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教学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220228英文名称:PedagogyforScienceEducationinElementarySchool学分: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无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修读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小学科学教学法》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拓展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融合、跨学科背景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课程旨在帮助师范生学习并适应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师范生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针对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方式的整体调整,初步掌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科学教材为基础,以新课改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知识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进行创新教学。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202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法的特点,明晰教法研究,掌握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程序与方法。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运用小学科学教学的相关理论,评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动态、创新点等;了解并初步掌握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技能,能够归纳总结小学科学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合适的跨学科教学、综合教学方法运用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教学,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价值观,热爱学生,热爱科学;增强作为小学老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本课程重点支撑以下4个毕业要求,其中对毕业要求4-2形成高支撑H,对毕业要3-2和3-3形成中支撑M,对毕业要求2-1形成低支撑L。指标点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掌握“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要求,有准确解读教材的能力;有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选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等的教学设计力,有组织并推进教学过程、敏于捕捉课堂生成并及时改进实施策略的课堂执行力。指标点3-2[教育教学知识]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特点,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小学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指标点3-3[学科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至少一门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小学教育中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方法。指标点2-1[专业认同]具有主动从教、终身从教的意愿;熟悉小学教育工作,认同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专业性。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达成途径毕业要求指标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达成途径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掌握“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要求,有准确解读教材的能力;有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选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等的教学设计力,有组织并推进教学过程、敏于捕捉课堂生成并及时改进实施策略的课堂执行力。课程目标2H1.教师课堂讲授2.学习通讨论3.平时作业4.期末设计3-2[教育教学知识]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特点,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小学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M1.教师课堂讲授2.学习通讨论3.平时作业指标点3-3[学科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科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至少一门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小学教育中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方法。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M1.教师课堂讲授2.学习通讨论3.期末论文考查2-1[专业认同]具有主动从教、终身从教的意愿;熟悉小学教育工作,认同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专业性。课程目标3L1.教师课堂讲授2.学习通讨论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应课程目标一、科学与小学科学教育1.教学内容科学与科学教育发展动态介绍、新课标小学科学部分介绍2.教学重点科学教育发展动态介绍3.教学难点新课标科学教育解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科学与小学科学教育的最新动态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二、国际科学教育新动向1.教学内容(1)国内科学教育新动向(2)国外科学教育新动向2.教学重点国内外科学教育比较3.教学难点国内外科学教育比较了解科学教育前沿,培养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热爱。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三、小学科学学习的内容1.教学内容(1)新课标科学教育(2)小学科学学习的“探究-研讨”教学法2.教学重点“探究-研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的应用3.教学难点新课标科学教育内容掌握小学科学学习内容,并了解“探究-研讨”的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四、小学科学教学(其他)1.教学内容(1)实验探索法(2)小组讨论法(3)角色扮演法(4)现状调查法(5)作品制作法(6)信息搜集法2.教学重点(1)实验探索法(2)作品制作法(3)信息搜集法3.教学难点实验探索法通过教师讲授,使师范生更新教育理念,了解传统和创新的科学教学法。课程目标1五、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内容(1)自主探索科学教学资源(2)独立设计科学教育教学环节2.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科学教学资源3.教学难点独立设计科学教育教学环节了解并使用科学课程资源,并利用现有资源独立设计科学课教学环节。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三、学时分配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建议自主学习12小时。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科学与小学科学教育44国际科学教育新动向66小学科学学习的内容66小学科学教学(其他)66小学科学教育评价44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6合计3232自主学习内容建议时间(小时)国际科学教育新动向4小学科学学习的内容4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四、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学习通研讨、教学展示等途径实现,辅以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习通网站参与讨论等教学方式,课后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课程考核和达成度评价(一)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学业评价内容考核环节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课程目标作业(30%)科学教学设计根据学生提交的教学设计作品质量打分。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堂表现(10%)课堂参与情况(回答问题、学习通讨论、作品演示等)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和学习通平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考勤(0%)缺勤1节课总分扣1分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态度。课程目标3期末考核(60%)期末论文+教学展示主要考核学生对科学教学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综合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缺勤情况+期末考核(作业成绩×30%)+(课堂表现×10%)+(缺勤1节课扣1分)+(期末考核×60%)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勤和期末考核等四个方面组成,采用百分制计分制。本课程评价在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统一的基础上,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评价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实践操作,结合学生课堂及课后学习通平台讨论情况、作业情况等,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科学教学法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程度以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能力。作业:教学设计评分标准序号指标要求得分1学情分析(20分)清晰18-20比较清晰12-17不太清晰1-112教学目标阐明(20分)完整、客观18-20比较完整、客观12-17杂乱无章1-113教学过程设计(50分)有层次、有逻辑41-50较有层次、分析合理31-40分析不到位1-304写作规范(10分)完整、客观8-10比较完整、客观5-7杂乱无章1-4期末考核: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分标准等级要求得分优秀观点鲜明正确,能理解联系实际,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语言通畅,能准确、合理地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分析,独立完成,格式规范。90-100良好选题较新颖,观点正确,分析较全面,思路基本清晰,独立完成,能较好地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对选题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80-89中等选题有一定实践价值,能运用课程知识对选题进行分析,论点明确,论据基本充分,论证思路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写作合乎规范。70-79及格选题一般,能运用课程知识对选题进行初步分析,论点清楚,文笔一般,略有不合写作规范之处。60-69不及格选题不明确,内容拼凑,逻辑混乱,语句不通,格式不规范,未按时上交。59及以下课堂表现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知识掌握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出勤情况0.6理论基础扎实,课堂活跃,能与教师和同学积极互动,认真勤学、理论基础扎,课堂较为活跃,能与同学较为积极的互动,认真勤学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课堂活跃程度一般,师生课堂互动一般,认真勤学。理论基础基本过关,课堂参与较为被动,学习态度一般。基础不扎实,基本不参与课堂互动,态度不认真、不端正。2小组合作沟通意识0.4能有效组织,合作意识强,在操作练习时热心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合作,操作练习时能意识地帮助其他同学。比较积极地参与合作,对于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能够予以帮助。能参与小组合作。参与合作热情不高,合作意识较为欠缺。(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及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得分之和/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分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100分)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课程目标支撑环节目标分值学生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平时作业1A1*平时权重A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1达成度=(A2*平时权重+B2*期末权重)/(A1*平时权重+B1*期末权重)期末考核1B1*期末权重B2*期末权重课程目标2平时作业2C1*平时权重C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2达成度=(C2*平时权重+D2*期末权重)/(C1*平时权重+D1*期末权重)期末考核2D1*期末权重D2*期末权重课程目标3课堂表现E1*平时权重E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3达成度=(E2*平时权重+F2*期末权重)/(E1*平时权重+F1*期末权重)平时作业3F1*期末权重F2*期末权重课程总体目标总评成绩100以上学生平均得分之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学生平均得分之和/100注:目标分值指在课程考核办法中该项目的分值,学生平均得分指该项目学生得分的平均值,目标达成度在0.7以上表示目标达成。六、持续改进1.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适时适切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反思教学,不断改进存在的不足。2.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尤其是要注重作业的批改和及时反馈,对于作业质量十分低下的情况要求学生修改或重做作业。3.结合期末论文和教学展示情况进行教学的全面反思,并把反思情况通过QQ或其他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和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4.吸收教学测评、教学督导、听课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