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7:八上期末散文阅读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7:八上期末散文阅读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7:八上期末散文阅读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7:八上期末散文阅读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7:八上期末散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语文期末散文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下列问题。①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⑧“可以抄一点。”⑨“拿来我看!”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⑪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⑫“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⑬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⑮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1.选文中藤野先生和“我”交往有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1.答案:①添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

2.分析选文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2.答案:“从头到末”是从开头到结束,说明藤野先生对“我”的讲义改得非常认真仔细,突出藤野先生诲人不倦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敬佩(感激)之情。

3.选文“我”从藤野先生那里取回讲义打开看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感到“不安”又“感激”?(3分)3.答案:吃惊: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不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感激:藤野先生对“我”的热情关心。

4.请赏析第6段中破折号的作用。(3分)答案: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之间的原因,突出表现藤野先生专注、执着的医学研究精神。

5.鲁迅说,藤野先生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藤野先生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修改“我”抄的讲义的一丝不苟,诚恳地指出“我”绘的解剖图的错误等。(二)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片段,回答问题。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1)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2)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本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1.答案:议论兼抒情。解析:这部分文字以议论为主,在议论的同时,也流露着对母亲崇高品质的赞美,对母亲的离世感到无比悲痛、怀念之情。2.简要概括“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2.答案:①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母亲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提炼。语段中有标志性语言:“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据此找到答案。3.最后一句加点字“这”指什么?3.答案: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代词都是承前省略的,找到“这”,向前检索,即可找到答案。4.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加点词“创造了”和“创造着”重复吗?分别指出它们的含义。4.(1)答案:不重复。“创造了”是说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继续创造着。解析: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一是要联系词语本义,再是要结合上下文理解。“了”“着”两个助词分别表示“过去的”和“正在进行的”。再联系原文可知其含义。(2)“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试对这个句子进行赏析。(2)答案:这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的爱,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胸襟。使文章的主旨与情感得到升华。解析:赏析句子,一般有如下步骤:首先明确修辞手法;其次明确具体内容;再次从表达效果及文章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来分析。(三)阅读《列夫·托尔斯泰》节选,完成下面问题。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怍过无可置疑的描述。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2)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1.简要概括第1段内容。1.答案: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解析:本段开头就写客人被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所震慑,继而描写这种目光的威力。因此可归纳本段描写的对象。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妙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答案:(1)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目光”比作“钢刀”,形象地写出托尔斯泰的目光具有很强的剖析能力。(2)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托尔斯泰的目光比喻为星光,形象地写出了他笑意粲然的样子。解析:赏析句子步骤:先判断修辞方法;再具体指出描写的内容;最后分析效果。3.分析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答案:这一段是过渡段,通过对客人拜见托尔斯泰的情景的描写,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加深了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为下文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作铺垫。解析: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本段衔接前文内容,又引起下文对眼睛的描写,为过渡段。4.如何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4.答案:这句夸张,含蓄隽永,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敏锐性和丰富性,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解析: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含义,更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前文描述的是托尔斯泰眼睛内涵丰富,故应从这个角度分析这句话的深意。(四)阅读《美丽的颜色》选段,完成小题。①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②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③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⑤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⑥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⑦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1.第⑧自然段“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这句话中,“零星的宝贝”指的是什么?这样称呼它有什么作用?1.答案:零星的宝贝是指“镭”。“宝贝”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珍视,“零星”写出了镭的数量之少,体现出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不易。2.文章最后一段说“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为什么她会永远记得这一晚和这种奇观?2.答案:①两个“永远记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居里夫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②更让她难以忘记他们的艰辛付出。3.当居里夫人他们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都十分平静,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请结合选文和以下材料链接谈谈他们为什么会是这种表现?(材料链接)居里夫人他们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即使那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艰难。居里夫人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她让小女儿玩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只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3.答案:①居里夫人放弃专利,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因为她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诱惑。②居里夫妇提炼镭的科研过程,是他们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精神的展现。(五)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选文出自课文《背影》,作者是(

),字佩弦,(

)代(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答案:朱自清;现;散文2.文中多次写父亲的“嘱咐”和“踌躇”,其用意是什么?

2.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深切。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3.与中心关系不大,故略写。4.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4.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5.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是反语。表明作者悔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例一:会。因为年轻气盛,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例二:不会。既然读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六)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完成各题。白杨礼赞(节选)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白杨礼赞》是一篇

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字

___________,作家、社会活动家。“礼赞”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②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①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4.阅读第④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①伟丈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②抗战军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答案】1.散文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怀着敬意地赞扬

2.①(笔直)

(挺立)

②(努力)

(力争上游)

3.不矛盾。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极普通”来衬托白杨树的伟大。4.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与挺拔

朴质,严肃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昆明的雨汪曾祺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②“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权鲜腴。”③我想念昆明的雨。④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⑤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⑦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莱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⑧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茵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雨水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注:比丘尼,佛教指尼姑)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⑩我想念昆明的雨。1.文章开篇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的原因是__________。2.作者借用________这些带有昆明特点之物,表达了对昆明的思念之情。3.作者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句中“情味”的指的是________。【答案】1.①所画的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2.仙人掌、各类菌子、木香花。3.淡淡的乡愁、莲花池和陈园园像引起的感慨、那天小酌的闲适、对故人的思念。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姥爷的小人书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1.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1.答案:(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①段“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二’,比如……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内容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根据⑤段“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和第⑧段“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根据第⑨段“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可以概括为: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

2.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2.答案:第⑦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作者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后学业繁重、无暇看小人书的情节,同时引出下文对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这一段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姥爷对小人书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第⑦段主要写“我”和妈妈的挑剔,妈妈回忆了六七岁时候和姥爷去街上看小人书的情景,勾起了“我”对小人书的回忆。承接第⑥段“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的内容,同时第⑧段“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和第⑩段“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又引出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故第⑦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3.答案: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中阳光透过无花果树叶洒在姥爷和小人书上,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第⑩段中的阳光正好,洋洋洒洒地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象征着姥爷的慈爱和善良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更显得姥爷的形象温暖而亲切。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第⑧段和第⑩段中划线句子,我们可以从阳光这个意象入手。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澄澈的阳光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第⑩段“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通过描绘阳光洒在姥爷背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安详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姥爷的形象。4.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4.答案:作用:(1)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姥爷珍藏的小人书展开的故事(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好奇姥爷与小人书之间有什么故事;(3)体现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姥爷和小人书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热爱。解析: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把握标题的含义,从文章内容、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文中第①段“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直接引出文章的题目——姥爷的小人书,照应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其次,第③段写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第⑤段“我”认真的听姥爷给我读小人书里的故事;第⑦段妈妈回忆小时候和姥爷去街上读小人书的情景;第⑧⑩段回忆姥爷在窗前读小人书的情景。可以看出小人书作为线索,贯穿全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最后,题目中的“小人书”和“姥爷”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或故事,这种关联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相忆茨菇又一年史良高①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茨菇了。②去超市里,一边比划着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一边咨询卖菜的大姐。大姐一脸茫然,摇摇头说:“听也没听过!”不怪大姐,这里是山城重庆,哪来茨菇呢?③家乡坐落在白荡湖畔,那里河道纵横,池塘星罗棋布,是茨菇的天堂。沟沟汊汊,河边滩涂,到处都有燕尾一样的绿叶。秋冬季节,想吃茨菇了,就挽起裤腿,去池塘河沟的一湾浅水里,顺着枯萎的禾秆往下摸索,很快,一个个可爱的粉色肉球就“呼喇喇”地被提溜上来。后来,野生的茨菇渐渐地少了,乡里人家开始“圈养”,“圈养”的茨菇,个大,肉嫩,味更鲜美。④茨菇是来自泥土的寻常物什,家乡人根本就不拿它当回事,灾荒年间,就将茨菇烀了当主食。现如今的餐桌上,茨菇烹调手法五花八门,炒豆干者有之,炒蒜苗者有之,烧豆腐者有之。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先将茨菇洗净切片,过一下清水,沥干备用。最好挑一块猪的前夹肉,略带肥膘,切成薄片,用生抽腌制几分钟,加点蛋清芡粉裹好。油锅烧热,将肉片倒入,大火炒至肉变色出锅。再洗锅放油,抓一撮葱花爆出香味,将茨菇倒入,配一点木耳为佳,热炒,茨菇由玉白呈现微黄,兑适量清水,半匙白糖,加盖焖十来分钟,收汁前将肉片倒入翻炒。最后撒点鸡精、葱花出锅,淋上几滴麻油。茨菇嫩黄,木耳乌黑,葱花碧绿,再加上肉片绵软,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如果用来烧肉,则要切成块状,其烧法与烧土豆同,但味道不一样,茨菇的粉糯中夹带着丝丝的甘醇,回味绵长,那是土豆所不及的。⑤有族人春节祭祖归来,在朋友圈发了一幅又一幅图,画面之中是绵绵乡愁。从那一盘盘美食中,方知他们也极喜欢茨菇。茨菇,成了每年春节家宴上不可或缺的美馔。他们的厨艺更加绝妙,就拿茨菇炒肉片来说,配料中就加了白菜叶、百叶丝和蒜叶,想必那道菜端上桌,青黄碧绿,似温润的翡翠一般,其菜之雅,其格之高,会不会让人不忍下箸?⑥家父65岁那年和母亲一起,从“人家尽枕湖”的水乡来到城里。到了城里的老人,一到冬天味蕾就觉得寡淡,就念叨起家乡的茨菇来。一次次去菜市场,一次次空手而回。直到春节临近,一家家超市里的茨菇才闪亮登场。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一下子就买了两大兜。回到家,父母在院子里一边清洗,一边用指甲去须,我分明看见,他们的眼里有泪花溢出。⑦如今,我也跟父母当年一样,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古城,客居他乡。一到秋冬时节就想品尝一下家乡的茨菇,品一品那种微微的苦,那种丝丝的甜。所不同的是,父母当年距离家乡不过百里之遥。而我,肩背行囊,翻越一山又一山,远离故乡“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⑧腊月里从山道上下来,看到山里人家篱笆墙内青烟袅袅。我知道,那是山里人家每年腊月必做的功课——烟熏腊肉。一到青烟缭绕,预示着一年的光景就要过去。想着我那山高水远的故乡,庭前的河池里像燕尾一样的茨菇叶子日渐枯萎,家家餐桌上新鲜的茨菇正飘着丝丝缕缕的醇香。而我这个游子,在异乡不知不觉又漂泊了一年。(选自2024年2月17日《文汇报》,有删改)1.仿照示例,根据本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茨菇”撰写一则词条。示例:【菱角】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嫩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做成菱粉。1.答案:示例:【茨菇】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可以用来炒豆干,炒蒜苗,烧豆腐以及茨菇炒肉片,粉粉糯糯,夹着丝丝甘醇,回味绵长。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由示例“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嫩果可生食,老嫩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做成菱粉”可知,示例从植物属性、生长环境、色泽、果实及食用方面介绍了菱角。作答此题,需结合文章有关茨菇外形特点、生长环境、食用方法、口感等方面进行作答。结合②段“去超市里,一边比划着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可知,茨菇外形像乒乓球一样圆圆的球茎,球茎还长着弯弯长长的嫩嘴嘴;结合④段“茨菇是来自泥土的寻常物什,家乡人根本就不拿它当回事,灾荒年间,就将茨菇烀了当主食。现如今的餐桌上,茨菇烹调手法五花八门,炒豆干者有之,炒蒜苗者有之,烧豆腐者有之。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如果用来烧肉,则要切成块状,其烧法与烧土豆同,但味道不一样,茨菇的粉糯中夹带着丝丝的甘醇,回味绵长”等内容可知,茨菇可以做炒豆干,炒蒜苗,烧豆腐以及茨菇炒肉片,口感粉粉糯糯,夹着丝丝甘醇,回味绵长。2.散文的语言通常追求含蓄、有意蕴,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具备这些特点?请选出一句,并赏析。选句:赏析:2.答案:选句:想着我那山高水远的故乡,庭前的河池里向燕尾一样的茨菇叶子日渐枯萎,家家餐桌上新鲜的茨菇正飘着丝丝缕缕的醇香。赏析:作者从想象的角度,从看到升起的炊烟,想到茨菇的生长变化,预示着一年又即将过去,家家桌上新鲜的茨菇飘香,阖家团圆。而作者在异乡又漂泊了一年,通过作者对茨菇的喜爱之情写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开放性题目,选择其他角度的鉴赏也可以】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找出文中含蓄有意蕴的句子并加以赏析。示例:选句:我在这头,茨菇在那头。赏析:这句话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这头”和“那头”的对比,形象地表达出作者与家乡、与茨菇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遥远,更是心理上的牵挂和思念,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茨菇所承载的故乡情感的深沉,虽简短却意蕴无穷。3.为吸引游子还乡,电视台“家乡味道”栏目组准备介绍家乡菜“茨菇炒肉片”,向社会征集推介语,请你尝试写一则。3.答案:示例:茨菇炒肉片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先要将茨菇洗净切片备用,挑一块肥瘦相间的猪前夹肉切成薄片,肉片大火炒至出锅,将茨菇倒入锅中,加以葱花与木耳爆香。嫩黄木耳,乌黑葱花,碧绿之时,肉片回锅,淋上香油翻炒出锅,如同我们对家乡的思念一样,粉糯甘醇,回味无穷。【开放性题目,主要围绕介绍茨菇和家乡味道入手】解析:本题考查主观表达。作答此题,首先可联系文章第④段“常见的譬如茨菇炒肉片:先将茨菇洗净切片,过一下清水,沥干备用。最好挑一块猪的前夹肉,略带肥膘,切成薄片,用生抽腌制几分钟,加点蛋清芡粉裹好。油锅烧热,将肉片倒入,大火炒至肉变色出锅。再洗锅放油,抓一撮葱花爆出香味,将茨菇倒入,配一点木耳为佳,热炒,茨菇由玉白呈现微黄,兑适量清水,半匙白糖,加盖焖十来分钟,收汁前将肉片倒入翻炒。最后撒点鸡精、葱花出锅,淋上几滴麻油。茨菇嫩黄,木耳乌黑,葱花碧绿,再加上肉片绵软,吃起来粉糯清脆,清香可口”,提炼概括“茨菇炒肉片”的做法及食材搭配、口感等内容,要突出“茨菇炒肉片”这道菜的特点,比如美味、独特等,同时可以融入一些对家乡的情感元素,以唤起游子对家乡味道的怀念和向往。语言要简洁、有感染力。(三)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以汪曾祺的散文《夏天》作为阅读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夏天汪曾祺①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②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③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④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⑤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⑥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⑦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⑧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⑨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⑩“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⑪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⑫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⑬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⑭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⑮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⑯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⑰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⑱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呢!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⑲乘凉。⑳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㉑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已入梦乡。㉒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选自《岁朝清供》三联书店2011年版有删改)1.文章写了夏天的许多事、物,请根据行文脉络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夏晨写字读文→夏花泼辣娇嫩→

→夏虫鸣声各异→夏夜乘凉赏月答案:夏草旺盛顽强

夏果香甜诱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通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梳理情节。根据文章第⑧段“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可概括出:夏草旺盛顽强;根据文章第⑬段“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第⑮段“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可概括出:夏果香甜诱人。2.作者笔下的花草、瓜果、昆虫皆有意趣,如苍耳叫做“万把钩”,因为它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请再找出两例赏析命名的生动之处。答案:①“巴根草”,因贴地生长,见缝扎根,非常顽强,拉扯不断而得名,既写出了巴根草的附地性,也写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②“臭芝麻”,芝麻言其形、色,又奇臭无比,以此命名。③“奶奶哼”,突出它的瓜肉极面,适宜老人吃,奶奶一边吃,一边“哼”,故此得名,极具画面感,生活气息浓郁。④“侉叫蛐子”,因叫声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而得名。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生动性。结合文中句子,任选两例,从修辞、用词等角度进行赏析即可。如:①结合文章第⑪段“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可知,这种草因为贴地而生,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而得名“巴根草”,写出了巴根草的附地性;再结合“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可知,写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②结合文章第⑬段“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中的“常常沾了一裤腿”可知,这种植物很多,像芝麻一样,“奇臭无比,很难除净”写它奇臭无比,写出了它的味道;③结合文章第⑯段“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中“状似牛角”写出了“牛角酥”的形状,“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写出了瓜的颜色、味道和酥脆的特点,因此取名“牛角酥”;④结合文章第⑯段“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可知,“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写出了它的瓜肉极面,适宜老人吃,因此得名,极具意趣,生活气息浓郁;⑤结合文章第⑰段“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蛐子’。叫蛐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蛐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因为这种蝈蝈叫起来‘呱呱呱呱’的,叫声跟一个叫驴子似的,而且很吵人,因此得名“侉叫蛐子”,“侉”形象地写出了它叫声的特点。3.汪曾祺的散文,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品读下面的画线句子,体会语言的独特韵味。(1)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2)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答案:(1)示例:白描手法写它的颜色;拟人手法,“命薄,楚楚可怜”描绘了它的情状,也写出它的单薄、脆弱、花期不长,表达了作者对秋葵的心疼怜爱。(2)语言如话,描写生动,短句紧凑活泼。剖瓜的咔嚓之声,瓜破时的凉气,有声音,有感官,特别是写眼睛的凉表现出惬意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1)从“秋葵也命薄”“楚楚可怜”可知是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秋葵赋予人的性格特征,“命博”“楚楚可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纤弱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秋葵的怜爱之情。(2)“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用三个短句,简洁明快,“咔嚓”一词,绘声绘色,颇有动感;“连眼睛都是凉的”运用感官,写出了瓜破时的凉气,表现了作者夏天吃凉西瓜时的惬意之情。4.请以文中的栀子花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把一种花写得富有情味的。答案:写栀子花的花瓣时,引入山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写栀子花的整体情态时从视觉上描摹;写栀子花的香气时变换不同的表述,“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碰鼻子香”“香得掸都掸不开”“香得痛痛快快”,语言丰富,层次分明,将无形的香气写得生活化,具象化,仿佛香气已经浸透了人们的身体;写栀子花的性格时,将栀子花拟人化,通过栀子花的语言表现它的世俗泼辣的性格。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特点。结合文章第②段“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可知,作者先写栀子花的花瓣,并且引用了山歌,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运用视觉,写出了栀子花“粗大”的特点;“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写栀子花的香气,很有层次感,香的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形象具体;“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运用语言描写和拟人的修辞,“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栀子花世俗泼辣的性格,富有情味。5.木心先生说:“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在汪曾祺笔下,人间草木皆有情。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他的“智慧而多情”。答案:智慧: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有发现美的眼睛,对各种花草瓜虫,如数家珍,细细描述。多情:对生活的热爱,一草一木都有生命,风土人情信手拈来,沉浸并享受生活。凝视生活,善于审美,富有情趣。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拥有用文字表现生活,书写美好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文本探究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智慧”,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的“多情”。结合文章第②段“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第④段“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第⑤段“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第⑥段“秋葵也命薄”,第⑦段“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第⑧段“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第⑨段“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第⑩段“‘万把钩’即苍耳”,第⑪段“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第⑯段“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第⑰段“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蛐子’。叫蛐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蛐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蛐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第⑱段“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呢”可知,作者熟悉各种花草瓜虫,介绍起来如数家珍,饱含深情,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将这些花草瓜虫描写的妙趣横生,可见其“智慧”;结合文章第②段“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第④段“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第⑤段“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第⑥段“秋葵也命薄”“风吹薄瓣,楚楚可怜”,第⑬段“最讨厌的是‘臭芝麻’”,第⑳段“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可以看出,作者带着情感来描绘一草一木,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第①段“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写出在舒适夏天的早晨写字读文的闲适之情,可见其“多情”;据此分析,作者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人,因此使他拥有用文字表现生活,书写美好的能力。(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酒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品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②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③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呆滞。一见面,我有点惶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④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看我进来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⑤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时间,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⑥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⑦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沉沦下去。(作者:贾平凹,有删改)1.第①段中父亲的哪些做法表现了对“我”的关爱?2.请简要赏析下面句子。(1)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2)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3.第⑤段中父亲把毕生的经验倾诉给儿子,其中有许多“爆款金句”,请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4.“酒”,既是本文的线索,又是揭示主题的催化剂,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人们经常说:“母爱如春雨,细腻温柔;父爱如大海,广阔深沉。”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父爱新的认识。【参考答案】1.【答案】父亲四处搜罗“我”的作品;父亲认真批注“我”的文章又寄给“我”;借着小女儿的事想来看“我”;劝“我”不要喝酒。【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第①段,概括文段写了父亲哪些做法:四处搜罗“我”的作品,认真批注“我”的作品,帮“我”照看小女儿并因为小女儿的事想来看“我”,劝“我”不要喝酒,等等。然后,从中筛选出能反映父亲对“我”的关爱的事件。这几件均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2.【答案】(1)心理描写,运用比喻修辞和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既朴实无华,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写出了“我”苦恼胆怯的心情。神态、动作描写,将父亲不胜酒力,勉强入口时的痛苦,压抑很久却又不吐不快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赏析语句时,要抓住关键字词,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句式特点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