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

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编制组

2023年12月

1.项目背景

1.1.任务由来

根据《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自治区生态

环境监测中心”)、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

质调查院共同承担广西地方团体标准《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

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起草。

1.2.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2023年11月,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并

召开标准编制启动会进行任务分解。

1.2.2.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2023年11-12月标准编制小组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1990

年9月6日国家技术监督局第15号令发布)和国家环保标准修订工作管理

办法的相关规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相关法规、规范、

标准和文献资料范围,了解掌握国内外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监测相关情

况,同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指南的重点方向和编制思路。

1.2.3.确定标准制订技术路线,制订原则

2023年11月,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编

写项目任务计划,确定了本标准的具体内容、原则、技术路线等内容,

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文献,筛选、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和文献,本规范

1

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

测现状调查工作,包括城镇水源和农村水源。

1.2.4.编写标准草稿和编制说明草稿

2023年11月,本规范编制组经对2020年~2022年“双源”调查监测

井基础信息进行了汇总,对监测点基础信息核查并建立现场核查档案,

并对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编制《地

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草稿)。

1.2.5.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023年12月,经过内部审核和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地下水型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

编制说明,并对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

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地下水污染

防治实施方案》、《广西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要求,为深

化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掌握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

水环境监测现状,需建立一个广西的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

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建立完善的信息清单,推进广西地下水环

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污染企业(

区域)地下水水质试点监测项目相关成果,编制本次《地下水型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规范对饮用水源地的

环境保护类详细信息、水文地质类详细信息等进行核实确认,结合地下

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2

下水监测现状信息清单及档案,以进一步保护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随着人

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水源地面临着水质污染、水位下降、土地利

用变化等问题,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于2020年印发《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试行)》。该技术规范提供了针对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

境监测的详细指导,包括监测点选址、监测项目和方法、数据管理与分

析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保障饮用水的

安全性。此外,为规范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国内制定了一

系列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例如《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T18920-2012)等。

在国外,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发达

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分重视地下水质量,并建立了较为

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这些国家的研究主要涉及地下水质量监测、地

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补给量估算等方面。他们采用的监测技术包括地

下水取样分析、现场分析仪器、遥感技术等。相关的规范和规范性文件

也较为健全,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颁布的《水质标准规范》(W

aterQualityStandardsRegulation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

的《饮用水指南》(GuidelinesforDrinking-waterQuality)等。

国内外关于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相关规范如下:

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该标准根据地下水

的不同用途,规定了地下水质量的分类、质量指标和监测方法等内容。

3

2.《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T18920-2012)

:该规范针对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监测项目、方法

以及采样和分析要求等。

3.《饮用水指南》(GuidelinesforDrinking-waterQuality):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饮用水安全的指南,提供了饮用水质量监测和

评估的方法和要求。

4.《地下水监测指南》(GroundwaterMonitoringGuidance

Documents):包括美国环境保护局和欧洲联盟等发布的一系列关于地

下水监测的指南,用于指导地下水监测工作。

国内外关于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研究现状逐渐得到重视。

有关方面制定的规范和规范性文件对于指导监测工作和保护饮用水水源

地的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1.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

1)适应特定领域或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具有实际可行性和操作性。

2)规范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相关因素,综合各种因素来制定。

3)具有普遍适用性,易于推广使用。

4.2.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工作,包括城镇水源和农村水源。规定了地

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

查的范围、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4

4.3.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本标准技术路线详见图1。

成立编制小组

组内启动会,分工安排

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文献

筛选、整理、汇总相关资料和文献

编制标准初稿

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

行业、高校、

企业专家咨询及征求意见

汇总意见、处理

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的送

广西环境科学学会

评审

组织标准审定会

反馈处理意见

上报标准发布稿

图1本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5

5.主要技术内容

5.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1.含水层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1.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

构造等条件的总称。

5.1.3.水文地质单元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划分的,

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5.1.4.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具有一定取水规模(“千吨万人”)

及以上,在用、备用、停用和规划的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5.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

范》划定的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

6

5.1.6.饮用水水源补给区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饮用水源含水层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的地区。

5.1.7.饮用水水源径流区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饮用水源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

排泄区的流径范围。

5.1.8.地下水环境监测井

根据《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

南(试行)》中1.4术语和定义: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

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含可用于水

质监测的取水井等。

5.2.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

5.2.1.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

本次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主要工

作流程包括基础资料收集、初步清单建立、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信

息清单建立及建立调查档案等内容,各阶段流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基础资料收集

以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划分和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为主,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各级

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的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第一次

7

全国水利普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等工作建立的各类信息库

和工作成果。

(2)初步清单建立

以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水源保护区划分

工作形成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源清单为主,同时衔接全区地下水基础状

况调查评估项目调查清单,建立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基本信息初步清单。

(3)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

调查掌握初步清单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监

测井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地下水环境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污

染源分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监测现状等基本情况。

(4)信息清单建立

通过对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进一步优化完善初步清单,建立包

括饮用水源基本信息、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监测评价和潜在污染等

内容在内的信息清单。

(5)建立调查档案

整合现状调查结果,对每一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建立调查档案。

详细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8

图2工作流程图

5.2.2.信息采集

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十四五”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

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20)252号),《关于印发

9

<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21]88号)

要求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2021年污染企业(区域)地下水

水质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的通知》(总站土字〔2021〕143号)等要求。

2020年~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围绕“双源”牵头

开展实施了规模以上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生活垃圾填

埋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尾矿库、涉重企业、石化化工企业

和重点行业企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点现状调查、监测和布设工作。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开展了广西地下水污染

调查与评价项目工作,对2020年~2022年“双源”调查监测井基础信

息进行了汇总,对监测点基础信息核查并建立现场核查档案,并对地

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进行评估,并对现有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点。

鉴于上述技术规定、导则或指南均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

员访谈三种方式,本标准也提出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

5.2.3.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

基于现有工作成果收集的基础资料,整理分析并调查饮用水源基

础信息,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源初步清单。清单信息主要包括水源地序

号、名称、所在地区、地理坐标、服务人口、供水规模、水源级别、

水源规模、是否完成保护区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水源运行

状态等。

(1)水源地补给区范围的确认

为查明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现状,参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

区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环办便函〔2022〕171

号)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的划分方法,结合各调查区内地

10

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源规模、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及环境状况

等因素,确认水源地的调查范围。

(2)人员访谈

访谈内容应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所涉及的疑问确定,受访者

为水源地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应包括水源地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和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水源地过去和现在各阶段的使用

者,以及水源地所在地或熟水源地的第三方,如水源保护区附近的居

民。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

5.2.4.水文地质信息调查

水文地质信息调查包括:

——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近三年);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资料(机井/钻井综合成果图表等);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区域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图;

——水源地补给区内及周边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

基于以上收集的基础资料,整理分析并调查水源所处的水文地质

单元、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

补给与排泄条件、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

5.2.5.环境状况调查

根据水源地基础信息资料和水文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并调查

水源保护区与主要补给径流区内基本环境状况、所在区域降水量、作

为补给来源的主要地表水环境状况等。

11

5.2.6.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调查

对现有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梳理统计水源保护

区与主要补给径流区内地下水监测井数量、位置、含水层类型、水位

/埋深、监测井类型、主要取水层位等,以及监测井保护与设备配备

状况等。

5.2.7.地下水监测开展情况调查

收集调查水源保护区、水源取水口等已开展的各类地下水水质监

测资料,主要包括监测位置、监测时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

评价标准和监测结果等信息。

5.2.8.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重点污染源现状信息调查

对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内部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根据现场调

查填写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补给区内主要污染源类型及污染源

与水源地位置关系。并对各类重点污染源现状环境进行调查,记录污

染源企业自然环境现状,收集或野外拍摄污染源,制作污染源与水源

地空间位置示意图。记录污染源企业自然环境现状,收集或野外拍摄

污染源及其四至环境照片(不少于5张),拍摄污染源及环境视频(3

0秒)1个,制作污染源空间位置示意图1张。要求建立污染源(区域)

矢量图,空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区域)分布和边界范围、

地下水监测井位置、水文地质区划等,按照1:50万比例尺,全部使

用2000坐标系。

拍摄照片流程及要求:污染源企业正门照片→污染源企业北侧厂

界环境现状照片(镜向北)→污染源东侧厂界环境现状照片(镜向东)

→污染源南侧厂界环境现状照片(镜向南)→污染源西侧厂界环境现

状照片(镜向西)。污染源企业自然环境现状照片应拍摄记录牌,记

录牌上信息应写有企业名称、经度、纬度、方位等信息。对于企业占

12

地面积较大且没有飞行管制的区域,宜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获取污

染源及其周边环境照片。

现状视频拍摄要求:除用手机拍摄企业污染源及环境视频以外,

对于没有飞行管制的区域,还应采用无人机拍摄企业及周边的环境,

录制不少于30秒的污染源及环境视频。飞行高度宜距离地面30-50m,

以便能够清晰完整拍摄企业全貌及周边环境。

5.2.9.地下水饮用水源监测现状信息调查

(1)地下水饮用水源自然环境现状

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自然环境现状及其保护区周边环境,

查明水源保护区分布范围,取水口、地下水监测井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信息进行调查。记录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自然环境现状,收集或野

外拍摄水源地及其保护区周边环境照片(不少于5张),拍摄水源地

及环境视频(30秒)1个,制作水源地空间位置示意图1张。要求建立

水源地保护区矢量图,空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饮用水源地分布图、一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范围、准保护

区范围、取水口、地下水监测井、主要风险源和水文地质区划等,按

照1:50万比例尺,全部使用2000坐标系。

拍摄照片流程及要求:水源地正门照片→水源地保护区北侧边界

环境现状照片(镜向北)→水源地保护区东侧边界环境现状照片(镜

向东)→水源地保护区南侧边界环境现状照片(镜向南)→水源地保

护区西侧边界环境现状照片(镜向西)。水源地自然环境现状照片应

拍摄记录牌,记录牌上信息应写有水源地名称、经度、纬度、方位等

信息。对于水源保护区面积较大的水源地,在没有飞行管制的区域,

宜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获取水源地及其保护区周边环境照片。

13

现状视频拍摄要求:除用手机拍摄水源地及其保护区四至视频以

外,对于没有飞行管制的区域,宜采用无人机拍摄水源地及周边的环

境,录制不少于30秒的水源地及环境视频。飞行高度宜距离地面30-

50m,以便能够清晰完整拍摄水源地保护区全貌及周边环境。

(2)水源地补给区内地下水监测点(井)自然环境现状

对水源地补给区内每个地下水监测点(井)自然环境现状进行调

查。记录水源地补给区内每个地下水监测点(井)自然环境现状,收

集或野外拍摄监测点(井)及其四至环境照片(不少于5张),拍摄

监测井及环境视频(30秒)1个。具体要求如下:

拍摄照片流程及要求:监测点(井)现状环境照片(镜向北)→

监测点(井)现状环境照片(镜向东)→监测点(井)现状环境照片

(镜向南)→监测点(井)现状环境照片(镜向西)→监测点(井)

近景照片。监测点(井)现状环境照片应拍摄记录牌,记录牌上信息

应写有监测点(井)名称及编号、经度、纬度、地面高程、方位等信

息。现状环境照片应着重体现监测点(井)周边的污染源分布、地形

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特征等信息。监测点(井)宜位于现状环

境照片中间。

现状视频拍摄要求:以监测点(井)为中心,从北开始,顺时针

转一圈,拍摄监测点(井)周边现状环境,拍摄视频时间不少于30秒。

同时,为了核实每个地下水监测点(井)是否均具备采样条件,

对于专用监测井,需用贝勒管进行水样采集,核实其是否具备采样条

件,拍摄贝勒管采样照片1张;对于机民井,应详细掌握井的结构和

抽水设备情况,可采用开泵抽水或者人工压水的方式,核实其是否具

备采样条件,同时还应走访调查其是否经常使用及其用途;对于天然

14

水点,应查明其补径排条件,调查走访其丰枯期水位变化,核实其是

否具备采样条件。

5.2.10.建立信息清单

整合现状调查结果,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行核实确认,按照“

一水源地一档”的原则,建立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监测

现状信息清单。

5.2.11.调查档案的建立

整合现状调查结果,对每一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形成“一水源

地一档”调查档案。

“一水源地一档”调查档案,调查档案要求如下:

调查资料以“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编码+名称”建立文件夹存放,

存放文件6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编码参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

码规范》(HJ747-2015)进行编码。

其中:word文件3个,分别为“水源地简介”、“水源地名称+

地下水调查信息表+时间(年月日如20220101)”、“水源地名称+布

点建议+时间(年月日如20220101)。

其他文件5个,分别为”支撑材料”、“调查表”、“照片”、

“视频”、“方位示意图”:

(1)“支撑材料”主要含人员访谈记录表扫描件、水源地保护

区范围矢量文件、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内主要

污染源资料等;

(2)“调查表”为xls文件,命名格式为“水源地名称+附录B”;

(3)“照片”为jpg文件,建议命名格式为“水源地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