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儿童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儿童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儿童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儿童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40026课程中英文名称儿童文学Children’sLiterature开课学期4学分/学时2/32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必修)适用专业/开课对象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先修/后修课程后修课程:绘本欣赏与创作开课单位人文学院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本课程是为学前专业学生开设的,主要阐释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课程教学中会强调学前的特点,坚持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专业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具有适应学前教育需要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从而提升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课程目标如下:专业知识方面了解儿童文学的性质和内涵,先进理念与发展趋势,较系统地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儿歌、儿童诗、图画书等常见的儿童文学文体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以及重要的作家作品。了解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从而打造学生的儿童文学理论功底,构建学生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专业能力方面具有初步的儿童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具备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以及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独立研究儿童文学的学术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从事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学前教育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激发对儿童文学的热爱,形成正确、科学、理性的儿童观念与儿童文学观念。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本课程重点支撑3-1、4-2、6-1等几个毕业要求,均为中支撑M。指标点3-1.通识性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指标点4-2.教育能力能科学创设并利用班级环境;有效组织幼儿喜爱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掌握多种评价方法,具备对幼儿以及幼儿园活动的科学评价能力。指标点6-1.全面育人树立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掌握幼儿情绪情感、社会性、心理健康及人格方面的知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课程毕业要求、教学目标和达成途径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达成途径指标点3-1.通识性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艺术表现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M1.教师课堂讲授2.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3.平时作业4.课后根据教师布置内容进行自学指标点4-2.教育能力能科学创设并利用班级环境;有效组织幼儿喜爱的各项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掌握多种评价方法,具备对幼儿以及幼儿园活动的科学评价能力。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M1.教师课堂讲授2.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3.平时作业4.课后根据教师布置内容进行自学指标点6-1.全面育人树立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掌握幼儿情绪情感、社会性、心理健康及人格方面的知识。教学目标3M1.教师课堂讲授2.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3.课后根据教师布置内容进行自学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对应教学目标(一)儿童文学的历史与概念1.教学内容:(1)儿童与儿童文学;(2)儿童文学的概念;(3)儿童文学的作者与读者。2.教学重点:(1)人类学语境中的儿童与人类艺术史语境中的儿童文学;(2)儿童文学的内涵和复杂性。3.教学难点:(1)当代语境中的儿童文学发展;(2)儿童文学作者、读者的特殊性。从人类历史和艺术史的语境出发探讨儿童文学的身份、意义,继而明确儿童文学的内涵与边界问题。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二)儿童文学的特性1.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的认知性;(2)儿童文学的游戏性;(3)儿童文学的浅易性。2.教学重点:(1)儿童文学的认知教育功能,以及内含的教育性与文学性关系的正确理解;(2)儿童文学的游戏性特征。3.教学难点:(1)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2)儿童文学文本意味里清浅与深刻的融合。掌握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理解儿童文学的特性是由其主要读者对象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的,并能从这些特质出发,解读、分析具体的文本。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三)儿歌1.教学内容:(1)儿歌的历史概况;(2)传统儿歌与创作儿歌;(3)儿歌的特性。2.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儿歌的典型形式;(2)儿歌的音乐性。3.教学难点:(1)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2)儿歌的鉴赏。了解儿歌的艺术特征与分类,尤其需要掌握特殊类型儿歌的文本特征,具备鉴赏与分析文本的能力。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四)儿童诗1.教学内容:(1)儿童诗的概念;(2)儿童诗的表现内容。2.教学重点:(1)儿童诗在语言、意象、想象等方面的特质;(2)儿童诗声韵上的特点。3.教学难点:(1)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2)儿童诗的鉴赏。了解儿童诗独特的艺术表征,具备鉴赏与分析文本的能力。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五)图画书1.教学内容:(1)图画书的概念与形式构成;(2)图画书的特殊语言;(3)图画书的功能。2.教学重点:(1)图画书的文本构成;(2)图画书的审美与艺术熏陶。3.教学难点:(1)图画书里的图画叙事;(2)图画书里文字与图画的互动。掌握图画书的特殊艺术形式、文图之间的关系,领悟图画书的功能。学会鉴赏图画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六)童话1.教学内容:(1)童话的概念与文体演变;(2)幻想:童话艺术的核心;(3)童话的主要艺术手法。2.教学重点:(1)现代童话的艺术进步性;(2)童话幻想艺术的多重蕴含及其美学效果。3.教学难点:(1)童话幻想世界的丰富艺术样貌;(2)当代童话中艺术手法的丰富与发展。了解童话的发展演变,着重把握“幻想”这一童话核心要素,以及童话的主要艺术手法。学会鉴赏童话。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七)儿童生活故事1.教学内容:(1)儿童生活故事的题材和体式;(2)儿童生活故事的基本艺术特征。2.教学重点:(1)儿童生活故事在题材、形象、主旨、内涵层面上的艺术特点;(2)儿童生活故事的分类。3.教学难点:(1)儿童生活故事的文体特征;(2)儿童生活故事的写实性与虚构性。了解儿童生活故事写实性虚构的特质,了解儿童生活故事艺术特征。具备鉴赏儿童生活故事的能力。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八)其他文体1.教学内容:(1)寓言;(2)儿童戏剧;(3)科学文艺。2.教学重点:(1)科学文艺里科学知识与文学形式的融合;(2)寓言的艺术特征。3.教学难点:儿童戏剧的创编与表演。形成对寓言、科学文艺、儿童戏剧等文体的艺术特征的把握和理解,具备文本分析的能力与儿童剧创编演的能力。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建议自主学习20小时。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儿童文学的历史与概念44儿童文学的特性66儿歌44儿童诗22图画书66童话44儿童生活故事22其他文体44合计3232自主学习内容建议时间(小时)童话、图画书、生活故事等各类文体的经典文本阅读20合计20四、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作业练习、研讨等途径实现,辅以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课后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课程考核和达成度评价(一)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学业评价内容考核环节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课堂表现10%课堂讨论、发言、到课率等。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表现的兴趣浓郁程度,课堂讨论时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课堂发言积极程度。计算全部课堂表现的平均成绩再按10%计入综合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平时作业30%作业1:儿童文学读书笔记5篇作业2:儿童剧创编演主要考核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过程性的方式包括5篇读书笔记和一次儿童剧创编与表演。计算全部研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30%计入综合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期末考核60%试卷考查,考试内容以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及分析鉴赏能力为重点。计算反思报告成绩再按60%计入综合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综合成绩100%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30%)+期末考核(60%)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本课程评价在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统一的基础上,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评价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实践操作,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儿童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并使学生具备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其中课堂表现的评分标准,见下表。课堂表现评分标准序号评价要点权重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1知识掌握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出勤情况0.6理论基础扎实,课堂活跃,能与教师和同学积极互动,认真勤学、理论基础扎,课堂较为活跃,能与同学较为积极的互动,认真勤学理论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课堂活跃程度一般,师生课堂互动一般,认真勤学。理论基础基本过关,课堂参与较为被动,学习态度一般。基础不扎实,基本不参与课堂互动,态度不认真、不端正。2小组合作沟通意识0.4能有效组织,合作意识强,在操作练习时热心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合作,操作练习时能意识地帮助其他同学。比较积极地参与合作,对于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能够予以帮助。能参与小组合作。参与合作热情不高,合作意识较为欠缺。(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及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得分之和)/(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分)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100分)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课程目标支撑环节目标分值学生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平时作业1A1*平时权重A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1达成度=(A2*平时权重+B2*期末权重)/(A1*平时权重+B1*期末权重)期末考核B1*期末权重B2*期末权重课程目标2平时作业2C1*平时权重C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2达成度=(C2*平时权重+B2*期末权重)/(C1*期末考核B1*期末权重B2*期末权重平时权重+B1*期末权重)课程目标3课堂表现F1*平时权重F2*平时权重课程目标3达成度=F2*平时权重/F1*平时权重课程总体目标总评成绩100以上学生平均得分之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学生平均得分之和/100注:目标分值指在课程考核办法中该项目的分值,学生平均得分指该项目学生得分的平均值,目标达成度在0.7以上表示目标达成。六、持续改进1.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适时适切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反思教学,不断改进存在的不足。2.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尤其是要注重作业的批改和及时反馈,对于作业质量十分低下的情况要求学生修改或重做作业。3.结合期末考核情况进行教学的全面反思,并把反思情况通过QQ或其他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和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4.吸收教学测评、教学督导、听课教师等反馈意见和建议,对课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学业评价标准、体系等进行完善。七、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参考书[1]方卫平(主编).幼儿文学教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