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八上期末古诗词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八上期末古诗词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八上期末古诗词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八上期末古诗词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八上期末古诗词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3: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小意。”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词曲的小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古诗词鉴赏在中考中一般单独成题,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主要考查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1.诗歌鉴赏常见考点①理解词句。能根据相关背景及注释,结合语境理解诗词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和作用。②懂得诗意。在理解诗词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和作用的基础上,懂得诗意,准确把握诗词所写的景与物、所表达的情与理,进而理解全诗意思。③概括主旨。要求大家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把握景物特点,理解人物感情,了解作者观点,概括全诗内容和主旨,进而理解诗句中作者对人生、社会乃至历史的深刻感悟,懂得其所阐释的人生哲理。④赏析手法。主要考查对诗词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如修辞的运用、情景的描绘、事理的表达及情景与事理间的关系、结构与艺术风格等特色的品味。⑤领会意境,体味情感。主要考查对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的感悟能力,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2.命题趋势古诗词考查与《课标》对接日趋紧密,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考查范围由课内逐渐向课外延伸;二是由对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三是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特别指出的是,对古诗词的赏析,要注意创新题型的解答。中考创新题型一般有:深层感悟型、自主分析型、延伸综合型、比较赏析型等。古诗词专题复习指导具体解答时,应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多向思维,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一、解题公式:1.诗词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2.诗词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词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贬官谪居之恨、黑暗官场之苦、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离别思念之绪、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10.概括诗词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公式1.“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2.“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3.“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喜爱、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三、诗词鉴赏答题“五读”法:1.读题目,抓题眼。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①显示事件、情感;②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③点明中心。④表明诗歌题材等。2.读作者,知人论世。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3.读内容,把握关键字准确抓住关键字(结构、意象、典故、情感),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4.读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阅读的难度。5.读命题,辨明题旨。读选项,通诗意,标敏感词。仔细品读,辨明题旨,选准角度,审慎作答。四、意境(氛围)特点术语:萧瑟凄凉,孤寂冷清,凄寒萧条,肃杀荒寒,恬静优美,恬静安谧,雄浑壮阔,生机勃勃,富丽堂皇,瑰丽雄壮,虚幻飘渺,繁华热闹等。

五、语言风格:1.平淡自然、简洁质朴、清新淡雅、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沉郁顿挫、苍凉、低沉、悲凉。2.代表性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陆游的慷慨激昂、苏轼的旷达豪迈、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自然、高适的悲壮苍凉、孟浩然的闲静淡远、辛弃疾的慷慨悲壮、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六、思想感情术语:忧愁、惆怅、伤感、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七、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拟人、排比、对比、双关、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等。八、表现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渲染、对比、衬(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联想想象、白描、比兴、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寓理于事(景)等。九、分析手法:对比、怀古伤今、寄寓、用典、象征、叠词、卒章显志、开门见山等。

十、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

【古诗词名句默写】一、理解性默写《野望》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描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语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黄鹤楼》1.《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语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的语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黄鹤楼》中的颈联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6.《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2.《使至塞上》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使至塞上》中,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使至塞上》中写出了雄奇、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渡荆门送别》1.《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渡荆门送别》中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渡荆门送别》中的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钱塘湖春行》描写所见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钱塘湖春行》中开篇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画出西湖早春轮廓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钱塘湖春行》中用早莺、新燕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给人带来生机勃郁之感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钱塘湖春行》中用乱花、浅草描绘西湖早春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8.《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直抒胸臆,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9.《钱塘湖春行》中交待诗人行踪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庭中有奇树》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2.《庭中有奇树》中写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但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3.《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龟虽寿》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2.作者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3.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的诗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赠从弟》1.《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2.《赠从弟》中用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品行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3.《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梁甫行》1.《梁甫行》中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的诗句是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2.《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诗句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3.《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的诗句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饮酒》1.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体现诗人能够摆脱尘世的干扰、淡泊名利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体现诗词主旨的句子(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春望》1.杜甫《春望》一诗,通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2.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而长安春日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悲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5.诗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雁门太守行》1.表达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诗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4.从声、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赤壁》1.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杜牧在《赤壁》中由“折沉沙铁未销”中一件小物引发思古之曲情,用“铜雀春深锁二乔”句中“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3.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4.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渔家傲》1.诗词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2.展示作者理想与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去三山去!”3.词中饱含作者深厚感情,寄寓美好理想的句子是:“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4.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的苦闷是“我报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浣溪沙》1.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浣溪沙》中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4.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5.晏殊在《浣溪沙》中表现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同时仍然会又美好事物的再现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采桑子》1.《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2.《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3.《采桑子》中的“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通过描写水面如镜,船动不觉的场景抒发了面对西湖美景的惬意之情。4.《采桑子》中,欧阳修短桨轻舟游西湖,正是船动不觉之时,突现“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动静相随,令人陶醉。《相见欢》1.“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运用象征手法,暗示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对朝廷的愤慨和无望的感叹。3.“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如梦令》1.《如梦令》中写景色迷人,沉醉忘归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出词人先是焦急,紧接着是惊愕,最后是喜悦的心情。

【古诗词赏析】野望【原文】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互不相识,相对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简介】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诗人。【赏析】本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富有特色。首联“东皋”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了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颔联从色与光的角度写静景,诗人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通过“牧人”与“猎马”写动景,描绘出一幅日暮晚归的画面。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感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与其神交,聊以慰藉,以此来抒发孤独抑郁之情。【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抒发了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黄鹤楼【原文】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天空飘荡。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作者简介】崔颢,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空”字说明了古人离去后,诗人心中的孤独空荡,借黄鹤楼的空来衬托。“不复返”包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寄托了诗人对世事难料的感叹。“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而“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在、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了乡愁。本诗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眼前的景物,颈联为登高所见,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使至塞上【原文】使之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我轻车从简,要慰问边关守军,途径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了边塞,又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到燕然。【作者简介】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赏析】《使至塞上》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单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暗含诗人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一个“大”字,道出沙漠最突出的特征;“孤”“直”两个字状写出一股青烟直上高空的情景,富有神韵;“长”“圆”二字,朴实无华,却抓住了事物最本真的状态,写出黄河在苍茫的沙漠之中杳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准确传神,凸显出大漠给人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的感受。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主题】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写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渡荆门送别【原文】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喜爱故乡的江水,情意绵绵送我万里行舟。【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赏析】本诗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化动为静,使景物富于动态。“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胸襟。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出了江水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出了黄昏的风景。尾联笔锋一转,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主题】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情感。【写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尾联中“送”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钱塘湖春行【原文】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湖堤持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湖东的美景而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赏析】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颔联用“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彰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渐”“才”从程度上修饰“乱花”“浅草”的生长状态,写出了花草欣欣向荣的去世;“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早春的生机盎然。“最爱”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主题】通过描写西湖生机盎然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写法】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饮酒(其五)【原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赏析】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主题】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写法】全诗情味深永,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春望【原文】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阳春三月所看到的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思亲的思想感情。【写法】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雁门太守行【原文】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主题】这首诗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极力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回荡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赏析】《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这首诗,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诗中,诗人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主题】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写法】“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赤壁【原文】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用诗来写历史,诗人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时作。诗人通过一支断戟,写三国时孙刘二家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从艺术上看,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诗中还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别出心裁。【主题】这首诗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写法】以小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渔家傲【原文】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赏析】这首词气势磅礴,奔放有力,是其作品中少有的浪漫主义豪放词。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该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南渡以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作者经历了靖康之乱,举家南迁,备尝家破人亡与颠沛流离之苦。这使她的生活面大了,阅历也深了,作品的内容也较前期丰富了,这一时期词作品多是家国沦亡与个人不幸遭遇的哀叹,与前期生活无忧无虑时的多为爱情的歌颂和离别相思、伤春悲秋的叹息情调有了本质的不同,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感伤情绪。这首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以及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在梦中直接来到天宫,大胆地向天帝诉说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境,然后象大鹏鸟一样逍遥,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风格豪迈奔放,与苏轼“起舞弄清影”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有同工之处。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人与己都有所不同,那就是丰富、大胆的想象,这也是这首词的独到之处。作者把天上的银河想象成与人间河流的同样特点,流动的水,可以行船;把闪烁的星星想象成为挂满风帆的船儿;想象自己乘坐船儿驶向理想境界中的神仙世界。此外,作者还想象梦回天庭,受到“天帝”的接待。这一虚幻梦境的创造之神来之笔,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处境的厌倦核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一浪漫手法是诗人创作的一个惊人的突破。【主题】这首词记述了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写法】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庭中有奇树【原文】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赏析】《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主题】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写法】艺术特色: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龟虽寿【原文】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等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有”“终为”两个短语下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主题】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写法】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赠从弟(其二)【原文】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是如此猛烈,而松枝是如此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另外,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主题】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写法】全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梁甫行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赏析】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一居。所以“妻子象禽一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主题】此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写法】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边海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浣溪沙浣溪沙(晏殊)【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赏析】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主题】上片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写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采桑子采桑子(欧阳修)【原文】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译文】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赏析】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