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然没有反对的必要。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合作产生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社会本身变动产生了长老权力。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了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到本书前面提出的三种权力,引出了后文的论述对象“时势权力”。B.文章通过对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的对比论证,证明时势权力先进于长老权力。C.文章引儒家注重的“孝”道“无讳”,意在说明长老权力是不能容忍反对的。D.末段举“面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词句,说明了注释大量存在于乡土社会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继替与社会变迁二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一个社会不会突然与旧结构完全不同。B.一个人,只要他能提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他就能成为“文化英雄”。C.乡土社会是一个容易安定的社会,缺少“领袖”和“英雄”,因此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不易产生。D.只要表面上承认长老权力的形式,内容就可以经注释而改变,口是心非、虚伪也就不可避免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材料二:在中国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一大亮点。伴随着全球抗疫,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此次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目前中医药出海依旧困难重重,要进入海外医院并非易事。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中药出口金额停留在数十亿美元级别,未能取得更大突破,而西药制剂出口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级别。悬殊的数额背后,是中药出海面临的现实困难。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中药作为药品注册在美国尚未取得零的突破,在欧盟能成功注册的也屈指可数。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庆友表示,在我国抗疫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已被证明,但中医药体系和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中医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能被接受。中药是多靶点干预,一般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这也是中药难以通过外国药品审批,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药走山国门面临的巨大挑战。海外国家对中医药不了解、不理解;而且各个国家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制约了中医药在全球的上市推广。当前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超过国内中医药。许庆友表示,中医药产品走山去,关键在于要让中医药文化先走出去,让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被海外人士广泛接受,中医药产品自然就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许庆友建议,中国不光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可借鉴日本汉方医学的提取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摘编自高博等《中医药出海,敢问路在何方》)材料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初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健全实施机制,注重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摘编自《“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药在发展中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整理归纳了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可见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B.尽管在全球抗疫中很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但中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被接受,在美国和欧盟尚未取得明显突破。C.中药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与中药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以及各国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有关。D.《“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并确保2025年健康中国建设能够全面实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屠呦呦从中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应优势互补。B.严峻的国际抗疫形势给中医药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契机,但中医药国际化并非易事,一些困局仍然待解。C.《“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旨在推动中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D.《“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3)请结合材料针对中医如何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军功马申平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草原上的军马场附近。军马场,多么神秘的地方少在一座高墙大院之内,最多时养着上千匹军马。每到马儿出场的时候,首先会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然后是一阵烟尘腾起,成百上千匹军马在十几个马倌儿的押解下奔涌而出,气势磅礴,人喊马嘶,那场面极为壮观,简直惊心动魄。这个场面结束后,就会有一个瘸子牵着一匹老马走出来。瘸子的年纪也很大了,就那么一瘸一拐地走在老马一侧。他腿脚不好,可是从来不见他骑马。那匹老马是枣红色的,身架高大,隐约可以看出它年轻时的风采。但是现在它却显老了,行动有点迟缓,它总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这个场面,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我对军马场,对那些军马,内心充满好奇。而且,我还着魔一般想骑马。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骑在马上,我简直羡慕得要死,夜里做梦经常骑在马背上飞驰。但是那些军马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我哪里敢碰,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匹老马身上。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我和伙伴们整天无所事事,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偷瓜摸枣,无所不干。那日看见瘸子又在山下放马,于是便凑了过去。大叔,这马,让我们骑下呗?瘸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瞬间写满不屑,他的嘴唇抖动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来:就就……你们几个……还想骑它?知知……道它是什么……马吗?哈,原来还是个结巴!我们心里发笑,嘴上却专捡好听的说。但他的头却一直摇得如同拨浪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们扑上去抢他手里的马缰,硬往马背上爬。他一着急,嘴唇干动弹却说不出一个字。这时,忽听得“咴咴”一声马嘶,却见那匹老马突然暴跳起来。它身体一抖,脑袋一摆,就把我们这几个小屁孩甩得滚滚爬爬。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我们落荒而逃。跑出好远还听见瘸子在吼:这这……回知……知道厉害了吧?告……告诉你们,这……是一匹……军功马,它……还有军功章呢!你们还……想骑……它?但是我们却不甘心失败,开始挖空心思想起歪点子来。先是起哄。每天瘸子牵着老马一出来,我们立即尾随,在后面学狼嚎鬼叫,又学瘸子走路,学他说话,编顺口溜骂他。几天之后,发现这招根本不灵。因为瘸子每天为老马选好草场之后,就坐下来抽烟。对我们的叫嚣,他根本置若罔闻。老马呢,只管低头吃草,当然更不搭理我们。接着是攻击。我们每人头上戴一个树杈圈儿,手里拿根树棍,提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旁埋伏好,等他们走近了突然冲出,口中高叫“冲啊”、又学机关枪、手榴弹的响声,一口气冲到老马跟前,对着它就是一通乱打。就听见瘸子撕心裂肺一声大叫,冲过来拼死护住老马,转身和我们搏斗。我们的棍子打到他的身上他也不在乎。没想到老马又是一声嘶鸣,它挣脱缰绳,高昂起头颅,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挺尾竖鬃,迎着我们就冲了过来。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老马却不依不饶,继续追赶。它大概看出我是领头的,就紧盯住我追赶。它虽然跑得并不快,但是到底还是把我追上了,一口叼住我的后衣领,就那么让我悬空着,一直把我叼到瘸子跟前扔下。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在地上哭喊、求饶,我听见瘸子在结结巴巴地教训我。直到他们走开我才爬起来。我看到老马这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它的目光很奇特,宛如大人对犯错孩子的警告。不过老马最后还是被我算计了,我用在电影里学会的一招报复了它。我们在路上挖坑,然后放上树杈,用土盖好,还脱下鞋来在上面印上脚印,伪装得就像路面一样。那天,瘸子和老马慢慢走过来了,我们藏在树林里远远地看着。就见那匹老马忽然一头栽倒了,接着就传来了瘸子的哭喊声我们几个坏小子正在树林里欢呼雀跃。猛然,我们听见了一种声音响起。那声音是那么高亢,那么悲愤,还带着英雄迟暮的无奈。那是老马的嘶鸣声,它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一声接一声,穿云裂帛,震撼心灵。我们一时间都被镇住子,世界也一下变得安静起来,仿佛一切都瞬间凝固了……多年以后,我重回故里,赫然发现,当年的军马场早已不复存在。那地方却矗立起了一匹马的雕像。那马,高扬前蹄,鬃毛竖立,一副冲锋陷阵的姿态。我迫不及待上前查看,终于读到了后面的铭文:红云,军功马,勇敢聪慧,极通人性。战争期间为部队运送弹药,能自己卧倒隐蔽,躲避枪弹。后去河中运水,能自己侧卧灌水,送往火线。荣立二等功,部队终生养护,1967年因崴断前腿去世,终年30岁。啊,老马,你原来真的是一个大英雄!可是我……如烟往事在眼前闪过,我简直无地自容。我长跪在老马雕像前,深深忏悔。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当年有人给我们讲下军功马的故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我们几个坏小子”等对自己的描写和称呼,包含着“我”在回顾往事时对自身无知行为的悔恨。B.虽然这匹老马是一匹军功马,但“我”却一味地打它的主意,多次算计它,即使在它反抗的时候也毫不畏惧。C.文中两次写到老马的发威,“身体一抖”“脑袋一摆”“挣脱缰绳”“挺尾竖鬃”等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匹英姿犹存、壮气犹在的老马形象。D.面对我们对他的叫嚣,瘸子置若罔闻;而面对我们对老马的欺凌,瘸子拼死相护,可知老马在瘸子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不由得让读者联想他们之间过往的故事。(2)小说是如何塑造这匹老马的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我”对老马的态度由最初的多次算计变为后来的深深忏悔,促使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容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赜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B.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C.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D.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白,李白的字。一般自称用“名”,称人用“字”,“号”是一种别名,又称别号。B.长安,唐代都城,十三朝古都,今西安。历史上西安除称长安外,还曾有其他称谓。C.“亲为调羹”与“因为长句”(《琵琶行(并序)》)两句中“为”字的含义不同。D.“道寻阳”与“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两句中“道”字的含义相同。(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后来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今四川);李白长大后,隐居在岷山。B.李白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交好,因吴筠被召入京而到了长安。C.李白在任翰林院供奉后仍和酒徒一起醉酒,皇帝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无法满足皇帝心愿。D.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他想在谢家青山那里终老。后来范传正拜祭他的坟墓,寻访他的后裔,并给他改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②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中,“”一句用反问手法阐明从师不要在乎年龄,“”一句指出“童子之师”的教学任务。(2)《赤壁赋》歌声中有关船桨划破月光下清波这一场景的两句是:“,。”(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东风”是极其常见的意象,如“,”便使用了这一意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11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ㅤ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ㅤ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8.(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拥挤的手机赛道,可能要迎来一员猛将。近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如果苹果、谷歌将推特从各自的应用商店中下架,而且不剩其他选择的话,自己可能会亲自做手机。①,包括任正非、雷军、黄章等人都是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了智能手机行业,后来者不乏董明珠、贾跃亭、李斌,而未来或许还会加上一个马斯克。早在几年前,②。去年年底,有关特斯拉做手机的消息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有投资人乐观看待,“智能电动车的第一名”要做手机,很可能名利双收;也有人认为特斯拉要进入一个不赚钱的行业,有点疯。毕竟,这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手机战场了。这一次,应该是马斯克首度公开做手机的打算。③,但从越来越多的言论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对推特,还是对特斯拉来说,马斯克要做手机的决定都能带来利好。(1)请结合选文,分析该段文字表达的严谨之处。(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劳动,历代人民群众厚植劳动情结,重视劳动教育。“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此等等,一系列古训诗词都在劝导警示国人,于家、于国,劳动致富,劳动兴国。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也有人提出疑问: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然没有反对的必要。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合作产生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社会本身变动产生了长老权力。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了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开篇提到本书前面提出的三种权力,引出了后文的论述对象“时势权力”。B.文章通过对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的对比论证,证明时势权力先进于长老权力。C.文章引儒家注重的“孝”道“无讳”,意在说明长老权力是不能容忍反对的。D.末段举“面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词句,说明了注释大量存在于乡土社会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社会继替与社会变迁二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一个社会不会突然与旧结构完全不同。B.一个人,只要他能提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他就能成为“文化英雄”。C.乡土社会是一个容易安定的社会,缺少“领袖”和“英雄”,因此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不易产生。D.只要表面上承认长老权力的形式,内容就可以经注释而改变,口是心非、虚伪也就不可避免了。【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1)A.“社会本身变动产生了长老权力”错误,曲解文意,文中说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产生了长老权力。B.“导致了激烈的社会变迁”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说“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是“社会继替”,而“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继而产生‘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错误,原文是“‘文化英雄’出现在社会变迁过程之中”“文化英雄”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权力,名为“时势权力”,因此,“继而”错误。C.“因此……”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然没有反对的必要”,立论缺少“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这一条件。故选:D。(2)B.“对比论证”“证明时势权力先进于长老权力”错误,文章先讲时势权力,后讲长老权力,各有特点,各自处于不同时期,并没有将二者对比,也未说明“时势权力先进于长老权力”。(3)B.“只要……就……”错误,表述绝对,原文第四段是“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应是内容“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不免”“口是心非”。答案:(1)D(2)B(3)B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材料二:在中国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一大亮点。伴随着全球抗疫,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此次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目前中医药出海依旧困难重重,要进入海外医院并非易事。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中药出口金额停留在数十亿美元级别,未能取得更大突破,而西药制剂出口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级别。悬殊的数额背后,是中药出海面临的现实困难。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中药作为药品注册在美国尚未取得零的突破,在欧盟能成功注册的也屈指可数。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庆友表示,在我国抗疫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已被证明,但中医药体系和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中医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能被接受。中药是多靶点干预,一般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这也是中药难以通过外国药品审批,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药走山国门面临的巨大挑战。海外国家对中医药不了解、不理解;而且各个国家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制约了中医药在全球的上市推广。当前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超过国内中医药。许庆友表示,中医药产品走山去,关键在于要让中医药文化先走出去,让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被海外人士广泛接受,中医药产品自然就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许庆友建议,中国不光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可借鉴日本汉方医学的提取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摘编自高博等《中医药出海,敢问路在何方》)材料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初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健全实施机制,注重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摘编自《“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中医药在发展中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整理归纳了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可见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B.尽管在全球抗疫中很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但中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被接受,在美国和欧盟尚未取得明显突破。C.中药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与中药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以及各国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有关。D.《“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并确保2025年健康中国建设能够全面实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屠呦呦从中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应优势互补。B.严峻的国际抗疫形势给中医药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契机,但中医药国际化并非易事,一些困局仍然待解。C.《“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旨在推动中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D.《“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3)请结合材料针对中医如何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概括作答。【解答】(1)A.“可见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错误。原文材料一是说“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选项中“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的表述与原文“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相比,过于绝对。C.“与……各国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有关”错误。原文材料二的表述是“中药是多靶点干预,一般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这也是中药难以通过外国药品审批,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可见中药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是“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D.“并确保2025年健康中国建设能够全面实现”错误。原文材料三的表述是“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选项表述绝对。故选B。(2)C.“旨在推动中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错误。这一概括不够准确、全面,“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只是《规划》的目的之一,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故选C。(3)结合“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分析可知,医药学研究者努力开发新药,造福人类。结合“许庆友表示,中医药产品走出去,关键在于要让中医药文化先走出去,让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被海外人士广泛接受,中医药产品自然就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分析可知,要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国外市场。结合“《规划》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分析可知,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部署,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答案:(1)B(2)C(3)①医药学研究者努力开发新药,造福人类。②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国外市场。③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部署,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军功马申平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草原上的军马场附近。军马场,多么神秘的地方少在一座高墙大院之内,最多时养着上千匹军马。每到马儿出场的时候,首先会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然后是一阵烟尘腾起,成百上千匹军马在十几个马倌儿的押解下奔涌而出,气势磅礴,人喊马嘶,那场面极为壮观,简直惊心动魄。这个场面结束后,就会有一个瘸子牵着一匹老马走出来。瘸子的年纪也很大了,就那么一瘸一拐地走在老马一侧。他腿脚不好,可是从来不见他骑马。那匹老马是枣红色的,身架高大,隐约可以看出它年轻时的风采。但是现在它却显老了,行动有点迟缓,它总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这个场面,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我对军马场,对那些军马,内心充满好奇。而且,我还着魔一般想骑马。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骑在马上,我简直羡慕得要死,夜里做梦经常骑在马背上飞驰。但是那些军马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我哪里敢碰,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匹老马身上。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我和伙伴们整天无所事事,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偷瓜摸枣,无所不干。那日看见瘸子又在山下放马,于是便凑了过去。大叔,这马,让我们骑下呗?瘸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瞬间写满不屑,他的嘴唇抖动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来:就就……你们几个……还想骑它?知知……道它是什么……马吗?哈,原来还是个结巴!我们心里发笑,嘴上却专捡好听的说。但他的头却一直摇得如同拨浪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们扑上去抢他手里的马缰,硬往马背上爬。他一着急,嘴唇干动弹却说不出一个字。这时,忽听得“咴咴”一声马嘶,却见那匹老马突然暴跳起来。它身体一抖,脑袋一摆,就把我们这几个小屁孩甩得滚滚爬爬。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我们落荒而逃。跑出好远还听见瘸子在吼:这这……回知……知道厉害了吧?告……告诉你们,这……是一匹……军功马,它……还有军功章呢!你们还……想骑……它?但是我们却不甘心失败,开始挖空心思想起歪点子来。先是起哄。每天瘸子牵着老马一出来,我们立即尾随,在后面学狼嚎鬼叫,又学瘸子走路,学他说话,编顺口溜骂他。几天之后,发现这招根本不灵。因为瘸子每天为老马选好草场之后,就坐下来抽烟。对我们的叫嚣,他根本置若罔闻。老马呢,只管低头吃草,当然更不搭理我们。接着是攻击。我们每人头上戴一个树杈圈儿,手里拿根树棍,提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旁埋伏好,等他们走近了突然冲出,口中高叫“冲啊”、又学机关枪、手榴弹的响声,一口气冲到老马跟前,对着它就是一通乱打。就听见瘸子撕心裂肺一声大叫,冲过来拼死护住老马,转身和我们搏斗。我们的棍子打到他的身上他也不在乎。没想到老马又是一声嘶鸣,它挣脱缰绳,高昂起头颅,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挺尾竖鬃,迎着我们就冲了过来。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老马却不依不饶,继续追赶。它大概看出我是领头的,就紧盯住我追赶。它虽然跑得并不快,但是到底还是把我追上了,一口叼住我的后衣领,就那么让我悬空着,一直把我叼到瘸子跟前扔下。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在地上哭喊、求饶,我听见瘸子在结结巴巴地教训我。直到他们走开我才爬起来。我看到老马这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它的目光很奇特,宛如大人对犯错孩子的警告。不过老马最后还是被我算计了,我用在电影里学会的一招报复了它。我们在路上挖坑,然后放上树杈,用土盖好,还脱下鞋来在上面印上脚印,伪装得就像路面一样。那天,瘸子和老马慢慢走过来了,我们藏在树林里远远地看着。就见那匹老马忽然一头栽倒了,接着就传来了瘸子的哭喊声我们几个坏小子正在树林里欢呼雀跃。猛然,我们听见了一种声音响起。那声音是那么高亢,那么悲愤,还带着英雄迟暮的无奈。那是老马的嘶鸣声,它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一声接一声,穿云裂帛,震撼心灵。我们一时间都被镇住子,世界也一下变得安静起来,仿佛一切都瞬间凝固了……多年以后,我重回故里,赫然发现,当年的军马场早已不复存在。那地方却矗立起了一匹马的雕像。那马,高扬前蹄,鬃毛竖立,一副冲锋陷阵的姿态。我迫不及待上前查看,终于读到了后面的铭文:红云,军功马,勇敢聪慧,极通人性。战争期间为部队运送弹药,能自己卧倒隐蔽,躲避枪弹。后去河中运水,能自己侧卧灌水,送往火线。荣立二等功,部队终生养护,1967年因崴断前腿去世,终年30岁。啊,老马,你原来真的是一个大英雄!可是我……如烟往事在眼前闪过,我简直无地自容。我长跪在老马雕像前,深深忏悔。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当年有人给我们讲下军功马的故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中“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我们几个坏小子”等对自己的描写和称呼,包含着“我”在回顾往事时对自身无知行为的悔恨。B.虽然这匹老马是一匹军功马,但“我”却一味地打它的主意,多次算计它,即使在它反抗的时候也毫不畏惧。C.文中两次写到老马的发威,“身体一抖”“脑袋一摆”“挣脱缰绳”“挺尾竖鬃”等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匹英姿犹存、壮气犹在的老马形象。D.面对我们对他的叫嚣,瘸子置若罔闻;而面对我们对老马的欺凌,瘸子拼死相护,可知老马在瘸子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不由得让读者联想他们之间过往的故事。(2)小说是如何塑造这匹老马的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我”对老马的态度由最初的多次算计变为后来的深深忏悔,促使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析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相关具体情节进行分析概括。【解答】(1)B.“即使在它反抗的时候也毫不畏惧”理解错误,从文中“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我在地上哭喊、求饶”等内容看,我是对军功马是有所畏惧的。(2)在本篇小说中,作者对军功马的形象塑造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对比描写的手法。首先,正面描写。从小说中“那匹老马是枣红色的,身架高大……但是现在它却显老了,行动有点迟缓,它总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忽听得‘咴咴’一声马嘶,却见那匹老马突然暴跳起来。它身体一抖,脑袋一摆,就把我们这几个小屁孩甩得滚滚爬爬。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没想到老马又是一声嘶鸣,它挣脱缰绳,高昂起头颅,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挺尾竖鬃,迎着我们就冲了过来……它大概看出我是领头的,就紧盯住我追赶。它虽然跑得并不快,但是到底还是把我追上了,一口叼住我的后衣领,就那么让我悬空着,一直把我叼到瘸子跟前扔下。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等内容可以看出,通过老马的颜色、身架等外在的形象,被我们欺负时发威的行为表现,“咴咴”嘶鸣声及雕像后的铭文记录等,塑造了一个英雄迟暮的老马形象。其次,侧面描写。从“瘸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瞬间写满不屑,他的嘴唇抖动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来:就就……你们几个……还想骑它?知知……道它是什么……马吗?”“因为瘸子每天为老马选好草场之后,就坐下来抽烟。对我们的叫嚣,他根本置若罔闻”“就听见瘸子撕心裂肺一声大叫,冲过来拼死护住老马,转身和我们搏斗。我们的棍子打到他的身上他也不在乎”面对我们对他的叫嚣,瘸子置若罔闻;而面对我们对老马的欺凌,瘸子拼死相护,可知老马在瘸子心中的重要地位,衬托出老马不寻常的经历与曾经的英雄形象。最后,作者还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从“首先会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然后是一阵烟尘腾起,成百上千匹军马在十几个马倌儿的押解下奔涌而出,气势磅礴,人喊马嘶,那场面极为壮观,简直惊心动魄”“这个场面结束后,就会有一个瘸子牵着一匹老马走出来……但是现在它却显老了,行动有点迟缓”“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骑在马上,我简直羡慕得要死,夜里做梦经常骑在马背上飞驰。但是那些军马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我哪里敢碰,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匹老马身上”等内容可知,军马场上其他马儿出场时磅礴壮观的气势与这匹老马出场时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孤单迟缓的特征。(3)从文中“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可知,在“我”报复军功马的时候,“我”是无知的少年,此时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并不是十分成熟;“我对军马场,对那些军马,内心充满好奇。而且,我还着魔一般想骑马。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骑在马上,我简直羡慕得要死”“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我和伙伴们整天无所事事,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偷瓜摸枣,无所不干”“我们每人头上戴一个树杈圈儿,手里拿根树棍,提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旁埋伏好,等他们走近了突然冲出……一口气冲到老马跟前,对着它就是一通乱打”,可见那时的“我”心中关注的是自己的快乐、渴望征服、不甘“失败”。而在“多年以后,我重回故里”时,我已经长大成人,心智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也更健全。所以,因为“我”自身的成长,认识到自己过去作为的荒唐,所以感到悔恨。从文中“那地方却矗立起了一匹马的雕像。那马,高扬前蹄,鬃毛竖立,一副冲锋陷阵的姿态。我迫不及待上前查看,终于读到了后面的铭文:红云,军功马,勇敢聪慧,极通人性。战争期间为部队运送弹药,能自己卧倒隐蔽,躲避枪弹。后去河中运水,能自己侧卧灌水,送往火线。荣立二等功,部队终生养护,1967年因崴断前腿去世,终年30岁”“如果当年有人给我们讲下军功马的故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等内容可以看出,我当时并不知道红云的功勋事迹,是在看到了雕像后边的铭文才了解老马的一生,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它的功绩的伟大,“我”感到自己罪行深重,进而生出了深深的忏悔。答案:(1)B(2)①正面描写:通过老马的颜色、身架等外在的形象,被我们欺负时发威的行为表现,“咴咴”嘶鸣声及雕像后的铭文记录等,塑造了一个英雄迟暮的老马形象。②侧面描写:通过瘸子对老马的保护,瘸子与老马同病相怜、相依为命的表现,衬托出老马不寻常的经历与曾经的英雄形象。③对比:军马场上其他马儿出场时磅礴壮观的气势与这匹老马出场时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孤单迟缓的特征。(3)①“我”自身的成长:以前的“我”是无知的少年,心中关注的是自己的快乐、渴望征服、不甘“失败”;多年之后,“我”已成长成熟,不再是无知的少年。②看到了雕像后边的铭文:铭文上对老马一生的记录,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它的功绩的伟大,“我”的罪行深重,进而生出了深深的忏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容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赜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B.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C.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D.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太白,李白的字。一般自称用“名”,称人用“字”,“号”是一种别名,又称别号。B.长安,唐代都城,十三朝古都,今西安。历史上西安除称长安外,还曾有其他称谓。C.“亲为调羹”与“因为长句”(《琵琶行(并序)》)两句中“为”字的含义不同。D.“道寻阳”与“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两句中“道”字的含义相同。(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后来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今四川);李白长大后,隐居在岷山。B.李白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交好,因吴筠被召入京而到了长安。C.李白在任翰林院供奉后仍和酒徒一起醉酒,皇帝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无法满足皇帝心愿。D.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他想在谢家青山那里终老。后来范传正拜祭他的坟墓,寻访他的后裔,并给他改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②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解答】(1)句意: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白游并州”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其间不能断开,排除AD;“至是”固定用法,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2)D.“道”分别为“途径”和“道路”。句意:道经寻阳。/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两句中“道”字的含义不同。故选:D。(3)C.“无法满足皇帝心愿”错误,原文“左右以水赜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可知李白半醉半醒后还是完成了皇帝的心愿。故选:C。(4)①“侍”,侍奉;“使”,让;“贵”,高贵;“耻之”,以此为耻。译文:李白曾侍奉皇帝(饮酒),喝醉后,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一向高贵,以此为耻。②“立”,即位;“以”,用、凭借;“召”,召集;“卒”,去世。译文:唐代宗即位,用左拾遗的官职召李白入朝(召李白人朝任左拾遗),而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答案:(1)C(2)D(3)C(4)①李白曾侍奉皇帝(饮酒),喝醉后,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一向高贵,以此为耻。②唐代宗即位,用左拾遗的官职召李白入朝(召李白人朝任左拾遗),而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任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位士子天赋凛然才智超群,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当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起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道经寻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欢谢脁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两个孙女已嫁给平民做妻子,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着大家的风范,她们就伤心地说:“先祖是想埋在青山的呀,临时葬在东麓,这不是他原来的想法啊。”于是范传正把他移葬在青山,并在那里立了两通石碑。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语句思想感情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结合具体内容及语境进行分析。【解答】(1)C.“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错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三句中,“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情景交融,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由此可知,“专心于建功立业”表述不当。故选:C。(2)《临江仙•夜归临皋》中,词人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达出自己乐观潇洒的心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词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这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除此之外,也表达了词人的旷达之情。由此可知,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遗世独立而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C(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人愿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度自己的余生,获得精神解脱,体现出词人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凭吊江上的明月,词人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的感慨,体现出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舒缓扑退滩岸的隐约轻叹声。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钻营奔竞!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赏析: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也是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与,此身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苏轼政治上受大挫折,忧惧苦恼,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饱含着词人切身的感受,带有深沉的感情,一任情性,发自衷心,因而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以议论为词,化用哲学语言入词,冲破了传统词的清规戒律,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这种语言上的特色正表现出词人的独特个性。正如前人所说。东坡“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历史上的成功之作,无不体现作者的鲜明个性,因此,作为文学作品写出真情性是最难能可贵的。元好问评论东坡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道出了东坡词的总的特点:文如其人,个性鲜明。也是恰好指出了这首《临江仙》词的最成功之处。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用反问手法阐明从师不要在乎年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一句指出“童子之师”的教学任务。(2)《赤壁赋》歌声中有关船桨划破月光下清波这一场景的两句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东风”是极其常见的意象,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便使用了这一意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重点字:庸)(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重点字:棹、溯)(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重点字: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11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ㅤ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①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支撑,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ㅤ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②的经济社会变革,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③我们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深入举行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确实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填入恰当的成语。(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判断有语病的地方,并作出正确的修改。(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重要句子修辞方法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空,联系语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此处是说我们要将“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下去,可以填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第二空,联系语境“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此处是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可以填入“波澜壮阔”。波澜壮阔:水势浩渺广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第三空,联系语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此处是说我们要信守承诺,可以填入“一诺千金”。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2)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搭配不当,将“举行……工作”改为“推进……工作”;二、成分残缺,要在“生态环境”后面添加“问题”;三、成分赘余,可以删去“确实”或“实实在在”。(3)构成:从“为……,为……,为……”可知,划线部分用了三个结构相同、语意相关、语气一致的分句,构成了排比句。表达效果:排比的句式整齐匀称,音韵铿锵,节奏感强,一气贯下,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了语言的气势,提高了表达效果。丰富了表达的内容,从“经济发展转型”“追求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多个角度阐述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案:(1)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波澜壮阔③一诺千金(2)我们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3)①“为……为……为……”,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一致,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丰富了内容,从多角度阐述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拥挤的手机赛道,可能要迎来一员猛将。近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如果苹果、谷歌将推特从各自的应用商店中下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