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学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220041英文名称:TheHistoryofChineseAesthetics学分:2学时总时32时,中论32时实践0先修程:无(选修B模块)书法学(师范)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修读学期:第6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中国美学史》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是书法学(师范)专业学生进入专业知识拓展阶段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课程内容以中国朝代更迭为主线,分别讲述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秦汉美学、魏晋南北朝美学、隋唐五代美学、宋元美学以及明清美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中国美学观念的发展脉络,能够把握不同时期的思想变迁与技术演进,基本具备对中国古典美学观念与东方哲学的认知能力,完成相应的审美积累,并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1:认识中国古典美学观念及东方哲学,完成中国经典文论及艺术作品积累;从美学史角度出发,了解和适应当代文艺领域的艺术发展脉络、思想变迁与技术演进。2:提高完善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修养,提高综合文学素养,结合跨学科训练引发艺术思考,激发创作思维。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3-1具备人文、科学与艺术综合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课程目标1H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课程目标2M3-2构建扎实的书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理解书法学与文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课程目标2M3-4具备整合书法及相关学科(美术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支撑书法教学与研究的能力;课程目标3L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导论认识“美”、“美学”以及“中国美学”,了解本门课的课程概要。增强人文底蕴,厚植文化自信。2集中讲授与答疑12中国古典美学之端:原始社会上篇:扶桑与饕餮;下篇:钟鼎金文的线条之舞。认识原始社会美学之发端,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增强文化自信。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3中国古典美学之端:先秦美学从“儒道互补”之辩看先秦理性精神,认识老庄美学、儒家与礼乐的关系,从宏观上掌握中国美学的特质。从先秦理性精神中提取精华,了解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以及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能。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4秦汉美学离骚、神仙观与汉画像石以及汉代墓葬。了解中国古代天人观念与儒家宇宙观。了解古代事死如生的阴阳宇宙观。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5魏晋南北朝美学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美学,认识《古诗十九首》与魏晋文论与画论的内涵,了解敦煌壁画与墓葬砖画。认识什么叫魏晋风骨,锤炼自身品格。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6隋唐五代美学了解唐五代的音乐、敦煌佛像与禅宗美学,通过名家作品的赏析了解唐五代的书画美学与诗歌美学。通过了解唐代诗、书、画艺术,认识盛唐时期空前的文化大融合。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7宋元美学了解宋代书画理论,从书法、绘画、印章、瓷器、建筑、茶道等多方面认识宋代美学中“至简而详,至约而博”的精神,认识宋元诗歌美学的特点。能够从宋元美学中认识到不同门类艺术审美意象的共通性和差异性。4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1、2、38明清美学了解明代的书画美学、戏曲美学以及浪漫主义的理论发展;了解清代的美学思想,对古典美学的总结性著作有基本的认识。认识清代在小说、美学和生活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丰富审美积累。4集中讲授与答疑1、2、39答疑+课程考核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课程所学内容,对相关疑难问题进行答疑,当堂提交考核作业2集中讲授与答疑2、3合计32四、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增加学生知识,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课为书法实践提供指导和方向。优化、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助采用学生自主分析及师生分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考核、期末考核40%、60%。2.序号考核环节卷面分值(或权重分配)对应目标1平时考核一般保证至少3次考核(可采取课堂测试、讨论、作业等多种形式),每次考核卷面总分100分。共占的40%。课程目标1、2、32期末考核期末考核以大作业、论文或读书报告等形式完成,总分100分,占的60%。课程目标1、2、3(以上为考核形式和内容的一般要求,具体分数权重和分值分配由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案》中确定,教研室负责审核)(二)考核与评价标准1.分值观测点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平时作业平时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具备良好的观点表达能力,能够将研讨的问题形成最终文本,及时提交,语言流畅,格式规范,观点鲜明;引用文献符合学术规范。能够参与同学发现的问题,或老师指定问题的探讨;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并形成文本,及时提交;研讨文本有个人观点,语言欠流畅,格式规范基本符合要求,且引用文献符合学术规范。能够参与老师或同学关于相关问题的探讨,参与热情度不高;研讨文本提交延时,语言不流畅,格式规范稍差;观点不够明晰;存在部分抄袭现象;引用文献基本符合学术规范。不参与或逃避问题研讨;对于研讨的问题不能形成研讨文本;研讨文本为提交或观点不明,且存在多处抄袭现象;研讨文本引用文献不符合基本学术规范。2.期末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期末考核形式,综合检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综合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考核内容设计相应评分标准(具体标准以教学方案为准)。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推荐教材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二)参考资料1.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17年2.迈克尔·苏立文:《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