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案完整版本_第1页
师德教案完整版本_第2页
师德教案完整版本_第3页
师德教案完整版本_第4页
师德教案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内容: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青少年,由于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的特殊性。

其二,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师德具有明显的典范性。

其三,践行师德又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为,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长远的眼光面向未来,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它依靠的是内心的信念,这就决定了师德具有自律性。

第二课时内容: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第一,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这是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第二,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博学多闻,求真务实、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因此,师德具有发展性和开拓性。

第三,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体现了师德的协调性和民主性。

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必须把握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职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了冲击,师德方面的问题日渐增多,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掩没了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了理想情操的失落,实利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

第四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方向)、道德素质(品质)、能力素质(本领)、身体素质(健康)、心理素质(意志力)和思维素质(创新)等方面。由此,“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规律,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探求创新;热爱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构成了师德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对待人生的根本出发点,对待事业的基本态度,体现了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是教师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动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它是整个师德体系的灵魂,是师德建设的方向,是师德的最高准则。

“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施之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师德意识的实践化过程,是师德活动的体现,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第五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关系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热爱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也是必须遵守的教育法规。

上述师德的诸多方面有着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以上述规范要求自己,这既需要自身的修炼,也需要环境的涵育。

第六课时内容: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第七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实施灵魂塑造。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分辨各种社会思潮,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新时期的思想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里、文件中,应当贴近群众、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运用制度塑造。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育人和用人是系统内的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才能+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对于师德差、业务水平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就请他们下岗和转岗。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学校按建设和发展需要招聘教师,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使学校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性。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第八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才能+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对于师德差、业务水平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就请他们下岗和转岗。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学校按建设和发展需要招聘教师,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使学校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性。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第九课时内容: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乃古人之语,时至今日,仍有其新意。何为“传道”,传道即传授美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受人尊重,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一)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呢?简言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二)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应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精益求精;在教学中应该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对待学生应该无微不至,亲切关怀。热爱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学生。常言道:“师生如父子”,若能达到如此亲密之境界,何愁干不好教育事业。(三)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优良品质为人师表,是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教师实际上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古人有“名师出高徒”的说法,可见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而“道德败坏”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教不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来。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该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可见教育的历史长河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第十课时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师德修养,古往今来,方法众多。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1.多读书,加强理论学习一名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需要学习;同样,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因为只有通过读书,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2.多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相互影响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3.多实践,提高道德水平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按照道德的规范和要求,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检验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4.多努力,实现预定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无原则、无计划、无目的,而是有明确目标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中,要把自己确立的目标作为一面旗帜,要向着这面旗帜前进。总之,师德修养就是教师正确的观念、品质、行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第十一课时1、什么职业P412、职业的本质是什么?P423、怎样理解教师职业的特性?P39

第十二课时内容: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一部分内容要点

第一节职业与教师职业人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职业生活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对社会所承担的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角色的三种含义:(1)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作为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3)作为一种社会期望,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

教师职业的特性

(一)教师职业是一个富有个性角色特征的职业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在遵循社会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西方对教师角色描述的四个向度——社会角色、学校角色、课堂教学角色、自我职业角色。

教师角色转变的一般趋势

(1)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的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

(2)重视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3)教师应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4)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6)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参与社区生活;

(7)参加校内校外活动;

(8)削弱传统权威。

3、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

4、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第十三课时内容: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一部分(二)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作用的职业

1、教师职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是其他职业不可代替的

学者类型中有很多亚类,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中的一类——教育者。

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处很多创造性。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再现和传递知识,而是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并以最佳的途径和方式展现给学生。其二,教师不仅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还在学科知识创新和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教师职业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贡献也有独特的作用

3、教师职业对人的成长发展也起着独特作用

(三)教师职业是一种正在迈向专业化的职业

“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第十四课时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与特殊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可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层次。社会公德是指为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形成的公共生活原则和行为准则。家庭美德即家庭人伦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以责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是在工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