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看似最草根、最朴素、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这种带有传统印记的文化现象的当代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民俗文化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在民间,民俗文化深藏着博大雄浑的爱国主义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它们是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民族精神是在民俗文化进而形成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同时,又经常利用优秀民间文化形式加以展现和传播。民俗文化的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民俗文化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载体,具有团结社会的亲和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并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的本土文化、民间文化受到冲击是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维护并传承这个家园,我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和独立性就不会丧失。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它进而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普遍遵从的习俗之后,便在该区域内发挥着普遍的约束力,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规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自然地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自动地维护着某种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和规则总要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和传播出来,地方戏剧和民俗形式就成为很好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这些规则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律令,以无成本的方式维持着社会秩序。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一个特定事物或事件的褒奖或鞭挞,完成价值观念的宣扬,同时又教化了人心,匡正了风气。作为民俗的惯例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传统戏曲中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的和合精神,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对于提倡人伦观念、规范人们的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协调群体生活、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且,民俗文化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借助民间文化的特点,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公民道德规范等编排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一般会深受群众欢迎。这样,既引导、教育了群众,又丰富了群众生活。直到今天,我国部分农村依然是封闭自足的体系,人们生于此长于此。尽管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可以接触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但那些东西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外界的和外人的,并非是反映自己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的。而民俗文化则不同,成为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和调节民众心理的工具。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民俗文化是反映地方民智、民风的载体。因为民俗文化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而创造的,基层民众是其创造主体,田间地头、村庄作坊是其生成、流传的舞台,因而,民间文化具有日常性、自发性、广泛性、分散性、简朴性的特点,是人们自我精神满足的方式。(摘编自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材料二:2月6日,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等承办的社火旺文化研讨会在汉中举办。中国社料院王宪昭认为:“社火文化展示着参与精神,表演现场人山人海,个个都想要融入其中。其次,社火传递着勇敢精神。‘上刀山,下火海’的展演团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同时,社火文化也体现了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的表演形式和道具也在不断革新。另外,社火表演也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比如表演者需要相互配合,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教会大家团结跟合作。”中国民俗学会杨秀表示:“社火是非常‘地气’的民间艺术,是群众自发性的艺术活动。在春节期间表演社火,完全契合‘我们的节日’这样的定位。”四川民协孟燕表示:“社火表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历史性、功能性和娱乐性。社火作为文化载体,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这些天在汉中参观社火表演时,我看到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我相信社火必将生生不息。”沈阳师大詹娜将陕西社火和沈阳社火做了对比研究:“社火文化在中原地区深耕,然后向关外地区延伸。东北社火保留了关内社火的传统,同时吸取了本地的故事和元素。杜火体现了多民族交融的集体认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希望社会能创造更多让社火表演的机会。”在陕西师大傅功振看来:“中国人过年分为备年、拜年、闹年三个阶段。其中把闹年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闹社火,它规模大、历史悠久、品类多、参与度高。春节期间闹社火,使社火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激活和保护。同时,通过社火,可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群众团结。”(摘编自2023年2月6日新浪网《专家学者齐聚汉中为社火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注】社火源于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活动,后来成为中国民间一种庆祝传统节目的获欢活动,由村民自发组织、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社火经过之处参观民众燃放爆竹迎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因为其民众性、内生性和区域性而成为目前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B.民俗文化深藏在民间的博大雄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信息链是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C.我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和独立性是否会丧失,取决于我们能否维护并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D.中国民俗学会杨秀认为社火完全契合“我们的节日”的定位是因为该民俗活动是在春节期间举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分属不同体裁,解说角度不同,但都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地域文化属性。B.由材料一可知,封闭自足的体系是导致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不同地区民俗的关键。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民俗文化既能让民众从中享受精神的愉悦满足,又能教化民众。D.由材料二可知,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不矛盾。(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是侧重于教化功能的一项民俗活动是A.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每年正月初三为年满18周岁的男子举行保嗣酒,庆贺他们顺利成人,借此让他们明白,应该从此开始履行男子汉的义务。B.今年2月4日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在长沙橘子洲举行,非遗项目体验、灯谜竞猜、民俗表演,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品尝到了一场浓郁的传统文化盛宴。C.多地政府及部门在清明节、中元节等重大节日里举行祭祀黄帝、炎帝等祭祖活动,缅怀先祖功德,弘扬民族精神,近年还出现了网络祭祀的新形式。D.从新春到五月的江南,不间断地上演“扫蚕花地、供蚕神像、逛蚕花会、祛蚕祟”等民俗活动,逐渐演化成为江南蚕乡中独具标识意义的文化符号。(4)请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简析两则材料在谈论民俗文化时有何不同。(5)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许多民俗活动,请择其两项结合材料内容简析其文化意义。(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祭陈敏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坡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到了,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金帝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不过渡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分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临江而立,已经没有人能体味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唯有她能够听懂。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处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虞姬的雕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愁,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黑暗越来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迸发起来的一团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西子湖畔依然笙歌画舫、灯火明灭,临安王朝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热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生灵涂炭似金人铁蹄下乌黑的烂泥。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而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自此,乌江水浪为之平息,渡口开始日日渡人。(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立足垓下古战场,以难民奔逃的场景描写开篇,营造出一种混乱凄清的氛围,且由面到点,为下文李清照巧遇霸王祠做铺垫。B.金人入侵、山河破碎的现实让李清照从“浓睡”与“闲愁”的诗情画意中清醒过来,这也反映出北宋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是败乱的原因之一。C.乌江渡口夜里不好渡船,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老艄公认为江水似乎从来不平息是楚霸王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D.祠堂里霸王和虞姬的塑像触动了李清照的情怀,在她眼中,人间至情超越成败得失,慷慨赴死促成生命伟岸,她对人物评价的角度独具特色。(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雕像的甲胄是冰冷的,李清照却仿佛摸到了一团火,这样的触觉反差带有夸张,却显示出非同寻常的语言张力,魅力横生。B.“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借虞姬对项王的忠贞表达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彻骨思念和自己南渡的羞耻感。C.“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这句话化抽象为具体,极言项王气势之盛,便于和下文形成对比。D.李清照狂笑,一个笑字蕴含丰富:金人猖狂嚣张,侵我河山;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无为;百姓流离失所,度日艰难;奸贼作祟,祸乱朝堂。(3)小说以“乌江江面风浪滔天,无法渡船”始,到“江水浪平,日日渡人”终,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4)有人评论本小说“这是当代女作家与一千年前的女词人的灵魂交流和追索解读,它提供的是凌空高蹈、诗意沛然的精神境界,构建了一个虚拟而现实的情感时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也。少善属文。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途于皇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其为崇重,用物不计,赏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宜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敦之以谦俭,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帝称善。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痰,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有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二人相继摄泰府事,俱为秦要结朝臣,津通略遗,由是朋党相属于泰府。十七年,承乾败,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奏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下诏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思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宗之望,靡思孝义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阻,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可解秦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降封东莱郡王。(节选自《旧唐书•太宗诸子》)(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B.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C.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D.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善属文”与“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B.秘阁,通常指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也可指尚书省或宋代官名,文中指第一个含义。C.“而先王必本人情”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囊驼传》)两句中的“本”字含义不同。D.肆诸市朝,古代被处死的罪犯以尸体示众,士示众于朝廷,大夫示众于市集,以此表明明刑正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泰是太宗的第四子,博学多才,开馆招纳士人,并有所成就,深得太宗喜爱。他受到的恩宠奖赏超越了太子的规格,是李泰产生夺嫡之心的唯一原因。B.谏议大夫褚遂良上书太宗,指出嫡庶有别,尊卑不同,如果尊卑不分,就会让奸邪之人有机可乘祸乱国家。褚遂良的谏诤之言,果然为事实所验证。C.面对太宗的谴责,太子指出因李泰图谋自己而不得不想法自保,如果授予李泰太子之位置,就落入了他的谋划之中,太宗认可。D.针对皇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府中出现的“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以为朋党”的现象,太宗、褚遂良在文中都有明确的否定态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②二人相继摄泰府事,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由是明党相属于泰府。(5)太宗在诏书中说自己“志存公道,义在无偏”,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露?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⑤恨血:《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2)请参考情感抒发、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三个角度,谈谈本诗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异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了洞箫声音之悲凉。(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统治者治理国家须善始善终的句子是“,”。(3)酒是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试写出借酒抒怀的两句,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岁末,有许多贺年片飞来飞去,像候鸟一样。从我手上飞走的鸟儿,却是小小一袭素羽,千篇一律写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的鸟儿太①,一点都没有奢华风和富贵气。我让它就这样飞向你,愿你明白这一种真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我向往的画面,我迷恋的音乐,把它送给你,你会明白吗?给你,聪明而不安定的女孩。人生不可能有太多的狂喜大悲,在这里找不到的浪漫爱情,在别处、在远方也依然是海市蜃楼。真要把所有的青春②,作一次豪赌吗?为什么不回到起始的单纯?一切的一切,听其自然,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不好吗?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你喜欢吗?给你,我朝夕共事的朋友。我们原该相知很深的,但也许太熟悉了,反而无法真正沟通。一棘柳树与一株水杉,栽得再近也无法彼此了解。()真想让你明白:我无意于与人竞争什么,也不想在某个光圈中成为聚光点,我只想在自己的围墙之内,让我的心灵自由生长,迎风开出素淡的花。可我不能解释,因为那也许低看了你。对你,这句诗是一种无须防范、③的默契。你会珍惜吗?(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我们之间却这样,像草木一样陌生。B.但我们不是草木,我们为什么这样?C.但我们之间却这样,怎能像草木一样陌生?D.但我们不是草木,我们是不能这样子。(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关于空间站里的话题成为了热点。空间站的食品一放都是半年多,怎么保鲜?①___________,所以保存期会很长。而一旦真空包装袋被打开了,可以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保鲜。空间站里的冰箱,温度在零上2度至8度。容积并不是很大,大小是10升,而家里的冰箱一般都在200升以上。②___________。首先,航天冰箱是高效节能的典范。它的能耗降低了25%,制冷效率提高了50%。同时,它是智能控制的高手。通过物联网技术,地面可以控制这个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冰箱,实现天地一体化全程监测。此外,在重量和大小限定的前提下,冰箱的设计要求更高,要能不但够坚持十多年的在轨运行,而且还要扛住发射阶段的震动。除了食品冰箱,③___________用来储存空间生物医学样本、药物、试剂等物品。(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冰箱在重量和大小限定的前提下,其设计要求更高,要能不但够扛住发射阶段的震动,而且还要能坚持十多年的在轨运行。B.在重量和大小限定的前提下,冰箱的设计要求更高,它不但要能够坚持十多年的在轨运行,而且还要能扛住发射阶段的震动。C.在重量和大小限定的前提下,冰箱的设计要求更高,它不但要能够扛住发射阶段的震动,而且还要能坚持十多年的在轨运行。D.在重量和大小限定的前提下,需要设计出要求更高的冰箱,不但要能够能坚持十多年的在轨运行,而且还要扛住发射阶段的震动。(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君子之怀,蹈大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魏征《十渐不克终疏》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意思是:谦卑自守,有德而不显)。——《礼记》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以上几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看似最草根、最朴素、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这种带有传统印记的文化现象的当代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民俗文化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在民间,民俗文化深藏着博大雄浑的爱国主义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它们是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民族精神是在民俗文化进而形成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同时,又经常利用优秀民间文化形式加以展现和传播。民俗文化的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民俗文化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载体,具有团结社会的亲和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并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的本土文化、民间文化受到冲击是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维护并传承这个家园,我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和独立性就不会丧失。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它进而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普遍遵从的习俗之后,便在该区域内发挥着普遍的约束力,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规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自然地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自动地维护着某种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和规则总要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和传播出来,地方戏剧和民俗形式就成为很好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这些规则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律令,以无成本的方式维持着社会秩序。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一个特定事物或事件的褒奖或鞭挞,完成价值观念的宣扬,同时又教化了人心,匡正了风气。作为民俗的惯例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传统戏曲中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的和合精神,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对于提倡人伦观念、规范人们的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协调群体生活、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且,民俗文化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借助民间文化的特点,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公民道德规范等编排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一般会深受群众欢迎。这样,既引导、教育了群众,又丰富了群众生活。直到今天,我国部分农村依然是封闭自足的体系,人们生于此长于此。尽管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可以接触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但那些东西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外界的和外人的,并非是反映自己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的。而民俗文化则不同,成为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和调节民众心理的工具。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民俗文化是反映地方民智、民风的载体。因为民俗文化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而创造的,基层民众是其创造主体,田间地头、村庄作坊是其生成、流传的舞台,因而,民间文化具有日常性、自发性、广泛性、分散性、简朴性的特点,是人们自我精神满足的方式。(摘编自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材料二:2月6日,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等承办的社火旺文化研讨会在汉中举办。中国社料院王宪昭认为:“社火文化展示着参与精神,表演现场人山人海,个个都想要融入其中。其次,社火传递着勇敢精神。‘上刀山,下火海’的展演团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同时,社火文化也体现了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的表演形式和道具也在不断革新。另外,社火表演也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比如表演者需要相互配合,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教会大家团结跟合作。”中国民俗学会杨秀表示:“社火是非常‘地气’的民间艺术,是群众自发性的艺术活动。在春节期间表演社火,完全契合‘我们的节日’这样的定位。”四川民协孟燕表示:“社火表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历史性、功能性和娱乐性。社火作为文化载体,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这些天在汉中参观社火表演时,我看到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我相信社火必将生生不息。”沈阳师大詹娜将陕西社火和沈阳社火做了对比研究:“社火文化在中原地区深耕,然后向关外地区延伸。东北社火保留了关内社火的传统,同时吸取了本地的故事和元素。杜火体现了多民族交融的集体认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希望社会能创造更多让社火表演的机会。”在陕西师大傅功振看来:“中国人过年分为备年、拜年、闹年三个阶段。其中把闹年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就是闹社火,它规模大、历史悠久、品类多、参与度高。春节期间闹社火,使社火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激活和保护。同时,通过社火,可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群众团结。”(摘编自2023年2月6日新浪网《专家学者齐聚汉中为社火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注】社火源于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活动,后来成为中国民间一种庆祝传统节目的获欢活动,由村民自发组织、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社火经过之处参观民众燃放爆竹迎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因为其民众性、内生性和区域性而成为目前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B.民俗文化深藏在民间的博大雄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信息链是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C.我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和独立性是否会丧失,取决于我们能否维护并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D.中国民俗学会杨秀认为社火完全契合“我们的节日”的定位是因为该民俗活动是在春节期间举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两则材料分属不同体裁,解说角度不同,但都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地域文化属性。B.由材料一可知,封闭自足的体系是导致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不同地区民俗的关键。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民俗文化既能让民众从中享受精神的愉悦满足,又能教化民众。D.由材料二可知,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并不矛盾。(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是侧重于教化功能的一项民俗活动是DA.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每年正月初三为年满18周岁的男子举行保嗣酒,庆贺他们顺利成人,借此让他们明白,应该从此开始履行男子汉的义务。B.今年2月4日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在长沙橘子洲举行,非遗项目体验、灯谜竞猜、民俗表演,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品尝到了一场浓郁的传统文化盛宴。C.多地政府及部门在清明节、中元节等重大节日里举行祭祀黄帝、炎帝等祭祖活动,缅怀先祖功德,弘扬民族精神,近年还出现了网络祭祀的新形式。D.从新春到五月的江南,不间断地上演“扫蚕花地、供蚕神像、逛蚕花会、祛蚕祟”等民俗活动,逐渐演化成为江南蚕乡中独具标识意义的文化符号。(4)请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简析两则材料在谈论民俗文化时有何不同。(5)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许多民俗活动,请择其两项结合材料内容简析其文化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类文本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A.“因为其民众性、内生性和区域性”“成为”错误。材料一原文为“看似最草根、最朴素、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正日益成为”是指民俗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正在”影响着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成为”。此外“其民众性、内生性和区域性”也不是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的原因。B.“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信息链”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民俗文化深藏着博大雄浑的爱国宝义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它们是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可知,文中的“它们”是指“民俗文化”,而不是“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信息链”。D.“是因为该民俗活动是在春节期间举行”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社火是非常‘地气’的民间艺术,是群众自发性的艺术活动。在春节期间表演社火,完全契合‘我们的节日’这样的定位”可知,不仅因为举办时间特殊,还因为社火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有民众基础,参与性强。故选:C。(2)B.“无法理解和接受不同地区民俗”错误。材料一并没有说到人们对不同地区民俗无法理解和接受,只是说“那些东西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外界的和外人的,并非是反映自己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的”。(3)A.“保嗣酒”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在教导年满18岁的男子担负社会责任,履行公民权利。B.非遗元宵喜乐会,体验非遗项目、民俗表演、观灯猜谜,这些活动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知识,乃至现代科技、时政经济知识。C.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祭祀祖先目的主要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缅怀祖德,弘扬孝道,继承文化,凝聚民心,振奋精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发展。D.祈蚕等民俗活动主要是为了感念蚕神恩赐与祈求蚕业丰收带来富裕生活,主要是为了祈福求瑞与消灾避祸。故选:D。(4)文体上:材料一摘编自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属于社科类论文,论文观点鲜明——民俗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其当代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讨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材料二摘编自2023年2月6日新浪网《专家学者齐聚汉中为社火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是新闻稿,是对“民俗文化研讨会”的报道,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研讨内容——2月6日,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汉中市文联、汉中市民协等承办的社火旺文化研讨会在汉中举办。列举了多个不同代表人物的观点,涉及多个话题。表达上:材料一论文讲求科学性,不带主观偏见,语言严谨、用词准确:比如“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民俗文化的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民俗文化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载体,具有团结社会的亲和力”“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表达科学;比如“不可估量的”“正日益成为”“部分农村”等词语,严谨准确。材料二研讨会内容表述偏口语,记叙描述带有情感倾向,颇具生活气息。如“表演现场人山人海,个个都想要融入其中”“‘上刀山,下火海’的展演团”“比如表演者需要相互配合,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教会大家团结跟合作”“这些天在汉中参观社火表演时,我看到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我相信社火必将生生不息”“希望社会能创造更多让社火表演的机会”等,形象生动,情感鲜明。(5)根据材料一“看似最草根、最朴素、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民族精神是在民俗文化进而形成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同时,又经常利用优秀民间文化形式加以展现和传播”“民俗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并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而民俗文化则不同,成为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和调节民众心理的工具。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材料二“社火文化展示着参与精神……社火传递着勇敢精神”“杜火体现了多民族交融的集体认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希望社会能创造更多让社火表演的机会”“通过社火,可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群众团结”可以概括出意义:体现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寄托情感愿望、凝聚力量等。端午节的民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囊、插栀子花、抹露水、饮酒、采草药等等。作答时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民俗活动的意义分析端午节习俗,言之成理即可。比如“赛龙舟”,首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具有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的作用;其次赛龙舟是需要大家的协同努力的竞技活动,这又具有了传承团结求索、奋勇争先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答案:(1)C(2)B(3)D(4)①文体上:材料一是社科类论文,论文观点鲜明,主要讨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材料二是新闻稿,是对“民俗文化研讨会”的报道,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研讨内容,涉及多个话题。②表达上:材料一论文讲求科学性,不带主观偏见,语言严谨、用词准确。材料二研讨会内容表述偏口语,记叙描述带有情感倾向,颇具生活气息。(5)①吃粽子——起源于祭祀祖先神灵,后成为专祭屈原的方式,寓意缅怀祖先和屈原精神,传承爱国思想,表达祈求国家振兴、人民安定的强烈愿望。②赛龙舟——起源于对龙的图腾崇拜,五月初五,“飞龙在天”,万民共祭,竞赛龙舟,后成为纪念屈原忌日的形式,意在凝聚龙的传人之心,增强民族认同,传承团结求索、奋勇争先的伟大民族精神。③插艾叶、挂菖蒲——按干支纪元方式,五月初五恰是午月午日,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将至,人们以此消毒辟邪,祛病除灾,祈福安康。因艾叶、菖蒲芳香清新,人们又以此意喻屈原芳香脱俗精神源远流长,流芳百世,表达对屈原精神的传承。④佩香囊——同③。⑤插栀子花、抹露水——传说源于屈原之姊女婴的爱好,插栀子花,抹露水可以祛屑、防虱、青发,美化生活,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纯洁美好的品德的传承和对美的追求。⑥踏露水——源于人们认为端午露水可以祛风湿、防疾病、除脚气、防蚂蟥。后成为纪念屈原常年披晨曦、踩露水泽畔行吟的一种方式,表达人们对屈原尝遍艰辛、忧国忧民的精神的怀念。⑦饮(洒、抹)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阳盛阴起,此后气温升高,湿气加重,虫毒滋生。人们以此杀虫除害、辟邪消毒、消灾防病,也体现了人们对恶毒势力的痛恨,对健康平安生活的向往。(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祭陈敏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坡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到了,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金帝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不过渡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分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临江而立,已经没有人能体味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唯有她能够听懂。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处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虞姬的雕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愁,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黑暗越来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迸发起来的一团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西子湖畔依然笙歌画舫、灯火明灭,临安王朝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热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生灵涂炭似金人铁蹄下乌黑的烂泥。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而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自此,乌江水浪为之平息,渡口开始日日渡人。(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立足垓下古战场,以难民奔逃的场景描写开篇,营造出一种混乱凄清的氛围,且由面到点,为下文李清照巧遇霸王祠做铺垫。B.金人入侵、山河破碎的现实让李清照从“浓睡”与“闲愁”的诗情画意中清醒过来,这也反映出北宋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是败乱的原因之一。C.乌江渡口夜里不好渡船,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老艄公认为江水似乎从来不平息是楚霸王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D.祠堂里霸王和虞姬的塑像触动了李清照的情怀,在她眼中,人间至情超越成败得失,慷慨赴死促成生命伟岸,她对人物评价的角度独具特色。(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项王雕像的甲胄是冰冷的,李清照却仿佛摸到了一团火,这样的触觉反差带有夸张,却显示出非同寻常的语言张力,魅力横生。B.“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借虞姬对项王的忠贞表达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彻骨思念和自己南渡的羞耻感。C.“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这句话化抽象为具体,极言项王气势之盛,便于和下文形成对比。D.李清照狂笑,一个笑字蕴含丰富:金人猖狂嚣张,侵我河山;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无为;百姓流离失所,度日艰难;奸贼作祟,祸乱朝堂。(3)小说以“乌江江面风浪滔天,无法渡船”始,到“江水浪平,日日渡人”终,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4)有人评论本小说“这是当代女作家与一千年前的女词人的灵魂交流和追索解读,它提供的是凌空高蹈、诗意沛然的精神境界,构建了一个虚拟而现实的情感时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开头结尾安排的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这也反映出北宋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是败乱的原因之一”错误,文中并没有反映社会动荡的原因,无文本依据,无中生有。故选B。(2)B.“对亡夫赵明诚的彻骨思念和自己南渡的羞耻感”错误,作者主要是借此来表达李清照的气节。故选B。(3)开头“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不行,夜里是从来不过渡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没有平息过”,结尾“自此,乌江水浪为之平息,渡口开始日日渡人”,以乌江江面风浪滔天,无法渡船始,到江水浪平,日日渡人终,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江水如泣如诉,从来没有平息过,到最后“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自此,乌江水浪为之平息,渡口开始日日渡人”,可见,通过江水由汹涌到宁静的变化,表现了正确理解项王自刎乌江的意义的重要性。主旨上,霸王祠有了李清照赞扬项羽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江水开始浪平。凸显对“气节”的礼赞;江水前后变化之大,增加了小说的玄秘色彩。(4)首先要对题干评论性的话进行解读,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信息,“一千年前的女词人的灵魂交流”“凌空高蹈、诗意沛然的精神境界”“虚拟而现实的情感时空”;其次,要对这些评价性的关键词进行精准解读,“与千年前女词人的灵魂交流”是指小说在创作特色上打破时空,富有联想性和艺术性,“凌空高蹈、诗意沛然的精神境界”指向小说的主旨呈现,“虚拟而现实的情感时空”指的是小说题材具有故事新编的特点,联系历史与现实;最后,结合文本进行规范作答。小说写李清照的所见所思所感,都是虚构的情节,“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等语句,通过细节描写、联想想象等,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文章内容写关于李清照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和历史有关,但作者采用新编的方式为手法,着眼于历史和现实,以史喻实,历史和现实均有关照。结合“冲天霸气”“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可知,表达出了对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的弘扬,对屈辱偷生的入骨讽刺,也展现出对家国担当的热烈期许。答案:(1)B(2)B(3)①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内容上,通过江水由汹涌到宁静的变化,表现了正确理解项王自刎乌江的意义的重要性。③主旨上,可以更好地凸显对“气节“的礼赞;④艺术手法上,增加了小说的玄秘色彩。(4)①这篇小说取材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但是作者虚构了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通过细节描写、联想想象、人物形象的刻画、神话色彩的添加,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②作者以李清照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为基础,以新编的方式为手法,着眼于历史和现实,以史喻实,历史和现实均有关照。③借助李清照渡江拜访霸王祠的虚构故事,表达出了对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的弘扬,对屈辱偷生的入骨讽刺,也展现出对家国担当的热烈期许。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濮王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也。少善属文。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途于皇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其为崇重,用物不计,赏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宜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敦之以谦俭,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帝称善。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痰,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有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二人相继摄泰府事,俱为秦要结朝臣,津通略遗,由是朋党相属于泰府。十七年,承乾败,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奏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下诏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思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宗之望,靡思孝义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阻,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可解秦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降封东莱郡王。(节选自《旧唐书•太宗诸子》)(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B.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C.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D.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少善属文”与“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B.秘阁,通常指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也可指尚书省或宋代官名,文中指第一个含义。C.“而先王必本人情”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囊驼传》)两句中的“本”字含义不同。D.肆诸市朝,古代被处死的罪犯以尸体示众,士示众于朝廷,大夫示众于市集,以此表明明刑正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李泰是太宗的第四子,博学多才,开馆招纳士人,并有所成就,深得太宗喜爱。他受到的恩宠奖赏超越了太子的规格,是李泰产生夺嫡之心的唯一原因。B.谏议大夫褚遂良上书太宗,指出嫡庶有别,尊卑不同,如果尊卑不分,就会让奸邪之人有机可乘祸乱国家。褚遂良的谏诤之言,果然为事实所验证。C.面对太宗的谴责,太子指出因李泰图谋自己而不得不想法自保,如果授予李泰太子之位置,就落入了他的谋划之中,太宗认可。D.针对皇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府中出现的“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以为朋党”的现象,太宗、褚遂良在文中都有明确的否定态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②二人相继摄泰府事,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由是明党相属于泰府。(5)太宗在诏书中说自己“志存公道,义在无偏”,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聪令”是一个词,“聪明灵巧”的意思,不可断开,排除BD;“自”修饰“构”,不可断开,排除C。译文:自幼就聪明灵巧,很爱好文学,(朕)对你的恩遇极其隆重,赐予的爵位也超越了一定规范,你却不思往圣先哲的训诫,自己导致了骄傲和僭越的过错,受到奸邪小人的言论的蛊惑,相信别人挑拨离间的言辞。故选:A。(2)D.“士示众于朝廷,大夫示众于市集”错误。应该是“士示众于市集,大夫示众于朝廷”。故选:D。(3)A.“是李泰产生夺嫡之心的唯一原因”错误。原文第3段表述为“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潜有夺嫡之意”,李泰产生夺嫡之意,是因为当时的皇太子承乾腿脚患病,走路不便。故选:A。(4)①“惟”,想到;“道德”,以德导之;“道”,通“导”;“齐礼”,用礼来教化。译文:(为人臣子)想到尽忠和尽孝,因此才可以褒奖他们,用德行来劝导他们,用礼义来教化他们,最终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才。②“摄”,代理;“要结”,邀约交接;“属”,相继、连续不断。译文:两人相继代理李泰府中的事务,都替李泰邀约交接朝臣,通过贿赂赠送财物疏通关系,由此大臣们结为朋党在李泰府中相继进出。(5)①由原文“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途于皇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谏曰……帝称善”可知,太宗虽然在恩宠奖赏李泰方面超越了太子的规格,但是他接受了褚遂良的劝谏。②由原文“十七年,承乾败,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太宗因下诏”可知,太子承乾的谋划败露,能够站在他的角度理解其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③由原文“朕闻……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魏王泰,朕之爱子……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借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宗之望,靡思孝义之则”“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可知,用忠孝节义同时教育二人,指出二人的错误,并均给予相应惩罚。答案:(1)A(2)D(3)A(4)①(为人臣子)想到尽忠和尽孝,因此才可以褒奖他们,用德行来劝导他们,用礼义来教化他们,最终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才。②两人相继代理李泰府中的事务,都替李泰邀约交接朝臣,通过贿赂赠送财物疏通关系,由此大臣们结为朋党在李泰府中相继进出。(5)①太宗虽然在恩宠奖赏李泰方面超越了太子的规格,但是他接受了褚遂良的劝谏。②太子承乾的谋划败露,能够站在他的角度理解其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③用忠孝节义同时教育二人,指出二人的错误,并均给予相应惩罚。参考译文:濮王李泰,字惠褒,是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他年少就擅长写文章。太宗因为他喜好读书,爱好文学,特地下令在府中另外设置文学馆,任由他招纳学士。又因为李泰腰腹壮大,走路和朝拜困难,太宗又下令让他可以乘小车到朝拜的地方。太宗贞观十五年,李泰编撰《括地志》结束,进表上奏朝廷,太宗下令把这本书放置到皇家专门藏书的地方,赐给李泰锦缎万段。不久又每月赏赐给李泰物品,规格超过对待皇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规劝说:过去圣人制定礼法规范,使嫡子尊崇而使庶子卑下。对皇太子,尤其推崇重视,赏赐物件不吝惜,资财货物和王者共享。庶子地位卑下,不得超越规范。用来堵塞嫌疑的逐渐发生,以此去除祸乱的源头。但是先王必以人情为本,然后制定法令,懂得有国家,就必须有嫡庶的区别。虽然喜爱庶子,但不能够超越规范;嫡子是正统,特别需要被尊崇。如果应该亲近的人被疏远,应该尊崇的人被卑下对待,那么奸佞之徒,就会伺机而动,私下的恩惠会危害公道,迷惑心志,祸乱国家。我看见皇太子的配物,和魏王比少了很多,朝廷上下大臣都看到,却不认为是错的。应该替魏王选择老师,将成败之道讲给他听,用谦俭敦促他,用文学来鼓励他。为人臣子想到尽忠和尽孝,这样才可以褒奖他们,用德行来劝导他们,用礼义来教化他们,最终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皇帝认为褚遂良说得对。当时皇太子承乾腿脚患病走路不便,濮王李泰暗中有夺取太子储君之位的想法,招引驸马都尉柴令武等二十多人,赠送丰厚的财物,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心腹。又有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两人相继代理李泰府中的事务,都替李泰邀约交接朝中大臣,通过贿赂赠送财物来疏通关系,由此大臣们结为朋党在李泰府中相继进出。贞观十七年,承乾阴谋败露,太宗当面加以责备。承乾曰:“我贵为太子,还有什么别的企图呢?但被李泰图谋,只是和朝臣一起商量保护自己的方法罢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为非作歹之人,于是教我做不符合法令的事。现在如果把李泰立为太子,就是所说的中了他的算计。”太宗于是下诏说:我听说繁育自然万物,没有再比天地的作用更大的存在了;表达爱与敬没有极限的,没有比君亲更重要的人了。因此作为臣子贵在竭尽自己的忠心,忠心亏损的人会被惩罚;作为人子在于要行孝道,违背的人一定会被惩戒。罪过大的就会被处死示众,罪过小的就会被罢黜和羞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魏王李泰,朕的爱子,确实为我所喜欢。他自幼就聪明灵巧,也很爱好文学,朕对你的恩遇极其隆重,赐予的爵位也超越了一定规范,你却不思往圣先哲的训导,因自己的原因导致了骄傲和僭越的过错,受到奸邪小人的言论的蛊惑,相信别人挑拨离间的言辞。因为承乾虽然居于嫡长子的位置,但他被疾病长久缠绕,李泰却暗中有替代他的想法,没有想到孝义之法则。承乾害怕遭受凌夺,李泰也每日增加猜疑和刁难,争着结交朝中士人,竞相任用凶人。于是让文武官员,各有依托;内外亲属,分成集团和派别。我心有公道,没有偏私之心,彰显你们的严重罪过,两人均会受到相应惩处。不仅仅是为了给天下人作准则,也为了给后人以榜样示范。可意解除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的职位,降封为东莱郡王。(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露?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⑤恨血:《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2)请参考情感抒发、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三个角度,谈谈本诗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异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的能力。注意结合两首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的意思是“谁会来看我苦心写就并用青简编成的书,让简书不被蠹虫蛀成粉末呢?”,诗人用问句表达的是“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故选C。(2)李诗首句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以“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颈联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尾联用典,表面是写鬼唱鲍诗、恨血化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鲍诗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诗的结尾,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从情感上来看,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和痛苦。李诗寄情于物,以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鲍诗、恨血的典故来抒情,感叹命运不济,报国无门,写尽了作者心中的悲凉和痛苦。鲍诗起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又借酒与歌间接抒情;尾联更是直抒胸臆,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手法上,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李诗以浪漫主义的以幻写真的独特手法,在深远的悲愤和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鲍诗则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两用“问”句,悲慨激愤。可见意境风格上,李诗诡谲凄异,鲍诗悲慨激愤。答案:(1)C(2)同:从情感上来看,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和痛苦。异:手法上,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意境风格上,李诗诡谲凄异,鲍诗悲慨激愤。译文: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赏析: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