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小卷·河北专用】《专题05 现代生物技术与实验探究》中考生物重难点(解析版)_第1页
【押题小卷·河北专用】《专题05 现代生物技术与实验探究》中考生物重难点(解析版)_第2页
【押题小卷·河北专用】《专题05 现代生物技术与实验探究》中考生物重难点(解析版)_第3页
【押题小卷·河北专用】《专题05 现代生物技术与实验探究》中考生物重难点(解析版)_第4页
【押题小卷·河北专用】《专题05 现代生物技术与实验探究》中考生物重难点(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专题05现代生物技术与科学探究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调研卷共11页,共两部分,32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调研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和姓名。3.调研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番茄细胞,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A.克隆技术B.杂交技术C.转基因技术D.发酵技术【答案】C【解析】将一种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使其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种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故选C。2.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C.科学家是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D.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也可以控制人胰岛素的合成【答案】C【解析】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使后者具有相应的性状,属于转基因技术,A正确;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C错误;基因控制性状,大肠杆菌中的人胰岛素基因可以控制人胰岛素的合成,D正确。3.我国科学家通过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了“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培育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中中”和“华华”与核供体猴更加相像C.“中中”和“华华”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D.用这两只卵供体猴进行实验有利于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答案】C【解析】“中中”和“华华”是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中中”和“华华”不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C错误。4.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虫烟草培育过程中只利用到了克隆技术B.烟草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这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D.抗虫基因的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A【解析】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中,把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即把一种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DNA中,属于转基因技术。将烟草细胞培养成抗虫烟草,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错误。5.如图是利用某种生物技术获得含有乳球蛋白羊奶的过程示意图,该技术属于 ()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答案】D【解析】通过DNA注射将乳球蛋白基因转移到羊卵细胞的DNA中,即将一种生物体的基因转到另一种生物体的DNA中,该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故选D。6.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B.实验前都不需要暗处理C.可用酒精溶解叶绿素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答案】B【解析】“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中,最后需要通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是否变蓝,从而判断叶片是否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实验前需要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所以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B错误。7.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答案】A【解析】运用肉眼或者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观察记录的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故选A。8.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变量是 ()A.鼠妇的数量B.光照的强度C.温度的高低D.土壤的湿度【答案】C【解析】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温度是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单一变量,其他量保持一致。故选C。9.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表实验:编号小鸡数量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甲组10只不做处理,正常喂养小鸡全部存活乙组10只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全部死亡丙组10只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全部存活丁组10只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B.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C.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D.丁组实验结果预测:部分小鸡成活,部分小鸡死亡【答案】D【解析】甲组未做处理,正常喂养,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甲组小鸡没有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而乙组小鸡接种了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则两组的变量为(是否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A正确。根据控制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实验应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B正确。根据实验重复原则,1只小鸡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正确。丙组为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全部存活;丁组的处理方法是先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将全部存活,D错误。10.如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操作,在37℃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四组中最可能不变蓝的是 ()【答案】A【解析】A组中馒头屑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可以与馒头屑充分地发生反应,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因此不含有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A符合题意。B组和C组中的清水不具有消化淀粉的功能,所以两个试管含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B、C不符合题意。D组中的唾液可与馒头块外表发生反应,但是其内部还会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D不符合题意。11.实验小组进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B.水蚤身体透明,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动C.同一只水蚤依次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D.为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答案】C【解析】从实验探究的目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可知,实验单一变量为烟草浸出液的浓度,A正确;水蚤身体透明,可以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心脏跳动,B正确;进行水蚤实验时,选取的是身体状况相同的多只水蚤,依次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相同时间,并记录心脏跳动次数,C错误;为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12.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的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答案】B【解析】甲组种子缺少水,因此未萌发,说明大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A错误。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的,可能是种子自身问题,B正确。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但萌发的种子数基本相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C错误。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D错误。13.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选择不同材料各30克,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9小时后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不同器官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不同B.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是为了避免呼吸作用干扰C.种子消耗氧气量最多,萌发过程中需要能量最多D.本实验说明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不同器官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不同,A、D正确。为避免某些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容器是黑暗密闭的,B错误。种子消耗氧气最多,萌发过程中需要能量最多,C正确。14.脑内X区域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一部分。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活动的小鼠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A.环境温度下降时,X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B.小鼠的体温调节是通过X区域独立完成的C.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D.脑内X区域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图1可知,环境温度下降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上升,A正确。体温调节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如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代谢,所以小鼠的体温调节并不只是通过X区域独立完成的,B错误。观察图1和图2可知,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C正确。分析图2可知,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脑内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无明显变化,即脑内X区域,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D正确。15.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参照营养学家建议的成人食谱图,青少年应相对增加的食物种类为 ()A.Ⅰ、ⅡB.Ⅱ、ⅢC.Ⅲ、ⅣD.Ⅳ、Ⅴ【答案】B【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肉类,即图中的Ⅱ、Ⅲ,故选B。16.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为便于实验结果的观察,需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或进行一定的处理。下列操作没有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选择尾鳍颜色浅的小鱼观察血流情况B.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放几丝棉纤维C.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D.研究呼吸作用时将两组种子中的一组煮熟后使用【答案】D【解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果选择尾鳍颜色深的小鱼,就不容易观察血流情况;选择尾鳍颜色浅的小鱼,观察得比较清楚,A不符合题意。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在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因此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B不符合题意。脱色是为了在观察淀粉被试剂染色时不被其他颜色(主要是绿色)干扰,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研究呼吸作用时将两组种子中的一组煮熟后使用,煮熟的种子和未煮熟的种子形成对照实验,并非是为了便于实验结果的观察,而是验证呼吸作用,D符合题意。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③应包裹黑色的布使其不透光B.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C.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高于①D.装置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答案】C【解析】从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为避免光合作用对此实验的影响,装置③应包裹黑色的布使其不透光,A正确;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应低于①,且装置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C不正确,D正确。18.用苹果树枝条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丁组对照,可以探究叶是否为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将该实验放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C.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和丙D.量筒内液面下降的高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甲组中没有叶片,丁组中叶片没有做任何处理,因此这两组的变量是叶片,可探究叶片是否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将该实验放在黑暗处,不利于气孔的开放,也不利于水分的散失,效果不明显,B错误。丁组的叶片没有做任何处理,故丁属于对照组,C错误。由题图可知,丁组叶片没有做任何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蒸发得最多,量筒内液面下降得最多;由于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因此乙组量筒内液面下降得比丙组量筒内液面下降得多;甲组量筒内液面几乎不下降,因此量筒内液面下降的高度由大到小排列为丁>乙>丙>甲,D错误。19.下列四组实验装置中能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的组合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实验目的是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则光是本实验的单一变量,①②组合的单一变量是叶片;①③组合的单一变量是光;②④组合没有植物叶片,故应该选①③组合,C符合题意。20.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C.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D.6℃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答案】C【解析】京白梨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B正确;由图可知,当温度为12℃时,在第9天呼吸速率达到最大,而温度为20℃时,在第6天呼吸速率达到最大,故三个温度中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错误;由图可知,在温度为6℃时,呼吸速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机物分解速率低,有利于果实贮藏,D正确。21.将三株相似的植物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皿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请问下列装置可以组成几组对照实验? ()A.1组B.2组C.3组D.4组【答案】B【解析】在题目给出的三个实验装置中可以形成两组对照实验:甲和丙;乙和丙。其中甲和丙光照强度相同,唯一变量是温度,而乙和丙温度相同,唯一变量是光照强度。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存在光照强度和温度两个变量。故选B。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ABC蚕卵数(个)10001000800培养温度(℃)162030培养湿度(%)757575孵化出幼蚕所需时间(天)1098孵化率(%)909868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B.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C.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答案】C【解析】从表格数据看出,在16℃、20℃、30℃时蚕卵的孵化率分别是90%、98%、68%,因此表中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C错误。2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仓鼠逃生实验,得到图2所示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图2A.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属于先天性行为B.仓鼠的逃生行为不受遗传因素影响C.不同仓鼠个体的学习能力相同D.学习行为有利于仓鼠更好地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仓鼠的逃生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B错误。由图2可知,不同仓鼠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C错误。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D正确。24.如图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能明显检测到蔗糖的一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分别是 ()A.甲组,细胞壁B.甲组,细胞膜C.乙组,细胞壁D.乙组,细胞膜【答案】D【解析】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由于煮过的去皮马铃薯的细胞已经死亡,其细胞膜无法控制物质进出,因此乙组蒸馏水中能明显检测到蔗糖。故选D。25.图a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图b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其正常呼吸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答案】D【解析】鱼用鳃呼吸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的目的是维持其正常呼吸,A正确;该实验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B正确;毛细血管很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②为毛细血管,C正确;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血流入各分支,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从各分支汇聚,①为动脉,③为静脉,D错误。第二部分本部分共7题,共50分。26.生活中的常规消毒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九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甲乙(1)使用消毒液杀灭教室内的病原体,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2)生物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但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呢?生物兴趣小组又对该品牌消毒液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查询结果,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1/200为最佳,原因是。

【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2)减少实验误差(3)A品牌消毒液的浓度增加(4)杀菌效果好且浓度较小,可减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解析】(1)使用消毒液杀灭教室内的病原体,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环节。(2)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3)该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浓度的A品牌消毒液对教室消毒效果的影响,故变量为A品牌消毒液的浓度。分析图甲可知,(一定范围内)随着A品牌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增加。(4)分析图甲可知,当A品牌消毒液浓度分别是1/100、1/150、1/200时,杀菌率差异不大。再结合图乙的提示,在保证杀菌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使用浓度为1/200的A品牌消毒液,因为浓度为1/200的A品牌消毒液杀菌效果好且浓度较小,可减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7.某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装置1瓶2瓶3瓶4瓶5瓶处理措施每瓶10粒种子煮熟不做处理不做处理不做处理不做处理环境条件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水浸没种子适量的水无水25℃25℃25℃4℃25℃实验现象未萌发都萌发未萌发未萌发未萌发(1)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两个装置进行对照。

(2)2瓶和3瓶进行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

(3)4瓶和5瓶,能否进行对照?。原因是。

(4)1瓶种子未萌发的原因:。

【答案】(1)2瓶和4瓶(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合理即可)(3)不能变量不唯一(合理即可)(4)煮熟的种子已经死亡【解析】(1)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温度是需要控制的单一变量,其他量保持一致,从表格看,2瓶和4瓶温度不同,其他量都相同,2瓶和4瓶形成对照,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2瓶和3瓶的水量不同,3瓶内的种子得不到充足的空气,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3)4瓶和5瓶瓶没有控制单一变量,所以不能形成对照。(4)煮熟的种子失去生命活力,不能萌发。28.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

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答案】(1)微塑料A(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3)消化和吸收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4)数量多、排列整齐(5)c【解析】(1)对比表中乙组和丙组的不同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度,再由题目及表中实验结果的描述,确定本实验探究的是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的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度,甲组起对照作用,再依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甲组的饲料中不添加微塑料A,其他处理均与乙、丙组相同,故饲喂方式为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3)小肠绒毛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若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则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由表可知,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乙组小鼠体重增长值为1.84g/只,说明乙组小鼠体重在增长,而丙组小鼠体重增长值为-0.12g/只,说明丙组小鼠体重在降低。(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如果恢复后的小鼠小肠绒毛状态和甲组小鼠相同,即数量多、排列整齐时,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增加微塑料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29.为探究子叶能否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①取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100粒,浸水相同时间,使其萌发。组别处理方法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甲没有除去子叶4.3乙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0.7丙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1.8丁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4.0戊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4.3②对各组萌发的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哪几组是实验组?。找出这几个实验组的变量:。

(2)戊组和乙组相比,两周后平均干重增加了克/株。

(3)如果每组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4)实验结论:。

【答案】(1)乙、丙、丁、戊除去子叶的时间(2)3.6(3)不可靠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或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4)子叶能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解析】(1)该实验探究的是“子叶能否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本实验中甲组没有处理,是对照组,乙、丙、丁、戊都进行了处理,是实验组。这几个实验组之间的变量为除去子叶的时间。(2)戊组和乙组相比,两周后平均干重增加了4.3-0.7=3.6(克/株)。(3)如果每组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因为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或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4)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子叶能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30.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对肺的结构及功能造成损伤。接种疫苗是一种快速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健康人的肺泡结构模式图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结构模式图(1)图示为健康人与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结构模式图,箭头A表示进入肺泡。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液中的进入肺泡吞噬病毒,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进入肺泡,同时肺泡细胞自身也会合成一部分物质,形成黏液,阻碍了肺泡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

(2)我国正在快速有力地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所注射的疫苗属于,可刺激机体内产生抗体。如图是两种在人群中形成免疫的模型:

据图可知,老人与儿童等易感者在(填字母)人群中更易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原因是,因此国家提出的接种建议是。

【答案】(1)二氧化碳白细胞气体交换(2)抗原B已接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