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者、
也、焉、何)(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者、也、焉、何)
【笔记区】
“者”的用法
(一)表示“……的”,它可以把方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形容
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名物化,相当于“……的(人、事、物)”"……
的样子”(“……似的”)等等。这种情况下的“者”,一般称之为代词,
也有人称之为助词C
1、”……的(人、事、物)”
“古之学者必有师J(《劝学》)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J(《醉翁亭记》)
2、"……的样子”……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言之,貌若甚戚者J(《捕蛇者说》)
3、“……的”,后置定语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J(《聊斋志异喉
织》)
4、“……的”,语气助词”的二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这样的“者”,也会有指代的含义,但主要是表达语气。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J(《石钟山记》)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J(《庄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顿
1、”者”放在主语后,在句中构成“者……也”结构,这是文言
文中典型的判断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在一般判断句中,“者”起着提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
“陈胜者,阳城人也J(《史记•陈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J(《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因果判断句”中,“者”相当于“……的原因(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J(《劝
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J(《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假设复句中,“者”相当于“……的””……的话”,也有提
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句尾一般不用“也”呼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J(《孟子》)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J(《游褒禅山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J(《鸿门宴》)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司!”(《资治通鉴》)
(三)其他
1、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J(《鸿门宴》)
2、用在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相当于“件、条、种、
样”之类。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
记》)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也”的用法
“也”是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
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
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C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
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J(《送
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的用法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为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在
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J(《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J(《五人墓碑
记》)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
之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J(《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J(《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
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盘盘焉,困国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褴硅焉J(《石钟山
记》)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句子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
什么”“什么原因一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J(《廉颇蔺相如列
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话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
这样"0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O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J(《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J(谁何:喝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
问。)(《过秦论》)
(五)“何”组成的双音节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
“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月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
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J(《触
龙说赵太后》)
3.【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o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____________(《促织》)
4.【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J(《孔雀东南飞》)
【例题一】
一、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7.是说也,人常疑之。
8.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集谢庄
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C
三、趣味题,解释以下文段,说出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甲:“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
乙:“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J
甲:“汝之言,金玉也(4)o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5)?”
2.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
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想当年力士脱靴,
杨妃捧砚,此二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张扬,故虽仕途
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⑸不可胜计,遂成
其万世英名。
【例题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并解释其含义。
①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
事》)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二、下列句子中的“焉”都是语气词的一组是()
①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
臾》)
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报任安书》)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⑤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⑥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
⑦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
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
三、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5.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6.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习题一】
一、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4.用实者成实时采。
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6.此三者,吾遗恨也。
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9.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10.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L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死生,昼夜事也。
4.即不忍其毅棘,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也?
1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5.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1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1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8.是说也,人常疑之。
1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0.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一一夫子之谓也
2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5.岂独伶人也哉!
2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27.《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习题二】
一、1.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⑸石空石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6)盘盘焉,困困焉。
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10)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1)非日能之,愿学焉。
⑫而人之所罕至焉。
(⑶吴人焉敢攻吾邑。
(⑷且焉置土石C
(15)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16)永之人争奔走焉。
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⑱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2.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荏荏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靖之战,秦军过靖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
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
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
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二、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
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何以哉?(《曹刿论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16、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7、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
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
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
以良策教我,8何如?
【习题三】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
德而万物得遂长焉C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
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
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J平公曰:“善J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
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日:“午可。”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J平公曰:“善J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
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柜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
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日:
“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
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
之法J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
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un),
均为人名。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其谁可而为之/君知其难也B.午非子之子
邪/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杀之/后遂无问津者D.伤
人者刑/同予者何人
【习题四】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
字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且从师而问焉。B.技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一夫作难而
七庙糜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问其深,则其
好游者不能穷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B.不足为外人
道也
C.公为我献之D.吾属今为之
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B.卿但暂还家,吾
今且报府。
C.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D.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且从师而问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且焉置土石/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乱卧,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寡人无复与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若入前为寿久
A.若毒之乎B.不见若影,
大类女郎也
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D.其视下矣,亦若是则
已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纵一苇之所如何陋之有?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
甸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D.作师说以贻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寞,意暇甚。D.爱其子,择师而
教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娘以指叩门扉曰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D.铸以为金人
十二
11.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C.虎兜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
为有悔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
因喜以谬赏
B.楚左尹项隹者,项羽季父也____________今者出,未辞也
C.顷之,持一象笏至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
壁之下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盘盘焉,困困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背若太山,翼若
垂天之云
D.且为之奈何?誓不相隔卿,且
暂还家去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
A.为仲卿母所遣为君翻作《琵琶
行》
B.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也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今其智乃反不能
及
D.而况于明哲乎?知不可乎骤得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爱而不见,搔首跳膈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戒奢以俭邠宁节度使白孝德
以王故,戚不敢言
C.因击沛公于坐因宾客至蔺相
如门谢罪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移其民于河东
16.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的意义、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不复挺者,糅
使之然也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D.成然之
17.与“客有吹洞箫者”中的“者”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邠人偷嗜暴恶者B.今者项庄拔
剑舞
C.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③涂有饿草而不知发④锲而舍之,朽木
不折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
④也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
B.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
C.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家祭无忘告乃翁/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0.与“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中“所”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秋毫不敢有所近B.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C.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D.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者三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尔言过矣臣死且不顾,卮酒安足辞!
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吾尝终日而思矣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
B.其制稍异于前问其深,则其
好游者不能穷也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__雷霆乍惊,宫车
过也
D.人非生而知之者。悍吏之来吾乡,叫嚣
乎东西。
23.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其”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其皆出于此乎B.臣从其计,大王亦
幸赦臣。
C.秦王恐其破璧。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
不得极夫游之乐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B.蟹六跪而二螯/剑阁峥噪而崔嵬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
25.下列句中“因“字,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的因相同一项
是()
A.蒙故业,因遗策B.践华为城,因河为
池
C.因招樊哙出D.秦军解,因大破之
26.下列句子与“壮士,能复饮乎”中“乎”的意义、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7.下列句中与“竖子不足与谋”的“与”字意义、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A.合从缔交,用与为一B.虽与府吏要,
渠会永无缘
C.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D.孰与君少长
2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天子之气也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他日汝当用之哀吾生之须臾
D.臣俱以表闻虽董之以严刑
29.下列句子与“某所,而母立于兹”中的“所”字的意义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予之所得也B.与其所以失之者
C.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毫而莫取
30.下列句子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为”字的意
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为韩王送沛公B.念桥边红药,年年
知为谁生
C.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D.耳得之而为
声
3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一日之内,一
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其声呜吗然
A.①与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
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也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
相同
32.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B.其贤不及孔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则将焉用彼相矣
0.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复习任务
【童生试】
李庸传
李席,字方叔,其先自郛徙华。鹰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
以学问称乡里。
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
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J席再拜
受教。而家素贫,三世未葬,一夕,抚枕流涕曰:“吾学忠孝焉,而
亲未葬,何以学为!”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蕨其事。轼解衣为
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于是不数年,尽致累世之丧三十余柩,归至
华山下,范镇为表墓以美之。
益闭门读书,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
观之流也。“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
曰:“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轼与范祖禹谋曰:“席虽在山林,
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将
同荐诸朝,未几,用继去国,不果。轼亡,席哭之恸,曰:“吾愧不
能死知己,至于事师之勤,渠敢以生死为间!”且作文祭之曰:“皇天
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
读者为悚。
鹰喜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当喧溷仓卒间,睥睨而
起,落笔如飞驰。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
二万言论西事。朝廷擒羌酋鬼章,将致法,席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
益,愿加宽大,上纳其言。
腐中年绝进取意,始定居长社,县令李佐及里人买宅处之。卒,
年五十一。
(取材于《宋史•李腐传》,有删改)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谒苏轼于黄州/多于南亩之农夫
B.子之才,万人敌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吾学忠孝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0.腐虽在山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乡试】
零陵三亭记
柳宗元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
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馀,然
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低湿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
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史能闻荆、楚间,潭部举
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乱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门不施胥吏之席,耳不闻暮鼓
之音。鸡豚模靖①,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
然而未尝以剧自扰,山水鸟鱼之乐,澹然自若也。乃发墙藩,驱
群畜,决疏低洼,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坳为池。爰有嘉木美卉,
垂水映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
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而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
陶土以埴②,亦在署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陟降晦明,
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饕,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
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在昔裨谟谋野而获,宓子弹琴而理③。乱虑滞志,无所容入c则
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
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
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
事以书于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
自《柳宗元集》,有删改)
【注释】①模醋:^qiu,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Bffxu,美
酒。②埴:zhi,黏土。③裨遑、宓子:裨堪,郑国大夫,善于与诸
侯交往,常乘车到郊野游赏,往往获得成效;宓子,鲁国人,为单父
县令,喜欢抚琴娱乐,却将单父治理得很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湘源令担任
B.逋租匿役逃避
C.乃发墙藩拆除
D.具于是邑完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吏能闻荆楚间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B.群畜食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为县者积数十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
义
D.宓子弹琴而理顺流而东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定有游乐场所,高雅的设施,使他清明宁静心境平和,
常常能够舒适安逸,这样才能思路通顺办事有效率。
B.薛存义到零陵主持政事,混乱的局面得到安定,百姓交纳完
赋税,一起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乡里父老迎接庆贺。州中长
官对此嘉奖,邻郡纷纷效仿。
C.薛存义从不因繁重的政务而自我困扰,安闲恬适地享受着山
水的乐趣。修建三亭,友好地接待宾客,把客人安置在旅馆,高雅的
消遣方式,应该从薛存义开始的。
D.因为玩乐而荒废了政事,因为荒废了政事而放弃了治理。所
以薛存义的做法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福气,作者写这件事是想告诉后来
人为政与观游不可兼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
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
(2)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
(3)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书于石
文言文阅读之文育虚词(者、也、焉、何)
【笔记区】
“者”的用法
(一)表示“……的”,它可以把方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形容
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名物化,相当于“……的(人、事、物)”“……
的样子”(“……似的”)等等。这种情况下的“者”,一般称之为代词,
也有人称之为助词G
1、”……的(人、事、物)”
“古之学者必有师J(《劝学》)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醉翁亭记》)
2、”……的样子”(“……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J(《黔之驴》)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3、“……的”,后置定语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J(《聊斋志异喉
织》)
4、”……的”,语气助词”的二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这样的“者”,也会有指代的含义,但主要是表达语气。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J(《石钟山记》)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J(《庄子•庖丁解牛》)
(二)表提示、停顿
1、“者”放在主语后,在句中构成“者……也”结构,这是文言
文中典型的判断句式。其中包括“一般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在一般判断句中,“者”起着提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因果判断句”中,“者”相当于“……的原因(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
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J(《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假设复句中,“者”相当于“……的””……的话”,也布提
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句尾一般不用“也”呼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J(《孟子》)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J(《鸿门宴》)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司!”(《资治通鉴》)
(三)其他
1、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J(《明夷待访录》)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J(《鸿门宴》)
2、用在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相当于“件、条、种、
样”之类。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
记》)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J(《赤壁之战》)
“也”的用法
“也”是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J(《〈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J(《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
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
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c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
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
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的用法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在
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J(《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J(《五人墓碑
记》)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
之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J(《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J(《赤
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二译为”……的样子””……的”。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J(《石钟山
记》)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句子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
什么''"什么原因"C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J(《廉颇蔺相如列
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二译时,“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o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话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
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
问。)(《过秦论》)
(五)“何”组成的双音节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
“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月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
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
龙说赵太后》)
3.【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____________(《促织》)
4.【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J(《孔雀东南飞》)
【例题一】
一、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7.是说也,人常疑之。
8.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答案:1.可译作“的东西”。2、用在数词之后,“个、样:3、
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4、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5、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6、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的
语气。7、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8、“也哉”语气助词连用,
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之意。
9、“也欤”表疑问,相当于“么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两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集谢庄
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
名平,楚之同姓也C
答案:1、A、B(A助词,表判定语气。B助词,表判定语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 2024年度主题晚会演出合作协议书3篇
- 化妆品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2024年度全国范围内产品销售代理合同书3篇
- 幼儿教师减负工作心得体会个人感想3篇
- 2024事业单位技术改造项目合同书3篇
- 2024年摩托车品牌形象设计与宣传推广合同3篇
- 农村丰收培训总结
- 消杀防护课程设计
- 早教中心食物课程设计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11ZJ111《变形缝建筑构造》
- 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 》赛项赛题(样题)
- 大学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NB-T31022-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2024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
-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