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口分布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素养目标1.运用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详细案例,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结合所学学问,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学问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肯定时期人口在肯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________来衡量。2.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____。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________的人口。(1)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2)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2016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________、印度、美国等13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3)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渐渐________,乡村人口比例渐渐________。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详细表现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自然地理条件:________、________、水文、土壤、植被等。3.人文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历史、文化和________等人文因素,也深刻影响人口的分布。其中,________对人口分布具有确定性影响。这是因为:第一,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行分;其次,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助学助记世界人口状况2024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达75.97亿。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13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达46.4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易误辨析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有。不正确,说法太肯定。并不是全部的地区都是这样,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湿热的平原地区,而在凉快的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其次步·互动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探究重点探究点一世界人口分布核心归纳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肯定时期人口在肯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人口密度=eq\f(该地区人口总数(人),该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特殊提示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肯定大。因为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例如,中国人口总数大于日本,但人口密度小于日本,这是因为中国国土面积远大于日本。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总体上看很不平衡,其主要特点及缘由可总结如下:总体特征典型分布区缘由区域性人口密集区东亚、南亚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区域性人口稀疏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坎坷高寒自然条件恶劣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干旱缺水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过于湿热南极洲大陆地区极端寒冷地带性纬度分布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相宜,自然条件优越海陆分布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垂直分布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应用体验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人口稠密C.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凉快,人口稠密D.城镇人口比例非洲高于亚洲读下表,完成2~3题。纬度北半球人口比重(%)南半球人口比重(%)0°~20°10.46.120°~40°49.43.540°~60°30.00.260°以上0.4—小计90.29.82.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40°N~60°NB.20°N~40°NC.0°~20°ND.0°~20°S3.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最主要缘由是()A.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度和降水相宜人口居住B.北半球温带开发早C.北半球温带比南半球温带陆地面积大D.南半球温带地区海陆相间分布探究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核心归纳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类的生产、生活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其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50%以上的人口高山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大,人口较稀疏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相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世界上约80%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降水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一般来讲,降水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较稀有水源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土壤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同矿产资源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确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2.人文因素(1)生产力水平、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时期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农业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人口快速向城镇集中20世纪50年头以来生产力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进步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2)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及实例交通因素交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政治因素斗争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变更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版图发生明显变更,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变更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安排,有安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变更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文化因素宗教对人口分布产生肯定的影响习俗发展中国家普遍盛行早婚,加快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发达国家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降低了人口诞生率历史因素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因开发时间早,人口稠密应用体验读贵州省乌江流域各海拔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变更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在海拔1000~1400m最多B.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m以上最多C.海拔超过1400m后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D.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2.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上升B.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下降C.海拔1000~1200m人口密度最高D.海拔1200~1400m人口密度最高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亲密关系。据此完成3~4题。3.印度尼西亚有一万七千座岛屿。一半以上的人口(1.47亿)分布在爪哇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经济发达②气候湿热③土壤贫瘠④开发较早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相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探究点三我国人口分布核心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分布特点:很不平衡(2)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又称“胡焕庸线”。此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应用体验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3题。1.黑河—腾冲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B.降水C.地形D.植被2.图中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北多,西南少B.东南多,西北少C.四川盆地少D.青藏高原多3.影响图中甲、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水源、地形B.气候、地形C.热量、水源D.热量、矿产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即时训练巩固落实闻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A.①是南亚大陆②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是北美东部大陆④是欧洲大陆B.①是欧洲大陆②是北美东部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D.①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是南亚大陆③是欧洲大陆④是北美东部大陆2.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西半球比东半球多B.中纬度比高纬度多C.南半球比北半球多D.高原、山区多3.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缘由是()A.高原地形B.发达国家C.气候相宜D.历史悠久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分布越多)变更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5.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6.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肯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5)依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推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________。(多选题)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H.加拿大[教材探究·活动点拨]eq\a\vs4\al(教材第2页探究)1.自然方面:印度尼西亚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爪哇岛纬度略高,气候湿热程度低于其他岛屿;爪哇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可为更多人口供应食物;爪哇岛河流较多,浇灌水源足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足够。人文方面:该岛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2.人口分布是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eq\a\vs4\al(教材第4页活动)1.(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10°N~50°N范围内。南半球该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分布的人口少。(2)非洲。非洲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距离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土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比例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快,相宜居住。(3)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岸平原地区。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快的高原地带。2.(1)提示:纬度刻度从上往下依次为60°N、30°N、0°、30°S、60°S;经度刻度从左至右依次为0°、30°E、60°E、90°E、120°E、150°E、180°、150°W、120°W、90°W、60°W、30°W。(2)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3)启示:①人类大陆的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重很小,但却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②可以用简化的图来表示困难的地理现象,隐去干扰因素,只保留最重要的内容,地理现象会更加直观形象。(回答合理即可)eq\a\vs4\al(教材第6页活动)1.提示:亚马孙平原、格陵兰岛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青藏高原主要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撒哈拉沙漠主要受水文和气候影响。2.(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人们多选择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区居住。云南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的低地,气候湿热,不相宜人们居住;而海拔适中的山地和高原,气温柔降水适中,排水通畅,人口分布较多。(2)例如,墨西哥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其西部墨西哥高原上的人口密度;亚马孙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巴西高原东南部的人口密度。eq\a\vs4\al(教材第8页活动)1.(1)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山麓绿洲地区,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等。地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人口较为稠密的缘由: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适合发展农业,人口较稠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水热相对丰富的河谷地带适合发展农业,人口较稠密。(2)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该线为地理探讨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黑河—腾冲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与我国半潮湿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基本重合。该线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足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该线西北侧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该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3)方案一:不会。理由:该线西北一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适合人类聚居的区域不多。方案二:会。理由: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能承载的人口增多,人口地理界线会小范围西移。2.历史因素:东亚、南亚地区人口稠密,与开发历史悠久,人类在此聚居早有关。政治因素:巴西把首都从沿海地区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了内陆的巴西利亚,使其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肯定的变更。文化因素:旧金山的唐人街华人聚集。3.早期尼雅地区水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地处古代“丝绸之路”南道要冲,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交通便利,商贸旺盛。随着人口增多,用水量剧增,河流断流,生态环境恶化,流沙入侵,人口被迫外迁,尼雅古城成为废墟,绿洲、良田成了荒漠。第一节人口分布一、1.人口密度2.极不平衡90%(2)中国(3)上升下降3.趋向性二、1.自然人文2.气候地形3.经济社会科技经济因素探究点一应用体验1.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气候燥热潮湿,人口稀有,A错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人口稠密,B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稀有,C错误;城镇人口比例非洲低于亚洲,D错误。故选B。答案:B2~3.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人口分布最大特征是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以上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不到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4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3题,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北半球温带比南半球温带陆地面积大,能够供应更多的土地资源,使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故选C。答案:2.B3.C探究点二应用体验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人口数量峰值位于海拔1000~1400m处,A正确;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m以上最少,B错误;海拔超过1400m后,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错误;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人口密度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波动变更,海拔1000~1200m人口密度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A2.C3~4.解析:第3题,爪哇岛靠近赤道,气候湿热说法正确,但不是人口在此处密集分布的缘由,因为这是一个不利因素,②错误;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火山喷发带来肥沃土壤,③错误;得益于火山喷发带来的肥沃土壤,爪哇岛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由于盛产粮食,爪哇岛是印尼各岛中最先有人类居住,开发较早,④正确;首都位于爪哇岛,作为全国的中心,雅加达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印尼人前往爪哇岛生活居住。大量人口的涌入,促进了爪哇岛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爪哇岛成了印尼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①正确。故正确答案选B。第4题,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著文化,②错误;巴西高原东部虽处热带,但由于地形平坦,加之距海近,气候凉快,相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区,①③正确;巴西的巴拉那河上游流经巴西高原南部,急流瀑布许多,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巴西高原东部水力资源并不丰富,④错误。故正确答案选C。答案:3.B4.C探究点三应用体验1~3.解析:第1题,黑河—腾冲线即人口地理分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人口,此线东南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此线西北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A正确;降水、地形、植被都不是黑河—腾冲线划分的主要依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据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图中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侧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北侧人口密度小,人口少,B正确;东北和西南人口都较多,A错误;四川盆地人口多,C错误;青藏高原人口少,D错误。故选B。第3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乙地为塔里木盆地,此地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影响图中甲、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A2.B3.C课堂达标检测1~3.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分析各人类大陆位置与轮廓,可推断出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从图中可看出,中纬度人口比高纬度多,B正确;图中②③④都位于东半球,东半球人口分布多一些,A错;①②③④都在北半球,北半球比南半球多,C错;总体而言,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D错。故选B。第3题,图中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前两者人口密集的缘由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后两者人口密集的缘由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四个地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培训制度及措施
- 5G通信网络技术优化与升级合同
- 活动中心图书室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 备用金管理制度(4篇)
- 2024年学校安全台账管理制度例文(二篇)
- 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模版(3篇)
- 水电公司管理制度样本(5篇)
- 安监员安全检查考核制度范文(2篇)
- 起重指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2篇)
-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方案范文(2篇)
-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性学习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工程项目监理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
- 中国心力衰竭病人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148个常用偏旁及含义
- 湖南省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私人影院管理制度
- 人机工程评价表
- 初三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 CT球管标准规定
-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