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

旅行役〃

诗歌专题训练一一主题“羁旅行役”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潇湘夜雨•濡须①对雪

周紫芝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濠。一天飞絮,零乱点孤蓬。

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注】①濡须:三国时旧城。②蒙茸:杂乱的草。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绘了一幅烟霭迷蒙、满天飘雪、孤舟无依的江天雪景

图,营造出孤寂朦胧的意境。

B.“波横索练,玉做寒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濡须雪后江山的美丽。

C.“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塑造了一个夜泊雪江、孤

独难眠的人物形象,意蕴丰富。

D.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词,意象多样,用词雅而不俗,美而不艳,

呈现出的画面清新素净。

2.有人认为周紫芝的词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本词表达了作

者哪些深切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

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颛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

凝愁。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

之境,凄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

B.“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

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C.“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

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D.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情

感奔放不羁。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

而情深。

4.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

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菩萨蛮•丹阳道中

【元】宋

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岗松阪相环抱。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

驿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长相思•山驿

【宋】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①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注释】凉蟾:秋月。

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写羁旅行役,都写旅途见闻,然而情感迥异,但都

充满着“行路难”的慨叹。

B.“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两句,将练湖之明波认作丽人之

“美目盼兮”,写活了自己对山水的爱赏。

C.“短长亭”,是古人送别之所,此句是山驿望中之景,“古今情”

是由景产生的联想,即古今相同的离情;时空纵横,拓展了诗歌意境。

D.用“凉蟾”代指秋月,“蟾”比“月”与“兔”更能表现“凉”

意,“凉”字则暗示行人触景所生之情。

6、“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岗松阪相环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这两首词中“雁”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这两首词中此意象对

情感抒发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易水

汪元量①

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

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

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颦②才动起人愁。

当年击筑③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

【注】①汪元量:南宋宫廷琴师。宋亡后被俘北去。此诗为北上

燕京途经易水时所作。②鼓簟: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c③

筑:古乐器,典出《史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临

行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刺秦事败,荆轲

身死。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秋时节,诗人才卸征鞍,又上孤舟,一“卸”一“上”,虽

然用语平淡,却写尽羁旅行役之苦。

B.颔联写景视听结合,“烟笼古木”、“月印平沙”写出了夜色之

美,猿声、雁鸣突出了夜的静谧。

C.远处传来捣衣的砧杵声,使飘零游子不由伤感落泪;蕈鼓之

声才响起,就惹起了诗人无尽的愁思。

D.尾联照应诗题,都是写当年易水送别场景:二人击筑悲歌时,

慷慨诀别的气氛使寒波也为之凝滞。

9.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安公子长川波激獭

柳永

长川波激能。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

①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②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

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①驱驱,奔走辛苦的样子。②行役:受差遣而旅行,此处指柳

永赴泗州(在今江苏境内)任泗州判官。

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词人舟行淮河的情景,河面波光粼粼,短暂的雨后,

水边平地的烟雾也随之消散。

B.上片描写雨后的芳草犹如用染料着过颜色一样,青翠欲滴,

充满生机,画面色彩非常鲜明。

C.下片“又是”可见词人旅途劳顿,有多次投宿旅店的经历,暗

含对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

D.结尾描绘船家投宿前的欢乐,“渔灯一点”既是投宿目标,又

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

11.“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这两句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写景手法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本词这样写名何作

用。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

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2.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借景抒情,通过秋日萧条悲凉之景透露出羁旅行役的苦

况。

B.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归”字写出来残云对太华山的

依恋。

C.颔联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以“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

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太华山和中条山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

静中有动,意趣盎然。

D.颈联写出出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

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

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13.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歌子

吕本中①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

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②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

凄凉。

[注]①吕本中(1084T145),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北宋灭亡后,

词人南渡流寓。

②江左:即江东,这里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河山。江左

风光,历来为生长北方的文人墨客所向往。

14.按字数分类,这首词属于(体裁),词开头

两句的意境与温庭筠的两句诗“,”

接近。

15.有人说,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羁旅行役之作,作者是“别有

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B”表现了濡须雪后江山的美丽”错,从“吾庐,犹记得”

可知,“横波索练,玉做寒峰”是词人想象的家乡之景。

2.①漂泊无定的孤愁。上阕借漂泊无依的“孤篷”表现了词人漂

泊异乡的孤愁。(或:通过“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直接表现

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愁。)②年华老去的伤感。“似我华颠雪领”由眼

前白雪联想自己白发满头,表现了词人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③深切

的思乡之情。“家何在、水远山重”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词人

离家万里,表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3.D”语言雄健绮丽,情感奔放不羁”分析错误,该词采用通

俗的语言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叹年来踪迹,何事苦

淹留”等,将这复会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而“红衰翠减,苒苒物

华休”想佳人妆楼蹶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词句又体现了语言的

婉约唯美。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以铺张扬厉的手段,由折

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

4.(1)实写:“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是指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

拢,描写了游子登楼眺望,归思的画面,体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虚写:“想佳人,妆楼颛望”,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

己及人,运用对写的手法,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

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伫盼游子归来,虚写。

(3)虚实结合,相互渗透,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词的

意境,为读者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审美趣味,表达了对家乡

思念的忧愁苦闷之情。

5、A“都充满着'行路难'的慨叹"错误,第一首词因为对自然

风景的热爱而“羁愁一点无“,全无行路之愁;第二首却是通篇萧疏

冷落,表达了行人之愁思。

6、前往丹阳道中,夕阳西下,秋风吹来,苍松翠竹环抱,一幅

秋日黄昏清幽安逸的行旅图。

7、雁是旅愁之触媒。第一首词诗人凭借自己对自然山水之美的

爱赏,摒除了常人未能豁免的羁旅之愁,触发旅愁的雁反衬了诗人豁

达开朗的情感(或和诗人豁达开朗的情感形成对比);第二首词雁给

使羁旅之愁更添凄清。

8.D“是写当金易水送别场景:二人击筑悲歌时,慷慨诀别的气

氛使寒波也为之凝滞”错误。尾联照应诗题,“一片寒光"是英雄逝去

后眼前空余的冷落之景,易水的“寒光”蕴藏着诗人的主观情意「击

筑悲歌"的往昔与“一片寒光”的眼前之景,一虚一实,开拓了诗歌

的意境。

9.①首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萧瑟的古渡秋景图。

②深秋时节,诗人卸罢征鞍又孤舟北上,入目所见芦苇萧萧,古

渡口边冷冷清清,渲染出一片冷落萧条的气氛。

③古渡、孤舟自然引出诗人的羁旅之愁、漂泊之感、故国之思,

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10.D"暗示词人仕途变得光明”理解有误。“认去程将近,舟子

相呼,遥指渔灯一点”译为“知道了已临近要去的地方,于是船夫相

呼,向远处渔船上的一点灯火指去。”点明终于可暂停夜宿消除疲劳

了,“渔灯一点”就是指投宿目标,并无暗示仕途之意。

11.“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实写,是作者在旅途遥望远处

所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想象离别后

回到南方的场景。

作用:①写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