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_第1页
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_第2页
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_第3页
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_第4页
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无答案)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①在这里,我们跟随莫怀戚到田野散步,感受到了亲情的温馨;跟随海伦·凯勒认识了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②跟随朱自清寻mì春天的踪迹,感受了色彩美丽的大自然,③我们还聆听了“至圣先师"④孔子的教悔,认识了聪明机灵的小朋友陈元方,感受了曹操气吞日月的搏大胸襟……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温馨()寻mì()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温馨B.踪迹C.美丽D.聆听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5~6题。(6分)

A.打树花的每个汉子经验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绝招,又互不示弱,渐渐就较上劲儿了。B.只要一较劲,打树花才更好看了。C.众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纪大的汉子与众不同。D.他身材短粗敦实,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_____________,,,。他的装束也有特色。别人头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为了防止铁水迸在脸上,唯有他戴的是一顶无檐的小毡帽,更显出他的勇气。

5.文段中画线句子A、B、C、D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6.在文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每每泼完铁水走下来时

②映衬着他一条粗健的黑影

③好像枪林弹雨中一个无畏的勇士

④身后边的光雨哗哗地落着

A.④②①③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7.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任务,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栏目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再创设一个栏目并拟出标题。

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名言警句、交友典故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二)古诗文积累(每空1分,共10分)

8.默写。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散步》(节选)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节选自《散步》)

9.①简要概括文中的“分歧”:。②概括解决“分歧"的过程:。(4分)

10.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结合语境,说说我们“笑"的原因有哪些。(4分)

11.对画线句中“整个世界”的理解最不适合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个有分歧的世界。老年人的习惯喜好与年轻人不同,各自会有不同的选择。

B.这是一个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世界,老一辈人舐犊情深,年轻一辈都敬老爱幼。

C.这是一个血脉相连的世界。老年人明理通达,中年人勇于担当,小孩子聪明懂事。

D.这是一个亲情洋溢的世界,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其乐融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2.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3分)

13.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4分)

①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2分)

②第⑩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2分)

1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漫话桃

①桃在英文中叫“peach”,这个发音似乎暗示着桃和波斯有着某种联系。于是一些西方学者根据语言学推理,认为桃是起源于波斯,并从波斯传播到欧洲去的。这一观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其实不然,桃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水果,中国才是桃的故乡。

②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桃的记载时间远远早于波斯。《诗经魏风》中,“园有桃,其实之肴”的诗句,表明在当时的魏国,桃已是人工栽培的果树。另外,《卫风》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诗句,均表明当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把桃当作人际往来的重要礼品。在后来的《礼记》中,桃甚至被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之一。

③近代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青铜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核桃。人们还在河北商代遗址中发掘出外形完整的两枚栽培桃的桃核。这些出土文物再次印证了典籍记载,确证了中国是桃的起源地。

④公元前二世纪,桃沿“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再从那里引种到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尔后渐次传入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桃又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大约公元一世纪时,桃又被中国西部游牧族的商人带到了印度。如今桃树遍布世界各地,光品种有就3000多余。

⑤在泱泱历史长河中,桃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最后汇聚成深厚独特的中国“桃文化”。桃花象征着春天、爱情与理想世界。人们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形容爱情的美好,用“桃花源”来描述理解的大同社会。文人墨客们对它无不心生爱慕,据统计,仅《全唐诗》中与“桃"相关的诗就达1324首,位柳、竹、松、荷之后,列第五位。民间百姓喜欢用桃木来驱邪求吉。古时过春节,家家户户都有挂桃符来趋吉避凶的习俗;道家用于镇鬼辟邪的桃木剑一直流传至今。桃果还包含着长寿、健康的祝福。传说,主宰人间寿算的南极仙翁掌上捧着的就是一颗硕大的仙桃。

⑥从古到今,中国人从种桃、咏桃到崇拜桃,不断将桃的风姿品质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凝结成根深蒂固的桃情结,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骄傲地说一声:中国,就是桃的故乡。

15.文章围绕“桃”介绍了哪三部分内容?概括作答。(3分)

16.第三段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3分)

17.文章题目是“漫话桃”,却没有介绍桃的种类、营养价值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古诗阅读。(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下列对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客路”开笔,后写“行舟”,表明了人在他乡、漂泊羁旅。

B.颔联写景体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景物和节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描绘这两句诗展现的画面内容。(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用“/”划分下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不亦说乎

④不逾矩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3.甲文中,为什么谢太傅不评价侄儿侄女的回答?乙文第二段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说的?(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着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______,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多是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