闭着眼睛,朦朦一生,始终没有看到了世界”可知,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路途,苦辛而有趣,值得我们观照和鉴赏。享受今天,热情生活,这就是人生的真谛。(4)由“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路上的行人也只是稀稀的几个,连坐在电车里面上银行去办事的洋鬼子们也燃着烟斗,无聊赖地看报上的广告”“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可知,沿途店里的伙计们、路上的行人、秋雨中的田野等等都可入文,选材灵活,文章材料丰富,小处落笔。由“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一条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可知,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提,但作者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由“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可知,明明是难得的旅行优于通常的走路,但作者偏说旅行时“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其实不少“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由此可知,本文观点新颖。作者独具慧眼,找到了新的“观照点”。答案:(1)D(2)A(3)①脚下的路途。奔走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现、欣赏身边转瞬即逝的美景。②心灵的路途。在途中静观万物,用心体察,培养易感心境,永葆心灵的悠然、恬静与自由。③人生的路途。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路途,苦辛而有趣,值得我们观照和鉴赏。享受今天,热情生活,这就是人生的真谛。(4)①选材灵活。文章材料丰富,小处落笔。沿途店里的伙计们、路上的行人、秋雨中的田野等等都可入文。②观点新颖。作者独具慧眼,找到了新的“观照点”。例如,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提,但作者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明明是难得的旅行优于通常的走路,但作者偏说旅行时“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其实不少“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且夫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楚王曰:“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B.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C.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D.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破从连横”中涉及到的“纵横”,是战国时的策士进行国家间的联合或分化的手段。B.“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中的“过”含义不同。C.“执珪”,楚国的臣子上朝会拿玉珪遮挡视线,以示对王的尊崇,后用来代指高级爵位。D.“下风”比喻处于不利地位,亦可引申为自谦之词,文中“敝邑”“寡人”“上客”同属谦辞。(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张仪认为秦国地域辽阔远胜其他国家,而且军事实力和地理位置在当时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天下臣服是早晚的事情。B.张仪威胁楚王,指出韩魏是秦国的天然盟友,如果楚国与秦对抗,必然会遭到三国的围攻,最终迫使楚王就范。C.张仪劝说楚王要认清合纵的倡导者苏秦是不值得信赖的,如果采取合纵的策略,就像以群羊对抗猛虎,必然失败。D.张仪以秦楚互换人质、联姻的方式表明诚意,以主动献城、两国约为兄弟之国诱惑楚王,获得了楚王的信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②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5)张仪在游说楚王的说辞中为什么要提到猛虎和羊?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解答此题,重点在于学生的平时积累,再结合文章内容,确定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题干内容,从文中找关键句,再仔细比对。(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再回归文言文,仔细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翻译,得出答案。【解答】(1)“明”是“法令”的谓语动词,句子表达完整,在“明”后断开,排除CD;“出”对应的宾语是“兵甲”,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句意:法令严明,士卒甘愿临难赴死,国君威严而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就能占据险峻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梁,天下凡是归顺在后的国家必然先遭灭亡。故选:B。(2)D.“上客”属敬辞。故选:D。(3)B.“韩魏是秦国的天然盟友”错误,韩魏并非秦国的天然盟友。两国是在秦国的强大实力进攻之下屈从跟随围攻楚国的。故选:B。(4)①重点字:料,估量;轻,轻率;骤,经常。译文: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②重点字:诈伪,狡诈虚伪;经营,图谋控制;混一,统一。译文: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5)“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这里将他国比作羊群,秦国比作猛虎,使用了比喻修辞,指明双方力量之悬殊,达到威吓的目的。答案:(1)B(2)D(3)B(4)①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②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5)比喻手法。将他国比喻为群羊,将秦国比喻为猛虎。形象生动地指明双方力量之悬殊,达到威吓的目的。参考译文:张仪为秦国破坏合纵推行连横策略,去游说楚王说:“秦国土地广阔占有天下一半,武力足以抵挡周围的国家,据由险山,有黄河围绕,四边都有要塞作为坚固的屏障。还有雄兵百多,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堆积如山。法令严明,士卒甘愿临难赴死,国君威严而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就能占据险峻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梁,天下凡是归顺在后的国家必然先遭灭亡。再说主张合纵的人,与驱赶群羊进攻猛虎没有什么不同。虎与羊之间的力量悬殊,是再明白不过的了。现在大王不结交猛虎却结交群羊,臣私下认为大王的考虑错了。总计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就是楚,不是楚就是秦,两国势均力敌,你争我夺,这种形式不可能使两国并立。如果大王不结交秦,秦发兵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地就不能通行;秦再攻下河东,夺取成皋,韩国必定入秦投降称臣。韩国投降称臣,魏国也就会趁此时机行动。秦国攻楚国的西面,韩魏攻楚国的北面,国家哪能不危险呢?更何况合纵盟约是聚集一群弱国去进攻最强的国家。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致使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何况楚国曾与秦国发生冲突,双方在汉中交战,楚国人没有打胜,有高级爵位而战死的有七十多人,楚国的汉中之地便由此失去。这就是常言说两虎相争啊。秦国和楚国互相削弱,而韩、魏两国却保存实力,乘机进攻楚国的后方,没有比这更危险的做法了,所以希望大王要仔细考虑。在诸侯中坚持合纵联盟的苏秦,他被封为武安君,担任燕相以后,就暗地里与燕王合谋进攻齐国瓜分齐国的土地。他于是假装在燕国获罪,出逃离开燕国到达齐国,齐王于是收留了他,任命他为相国。过了两年齐王发觉他的阴谋,非常气愤,把苏秦车裂于刑场。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现在,秦国和楚国国土相接,形势上本来是友好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劝告,我可以请秦王派太子到楚国来做人质,大王也派太子到秦国去做人质,请让秦女做大王侍奉洒扫之妾,并献出拥有万户人家的大城,收取赋税作为大王的沐浴费用,从此秦、楚两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永世互不侵犯。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所以秦王派我呈献国书,敬候您的决定。”楚王说:“我年幼无知,不懂得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承蒙贵客把秦王的意见告诉我,我听了您的高见后,愿把国事委托给您。”(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释]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他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1)正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首联中的“尽”“迥”“开”直接刻画出岳阳楼的雄伟和洞庭湖的壮阔,也暗寓登临之事。B.颔联对仗工整,“愁心”被雁带走,“好月”相伴左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传达内心感情。C.尾联写楼高风起,诗人的衣袖也随之飘舞起来,也可以体现出诗人潇洒自如的形象。D.“醉后凉风起”“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们常常以酒寓怀,但“酒”中情怀各异。(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了洞庭湖,请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写的不同用意。【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句内容的能力。需要对诗句进行深入理解,细读题干,才能找到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2)此题考查比较不同作者的诗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能力。需要把握诗人创作时的背景,这是答题的关键。【解答】(1)A.“直接刻画出岳阳楼的雄伟”有误,没有直接刻画岳阳楼的雄伟。故选A。(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放眼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遇赦放还后登高望远、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心情。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故李白的诗写的是登岳阳楼所见美好景色,抒发愉快的心情;杜甫的诗以美景衬哀情,低沉抑郁,抒发漂泊无依的痛苦之情。答案:(1)A(2)李诗:用洞庭湖的开阔烘托岳阳楼的雄伟,表达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杜诗:用洞庭湖的雄浑开阔反衬个体的渺小和孤独,表达诗人的流离漂泊之苦。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赏析:一二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三四两句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彩传神。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习习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全诗就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诫士人应具备坚毅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有敢于承担的责任感、使命感。(2)古人常慨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跳出对个体生命微渺的感伤,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表达人类与自然永恒共存的哲思。(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水”无处不在、形态万千,水在文人心中引发的联想丰富多样。请写出含有“水”字的诗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选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点字:弘、毅)(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重点字:已)(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东风夜放花千树”是辛弃疾记忆里的烟火;“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是苏味道在长安看到的烟火;“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是900多年前苏轼在杭州经历的元宵烟火……自1998年到2011年,杭州的烟花盛会成为市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时隔11年,杭州借再办烟花盛会“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始。无人机表演的亚运会会徽、亚运会吉祥物、亚运口号和亚运倒计时的画面依次定格转换,“我爱杭州”“奉献亚运”、前“兔”似锦以及“元宵快乐”等场景一一亮相。还有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和小兔子放鞭炮等形象①_____,传递共迎亚运的期盼,营造元宵喜乐的氛围。“嗖”地一声烟花从钱塘江直升上空,星光四散,绽放在夜空中,一朵接着一朵,瞬时将天空渲染成②_____的画卷。大家热情满怀,钱塘江两岸人头攒动。夜色中,因亚运崛起的杭州奥体中心建筑群的灯光和烟花③_____。绚烂烟火给兔年春节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也点燃了大家对亚运的期待。(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3)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首先要对基本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确定修辞手法;最后明确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空,由语境可知,成语修饰亚运会形象的生动,可用:惟妙惟肖。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第二空,根据“星光四散,绽放在夜空中,一朵接着一朵,瞬时将天空渲染成”,说的是多彩的景象,可用:流光溢彩。流光溢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第三空,语境说的是“灯光”“烟花”相互映衬,可用:交相辉映。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2)暗换主语,前面的主语是“杭州”,“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始”的主语是“烟花灯光秀”。修改为:时隔11年,杭州再办烟花盛会,“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启。(3)“东风夜放花千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是诗句的引用,分别是“辛弃疾”“苏味道在长安看到”“苏轼在杭州经历的”,表现了不同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的景象,又为燃放烟花增添了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是……的烟火”,三个结构相似句式的运用,使用排比句式,使得句式整齐。答案:(1)惟妙惟肖流光溢彩交相辉映(2)时隔11年,杭州再办烟花盛会,“迎亚运、庆元宵”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畔盛大开启。(3)引用、排比。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的景象,又为燃放烟花增添了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这面珍珠母嵌花青铜镜制作于唐中后期,正面光亮可照人,①_____,同时嵌入珍珠母和琥珀。一对在池中嬉戏的鸳鸯,荷叶、莲花环绕在它们身边,有专家据此推测,这面铜镜有可能是一份结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