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低的老人。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明显较少,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聊天等,也有41%的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只有1%的老年人表示很熟悉,有84%的老年人表示基本不知道。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生理老化导致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如听力、视力、记忆力、发音能力、词汇检索能力、话题把控能力、语言产出流畅性、句法使用复杂性、语言理解准确性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在社会交际中存在语言使用的实际困难。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性地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衰老会引发某些角色的丧失或中断,比如老年人从家庭、单位、社会的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无角”,这往往成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构成一个亚文化群体,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与群体外人员有较明显的心理距离,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与年轻人交际交流的主观动力,有时甚至刻意回避与年轻人的交流。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普遍存在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内心产生孤独感,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摘编自刘楚群、夏学胜《过好语言生活享受幸福晚年》)材料二: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是老龄化社会各方必须思索的重要问题。对老年人语言衰老及障碍的研究,是提供语言训练、延缓衰老、促进积极老龄的基础;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目前,针对服务老年个体的语言需求、解决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国际上已形成专门的学科分支——老年语言学。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用“一体两翼”概况:“一体”是研究老年人语言衰老与障碍的特征及机制,“两翼”分别是研究和解决老龄社会中的各类语言交际问题,研发延缓或改善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的服务或技术。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尚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平衡:一是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与老年语言学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我国老年人改善语言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国外老年语言学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语言学现状之间的不平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摘编自黄立鹤《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年人语言生活的质量就可以让它们安享晚年。B.材料一中用分类别、列数字的方法,条理清楚、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我国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有明显不足这一调查结果。C.多数老年人想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社会发展,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模式因为它们受到生理老化、环境陌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D.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个体在老年阶段具有不用于其他年龄段的社会角色,并伴有相应的心理特点,其语言生活的优化需要社会和家庭合作。B.由于习惯了农村的社交方式,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心理上大多会发生消极的变化。C.为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D.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事业的使命担当。(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关爱老年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A.“父母在,不远游”,海外学子王晓晴学有所成,决然回家乡就业,以便照顾年迈双亲。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逾古稀的李润泽每天阅读,常使用聊天软件和别人交流。C.“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恩泽街道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人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民营企业家秦绍凯向养老院捐赠了一批按摩器、健身器材等。(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5)加入你所在的中学组织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发展老年语言学调查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这份报告的调查背景、调查内容和意见。(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奇死莫言成麻子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窨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窨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窨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顶盖的柳木棍子从泥土中伸出来,像枪口一样指着红彤彤的天。他挣扎着回到家里时,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时自觉死去了,有时又觉得还活着……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他醒过来后又开始寻找儿子,八岁的儿子头朝下脚朝上立在水瓮里,身体僵硬如一段棍棒。成麻子把绳子拴在大门框上,挽出一个圆圆的圈套……一个小伙子高举一把腰刀,横着把绳子斩断。一九四〇年早春,天气异常寒冷。这时,成麻子已是胶高大队里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说也奇怪,那些弹片像飞蝗一样从他身边飞过,却从没碰伤过他的肉体。这天,大队长江小脚召开干部会议。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中队长站起来:“我们是共产党,饿死不低头,冻死不弯腰,谁要认贼作父,丧失气节,我就和他刀枪相见!”脸色枯黄的干部也毫不示弱,说:“共产党就是要把人饿死冻死吗?共产党是最聪明的人,应该机动灵活,投降伪团长,是假投降。小忍为大谋,只有保存革命力量,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成麻子说:“大队长,我有一条计可解决这问题。”胶高大队采纳了成麻子的计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亲和爷爷钉在村里断壁残墙上的一百多张狗皮,又盗走了爷爷藏在枯井里的几十支钢枪。他们四处打狗,补充了营养,恢复了体力,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古历二月初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日头将落时,胶高大队离的村,村里有人曾看见过当时情景:在血红的暮色里,二百多个土八路哈着腰出了村。他们每人披一张狗皮,狗毛朝外;狗尾巴拖在两腿间。成麻子披着一张黑狗皮,胸前挂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二十八颗手榴弹。他们潜入马店镇时,已是半夜,寒星满天,严霜遍地。为了行动方便,成麻子把挂在胸前的一袋手榴弹摘下来,摸出了一枚掖在腰里。他把手榴弹袋子递给一个身材高大的队员,说:“我在门口得手后你快点送上来。”那队员点点头。微弱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日伪营房挂着十几盏马灯,院子里昏黄如傍晚。大门口游动着两个鬼魂般的伪军,影子长长地投在地上。从大门不远修建炮楼的砖石堆后边,跳出了一只黑色的老狗,他颠颠地跑着;紧跟在他身后,又追出了一条白狗,一条花狗。他们厮咬着,翻滚着,趋着暗影,靠近了大门。在离大门只有十几步的一堆木料暗影里,三条狗咬成一团。远远地看,像三条狗在争夺着什么美味佳肴。大队长江小脚在砖石堆后,满意地听着看着成麻子他们的精彩表演,不由想起成麻子刚参军时那副木讷懦弱的样子,那时候他动辄流泪抹鼻涕,像个老娘们。成麻子他们在木料堆的暗影里耐心地厮咬着。一个伪军弯腰寻到一块砖石,用力投过去,怒骂一声:“这群瘟狗!”成麻子摹仿出狗被击中的嗷嗷叫声。确实是维妙维肖,江大队长憋不住想笑。伪军耐不住了,端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小心翼翼地往木料堆旁走。狗厮咬得更加欢快。伪军走到离木料堆三五步远时,成麻子他们从地上飞一样腾起,兵营里马灯射出的昏黄光线照耀着他们的皮毛,好像三道闪电飞向两个伪军。两个伪军都像装满沙土的布袋沉甸甸地倒了。成麻子在大门口接住了他那一袋子手榴弹,发疯地往瓦房扑去。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这场战斗,是胶高大队组建以来最大的战斗、绝对辉煌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成麻子竟吊死在村头一棵柳树上。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节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麻子为了保命出卖乡亲,带鬼子兵轰炸了村里的草鞋窨子,让人觉得可恨;发现妻子和儿女被害死,他生无可恋,想要自杀,又让人心生怜悯。B.成麻子刚参军时动辄流泪抹鼻涕,后来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扔手榴弹从不弯腰躲避,说明经过战火洗礼,他的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C.脸色枯黄的干部提出了假投降来解决队里的饥寒问题,说明他处事机动灵活;中队长认为这是认贼作父,坚决反对,表明他坚持原则、看重气节。D.小说结尾成麻子在村头柳树上吊自杀,一前一后、亦人亦狗的视觉形象描写,既蕴含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也使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深思。(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村民在村东大窨子编草鞋、说笑的情景,加重了成麻子的罪恶感,为下文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及最后自缢的情节做了铺垫。B.小说写暮色、寒星、严霜的景象,为马店镇战斗渲染了清冷肃杀的气氛;星光微弱、马灯昏黄的交代,也使战士扮狗骗伪军的情节显得合理。C.成麻子他们伪装成狗,厮咬、翻滚、嚎叫,引得伪军投石怒骂、大队长憋不住想笑,这从正面写出了战士们的表演以假乱真、惟妙惟肖。D.作者善于运用色彩词汇,特别是红色系词汇,如第二段中红彤彤的天、玫瑰色天空、红云、血红的亮点等,给读者带来很大的感官刺激。(3)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现成麻子复杂矛盾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本文题目最初叫“狗皮”,后来改为“奇死”。对于这两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元朔五年,(武帝)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予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厉贤才焉。”谨以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日序。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①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②。二千石谨察可者与计③借,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阙;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臣谨按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弗能究宜,亡以明布谕下。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④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使,比百石以下,补都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著功令。它如律令。”制曰:“可。”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选自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学校上》)【注】①郡国县官:这里指郡、县及诸侯国下属的各级地方。②二千石:指郡守和诸侯王国相。③计:指郡守下属的上计吏。④比二百石:汉朝官秩等级名,下文的“比百石”亦同。(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必须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部分填上正确答案。故A教B化C之D行E也F建G首H善I自J京K师L始M繇N内O及P外(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婚姻”指夫妻关系,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中的“婚姻”含义不同。B.“受业”指从师学习,与《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中的“受业”意思相同。C.“一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中的某一部经书。D.“掌故”在文中是负责礼乐的官职名,现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闻轶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帝令太常讨论为博士配置弟子之事,目的是使民间崇尚礼义教化,以激励贤才。B.平民子弟要成为博士弟子,必须年满十八岁、仪表行为端正,而且要经过选拔淘汰。C.郡守和国相要谨慎考察下级举荐的人才,合格者可以随上计吏一起到京城,参加学习。D.被举荐的人在学习满一年后要参加考试,门第高贵者可以任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登诸朝。②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5)请简要概括太常臧、博士平等回复武帝之奏议的要点。(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休洗红①[唐]李贺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②骋少年,昨日殷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注]①乐府古题。明末清初曾益:“言红莫洗,洗多则色浅,以比人莫骋,骋则易老。”②卿卿,此处是送别时女子对爱恋男子的称呼。(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诗写主人公在春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乍见青青柳色,便触景生情。B.王诗抓住少妇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致描写,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耐人寻味。C.李诗开头两句与《诗经•氓》三四章均采用比兴手法,其借助物象迥异,作用却相同。D.李诗语言浅近,节奏明快,爱称与送别之语,揭示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极富意趣。(2)“封侯”体现了大唐时代人们怎样的普遍心态?两诗分别流露出主人公什么心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者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百姓,百姓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史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3)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春社”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树木对我来说,曾经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上,忠实地记录了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挺过去的风暴。农家每一个少年都知道,最坚硬的木材年轮最密,在不断蒙受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粗壮有力、最坚不可摧的树叶。(1)文中写“我”对树木的思考,反复称“它们”或“它”而不直说“树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袭布衣,一头银发,办公室里,施蕴渝利落地点击鼠标,一张张蛋白质三维结构图跃入眼帘。“生物大分子的世界充满未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千万不能轻言放弃。”施蕴渝说。施蕴渝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儿时①的经历让她意识到,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她的父亲,受居里夫人指导的物理学博士施士元在25岁毕业时选择回国任教并成为中国核物理学研究和核物理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施蕴渝看来,科研报国的精神在父亲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言传身教,也激发了施蕴渝投身科研的热情。与其说施蕴渝是一位追逐儿时梦想的科学家,不如说她是一位在科学界②的创业者。她本想凭优异成绩圆梦北大,却结缘科学名校中国科大,从此个人成长与学校命运、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她在“肩负共和国厚望”的校园里③,在校址南迁之际直面困顿,从“无仪器,无经费”的窘境中起步,在结构生物学的跨学科探索之路上开启山林。(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时代青年该是什么样?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五四风雷激荡百年,穿越历史的云烟,在中华民族奋力前行浩瀚征途中,始终燃烧着一簇闪耀着青春光辉的炽热火焰。如今,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从塞北高原到南国大地,广大青年有初心和使命,有理想和信念,有奋斗和奉献……无论是抗疫一线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三支一扶还是西部计划,广大青年正在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青春的礼赞,是青年学子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更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承诺。那么,在今天的考场上,你对祖国有怎样的告白……请结合材料,向祖国写一封告白信,表达你的情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低的老人。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明显较少,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聊天等,也有41%的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只有1%的老年人表示很熟悉,有84%的老年人表示基本不知道。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生理老化导致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如听力、视力、记忆力、发音能力、词汇检索能力、话题把控能力、语言产出流畅性、句法使用复杂性、语言理解准确性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在社会交际中存在语言使用的实际困难。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性地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衰老会引发某些角色的丧失或中断,比如老年人从家庭、单位、社会的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无角”,这往往成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构成一个亚文化群体,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与群体外人员有较明显的心理距离,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与年轻人交际交流的主观动力,有时甚至刻意回避与年轻人的交流。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普遍存在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内心产生孤独感,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摘编自刘楚群、夏学胜《过好语言生活享受幸福晚年》)材料二: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是老龄化社会各方必须思索的重要问题。对老年人语言衰老及障碍的研究,是提供语言训练、延缓衰老、促进积极老龄的基础;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目前,针对服务老年个体的语言需求、解决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国际上已形成专门的学科分支——老年语言学。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用“一体两翼”概况:“一体”是研究老年人语言衰老与障碍的特征及机制,“两翼”分别是研究和解决老龄社会中的各类语言交际问题,研发延缓或改善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的服务或技术。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尚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平衡:一是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与老年语言学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我国老年人改善语言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国外老年语言学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语言学现状之间的不平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摘编自黄立鹤《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年人语言生活的质量就可以让它们安享晚年。B.材料一中用分类别、列数字的方法,条理清楚、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我国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有明显不足这一调查结果。C.多数老年人想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社会发展,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模式因为它们受到生理老化、环境陌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D.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个体在老年阶段具有不用于其他年龄段的社会角色,并伴有相应的心理特点,其语言生活的优化需要社会和家庭合作。B.由于习惯了农村的社交方式,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心理上大多会发生消极的变化。C.为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D.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事业的使命担当。(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关爱老年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CA.“父母在,不远游”,海外学子王晓晴学有所成,决然回家乡就业,以便照顾年迈双亲。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逾古稀的李润泽每天阅读,常使用聊天软件和别人交流。C.“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恩泽街道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人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民营企业家秦绍凯向养老院捐赠了一批按摩器、健身器材等。(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5)加入你所在的中学组织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发展老年语言学调查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这份报告的调查背景、调查内容和意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取决于……就可以……”错误,太过绝对,结合“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可知。C.“因为它们受到生理老化、环境陌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可知。D.“其中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错误,无中生有。故选B。(2)C.“为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错误,曲解文意,结合“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可知。故选C。(3)AD项和语言无关,B.不是关爱老年人语言生活。故选C。(4)①结合“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可知,材料一侧重说明老年人语言生活状况并揭示影响老年人语言生活质量的主客观因素。②结合“对老年人语言衰老及障碍的研究,是提供语言训练、延缓衰老、促进积极老龄的基础;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可知,材料二侧重分析我国老年语言学的发展状况,说明了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的有效途径。(5)①调查背景:结合“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尚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平衡:一是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与老年语言学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我国老年人改善语言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国外老年语言学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语言学现状之间的不平衡”可知,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存在三个明显不平衡,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所以自身发展具有优势。②调查内容:结合“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明显较少,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聊天等,也有41%的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只有1%的老年人表示很熟悉,有84%的老年人表示基本不知道”可知,从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交际对象、网络交际等方面分析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的不足,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现象及产生机制。③建议:结合“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可知,从加大科研力度和提高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答案:(1)B(2)C(3)C(4)①材料一侧重说明老年人语言生活状况并揭示影响老年人语言生活质量的主客观因素。②材料二侧重分析我国老年语言学的发展状况,说明了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的有效途径。(5)①调查背景: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存在三个明显不平衡,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所以自身发展具有优势。②调查内容:从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交际对象、网络交际等方面分析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的不足,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现象及产生机制。③建议:从加大科研力度和提高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二)现代文阅读Ⅱ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奇死莫言成麻子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窨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窨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窨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顶盖的柳木棍子从泥土中伸出来,像枪口一样指着红彤彤的天。他挣扎着回到家里时,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他躺着,有时自觉死去了,有时又觉得还活着……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他醒过来后又开始寻找儿子,八岁的儿子头朝下脚朝上立在水瓮里,身体僵硬如一段棍棒。成麻子把绳子拴在大门框上,挽出一个圆圆的圈套……一个小伙子高举一把腰刀,横着把绳子斩断。一九四〇年早春,天气异常寒冷。这时,成麻子已是胶高大队里有名的虎胆英雄。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说也奇怪,那些弹片像飞蝗一样从他身边飞过,却从没碰伤过他的肉体。这天,大队长江小脚召开干部会议。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中队长站起来:“我们是共产党,饿死不低头,冻死不弯腰,谁要认贼作父,丧失气节,我就和他刀枪相见!”脸色枯黄的干部也毫不示弱,说:“共产党就是要把人饿死冻死吗?共产党是最聪明的人,应该机动灵活,投降伪团长,是假投降。小忍为大谋,只有保存革命力量,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成麻子说:“大队长,我有一条计可解决这问题。”胶高大队采纳了成麻子的计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亲和爷爷钉在村里断壁残墙上的一百多张狗皮,又盗走了爷爷藏在枯井里的几十支钢枪。他们四处打狗,补充了营养,恢复了体力,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古历二月初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日头将落时,胶高大队离的村,村里有人曾看见过当时情景:在血红的暮色里,二百多个土八路哈着腰出了村。他们每人披一张狗皮,狗毛朝外;狗尾巴拖在两腿间。成麻子披着一张黑狗皮,胸前挂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二十八颗手榴弹。他们潜入马店镇时,已是半夜,寒星满天,严霜遍地。为了行动方便,成麻子把挂在胸前的一袋手榴弹摘下来,摸出了一枚掖在腰里。他把手榴弹袋子递给一个身材高大的队员,说:“我在门口得手后你快点送上来。”那队员点点头。微弱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日伪营房挂着十几盏马灯,院子里昏黄如傍晚。大门口游动着两个鬼魂般的伪军,影子长长地投在地上。从大门不远修建炮楼的砖石堆后边,跳出了一只黑色的老狗,他颠颠地跑着;紧跟在他身后,又追出了一条白狗,一条花狗。他们厮咬着,翻滚着,趋着暗影,靠近了大门。在离大门只有十几步的一堆木料暗影里,三条狗咬成一团。远远地看,像三条狗在争夺着什么美味佳肴。大队长江小脚在砖石堆后,满意地听着看着成麻子他们的精彩表演,不由想起成麻子刚参军时那副木讷懦弱的样子,那时候他动辄流泪抹鼻涕,像个老娘们。成麻子他们在木料堆的暗影里耐心地厮咬着。一个伪军弯腰寻到一块砖石,用力投过去,怒骂一声:“这群瘟狗!”成麻子摹仿出狗被击中的嗷嗷叫声。确实是维妙维肖,江大队长憋不住想笑。伪军耐不住了,端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小心翼翼地往木料堆旁走。狗厮咬得更加欢快。伪军走到离木料堆三五步远时,成麻子他们从地上飞一样腾起,兵营里马灯射出的昏黄光线照耀着他们的皮毛,好像三道闪电飞向两个伪军。两个伪军都像装满沙土的布袋沉甸甸地倒了。成麻子在大门口接住了他那一袋子手榴弹,发疯地往瓦房扑去。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这场战斗,是胶高大队组建以来最大的战斗、绝对辉煌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大功的成麻子竟吊死在村头一棵柳树上。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节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成麻子为了保命出卖乡亲,带鬼子兵轰炸了村里的草鞋窨子,让人觉得可恨;发现妻子和儿女被害死,他生无可恋,想要自杀,又让人心生怜悯。B.成麻子刚参军时动辄流泪抹鼻涕,后来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扔手榴弹从不弯腰躲避,说明经过战火洗礼,他的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C.脸色枯黄的干部提出了假投降来解决队里的饥寒问题,说明他处事机动灵活;中队长认为这是认贼作父,坚决反对,表明他坚持原则、看重气节。D.小说结尾成麻子在村头柳树上吊自杀,一前一后、亦人亦狗的视觉形象描写,既蕴含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也使读者反复咀嚼,回味深思。(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开头写村民在村东大窨子编草鞋、说笑的情景,加重了成麻子的罪恶感,为下文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及最后自缢的情节做了铺垫。B.小说写暮色、寒星、严霜的景象,为马店镇战斗渲染了清冷肃杀的气氛;星光微弱、马灯昏黄的交代,也使战士扮狗骗伪军的情节显得合理。C.成麻子他们伪装成狗,厮咬、翻滚、嚎叫,引得伪军投石怒骂、大队长憋不住想笑,这从正面写出了战士们的表演以假乱真、惟妙惟肖。D.作者善于运用色彩词汇,特别是红色系词汇,如第二段中红彤彤的天、玫瑰色天空、红云、血红的亮点等,给读者带来很大的感官刺激。(3)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现成麻子复杂矛盾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本文题目最初叫“狗皮”,后来改为“奇死”。对于这两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要识记常见的描写人物形象的手法以及特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4)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标题,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种探究式的题目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作分析。【解答】(1)B.“他的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错。成麻子作战勇猛不怕死,是因为他想复仇赎罪,最后立功后自杀也证明了这一点,并不是思想发生蜕变,自觉为革命献身。故选:B。(2)C.“从正面写出”错,“成麻子他们伪装成狗,厮咬、翻滚、嚎叫”是正面描写,“伪军投石怒骂、大队长憋不住想笑”是侧面烘托。故选:C。(3)首先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从大的方面分为两种: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如“他对准一个窗口,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屋子里的爆炸声和受伤鬼子的惨叫声使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这类似的情景并没有使他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像尖刀一样,在他心脏上划出一道深刻的裂痕”。在马店镇战斗中他炸死鬼子后他想起几年前日本鬼子往草鞋窨子里扔炸弹的情景,直接表现的是他为当初迫于无奈为日本人带路害死乡亲们而自责、痛苦与悔恨。幻觉描写(虚写):如“他追赶着玫瑰色天空中漂游着的一大片圆圆的红云,妻子、女儿,村里许多熟悉的男女老幼,都站在上边。他在地上飞跑,仰着脸,追赶那片缓缓移动的云。云上的人都不理他,都对着他啐唾沫,连妻子女儿也对着他啐唾沫。他急急忙忙地辩解着,说自己给日本人带路是怎样万般无奈。可是那云里的唾沫更像雨点般落下。他眼见着云团越飞越高,终于变成一个血红的亮点”。这些直接反映了他的悔恨、痛苦、挣扎的复杂矛盾心理。行动描写:如“他不愿用枪,只愿用手榴弹,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把一枚枚木柄手榴弹闭着眼乱扔。距离敌人七八米远,他也敢扔手榴弹,而且从不弯腰躲避”。他想要像日本人复仇来赎罪,表现了他对鬼子刻骨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决绝。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如“发现他漂亮的妻子和十三岁的女儿躺在院子里,肝肠涂了一地。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表现了他的绝望;如“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这是他感到自己罪孽深重的一些动作描写,写出了他的恐惧、痛悔心理。(4)比如可以认为“狗皮”作为题目更好。小说大部分的情节是围绕“狗皮”展开的,是文章的线索。身着狗皮,迷惑敌人,趁机复仇展现了人物形象富有智慧,从情节来看,文中写到“胶高大队采纳了成麻子的计策,趁着暗夜,偷走了我父亲和爷爷钉在村里断壁残墙上的一百多张狗皮,又盗走了爷爷藏在枯井里的几十支钢枪。他们四处打狗,补充了营养,恢复了体力,筹齐了避寒衣——每人一张狗皮。那年漫长寒冷的春天里,高密东北乡广阔的大地上,出现了一支身披狗皮的英雄部队,使鬼子、尤其是使伪团闻狗叫而丧胆”。而后写到他们披狗皮骗伪军立功,取得了胶高大队组建以来最大的战斗、绝对辉煌的胜利。“狗皮”串联了故事情节。文章最后写到“他穿着那张狗皮,从后边看,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吊着一个人”,反映了成麻子人性的两面性,一开始迫于死亡的威胁,无奈之下为日本人带路,害死了很多人,好比是“狗”。后来他后悔痛苦,以实际行动赎罪,他又是个人,“狗皮”突出了成麻子“亦人亦狗”的形象,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的生死选择,人物形象更真实复杂,更具代表性。从主题来看,“狗皮”这样的标题暗含作者对成麻子的否定,他为了苟且地活着而出卖了乡亲们,导致他们惨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从效果上来看,“狗皮”带有讽刺意味,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爱憎。也可以认为“奇死”更好。这里主要从情节的离奇方面进行分析。主人公成麻子的经历较为离奇。一开始为了苟且地活着而出卖乡亲们,而后大彻大悟,赎罪,报复敌人,立下大功后又选择自杀赎罪,可谓一波三折。从表达效果来看,这样的标题有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从表现人物形象上来看,这样的标题能够更加凸显人物形象的饱满性。从主题上看,这样的标题说明作者对于成麻子选择复仇赎罪,舍命抗日行为的肯定,也对他在自责自悔中最终选择自杀流露出慨叹之情。答案:(1)B(2)C(3)①直接描写:如“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直接表现了他出卖乡亲、害死乡亲后深重的负罪感。(或:马店镇战斗中他炸死鬼子后想起草鞋窨子被炸的情景,没有体会到“报仇雪恨的快感,反而却有一线锐利的痛苦”,直接表现了他内心的自责、悔恨与痛苦。)②幻境描写(幻觉描写、梦境描写):如写成麻子追赶红云上的人们和被唾弃的这些虚幻境况,写出他无奈与后悔、痛苦与挣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③行动描写(情节叙述):如“每次战斗,他都冲到最前边”、闭着眼乱扔手榴弹、距离近他也敢扔、从不弯腰躲避等行为描写表现了他对鬼子刻骨的仇恨以及复仇的决绝。(行动列举一个即可;也可举马店镇战斗中他“发疯地往瓦房扑去”“接二连三地投进去二十颗手榴弹”等例子。)④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如写成麻子“倚”“喘着气”“腿脚自动地萎缩”“一滑到底”等动作细节,写出他的恐惧、痛悔的心理。(或:发现妻子、女儿被害死,“他眼前乌黑,直挺挺地摔倒了”表现了他的悔恨与绝望。)(4)示例一:“狗皮”更好。①情节上,成麻子献计偷狗皮、披狗皮骗伪军立功、披狗皮自杀,“狗皮”串联了小说的主要情节;②人物上,“狗皮”突出了成麻子“亦人亦狗”的形象,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的生死选择,人物形象更真实复杂,更具代表性;③主题上,“狗皮”暗含作者对成麻子出卖乡亲、苟活求生的否定,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理性反思。④效果上,“狗皮”含有讽刺意味,更使人警醒。示例二:“奇死”更好。①情节上,“奇死”写出了成麻子害死乡亲与家人后想自杀、被救后抗日复仇、立功后又自杀死去的的经历,突出了情节的曲折离奇;②人物上,“奇死”既能突出成麻子舍命复仇而不死的传奇色彩,又蕴含立大功后却自杀死去的离奇意味,人物形象丰满立体;③主题上,“奇死”体现了作者对成麻子赎罪复仇、舍命抗日的肯定以及最终在自责与悔恨的挣扎中死去的感慨。④效果上,“奇死”突出了传奇意味,引发阅读兴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元朔五年,(武帝)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予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厉贤才焉。”谨以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日序。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①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②。二千石谨察可者与计③借,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阙;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臣谨按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弗能究宜,亡以明布谕下。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④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使,比百石以下,补都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著功令。它如律令。”制曰:“可。”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选自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学校上》)【注】①郡国县官:这里指郡、县及诸侯国下属的各级地方。②二千石:指郡守和诸侯王国相。③计:指郡守下属的上计吏。④比二百石:汉朝官秩等级名,下文的“比百石”亦同。(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必须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部分填上正确答案。故A教B化C之D行E也F建G首H善I自J京K师L始M繇N内O及P外(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婚姻”指夫妻关系,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中的“婚姻”含义不同。B.“受业”指从师学习,与《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中的“受业”意思相同。C.“一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中的某一部经书。D.“掌故”在文中是负责礼乐的官职名,现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闻轶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汉武帝令太常讨论为博士配置弟子之事,目的是使民间崇尚礼义教化,以激励贤才。B.平民子弟要成为博士弟子,必须年满十八岁、仪表行为端正,而且要经过选拔淘汰。C.郡守和国相要谨慎考察下级举荐的人才,合格者可以随上计吏一起到京城,参加学习。D.被举荐的人在学习满一年后要参加考试,门第高贵者可以任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登诸朝。②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5)请简要概括太常臧、博士平等回复武帝之奏议的要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所以要实施教化,就要首先从京城开始树立榜样,再从京城推广到地方。“也”语气词,应断开;“自京师始”中“自……始”师固定结构;“繇内及外”是并列短语,中间不应断开。因此断句为: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故选:FM。(2)B.“意思相同”错误。《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受业”是教授学业之意,句意: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故选:B。(3)D.门第高贵者可以任郎中”错误,“高第”是“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之意,第,等级。故选:D。(4)①“愍”,忧虑;“延”,邀请;“方闻”,品德方正、学识广博;“咸”,都。译文:如今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所以普遍地邀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②“事学”,努力学习;“下材”,才能低下者;“罢”,免去;“能称”,才能相称。译文: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和不能通晓六经中一经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5)由“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可知,这是从选拔人才的意义的角度进行阐述的;由“请为博士官配置弟子五十人”“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可知,提出了选拔人才来京学习的具体措施;由“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阙”“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可知,这里提出了任用贤才、罢黜庸才的具体标准与措施。答案:(1)FM(2)B(3)D(4)①如今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所以普遍地邀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②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和不能通晓六经中一经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5)①阐明选拔人才的意义;②提出选拔人才来京学习的具体措施;③提出任用贤才、罢黜庸才的具体标准与措施。参考译文:元朔五年,汉武帝下制说:“听说为政者应用礼仪来教导百姓,用音乐来感化他们。婚姻的事,是夫妇之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现在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因此普遍地延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应命令礼官勤奋学习,一起谈论商讨,多闻博识,举荐遗留在野的人才,复兴礼乐,用此作为天下人的表率。太常提议,给博士配置弟子,使民间都崇尚教化,来激励贤才。”于是慎重地让太常臧、博士平商议后奏请说道:“听说夏、商、周三代的治国之道,是乡里之间都有教育的场所,夏代称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他们勉励为善者,就让他在朝中显达扬名;惩治作恶者,就施以刑罚。所以要实施教化,就要首先从京城开始树立榜样,再从京城推广到地方。如今陛下已经明示无上的恩德,放射出日月般的光辉,它与天地相配,推本人伦关系,鼓励学习,研习礼义,崇尚教化,奖励贤才,以此来教化四方的百姓,这就是天下太平的根源。古代的政治教化未能遍布,礼制不完备,现在请求利用原来的学官来振兴。请为博士官配置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让太常从百姓中挑选十八岁以上仪表、行为端正的人,充当博士弟子。郡、国、县各级地方如果发现有爱好经学,尊敬长辈上级,严守政教,友爱乡邻,出入言行皆不违背所学的人,县令、侯国相、县长、县丞要向上级郡守和诸侯王国相举荐,郡守和诸侯王国相认真考察认为可以的人,应与上计吏一起赴京师太常处,接受和博士弟子相同的教育。他们学满一年都要考试,能够精通一门经书以上的人,可以补充文学掌故的缺官;其中成绩好名次高的可以任用为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如果特别优异出众的,可直接将其姓名向上呈报。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及不能通晓一种经书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臣认真推敲诏书和律令下达的目的,它们阐明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贯通了自古及今的治国义理,文辞雅正,教诲之辞含义深刻丰富,思德十分优厚。但是小官吏们见识浅陋,不能透彻地宣讲诏书律令,无法明白地将陛下的旨意传布晓喻天下。现在要选拔研究礼制、历史典籍的人才,任用懂得文学礼义的人为官,擢升官职滞留的人才。因此请求挑选那些官秩比二百石以上的人,和百石以上能通晓一种经学的小吏,升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挑选比百石以下的人补郡太守卒史:各郡定员二人,边郡定员一人。优先选用熟知经书能大量讲诵的人,若人数不够,就选用掌故补中二千石的属吏,选用文学掌故补郡国的属吏,将人员备齐。请把这些记入考选学官的法规。其他仍依照律令。”武帝下制说:“可行。”从那以来,公卿大夫和一般官吏中就有了很多文质彬彬的儒生。(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休洗红①[唐]李贺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②骋少年,昨日殷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注]①乐府古题。明末清初曾益:“言红莫洗,洗多则色浅,以比人莫骋,骋则易老。”②卿卿,此处是送别时女子对爱恋男子的称呼。(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王诗写主人公在春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乍见青青柳色,便触景生情。B.王诗抓住少妇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致描写,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耐人寻味。C.李诗开头两句与《诗经•氓》三四章均采用比兴手法,其借助物象迥异,作用却相同。D.李诗语言浅近,节奏明快,爱称与送别之语,揭示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极富意趣。(2)“封侯”体现了大唐时代人们怎样的普遍心态?两诗分别流露出主人公什么心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观点态度的评价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作了细致描写”错误。结合全诗“不知愁”“忽见”“悔教”可知是作了集中的描写,并未细致入微的描写心理的变化。故选B。(2)由诗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封侯早归来”可知,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王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表达了主人公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的心理。李诗“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意思是: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这两句以女子口吻写其送别之际嘱托男子功成名就后及时归来,不要如离弦之箭一去不返,使自己独守空闺,坐愁红颜老,深深地揭示出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感情纯真。答案:(1)B(2)①“觅封侯”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立功边塞是“封侯”的重要途径。②王诗表达了主人公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的心理。③李诗表达了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嘱咐恋人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的心理。译文:第一首: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第二首:不要洗红衣啊,一洗再洗,红色会变浅。亲爱的人儿骑上马,放辔驰骋要趁少年;昨日送你出征,与你相别在桥畔。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赏析:第一首: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第二首:此诗纯是民歌体的一首诗,题目即由乐府古辞《休洗红二首》而来,而且从音调、字句上都仿拟《休洗红二首》的第一首(休洗红,洗多红色淡。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承用其岁月易逝、红颜易老之义而以“休洗红”起兴,转而以少妇送别的口吻,最后以喻作结,嘱咐恋人功成名就后早日归来,不要一去不返,久负芳容,语浅而情深。“休洗红,洗多红色浅。”红纱绢洗得次数太多,难免褪色;红颜相思太久,自然憔悴。此处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岁月消磨,红颜易老,要珍惜青春时光。“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以女子口吻写其送别之际嘱托男子功成名就后及时归来,不要如离弦之箭一去不返,使自己独守空闺,坐愁红颜老。这两句纯属生气灌注的活泼口语,语意浅近如话,比喻新颖贴切,晓畅自然,通俗易懂。全诗使用了比兴手法,节奏明快,言短情长,语重心长,在叮嘱的话语中,既有嘱托,更有深切的期盼,深深地揭示出少女对情人深切的爱情,感情纯真,极富意趣。但全篇都是女郎送别的口气,虽然想象丰富,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摹拟仿制的痕迹也还是比较明显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者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百姓,百姓会“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史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春社”的两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重点字:恭)(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重点字:荆)(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重点字:箫)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树木对我来说,曾经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上,忠实地记录了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挺过去的风暴。农家每一个少年都知道,最坚硬的木材年轮最密,在不断蒙受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粗壮有力、最坚不可摧的树叶。(1)文中写“我”对树木的思考,反复称“它们”或“它”而不直说“树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称谓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及语境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解答】(1)首先从用于的精炼性上来看,使用“它们”“它”等代词代替“树木”,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其次从代词的作用上来看,“它们”“它”是人称代词,由“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等可知,使用人称代词更有利于对树木进行人格化的捕写,使它令人尊敬的形象更加生动。(2)由“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可知,将只身独立的树木比作贝多芬和尼采之类的伟大而落落寡合的孤独者,将树比作人,使树木形象具体可感,生动有力地抒发了“我”对只身独立的树木的尊敬与赞赏。由“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可知,将“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与“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这两种孤独者的形象进行对比,点明只身独立的树木并非因某种弱点而遁世,凸显出它们坚不可摧、超凡拔俗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树的敬仰之情。(3)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每一个”定语语序不当,应放在句首;二是“蒙受”与“险情”搭配不当,可将“蒙受”改为“遭遇”;三是“会生长出……树叶”逻辑错误,“粗壮有力”“坚不可摧”应是形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排烟设施改造合同
- 2024年标准水管购销合同样本版B版
- 2024年医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实习劳动合同3篇
- 2024年智能家居系统购买合同
- 2024年消防水池防水改造项目协议模板版B版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法律服务委托合同
- 2024年度航空航天设备维护与保障服务外包协议3篇
- 2024年屋顶绿化与箱涵施工及节能改造合同3篇
- 2024年暑假兼职员工招聘与培训合同范本2篇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完全教案(教学计划-进度计划-共14节课时)新疆有
-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2023
- 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 2024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1)》期末考试总题库
- 山东建筑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 永康电动工具市场行业报告
- 护理病例报告范文5篇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模拟情景题及参考答案汇编(小学组)
- 儿童房间管理制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年化工原理(含答案)考研真题
- 湖南课件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