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0-40-16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0-40-16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0-40-16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0-40-16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10-4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55页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I卷(选择题)1.我国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3.《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4.外国游人曾说:“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主要修建于哪一时期()A.南北朝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5.如果你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你将会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看到一颗闪烁着绚丽夺目光彩的明珠,这处古遗址是()A.都江堰B.敦煌C.唐招提寺D.赵州桥6.楷书兴起于汉代,到唐代更显出唐人的气度和胸襟。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的书体是()A.欧体B.柳体C.颜体D.宋体7.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8.他靠天才的想像,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二为一,奏出了盛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9.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A.词B.小说C.诗歌D.戏剧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11.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30万片古书雕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A.《大唐西域记》B.《丹经》C.《金刚经》D.《全唐诗》12.2015年“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评选揭晓,西柏坡、赵州桥、正定古城等入选。赵州桥是何时修建的()A.隋朝B.唐朝C.秦朝D.汉朝13.1400多年沧海桑田,无数固若金汤的城池都已湮灭,而赵州桥,尽管繁华不再,却依旧在风雨中神态稳健、雄姿昂然。它的设计者是()A.李冰B.李春C.张果老D.鲁班14.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15.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A.对外交往非常便利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D.制度先进,疆域辽阔16.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我们研究7世纪时印度半岛、中亚地区的历史,最应查阅的书籍是()A.《史记》B.《齐民要术》C.《大唐西域记》D.《水经注》1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A.释迦牟尼B.鉴真C.玄奘D.郦道元第II卷(非选择题)1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唐朝缔结友谊桥梁】材料一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19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材料二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材料三【当代再创和谐外交】材料四2015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指明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根本着力点,向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政府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明确信息,彰显了中方对发展两国关系负责任的态度。(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材料二材料三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1)上述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2)图一中吐蕃使者为什么来求亲?求亲结果如何?这有什么重要意义?(3)图二人物后来也嫁到吐蕃,这对唐蕃关系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以下几种方式,结合以上材料,请你各举一例说明。①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②与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5)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3)在唐朝,精英毕集,各种人才、全才、通才和奇才都极一时之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4)材料三说明唐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治理国家的?结合该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来的。”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2)材料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在中国开始于什么朝代?它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3)这种考试制度有什么影响?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一次,他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明朝时,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请回答:(1)材料一中选举官员的制度合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隋唐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2)材料二中的“新科进士”的第一名称为什么?“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这项考试是容易还是困难?(3)这项考试制度对唐朝有什么积极作用?(4)根据材料三,明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写成的文章称为什么?(5)你如何评价明朝对科举考试的规定?PAGEPAGE6参考答案1.A2.B3.D4.C5.B6.C7.D8.A9.C10.A11.C12.A13.B14.C15.B16.C17.C18.C19.(1)印度;《大唐西域记》。(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答出其中两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20.(1)开明的民族政策。(2)原因: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结果: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意义:促进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3)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了。(4)①打败东突厥,设立都督府;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③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5)看法: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提倡的政策。21.(1)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与民为善)。措施: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2)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3)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4)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既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22.(1)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2)隋朝进士科;明经科(3)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贯穿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择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他们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积极推动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改革,促使唐朝迸发出一种开放性的时代风貌和昂扬向上的精神。23.(1)唐玄宗稻、粟;(2)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3)“贞观之治”“贞观遗风”。24.(1)不合理,科举制度。(2)状元,困难。(3)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繁荣等。(4)八股文。(5)禁锢了思想,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I卷(选择题)1.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A.藏族、回族B.蒙古族、女真族C.党项族、契丹族D.壮族、维吾尔族2.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画坛领袖,画作被誉为‘神品’,名作有《秋郊饮马图》。”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A.张择端B.顾恺之C.颜真卿D.赵孟頫3.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A.铁木真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4.“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①元朝政治腐败②农民起义③外族入侵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5.“……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A.《资治通鉴》B.《念奴娇·赤壁怀古》C.《窦娥冤》D.《早发白帝城》6.毛泽东主席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编写《资治通鉴》的是()A.司马迁B.司马光C.贾思勰D.郦道元7.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史书堪称“史学双璧”,一部是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另一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A.《史记》B.《资治通鉴》C.《金刚经》D.《论语》8.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武器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是()A.唐朝繁荣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9.“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A.日本人B.印度人C.波斯人D.阿拉伯人11.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D.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13.俗话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回族的形成反映了元朝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B.行省制度的实行C.南方经济比较发达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14.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吾尔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15.《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材料中“刺桐”指的是元朝时期我国哪一对外贸易港口()A.广州B.漳州C.泉州D.扬州16.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选拜访的老师应是()A.王昭君B.黄道婆C.文成公主D.金城公主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A.市舶司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西域都护18.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A.宣政院B.安西都护府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第II卷(非选择题)19.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步骤一文化典籍(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名称:图一:图二:图三:步骤二作品欣赏材料一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写出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3)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示意图。步骤三感悟历史(5)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朱彧(yù)《萍洲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成果?我国最早在何时制成这类仪器?(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2)据材料一,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3)材料二图中A地是今是,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4)材料二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23.寻找史实,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你认为教材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造船业中心在()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3)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PAGE参考答案1.B2.D3.C4.D5.C6.B7.B8.B9.B10.D11.D12.D13.D14.B15.C16.B17.C18.A19.(1)图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图二:《资治通鉴》;图三:《窦娥冤》。(2)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3)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风格豪放。(4)宋词散曲(5)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20.(1)图一:司南;图二:罗盘针。战国时期。(2)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3)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21.(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为欧洲的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成理即可)22.(1)1271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2)秦朝、西晋、隋朝。(3)大都北京行省制度。(4)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3.(1)第二种意见(2)①水稻②泉州③交子⑤市舶司(3)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不给分。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I卷(选择题)1.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B.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C.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D.都具有反封建思想2.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A.明朝时期B.清朝前期C.清朝后期D.南宋时期3.“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A.《窦娥冤》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4.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A.窦娥B.孙悟空C.李逵D.林黛玉5.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6.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King》(猴王)。文中空格处应填写()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7.下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你知道该著作取材于哪一史实吗()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C.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8.在一部电视剧中,主人公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请你猜猜这部电视剧应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9.“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A.宋朝B.唐朝C.三国D.清朝10.“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1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A.西汉B.两宋时期C.隋朝D.明清时期12.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斐然。下面哪幅图不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13.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时的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14.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1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17.小清总结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几点原因,其中正确的是()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第II卷(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材料三据媒体报道,2013年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人工制造的垃圾“长城”大煞风景。(1)图一所示为()A.六朝古都南京B.唐朝都城长安C.元朝都城大都D.明朝都城北京(2)图一中央的宫城又叫什么名称?图一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3)材料一中图二《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4)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5)节假日火爆旅游的背后,环境污染、乱刻乱画现象触目惊心。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1)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受到外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