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性能评估方案_第1页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性能评估方案_第2页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性能评估方案_第3页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性能评估方案_第4页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性能评估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功能评估方案TOC\o"1-2"\h\u28279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5452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29887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225893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31605第二章环保功能评估体系构建 3123502.1评估体系框架设计 3245672.2评估指标选取与权重分配 417472.3评估方法与步骤 429529第三章建筑材料环保功能评估 5166153.1建筑材料分类及环保标准 5152453.1.1建筑材料分类 529683.1.2建筑材料环保标准 5239903.2建筑材料环保功能指标 5230513.2.1生产过程环保功能指标 583613.2.2使用过程环保功能指标 579143.2.3回收利用环保功能指标 6243273.3建筑材料环保功能评估方法 667833.3.1定量评估法 6121223.3.2定性评估法 610992第四章节能功能评估 666364.1节能技术概述 6141294.2节能功能指标体系 7129054.3节能功能评估方法与流程 721151第五章节水功能评估 7234425.1节水技术概述 8262165.2节水功能指标体系 8280435.2.1建筑给水系统 8223075.2.2建筑排水系统 8316225.2.3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841725.2.4中水回用系统 871305.2.5再生水利用系统 8277765.3节水功能评估方法与流程 8281075.3.1评估方法 8267925.3.2评估流程 912934第六章室内环境质量评估 9167616.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 9151466.2室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 9219996.2.1物理指标 9153046.2.2化学指标 9160496.2.3生物指标 10214496.3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10188136.3.1现场检测 10240886.3.2模型预测 10166566.3.3综合评价 1028671第七章噪音污染控制评估 11279367.1噪音污染概述 11255047.2噪音污染控制指标体系 11213527.3噪音污染控制评估方法 1129543第八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估 12189038.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2220008.2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12110968.3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方法 121587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评估 13194179.1运行维护管理概述 134999.2运行维护评估指标体系 13280179.3运行维护评估方法与流程 14227239.3.1评估方法 14183939.3.2评估流程 1430754第十章环保功能评估结果应用与改进 143189610.1评估结果分析与应用 141778310.2改进措施与建议 152599310.3环保功能评估的持续优化 15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因素,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与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系统等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2)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关注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绿色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引入。(2)发展阶段:21世纪初,我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绿色建筑发展驶入快车道。(3)成熟阶段: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降低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2)保护环境:绿色建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3)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筑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4)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链条长,涉及多个行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5)推动技术创新: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第二章环保功能评估体系构建2.1评估体系框架设计构建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环保功能评估体系,首先需确立一个科学、合理且全面性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层:以绿色建筑环保功能提升为目标,确立评估体系旨在推动的建筑环保功能提升方向。(2)准则层:基于目标层,设立与之相对应的准则,如节能减排、室内环境质量、可持续性资源利用等。(3)指标层:细化准则层的内容,设置可量化的具体指标,例如能耗降低率、室内空气品质、绿色建材使用比例等。(4)实施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评估流程,保证评估体系得以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实施。(5)反馈层:评估结果反馈至目标层,用于调整和优化评估体系,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2.2评估指标选取与权重分配在评估体系中,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分配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1)指标选取:指标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相关性:指标与评估目标紧密相关,能够反映绿色建筑的环保功能。可量化:指标应易于量化,便于统计和比较。全面性:指标覆盖面广,能够全面反映绿色建筑的各方面功能。(2)权重分配:权重分配采用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权重分配应考虑:指标的贡献度:指标对整体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指标的独立性: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避免重复评价。2.3评估方法与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与绿色建筑环保功能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能耗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材料使用数据等。(2)指标计算:根据选取的指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各指标的评分。(3)权重应用:将计算得到的指标评分乘以对应的权重,得出加权后的评分。(4)总分合成:将所有加权后的评分汇总,得出绿色建筑环保功能的总评分。(5)等级划分:根据总分,对绿色建筑的环保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如优秀、良好、一般等。(6)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利益方,包括开发商、设计方、使用者等,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改进和优化。通过上述评估方法与步骤,可以系统地评价绿色建筑的环保功能,为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三章建筑材料环保功能评估3.1建筑材料分类及环保标准3.1.1建筑材料分类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基础,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砌体等,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荷载;(2)装饰材料:包括涂料、壁纸、瓷砖、石材等,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装饰;(3)功能材料:包括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吸声材料等,主要用于满足建筑物特定功能需求;(4)环保材料:包括再生材料、生物质材料、低能耗材料等,主要用于提高建筑物的环保功能。3.1.2建筑材料环保标准建筑材料的环保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无害化:材料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不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2)节能: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3)循环利用: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生态友好: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3.2建筑材料环保功能指标3.2.1生产过程环保功能指标(1)能耗: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2)排污: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排放;(3)资源利用效率:材料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3.2.2使用过程环保功能指标(1)耐久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2)舒适性: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如保温、隔热、吸声等;(3)安全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功能。3.2.3回收利用环保功能指标(1)回收利用率:材料在使用后能够实现回收利用的比例;(2)回收成本:材料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成本;(3)回收价值:材料回收利用后的价值。3.3建筑材料环保功能评估方法3.3.1定量评估法定量评估法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各项环保功能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如下:(1)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能耗、排污、资源利用效率、使用功能、回收利用率等;(2)建立评估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构建反映材料环保功能的数学模型;(3)计算评估指标:利用评估模型,计算材料在各阶段的环保功能指标;(4)分析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指标,对材料的环保功能进行综合评价。3.3.2定性评估法定性评估法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环保功能进行主观判断,以专家意见为基础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评估因素:根据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利用过程,确定影响环保功能的主要因素;(2)建立评估体系:将评估因素进行分类,构建评估体系;(3)专家评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评估体系中的各项因素进行评分;(4)综合评价:根据专家评分,对材料的环保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节能功能评估4.1节能技术概述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节能技术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电气设备节能技术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墙体、屋面、门窗等部分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能量的损失;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主要通过各种高效设备和管理措施,降低空调通风系统的能耗;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主要通过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和运行,降低给排水能耗;电气设备节能技术主要通过采用高效电气设备,降低电力消耗。4.2节能功能指标体系节能功能指标体系是评估建筑节能功能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能耗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电耗、单位建筑面积水耗等指标,用于反映建筑能耗水平。(2)能效比指标:包括空调能效比、照明能效比等指标,用于评估设备和系统的能效。(3)节能率指标:包括建筑整体节能率、各系统节能率等指标,用于衡量建筑节能效果。(4)碳排放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降低率等指标,用于评估建筑碳排放水平。4.3节能功能评估方法与流程节能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测法、模拟分析法、统计数据法等。(1)现场检测法:通过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空调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设备等关键参数,评估建筑节能功能。(2)模拟分析法: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预测和评估。(3)统计数据法:通过收集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分析能耗水平和节能效果。节能功能评估流程如下:(1)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的建筑项目,包括建筑类型、规模、地理位置等。(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建筑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备参数等资料。(3)选择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和基础资料,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4)进行评估计算:根据所选评估方法,计算相关指标,评估建筑节能功能。(5)分析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6)编写评估报告:整理评估过程和结果,编写评估报告。第五章节水功能评估5.1节水技术概述节水技术是指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建筑用水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节水技术包括:节水型器具、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智能节水控制系统等。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中,节水技术是提高环保功能的关键环节。5.2节水功能指标体系节水功能指标体系是评估建筑节水功能的重要依据。以下为节水功能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5.2.1建筑给水系统(1)给水系统用水效率:指建筑给水系统中,实际用水量与设计用水量的比值。(2)给水系统水压合格率:指给水系统中,水压达到设计要求的比例。5.2.2建筑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排水效率:指建筑排水系统中,实际排水量与设计排水量的比值。(2)排水系统水压合格率:指排水系统中,水压达到设计要求的比例。5.2.3雨水收集利用系统(1)雨水利用率:指收集的雨水量与建筑总用水量的比值。(2)雨水收集系统效率:指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5.2.4中水回用系统(1)中水回用率:指中水回用量与建筑总用水量的比值。(2)中水处理效率:指中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与实际处理量的比值。5.2.5再生水利用系统(1)再生水利用率:指再生水利用量与建筑总用水量的比值。(2)再生水处理效率:指再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与实际处理量的比值。5.3节水功能评估方法与流程5.3.1评估方法节水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测法、对比分析法、计算法等。(1)现场检测法:通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设施的现场检测,获取实际运行数据,评估节水功能。(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建筑节水技术措施实施前后的用水量、排水量等数据,分析节水效果。(3)计算法:根据建筑节水技术措施的设计参数,计算节水功能指标,评估节水效果。5.3.2评估流程节水功能评估流程如下:(1)收集建筑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设施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资料。(2)现场检测建筑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设施的运行数据。(3)根据检测数据,计算节水功能指标。(4)分析节水功能指标,评估建筑节水效果。(5)提出节水技术改进措施,为绿色建筑节水功能提升提供依据。第六章室内环境质量评估6.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0)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室内环境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以及室内环境的物理参数,如温度、湿度、噪声等。6.2室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室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是评估室内环境质量的基础。以下为主要室内环境质量指标:6.2.1物理指标(1)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一般为18℃至26℃。(2)湿度: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至70%。(3)噪声:室内噪声应控制在50dB以下。6.2.2化学指标(1)PM2.5:室内PM2.5浓度应控制在35μg/m³以下。(2)CO2:室内CO2浓度应控制在1000ppm以下。(3)TVOC: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应控制在0.6mg/m³以下。6.2.3生物指标(1)细菌总数:室内细菌总数应控制在1000cfu/m³以下。(2)真菌总数:室内真菌总数应控制在500cfu/m³以下。6.3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测、模型预测和综合评价三种。6.3.1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是指通过采样、分析等手段,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实际测量。现场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检测项目: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确定需要检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2)选择检测方法:根据检测项目,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现场采样:在室内环境中设置采样点,进行采样。(4)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6.3.2模型预测模型预测是指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预测。模型预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基础数据:收集室内环境质量的基础数据,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室内设备等。(2)建立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室内环境质量的数学模型。(3)模型求解: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求解模型,得出室内环境质量的预测结果。6.3.3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室内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权重设定: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设定相应的权重。(2)指标标准化: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3)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根据权重和标准化的指标值,计算综合评价指数。(4)评价结果分析: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室内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第七章噪音污染控制评估7.1噪音污染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建筑过程中,噪音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噪音污染是指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对人类及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7.2噪音污染控制指标体系为了有效控制噪音污染,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噪音污染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环境质量指标:反映建筑环境中噪声水平及其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如等效声级、最大声级、声级率等。(2)噪声源控制指标:针对各类噪声源,如交通、施工、生活等,设定相应的噪声排放限值。(3)噪声防治措施指标:包括隔音、降噪、减震等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估。(4)噪声污染监测与监管指标:反映噪声污染监测和监管体系的完善程度,如监测覆盖率、监测频率、监管力度等。7.3噪音污染控制评估方法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噪音污染控制评估方法:(1)现场监测法:通过在建筑环境中布置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评估建筑环境的噪声污染程度。(2)模拟预测法:利用噪声预测模型,对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污染进行预测,评估噪声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3)等效声级法:将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按照等效声级进行统计,评估噪声污染程度。(4)噪声源识别与评价法:对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源进行识别,分析各类噪声源对整体噪声污染的贡献程度,为制定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5)综合评价法: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对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噪声污染程度、防治措施效果、监管体系完善程度等。(6)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分析其噪声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借鉴。通过对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污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噪声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第八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估8.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设计方案。(2)节能降耗原则: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舒适度、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地域特色原则:结合当地气候、地理和文化特点,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8.2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效益等。(2)节能降耗指标:包括建筑能耗、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3)室内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空气质量、光照、噪音、舒适度等。(4)建筑功能与结构指标:包括建筑功能布局、结构安全、使用寿命等。(5)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建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的可再生性。8.3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方法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评估法:通过对建筑各项指标的量化分析,评估建筑的设计效果。(2)定性评估法:通过专家评审、公众参与等方式,对建筑的设计效果进行主观评价。(3)综合评估法: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对建筑的设计效果进行全面评估。(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评估提供依据。(5)动态评估法:对建筑的设计效果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实时调整评估指标和权重,以适应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第九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评估9.1运行维护管理概述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管理是指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环保功能、功能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施维护:对建筑物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更换,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2)能耗监测与控制: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能耗数据,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3)环境监测与治理:对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进行监测,保证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4)绿化管理:对建筑物的绿化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5)安全防范: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9.2运行维护评估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全面、科学、可操作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率、故障率、维修及时率等。(2)能耗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能耗、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等。(3)室内外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4)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化养护状况等。(5)安全指标:包括安全发生频率、安全隐患整改率等。9.3运行维护评估方法与流程9.3.1评估方法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现场检查法:通过对建筑物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了解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环境质量等。(2)数据监测法:利用监测设备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外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建筑物使用者的满意度和需求。(4)专家评审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9.3.2评估流程绿色建筑运行维护评估流程如下:(1)前期准备: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2)现场检查:对建筑物进行现场检查,收集相关数据。(3)数据监测: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外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4)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收集建筑物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5)专家评审: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