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睢宁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丽中国”愿景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________,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某些扩建的城市新区,缺乏个性和特色。从美学角度深入探究这一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改善提升城市建设,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目标。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___。从南到北1.8万多千米海岸线,海岸城市从南部的海口、三亚到中部的上海、厦门再到北部的青岛、大连;从东到西,从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起伏的山岭到崎岖的高原,各具特色;长江、黄河、松花江、伊犁河,以及青海湖、洞庭湖等各类水系,________,神州大地,________。然而,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是民居建筑,()。其审美效果是,如果只看建筑风貌,人们不知道身处哪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城市所在地域,城市就与自然割裂开来。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劈山填海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众彩纷呈B.夷为平地众彩纷呈各有千秋五光十色C.劈山填海五光十色平分秋色丰富多彩D.夷为平地丰富多彩平分秋色五光十色2.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是很难的B.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很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C.人们很难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D.都很难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B.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C.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D.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唱谢应龙一季的雨水足,晒够了秋阳,地里有个好收成。田边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蹲着,站着的抽着旱烟卷儿的是四爷,蹲着的头上罩着素边皂布头巾的是四奶。田是村里的好田。村里的现有的田都好。稍差的这些年都种上了大豆、花生和红薯,行里都疯长着青草儿——种的人不愁收,播了种完事。甭管它大豆比白米细、花生赛黄豆大、红薯藤遮不住黄土。站在田边,可以看清整个村院。村子里没有狗了,行路的人走得静心清闲。蹲着的四奶对抽着旱烟、眼睛直望着村子黄土大道的四爷说:“老头子,甭等了,开镰吧!”甭等了?这几天四爷等的就是他的儿子!大儿子在恢复高考后那年上了大学,工作在城里,秋收时总要请假回来帮衬爹,原是不要等的。直到三年前,儿子升了职,开镰时就再也未见他的影子。春节小车回来,劝爹:这几亩田,就别在它上面想主意,穷折腾了。四爷眼一瞪,那年春节就过得没滋没味的。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专科、一个本科,让村里人眼红。四爷听了消息,好久未做声。半晌才说:谁让他们全走了呢?说的是实话。半个也不会回来了。四爷的眼又朝村子逡巡了一阵后,他叹了口气才回过头来对四奶说:“开镰吧。”开镰了,熟透的水稻沉沉地朝着镰刀挥去的方向倒下。沉沉倒下的水稻在四爷的眼中闪过一道道无比绚丽的弧线,一股丰收无言的稻香痒痒甜甜地悬浮在秋日的风中了,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四爷才惊喜地发现,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四奶接言:“我也割了好大一蔸呢!”四爷一愣,随即就笑了:“割吧。”“割吧。”日近当午,四爷抬头看了一下天,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邻家地里的庄稼早已割了,稻草胡乱地散在田里,东一垛西一垛的。不远处的塬上是几柱冲天的浓烟在飘……四爷的心就猛地紧缩了一下,他一下子就怀念那时大集体大生产火火热热的情景来:男人挑禾挥汗如雨,女人割禾弯腰如弓,机声鸣鸣,镰光闪闪,最顽皮的娃儿们也跟在挑桶后边泥着脸蛋抢拾着稻穗……四奶说:“我又割了好大的一蔸呢!”四爷看了看已汗流浃背的四奶,她满头的白发和金黄的稻色非常美丽。四爷很痴迷地看了一阵,说:“老婆子,我总觉得这地里怪冷清的。”四奶抬起满是汗渍的脸,她撩起青布衬衣的下襟在脸上撸了一下,便笑了,说:“冷清就冷清吧,难道让人一边唱戏不成?”四爷说:“今日里我才真觉得自己老了。”四奶听了,一愣,随后就豁开牙床笑。“笑啥呢?”四爷见状,问。“笑你七十还不服老呢,想想,人若不老下去,这黄土地上的人又一茬连着一茬疯长,到今日恐怕连挤都挤不下呢。更何况人要吃要喝,堆成这么多,会弄成啥样呢?”“那种田的把式都老了又去了,田地里冷冷清清了,你说又会成啥样呢?”四奶听了,又一愣。她看见四爷的眼空洞而又迷失般地在空荡荡的塬上呆望了——路上有几个人正远远地朝这里走来。四奶跟着望,过了一阵,四奶说:“不是咱家的儿,割吧。”“割吧,割起才热闹点。镰刀又动作起来,稻子在轻吟的阵痛声中成功地倒下。忽然,四爷嘶哑着粗犷的嗓门吼叫了起来,接着,唱:锄禾日当午,挣钱儿读书。谁知读书儿,进城不沾土。说读书,说读书……空旷的田野里,一段如泣如诉的歌谣,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撒向了天地的四方。不远处一棵苦楝树上一群打盹的鸟儿惊醒了,扇动着惊恐的翅膀箭一般地逃去。四奶没来由地竟浑身战栗起来,低头看,一层殷红的血液已浸过了她的指尖,无声地点滴在稻田里,她回过头想看,却不见了血痕,血早已溶浸在尘土之中了……(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儿子们在秋收季节却不回家帮助收稻,老人苦等无果,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年轻一代对留守老人不够关心,亲情淡漠的问题。B.秋日割稻,田间地头,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对话极简单极朴素,富有生活气息,既传递出丰收的喜悦,又暗含着隐忍的愁绪。C.四奶不小心割破手指,殷红的血液溶浸在她脚下的尘土中,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将人与土地的血肉联系,刻画得入骨入髓。D.四爷四奶对乡村和孩子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对土地满怀深情,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出乡村。2.小说中间部分划线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结尾写四爷唱歌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都悦耳动听。△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①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上放开了歌喉②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③它一旦离巢就会找一棵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④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⑤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⑥而那歌声竟然使云崔和夜莺都黯然失色A.③②①⑤⑥④ B.⑥④③②①⑤C.③①②⑥⑤④ D.④⑥③②①⑤4、下列对“海丝博览会”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会徽以汉字“海”的“氵”偏旁为创意出发点,融翱翔的海鸟、满载的福船、胜利的“V”、跨越的桥梁、澎湃的海浪等元素于创意中。B.会徽由三条“V"造型的线条组成,寓意着海丝博览会已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友谊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C.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D.三条“V造型线条也体现出海丝博览会的包容性,代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家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5、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上山采蘼芜①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②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①蘼芜,香草名。②閤:旁门,小门。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素:白色的生绢。1.就题材而言,本诗与我们已学的《氓》一样同属_______诗,就主要表达方式而言,又同属______诗。2.善用对比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赏析。6、(1)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论语·泰伯》)(2)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____,故不为苟得也。(《孟子二章》)(3)________________,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6)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7)仓廪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华为在2013年11月6日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2016年3月,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于2017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5G端到端商用系统、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5G载人驾驶、5G切片视频、5G未来课堂……在26日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华为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基于3GPP5G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和全球首款5G商用终端。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华为面向全球推出了手机芯片——麒麟980,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业内人士指出,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摘编自《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领跑5G商用在路上》,《人民日报》2018年9月28日)材料三:“在5G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操控远处的机器人,让它跟你做出相同的动作。”大唐电信技术经理王竟辉告诉记者,5G具有低时延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未来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特殊作业。在5G信号的支持下,远程签名机械臂基本实现了即时响应、同写同传。每秒10G,这是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实现5G商用。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目前5G还有很多挑战尚未解决,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摘编自《正被揭开“面纱”面对挑战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光明日报2018年8月25日)材料四: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同时,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移动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到2025年,全球范围的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5G用户数÷总人口数×100%)将高达15%,但是,5G的快速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从高到低:韩国(60%)、日本(49%)、美国(48%)、欧洲(28%)、中国(27%)。(摘编自《各国5G最新排名!》搜狐网2018年9月2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B.5G时代,在一个工厂里,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些商用业务会同时存在。C.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D.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等方面实现了领跑。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特点,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可实现商用。B.华为面向全球推出的采用7nm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C.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D.在未来的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我国5G用户全球最多。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并说明我国发展5G的优势。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1)“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道德,并感叹着一至德在人群中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2)《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3)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中国前几十年很努力地宣扬“无私”的理念,“文革”中更发展到戏剧化的程度,结果是人人演戏,可信的道德就在这种表演中消失了。(4)《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5)孔子对“父子相隐”的意见历来有很多争议,它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从社会和法律角度来说,父亲偷羊儿子去告发他,属于正直的行为。偷羊犯法,社会成员理应出于维护公义得得需要,不论亲疏都应加以坦白,中国自古就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都不敢讲真话,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6)宋代朱熹曾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孔子本人掌握的就是时中的行为标准。《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7)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把他看作“圣人”,但他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有“圣人”气。这不是谦虚,而是老夫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大抵是从常情常理出发,并没有什么超凡出众、惊世骇俗的地方。哲学家冯友兰曾把“极高明而道中庸”自题为座右铭,期望像孔夫子那样,有超常人的思考,又不背离常人的生活,中间的“而”正是统一这种对立的桥梁。(8)“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已非易事,而身体力行之则更难。时至今日、天,“中庸”仍“民鲜能久矣”,孔子赞赏的“中庸”,就像上文叙述的三个故事那样,其实不过是,并不像后人阐释的那么玄乎。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2)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A.况且所以 B.而那么 C.况且尽管 D.而因为2.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为什么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文革”宣扬的“无私”理念与“中庸”倡导的“至德”不同。B.朱熹以“随时以处中”来阐释“中庸”,接近孔子赞赏的“中庸”。C.孟德斯鸠的话抨击法律破坏了人性,证明了“父子相隐”的合法性。D.“中庸”被孔子视为“至德”,因没有具体阐释让后人把握困难。E.“中庸”因其“极高明”,除孔子外普通人理解难身体力行更难。4.概括“孔子赞赏的中庸”几个要点,补充在第(8)段画线空白处。5.第(6)段中《史记》记载的孔子行为是否“背盟”?阐述你的理由。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花匠俞平伯到了一家花场门口。栅栏虛掩着,我用手一推,呀的一声露出一片平地。紧靠西墙,有三间矮屋。旁边有口井,上面安着辘轳,井口现出几条很深的凹纹,是吊桶绳子磨的。场上收拾得非常干净,一排一排摆列许多花盆,是些山茶、碧桃、金雀、迎春、社鹍之类。轻风掠过,一阵阵花草的香气。冰哩!我不多时还看见你们,花开得这般快呀!一个花匠,年纪不过四十上下,酱色的脸膛显出些皱纹,好像也还和善,手拿把剪刀,脚边放着一堆棕绳,蹲在地上做工。他正在扎榆叶梅呢。树上有稍为桠杈点的枝子,只听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凡昫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他却全不理会,慢慢的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从这枝到那枝,这盆到那盆,还是一样的办法。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所以都是几盘几曲滚圆的一盆,好像同胞兄弟一般。有两盆花梗稍软一点,简直扎成两把团扇。那种“披风拂水疏乱横斜”的样子,只好想想罢了。但花开得虽是繁盛,总一点生趣没有;垂头丧气,就短一个死。我初进来觉得春色满园,及定睛一看,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尽管深红浅紫鸭録鵝黄又俏又丽的顔色,里面总隐着些灰白。仿佛在那边诉苦,又像求饶意思,想叫人怜他,还他的本来面目。那种委曲冤屈的神情,不是有眼泪的能看的。真狠心的花匠!他也是个人呵这不过是我旁观的痴想。花儿不会说话,懂得什么呢?他受了痛苦,只有开一朵朵的鲜花,给他赏玩,让他赚钱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我才知道这都是烘出来的唐花,不然三月天气,哪里来许多花呢。便问道:“我看不扎倒好,你何必费事?”他答道:“你不喜欢不行,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来买一百盆花。花刚出房,有许多还没扎。他们现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正说的时候,远远听得乌乌怪叫,我便呆了。一忽儿,栅门开处,看见有一辆红色的汽车,里面有个白须的绅士,带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慢慢下来。花匠一看见,便抢上去,满面堆笑道:“您老带着小姐来得这样早呵。”一种肉麻的神气,不是能够比方的。然而我方且自幸我不是阔人,他还没有用那种面孔来对我,叫我不能哭,不能笑。那老者穿着狐皮袍子,带了顶貂帽,一望便像个达官。那女子手上带个钻戒,一闪一闪在花匠眼睛前面只管发光,但脸上总白里带青,一点儿血色没有。听得她老子说道:“娴儿,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你不要一来就不高兴。你看那花扎得多们整齐。”那女孩只是不响,低着头,并着脚,一步一步地捱着走,拿条淡红丝中在那边擦眼睛,露出种失眠的样子。他俩走了十几步。老头子回头看看她,说道:“昨天牌本来散得太晚,天都发了白,弄得你没有睡。我带你来看花,借着消遣消遣。你既倦了,也许睡得着,花不要看了,我们回去罢。”那女孩嘴里说了几句话,—很轻很轻——我也模模糊糊没有听见什么。忽然,蓦地里澎腾的一声怪响。我那时分,早已痴痴地出神,忘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了,被午炮一声,方才惊醒。我站在这里,已经快有两点多钟的光景,红炎炎的太阳,正晒着我的头顶,我好像有许多没头绪的心思,只是说不出,直瞪着眼睛,看许多花在阳光底下淌泪。停下来半晌,把眼一低,慢慢的转身踱出。那匠人还是扎他的花,猛然一抬头,露出深黄的牙齿,对我嘻嘻一阵冷笑。(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呈现了花场一片鲜花盛开的动人景象,与后文花几被“扎过”之后“一点生趣没有”形成对比,从而突显花匠的狠心。B.“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写出了花匠扎花技能的娴熟,故而作者紧接着赞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C.前来买花的是“张大人”“绅士”这类人,他们的喜好决定了花的命运,也决定着花匠的境界,这揭示了当时上层人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D.小说按照时间的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中融合抒情和议论,语言自然朴实又不乏雅致,故事简单又意蕴深邃,艺术特征非常鲜明。2.花匠在“扎花”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小说分析。3.娴儿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该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选自《汉书•傅介子传》)(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B.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C.介子至龟兹/复责其主/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D.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发源之地,现在只剩下古代遗迹。B.元凤,汉昭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社会皇帝在位时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C.中郎,是一种官名,为近侍之官。常称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属郎中令。D.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鐐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如“宫阙”。(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介子主动请缨。他认为龟兹和楼兰国杀害汉朝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故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主动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B.傅介子善于辞令。到了楼兰,他根据已存在的具体事实,严厉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去拦截和杀害汉朝使者,结果楼兰王只好谢罪,表示顺服。C.傅介子忠于朝廷。路过龟兹时,他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毫无防范心理,于是请求前往刺杀,以此举展示国威,也表现他对朝廷忠心。D.傅介子有智有勇。他依次策划了秘密会谈、设计诱惑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楼兰刺杀全过程表现了他的智慧与胆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②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田叔者,赵隆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以为郎中。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夺。会陈彝反代,宓砰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甚恭,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车等数十人皆怒,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事明白,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怒之曰:"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B.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C.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D.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守卫宫殿和做国君随从,后逐渐成为医生的称呼。B.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有升级、降级、平级转调等,如迁升、迁授、左迁都是指升官。C.高祖在本文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他在沛县起兵反秦,并率先夺取关中,后建立西汉。D.顿首即叩头,古代拜礼之一,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可用于书信末尾致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叔为人忠义,不怕牺牲。赵午等人因高祖对赵王的无礼而暗中谋反,事发之后田叔作为臣属能与君王共进退,随赵王入京受审。B.田叔正直敢言,据理辩争。文帝认为孟舒非德高望重之人,对此他在文帝面前为孟舒力辩,指出孟舒忠君爱下,最终取得文帝认同。C.田叔通达情理,思虑周全。他在处理完梁孝王派人刺杀袁盎的案件之后,劝景帝不要再深究这个案子,否则景帝会陷入左右两难之境。D.田叔辅佐君王,尽职尽责。他代鲁王偿还从百姓那里夺取的财物,纠正君王过错,并坚持狩猎时不入馆舍休息来促使鲁王不过度游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2)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农场里,几十名同学在农田里麻利地干起了农活,割水稻,打谷子,锄地……大伙儿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这一片金灿灿的稻谷于今年4月栽种,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迎来了大丰收。同学们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现在自己来收割,感觉特别有意义。”自2006年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种田课”就已纳入必修课程。材料二:近日,白岩松在未来教育大会上做了题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与更全面的人》的演讲。他说,培养全面的人,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并行,同时这个教育标准还要做些适合新时代的“补充和改变”。比如,过去的“劳”,强调的是劳动,同呼吸,共命运,要学工学农;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劳”更多的是要用智力创造的“劳”,当人工智能都成为一种现实的时候,我们要拥有新的劳动的概念,劳动能力要体现在智慧方面。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4.A5.D6.B【解析】

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根据“山城、水城、山水脉络”的语境,第一空应填“劈山填海”,排除BD两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特色。“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第三空应填“各有千秋”。排除C项。故选A。5.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AC两项更换了主语,不连贯,由此可排除AC两项;根据上文关联词语“无论……还是”的语境,推知应为“都”开头,由此可排除B。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序不当的问题,“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语序不当,应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排除AC两项。“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语序不当,应为“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排除D项。分析可知,B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B。【点睛】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①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②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③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④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⑤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⑥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4.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5.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6.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2、1.A2.①丰收季节的田野冷清、散乱,以环境的孤寂强化四爷失落迷惘的心理;②和后文大集体大生产火热的劳动场景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农村历史和现状的关注与思考;③在对话中插入环境描写,增强了文学美感,调节叙事节奏,使行文富有变化。3.①凸显人物形象。歌声表现了四爷对农村文明衰落的惆怅,对土地执着眷念的情怀。②凸显主题。悲怆的秋唱,寄托苍凉的情感,更能引发读者对农村人和土地关系的思考。③推动小说情节达到高潮。从隐忍到爆发,四爷的情绪逐层蓄积,最终借助歌声表达出来,情节极富冲击力,震撼人心。④化用李绅《悯农》诗句,以改编歌谣的形式在悯农的传统主题中注入时代的忧思,使小说意蕴更丰富,耐人寻味。【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为了表现了年轻一代对留守老人不够关心,亲情淡漠的问题”过度解读。故选A。2.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本题题干“小说中间部分划线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答本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画线句子“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邻家地里的庄稼早已割了,稻草胡乱地散在田里,东一垛西一垛的。不远处的塬上是几柱冲天的浓烟在飘……”是一段景物描写,从内容上看,描写了丰收季节的田野冷清、散乱、孤寂的特点,强化四爷失落迷惘的心理。从结构上看,后文描写了大集体大生产的劳动场景“他一下子就怀念那时大集体大生产火火热热的情景来:男人挑禾挥汗如雨,女人割禾弯腰如弓,机声鸣鸣,镰光闪闪,最顽皮的娃儿们也跟在挑桶后边泥着脸蛋抢拾着稻穗……”,火热的大集体劳动场景与此时的孤寂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农村历史和现状的关注与思考;在对话中插入环境描写,增强了文学美感,调节叙事节奏,使行文富有变化。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中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情节的作用要从五个角度考虑:1、从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2、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角度考虑;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5.从情节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考虑。本题题干“小说结尾写四爷唱歌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作答本题,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四爷等待在外工作的孩子起收割稻子,却以失望告终,于是和四奶一起洒着汗水开镰收割,“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等句子写出了四爷对土地和劳作的热爱。望着冷清的田野,想起儿子升职后不再去田里干活,并让自己别种田等事,四爷内心失落惆怅,唱起了《悯农》歌,“锄禾日当午,挣钱儿读书。谁知读书儿,进城不沾土。说读书,说读书……”如泣如诉的歌谣将四爷对农村文明衰落的惆怅表达的淋漓尽致;主旨和情节上,小说层层推进,由等待到失望,由喜悦到惆怅,由笑到歌,推动小说情节达到高潮,四爷的情绪逐层蓄积,通过歌声深化小说的主旨,引起读者对农村现状的关注和思考,情节极富冲击力,震撼人心;四爷的歌化用李绅《悯农》诗句,把悯农的传统主题与时代的忧思结合起来,含义更丰富,更具有诗意美感看,也使小说意蕴更丰富,耐人寻味。【点睛】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①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主要是照应和伏笔,这两者的使用可使情节结构紧密,前后呼应。②与主题的关系。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③与人物性格的关系。3、A【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语段讲述了荆棘鸟从离巢,到停歇荆棘树,到扎刺,到放声歌唱,到奄奄一息,到歌声产生的效果,到曲终死亡,按照时间和唱歌的过程,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②①⑤⑥④。故选A。【点睛】排序题中的标志性语言有:①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②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④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4、C【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因为在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元素承载了多种含意。C项,“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这一分析牵强附会,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不能理解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和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C错误。故选C。【点睛】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5、1.弃妇叙事2.“故夫”回答“故人”(前妻)的十二句诗句句采用对比手法。将“新人”与“旧人”依次从容貌、手艺、遭遇、特长及劳动成果的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弃妇美丽勤劳、心灵手巧的形象,流露出了“故夫”喜新厌旧之后追悔莫及的心理。【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特点,重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上山采蘼芜》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徐陵辑)卷一。这是一首写弃妇的诗。全篇是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诗中出现了故夫、弃妇和新人三个人物。虽然新人没有出场,但从故夫和弃妇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故夫和弃妇久别后再会的互倾衷肠中流露出的内心痛苦。就主要表达方式而言,又同属叙事诗。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登上山中采蘼芜,下山偶遇前时夫。故人长跪问故夫:“你的新妻怎么样?”夫说:“新妻虽不错,却比不上你的好。美貌虽然也相近,纺织技巧差得多。新人从门娶回家,你从小门离开我。新人很会织黄绢,你却能够织白素。黄绢日织只一匹,白素五丈更有余。黄绢白素来相比,我的新人不如你。”这首诗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揭示一对离异之后的夫妇的心理状态和各自的感受,从而鞭挞了喜新厌旧者的灵魂,批判了不合理的封建夫权。“故夫”回答“故人”(前妻)的十二句诗句句采用对比手法。“新人工织缣”以下六句是故夫从新妇的女工技巧不及前妻,怨“新人不如故”。这六句具体比较,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喜新厌旧者要抛弃妻子,可以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如手脚笨拙,劳动偷懒之类。现在通过“故夫”自己的口来与“新人”作比较,说明弃妇手脚不笨,劳动并不偷懒,这就使弃妇蒙受的恶名完全被洗刷了。这最后六句的男子比较之词,不仅使弃妇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而且全诗的主题思想也深化了。【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6、不亦重乎死而后已所欲有甚于生者白云回望合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佳木秀而繁阴沾衣欲湿杏花雨衣食足而知荣辱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句子默写,注意语境提示,本题易错字有:重、已、沾、辱。7、1.D2.B3.①政策上支持: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技术上保障: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③历史机遇: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④用户优势:中国有4.54亿5G用户。【解析】1.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分析有误。文中是说“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并没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这一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华为面向全球推出的采用7nm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这个句子的内容有遗漏,丢了“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这一内容。原文是说“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这一关键技术不能漏掉。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并说明我国发展5G的优势。材料一第一节中“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总结出,我国有政策上的支持,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第二节中“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可总结出在技术上保障方面,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材料三第二节中“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总结出,我国正面临历史机遇,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材料四第三节中“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可总结出,我们有用户优势,中国有4.54亿5G用户。【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8、1.D2.“偷羊”之类小错误不足以影响维护“大义”,父子为小错误“相隐”却能维护社会伦理的基础“亲情”。3.CE4.合乎现实需要,基于人性(人情、人伦),合乎时宜能变通。5.示例一不“背盟”。孔子的行为符合中庸“时中”的标准,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得当地处理事情,受要挟订下的盟暂,违逆了本人的意愿,可以毁“约”。示例二:是“背盟”。从文意来看,此时的孔子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孔子既然与公叔氏签订盟约,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守,否则不合诚信之德与守法之义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关联词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意思,然后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推断具体选用哪个关联词。本题要求“联系上下文,填入第(2)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第(2)段空格所在的语句,可发现“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与前一句“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之间是递进关系,“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与“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之间是因果关系,“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是因,“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是果。A项,“况且”表示递进关系,“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但是所以表示的因果关系句子为前因后果,也就是“所以”之前的句子是因,后面的句子是果,与原文的语序正好相反,排除A项;B项,“而”,可以表示递进关系;“那么”则表示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也就是“那么”之后的句子表示果,与原文正好相反,排除B项;C项,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排除C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间的联系,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题目是“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为什么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也就是要学生分析“攘羊”这个论据为什么能证明“正直”这个论点。然后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文章中圈画出涉题内容,进行分析,找出论点和论据之间关联,回答问题。通读文章,涉题内容在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根据文章第四段中“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可知孔子认为父子互相为“攘羊”这种小错误相隐,正是因为有亲情的存在,是在维护父子之间的亲情,而维护亲情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第五段中“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是说“偷羊”之类小错误不足以影响维护“大义”。把这两方面综合其,分析作答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证明了‘父子相隐’的合法性”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文章中孟德斯鸠说“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孟德斯鸠并没有证明“父子相隐”的合法性。E项,“‘中庸’因其‘极高明’,除孔子外普通人理解难身体力行更难”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是说“‘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已非易事,而身体力行之则更难”。故选CE。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概括“孔子赞赏的中庸”几个要点,补充在第(8)段画线空白处。仔细阅读第(8)段,根据横线前“孔子赞赏的‘中庸’,就像上文叙述的三个故事那样,其实不过是”,横线上所要填写的内容是上文三个故事中孔子处理问题秉持的态度方式。第一个故事孔子批评子贡的“高风亮节”,是因为子贡做法不符合现实需要,只是从自身是富豪不需要政府补贴金钱出发,而破坏了鲁国一项好国策,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也就是做事情要呵护现实需要。第二个故事是孔子对“攘羊,父子相隐”的看法,孔子认为,攘羊是一种小过错,在这个小过错中父子相隐维护了亲情,维护亲情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也就是做事要于人性(人情、人伦),第三个故事,孔子在被要挟时立下盟誓不去卫国,当要挟解除,立刻违背当时的盟誓,去了卫国,还洒脱地说: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也就是做事要合乎时宜能变通。5.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既然是探究题目,探究结论就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要敢于陈述自己的见解,要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答出自己的个性。本题要求学生对第(6)段中《史记》记载的孔子行为是否“背盟”阐述自己的理由。作答时要点明自己的观点,即孔子的行为是“背盟”,还是不“背盟”,然后结合文本相关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理由,比如统一孔子行为不是“背盟”,可以从孔子订盟约时时受胁迫的,不是其个人自愿订下的盟约,可以随时毁约,符合中庸“时中”的标准。也可以认为孔子行为是“背盟”,并结合文本围绕孔子行为是“背盟”陈述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即可。不论是认为孔子的行为是“背盟”,还是不“背盟”,都要结合文本为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阐述理由时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点睛】解答探究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要求,题目要求探究什么,是辨析观点,分析启示、感悟,还是做出评价,要审清探究点。另外,还要明确“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等不同的要求。要求不同,答题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结合文本”主要侧重于从文本材料中寻找依据,而“联系现实”则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则要求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接着要明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题干合理阐述理由。同时还要恰当引用文中内容,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9、1.B2.①自得:认为自己“手脚快”,技能娴熟;②迎合:投其所好,为满足别人的喜欢;③趋利:为获利而工作;④漠视:无视花的生机,只作为获利的工具。3.①“娴儿”与被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能引发读者对娴儿这类人命运的思考;②备受父亲娇宠溺爱的娴儿,虽然正当花季,却赌钱、消遣度日,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③娴儿着笔不多,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艺术空间。【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错误,“妙手”不是赞叹,而是讽刺。故选B。2.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可知花匠自得;“他们现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可知花匠为了迎合;“你不喜欢不行,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来买一百盆花”,可知花匠趋利;“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所以都是几盘几曲滚圆的一盆,好像同胞兄弟一般。有两盆花梗稍软一点,简直扎成两把团扇”,可知花匠漠视花的本来面目。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娴儿,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你不要一来就不高兴。你看那花扎得多们整齐”“昨天牌本来散得太晚,天都发了白,弄得你没有睡。我带你来看花,借着消遣消遣。你既倦了,也许睡得着,花不要看了,我们回去罢”,两者类比,“娴儿”与被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一忽儿,栅门开处,看见有一辆红色的汽车,里面有个白须的绅士,带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慢慢下来”,可知娴儿赌钱,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那女孩嘴里说了几句话,—很轻很轻——我也模模糊糊没有听见什么”,可知娴儿着笔不多,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10、(1)B(2)A(3)D(4)①大军就要到来,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②在这时,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句中,“龟兹”做“至”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言”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B。(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楼兰”解说错误,不是丝绸之路的“发源之地”,而是“必经之地”。故选A。(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他依次策划了秘密会谈、设计诱惑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分析错误。刺杀的三个阶段,首先是“设计诱惑”,然后是“秘密会谈”,最后是“实施刺杀”。故选D。(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①方:正要,就要;苟:如果;过:经过;至:到;何为:为什么。②于是:在这时;白:禀告;赍:带上;金币:黄金、礼品;【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3.剔除无效信息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千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参考译文: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记录在《西域传》里。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往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它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穿透身体,在前胸叉起来,楼兰王立刻死了,那些贵人和身边侍从都逃散了。傅介子告谕他们:“楼兰王背叛汉朝有罪,天子派我来杀楼兰王,应该改立从前在汉朝做质子的太子。汉兵马上就要到了,不要轻举妄动,一动,就会灭了你们的国家!”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赞许他的功劳。皇帝于是下诏说:“楼兰王安曾经做匈奴的间谍,侦查汉朝使者,发兵杀害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人,以及及安息、大宛使者,盗取节印和所献礼物,很违背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拿着汉朝使节出使,斩杀楼兰王安归首级,把它悬挂在北门智商,以直报怨,不劳烦军队。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士兵都委任为侍郎。”11、1.D2.B3.D4.(1)(高祖)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托盘进献食物,礼节十分恭敬,高祖却倨傲无礼地两腿前伸坐着骂他。(2)匈奴冒顿单于刚刚制服北边的少数民族&就)来危害汉朝边境,孟舒清楚士兵疲劳困乏,不忍心命令(他们出战)【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均是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以在“盗劫”后断句,在“甚”后断句;“XX曰”是断句的标志性结构,所以“上曰”前后均断句;“矣”是句末语气词,所以在“矣”后断句;“虏”“孟舒”属于不同的主语,所以在“孟舒”前断句;“孟舒不能坚守”是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以在“守”后断句;“士卒”“长者”是不同的主语,所以在“长者”前断句。译文:当时孟舒因为匈奴军队大举进入边塞抢劫,云中郡的情况尤为严重,被免职。文帝说:“先帝命孟舒任云中郡太守十多年了,竟然匈奴一入侵,孟舒就不能坚守,无缘无故地使几百名士兵战死,德高望重的人本该杀人吗?”故选D。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