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_第1页
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_第2页
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_第3页
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_第4页
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分析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枣庄学院第一章单元测试

试液体积在1~10mL的分析称为()

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痕量分析D:微量分析

答案:半微量分析化学计量点是指滴定过程中两反应物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的那一点。()

A:错B:对

答案:对滴定分析法根据反应不同分为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四大类。()

A:错B:对

答案:对需要现场进行测定的水质指标有()

A:CODB:水温C:溶解氧D:pH

答案:水温;溶解氧;pH国家正式颁布的水质标准具有指令性和法律性。()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A:2.004B:0.0024C:0.2400D:20.40

答案:0.0024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标准差大B: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D:高精密度

答案:高精密度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NaOHB:K2Cr2O7C:KMnO4D:FeSO4

答案:K2Cr2O7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Na2S2O3B:ZnC:K2Cr2O7D:H2C2O4·2H2O

答案:Na2S2O3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B: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C: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D: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答案: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B: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C: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D: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答案: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分析测定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B: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C:数值有一定范围D:数值无规律可循

答案: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以下计算式答案应为11.05+1.3153+1.225+25.0678=x()

A:38.64B:38.6581C:38.66D:38.67

答案:38.66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B: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C: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D: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案: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以下有关系统误差的论述错误的是()

A:系统误差是由一定原因造成B:系统误差有随机性C:系统误差有单向性D:系统误差是可测误差

答案:系统误差有随机性

第三章单元测试

HPO42-的共轭碱是()

A:OH-B:PO43-C:H2PO4-D:H3PO4

答案:PO43-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pKa3=12.36。今有一磷酸盐溶液的pH=4.66,则其主要存在形式是()

A:H2PO4-B:H2PO4-+H3PO4C:HPO42-D:HPO42-+H2PO4

答案:H2PO4-pH=1.00的HCl溶液和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是()

A:6B:7C:14D:12

答案:7今欲用H3PO4与Na2HPO4来配制pH=7.2的缓冲溶液,则H3PO4与Na2HPO4物质的量之比n(H3PO4)∶n(Na2HPO4)应当是()(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A:3:1B:1:3C:1:2D:1:1

答案:1:3欲配制pH=5.1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

A:一氯乙酸(pKa=2.86)B:氨水(pKb=4.74)C:甲酸(pKa=3.74)D:六次甲基四胺(pKb=8.85)

答案:六次甲基四胺(pKb=8.85)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0.1mol/LNaAc-0.1mol/LHAc溶液B:0.1mol/LNH4Ac溶液C:0.1mol/LNaAc溶液D:0.1mol/LNH4Ac-0.1mol/LHAc溶液

答案:0.1mol/LNaAc溶液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H3水(pKb=4.7)的pH突跃范围为6.3~4.3,若用0.1mol/LHCl滴定0.1mol/LpKb=2.7的某碱,pH突跃范围为()

A:8.3~2.3B:6.3~2.3C:4.3~6.3D:8.3~4.3

答案:8.3~4.3用NaOH滴定某一元酸HA,在化学计量点时,[H+]的计算式是()

A:B:C:D:

答案:以甲基红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A:乙酸B:甲酸C:硫酸D:草酸

答案:硫酸某碱液25.00mL,以0.1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15.28mL,再加甲基橙继续滴定,又消耗HCl6.50mL,此碱液的组成是()

A:NaOH+Na2CO3B:NaOH+NaHCO3C:Na2CO3D:NaHCO3

答案:NaOH+Na2CO3

第四章单元测试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A:络合剂的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答案: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B:C:D:

答案:当pH=10.0,以0.010mol/LEDTA溶液滴定0.010mol/LZn2+的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溶液中含有0.5mol/L游离NH3;另一份溶液中含有0.2mol/L游离NH3。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pZn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Zn相等B:加入EDTA开始滴定时pZn相等C:滴定至一半时pZn相等D:其他选项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其他选项说法都不正确Fe3+,Al3+对铬黑T有()

A:沉淀作用B:氧化作用C:僵化作用D:封闭作用

答案:封闭作用在络合滴定中有时采用辅助络合剂,其主要作用是()

A:将被测离子保持在溶液中B:掩蔽干扰离子C:作指示剂D:控制溶液的酸度

答案:将被测离子保持在溶液中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pKa2=6.3,pKa3=11.6

H2In-HIn2-In3-

紫红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A:pH<6.3B:pH=6.3~11.6C:pH>11.6D:pH=6.3±1

答案:pH=6.3~11.6在pH=10氨性缓冲液中,以EDTA滴定Zn2+,已计算出lgαZn(NH3)=4.7,lgαZn(OH)=2.4,此时lgαZn值为()

A:7.1B:4.7C:2.4D:2.3

答案:4.7在一定酸度下,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A: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αY(N)B:酸效应系数αY(H)C: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αY(N)D:络合物稳定常数KMY和KNY之比值

答案: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αY(N)今有A.B浓度相同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10.0的NaOH溶液;B为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则在A.B溶液中Zn2+-EDTA的K’ZnY值的大小是()

A:无法确定B:A溶液的K’ZnY和B溶液的K’ZnY相等C:A溶液的K’ZnY比B溶液的K’ZnY小D:A溶液的K’ZnY比B溶液的K’ZnY大

答案:A溶液的K’ZnY比B溶液的K’ZnY大络合滴定中,若Et≤0.1%、pM=±0.2,被测离子M浓度为干扰离子N浓度的1/10,欲用控制酸度滴定M,则要求lgKMY-lgKNY大于()

A:8B:6C:7D:5

答案:7

第五章单元测试

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A:莫尔法间接滴定B: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C:莫尔法直接滴定D: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答案: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A:吸附指示剂法测Cl-B:莫尔法测Cl-C:佛尔哈德法测Cl-D:AgNO3滴定CN-生成Ag[Ag(CN)2]指示终点

答案:佛尔哈德法测Cl-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不采用加硝基苯等方法,分析结果偏低()

A:错B:对

答案:对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分析结果偏高()。

A:对B:错

答案:错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因此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HClB:NH4FC:稀H2SO4D:邻二氮菲

答案:邻二氮菲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A:2Fe3++Sn2+=Sn4++2Fe2+B:MnO4-+5Fe2++8H+=Mn2++5Fe3++4H2OC:Ce4++Fe2+=Ce3++Fe3+D:I2+2S2O32-=2I-+S4O62-

答案:Ce4++Fe2+=Ce3++Fe3+已知在1mol/LHCl中,

Eθ(Fe3+/Fe2+)=0.68V,Eθ(Sn4+/Sn2+)=0.14V,计算以Fe3+滴定Sn2+至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A:0.23V、0.41V、0.50V

B:0.23V、0.32V、0.50V

C:0.50V、0.41V、0.32V

D:0.17V、0.32V、0.56V

答案:0.23V、0.32V、0.50V

已知Eθ

(Ce4+/Ce3+)=1.44V,Eθ

(Fe3+/Fe2+)=0.68V,则反应Ce4++Fe2+=Ce3++Fe3+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为()

A:2.8×106B:92.5C:36.2D:1.1×10-18

答案:2.8×106已知在1mol/LHCl溶液中Eθ(Fe3+/Fe2+)=0.68V,Eθ(Sn4+/Sn2+)=0.14V。若20mL0.10mol/LFe3+的HCl溶液与40mL0.050mol/LSnCl2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A:0.14VB:0.68VC:0.50VD:0.32V

答案:0.14V0.05mol/LSnCl2溶液10mL与0.10mol/LFeCl3溶液20mL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已知此条件时Eθ

(Fe3+/Fe2+)=0.68V,Eθ

(Sn4+/Sn2+)=0.14V]

A:0.32VB:0.68VC:0.14VD:0.50V

答案:0.68V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50%时的电位是()

[已知Eθ

(Ce4+/Ce3+)=1.44V,Eθ

(Fe3+/Fe2+)=0.68V]

A:1.44VB:0.68VC:0.86VD:1.06V

答案:0.68V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配制Fe2+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2+被氧化,应加入()

A:HFB:H3PO4C:金属铁D:HCl

答案:HCl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0.68V时,滴定分数为()

[Eθ

(Ce4+/Ce3+)=1.44V,Eθ

(Fe3+/Fe2+)=0.68V]

A:50%B:100%C:200%D:0

答案:50%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Eθ

(Fe3+/Fe2+)=0.68V,Eθ

(Sn4+/Sn2+)=0.14V]

A:0.41VB:0.32VC:0.75VD:0.68V

答案:0.32V

第七章单元测试

在电位分析法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浓度关系()。

A:符合扩散电流公式B:成正比C:与浓度的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方程

答案:符合能斯特方程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

A:大B:难以确定C:两者相等D:小

答案:小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A: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B: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C: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D: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A: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C: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答案: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温度升高时,溶液的电导率()

A:升高B:变化不大C:不变D:降低

答案:升高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B: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D: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答案: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在极谱分析法中,用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极谱图是()。

A:电流对电压B:电压对浓度C:电流对体积D:电流对浓度

答案:电流对电压阳极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高的主要原因在于()。

A:预电解B:使用悬汞电极C:溶液的搅拌D:其他都正确

答案:预电解阳极溶出伏安法对痕量金属离子的测定有独特之处,其原因是()。

A:它还适合于不可逆电极的反应B:金属离子在阳极分解前,被富集在微电极上,在分解时电流密度显著增加C:金属离子是在控制电位下被沉积的,故它是一种选择性较好的方法D:它是用实验测得的电流与浓度成正比的唯一痕量分析方法

答案:金属离子在阳极分解前,被富集在微电极上,在分解时电流密度显著增加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A:清洗电极B: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C:活化电极D:检查电极的好坏

答案:活化电极玻璃电极的活化是为了()

A:清洗电极表面B:降低不对称电位C:降低液接电位D: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答案:更好地形成水化层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条件()

A:电池的内阻需很大B: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要稳定C: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D:电池的内阻要小,通过的电流很大

答案: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A: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B: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传递困难,pH增高C: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D: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pH增高

答案: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传递困难,pH增高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为()

A:成正比B:无关C:与其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公式

答案:符合能斯特公式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B: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C: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答案: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在电导滴定中,通常使滴定液的浓度比被测液的浓度大10倍以上,这是为了()

A:防止稀释效应B:使终点明显C:防止温度影响D:使突跃明显

答案:防止稀释效应使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A: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B: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C: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D: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答案: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在实际测定溶液pH时,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目的是消除()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温度影响D: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答案: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第八章单元测试

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

A:紫外光B:可见光C:单色光D:白光

答案:单色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A: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B:吸收池的个数C:单色器的个数D:光源的个数

答案:单色器的个数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CuSO4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黄色光B:蓝色光C:红色光D:绿色光

答案:黄色光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B: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C: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大D:向短波方向移动

答案: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A:E电子>E转动>E振动B:E振动>E转动>E电子C:E电子>E振动>E转动D:E转动>E电子>E振动

答案:E电子>E振动>E转动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510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滤光片?()

A:绿色B:黄色C:红色D:蓝色

答案:绿色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A: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D: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答案: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400nm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A:钨灯B:能斯特灯C:空心阴极灯灯D:氘灯或氢灯

答案:氘灯或氢灯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A:硅碳棒B:激光器C:空心阴极灯D:卤钨灯

答案:卤钨灯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光电管B:光电倍增管C:光电池D:热电偶

答案:热电偶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A: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B:溶质的离解作用C:杂散光进入检测器D:改变吸收光程长度

答案:改变吸收光程长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C:原子的电子结构D:分子的电子结构

答案:分子的电子结构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中,以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

A:重现性B:灵敏度C:准确度D:精确度

答案:灵敏度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A:汞灯B:钨灯C:氙灯D:氢灯

答案:氙灯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C: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D: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答案: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不需要选择的吸光度测量条件为()。

A:参比溶液B:吸光度读数范围C:测定温度D:入射光波长

答案:测定温度显色反应中,显色剂的选择原则是()。

A:显色反应产物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越好B:显色剂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越好C:显色剂必须是无机物D:显色剂必须无色

答案:显色反应产物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越好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是()

A:浓度太小B:使用了复合光C:入射光太弱D:入射光太强

答案:使用了复合光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0.05~0.6B:0.2~1.5C:0.2~0.8D:0.1~1.2

答案:0.2~0.8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增加、不变B:不变、增加C:不变、减少D:减少、不变

答案:不变、增加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B:lgT=AC:D:

答案: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A:散射光的强度B:入射光的强度C:透过光的强度D:吸收光的强度

答案:透过光的强度利用Cu(NH3)4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Cu2+,所用滤光片应为()

A:黄色B:蓝色C:绿色D:红色

答案:黄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当透射比为0时吸光度值为∞B:选用透射比与浓度做工作曲线准确度高C:吸光度A与浓度呈直线关系D:透射比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选用透射比与浓度做工作曲线准确度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区应选择的光源是氢灯B:朗伯-比尔定律只适于单色光C:摩尔吸光系数值愈大,说明反应愈灵敏D:Fe2+-邻二氮菲溶液是红色,应选择红色滤光片

答案:Fe2+-邻二氮菲溶液是红色,应选择红色滤光片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溶液吸收光的强度B: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C:透过溶液的光强度D:溶液对白色的吸收程度

答案: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若显色剂无色,而被测溶液中存在其它有色离子,在比色分析中,应采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B:显色剂C: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D:加入显色剂的被测溶液

答案: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

第九章单元测试

色谱分析中,()对两种物质的分离度没有影响。

A:增加柱长B:柱温变化C: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D:进样速度慢

答案: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气相色谱中,可用来进行定性的色谱参数是()。

A:半峰宽B:峰面积C:保留值D:峰高

答案:保留值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A:塔板高度B:死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

答案:分离度某试样中含有不挥发组分,不能采用下列定量方法()。

A:内标法B:归一化法C:内标标准曲线法D:外标法

答案:归一化法与分离度直接相关的两个参数是()。

A:色谱峰宽与保留值差B:相对保留值与载气流速C:保留时间与色彩谱峰面积D:调整保留时间与载气流速

答案:色谱峰宽与保留值差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相对保留值B:容量因子C:理论塔板数D:分配系数

答案:相对保留值当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时,采用()进行定量最简单。

A:外标法B:归一化法C:单点校正法D:内标法

答案:归一化法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间能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A:保留体积B:保留时间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值

答案:相对保留值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A:分配系数B:容量因子C:理论塔板数D:相对保留值

答案:理论塔板数以下各项()不属于描述色谱峰宽的术语。

A:峰宽B:容量因子C:标准差D:半峰宽

答案:容量因子不影响两组分相对保留值的因素是()。

A:柱温B:检测器类型C:载气流速D:固定液性质

答案:检测器类型内标法定量的优点是()。

A:适合微量组分的定量B:对进样量要求不严C:不需用校正因子D:样品配制简单

答案:对进样量要求不严色谱柱温升高的结果是()。

A:组分的保留体积减小B:两组分的分离度增加C: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增大D: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不变

答案:组分的保留体积减小对同一样品,程序升温色谱与恒温色谱比较,正确说法是()。

A:程序升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与恒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相同B:程序升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大于恒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C: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在适宜的柱温下分离,有利于改善分离D:改变升温程序,各色谱峰保留时间改变但峰数不变

答案: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在适宜的柱温下分离,有利于改善分离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吸附色谱法B:正相色谱法C:空间排斥色谱法D:反相色谱法

答案:反相色谱法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中,要求混合物中所有组分都必须出峰的方法是()。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标准加入法

答案:归一化法在液相色谱中通用型的检测器是()。

A:热导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紫外吸收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

答案:示差折光检测器下列方法中最适合分离结构异构体的方法是()。

A:离子交换法B:离子色谱法C:吸附色谱法D:凝胶色谱法

答案:吸附色谱法分离结构异构体,在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当的选择是()。

A:反离子对色谱B:亲和色谱C:空间排阻色谱D:吸附色谱

答案:吸附色谱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B: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C: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D: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答案: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环糊精色谱B:亲和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凝胶色谱

答案: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最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高沸点、难溶解的无机化合物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C: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D:高沸点、不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答案:高沸点、不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所有化合物B:所有有机化合物C: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D: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答案: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液相色谱分析中能够最有效提高色谱柱效的途径是()。

A:增大流动相流速B:适当提高柱前压力C:减少填料颗粒直径,提高装填的均匀性D:适当升高柱温

答案:减少填料颗粒直径,提高装填的均匀性在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

A:沸点相差大的试样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C:异构体D:极性变换范围

答案:异构体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柱前压力高B:柱温低C:流速比GC的快D:流动相黏度较小

答案:流动相黏度较小在分配色谱法与化学键合相色谱法中,选择不同类别的溶剂(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以改善分离度,主要是()。

A:保留时间增长B:提高分配系数比C:色谱柱柱效提高D:容量因子增大

答案:提高分配系数比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异构体B: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C: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D: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答案: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键合相色谱法B:液-液色谱法C:离子交换法D:液-固色谱法

答案:液-固色谱法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

A:降低流动相的流速B:减小填料粒度C:适当升高柱温D: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答案:减小填料粒度

第十章单元测试

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背景干扰C: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D:物理干扰

答案: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A:电离效应B:光谱背景的影响C:基体效应的影响D:其它谱线的干扰

答案:基体效应的影响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A: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B:血清中的钠C:矿石中的微量铌D:合金钢中的钒

答案:血清中的钠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A:大量的空气B: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D: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答案: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A:氩B:氧化亚氮C:乙炔D:氢

答案:氩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A:灵敏度要高,检出限却低B:灵敏度要低,检出限也低C:灵敏度要高,检出限也低D:灵敏度要低,检出限却

答案:灵敏度要低,检出限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A:光电管B:感光板C:光电倍增管D:光电池

答案:光电倍增管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工作曲线法B: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D:间接测定法

答案:标准加入法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答案: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A:火焰B:氙灯C:交流电弧D:空心阴极灯

答案:空心阴极灯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原子化系统B:火焰C:空心阴极灯D:分光系统

答案:原子化系统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A:分子吸收B:基体效应C:光散射D:背景吸收

答案:基体效应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A:透镜B:光电倍增管C:单色器D:原子化器

答案:原子化器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A:谱线干扰小B:重现性好C:试样用量少D:背景干扰小

答案:试样用量少原子吸收光谱是()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答案: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与火焰原子化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吸收法有以下特点()。

A: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B: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C: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D: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

答案: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通常空心阴极灯是()。

A:用钨棒作阳极,待测元素作阴极,灯内抽真空B:用钨棒作阴极,待测元素作阳极,灯内充惰性气体C:用钨棒作阳极,待测元素作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D:用碳棒作阳极,待测元素作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答案:用钨棒作阳极,待测元素作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

A: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B: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C: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D: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

答案: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A: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