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为2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行政班、教学班)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如果选择题要填答题卡,请说明。如没有则不用说明)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题。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答案】1.C2.D【解析】【分析】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1题详解】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C正确;根据题干的提示“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销往全国各地”,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故选C。【2题详解】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D正确。故选D。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3.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A.a B.b C.c D.d4.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D4.A【解析】【分析】【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切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d,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4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乙为低压中心,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③正确,④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c为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乙水平方向气流为顺时针辐合,①正确,②错误。所以选A。【点睛】气旋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气流;水平方向上,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为顺时针辐合。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6.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现象有()A.内蒙古草原一片枯黄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5.C6.B【解析】【分析】【5题详解】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没有季节变化,A项错误;乙位于赤道低压带附近,受热力因素影响气流上升,B项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西南风,C项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在大陆西岸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项错误。故选C。【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内蒙古草原草原茂盛,A错误。夏季为黄河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点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下面小题。7.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mm,雨热同期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8.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答案】7.B8.A【解析】【分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a气候7月“高温多雨”,A错误;b气候1月“高温多雨”,降水量大约160mm,7月低温少雨,雨热同期,B正确;c气候1月降水约160mm,7月降水约200mm,降水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d气候7月为高温月,1月为低温月,属北半球,并且7月高温1月低温,D错误。故本题选B。【8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1月高温、月降水量大于150㎜,7月低温、月降水量约50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a和b同属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A正确;c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单一气压带控制)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地势不太高的地区),B错误;a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错误;b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D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必须熟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读“某月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此季节,图中②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10.此季节,图中①处风向最主要的成因是()A.澳大利亚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B.赤道低压带与澳大利亚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异C.印度洋与澳大利亚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图中②处位于印度半岛附近,此季节亚洲大陆上形成低气压(热低压),因此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则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即为②处的夏季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处南侧为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与陆地上的冷高压融合而成),①处北侧是赤道低气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南指向北,在南半球水平气流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转,从而形成东南风,因此此季节,图中①处风向最主要的成因是赤道低压带与澳大利亚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异,B正确;与澳大利亚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赤道低气压带与亚洲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异关系不大,AC错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并没有导致①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改变风向,因此不是①处风向的主要成因,而是②处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D错误,故选B。【点睛】冬季,大陆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低,大陆上出现冷高压,海洋上出现相应的低压,气流大范围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冬季季风在北半球盛行西北风或东北风。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大陆温度较高,海洋出现高压或原高压加强,大陆出现热低压,这时北半球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尤以太平洋西岸和南亚地区最显著。其中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超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12.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答案】11.C12.A【解析】【分析】【11题详解】由图及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甲为沙漠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地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形成,题目简单。13.我国梯田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图为梯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其中水热配置最优越、但梯田撂荒最严重的是()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④区【答案】D【解析】【详解】南方丘陵山区(④)纬度较低,位于沿海地区,水热配置优越,但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使乡村农村劳动力短缺,梯田撂荒最严重,D正确;北方土石山区(①)、黄土高原区(②)纬度较高,水热配置条件较差,AB错误;西南山区(③)水热条件较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南沿海地区,故撂荒现象不如④地区,C错误。故选D。【点睛】梯田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适应山地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田块沿山体等高线排列成阶梯状而得名。苏州鸡笼山位于天平山主峰南900m,海拔53.6m,为花岗岩山体。山不高,有二峰。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其上乱石嶙峋,杂树苍苍,藤蔓垂挂,仿佛一座硕大的山石盆景。次峰更奇,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图a为“五人撑伞”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A.A B.B C.C D.D15.图a中“五人撑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C.岩浆喷发—地壳上升—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组成该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为侵入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b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A为岩浆、B为侵入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E为喷出岩,故“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B,B正确,排除ACD。故选B。【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组成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形成过程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接着地壳上升露出地表,形成山体,然后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地貌,故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侵入岩致密。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16.Q岩石形成前图示范围内最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有()A.1次 B.2次 C.3次 D.4次17.图示区域中()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答案】16.B17.A【解析】【16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图示沉积岩岩层的形成顺序应为:底部沉积岩岩层在没有接受外部沉积之前,先发生了褶皱,然后背斜顶部的砂岩地层表层被侵蚀过;之后接受地表沉积,在其上依次形成砂砾岩、砂岩、石灰岩;然后右侧岩层发生断裂错位,断裂处右侧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右侧石灰岩岩层变薄;之后又形成上覆的砂岩、砂砾岩,然后Q岩石切穿顶部砂砾岩除外的所有岩层。岩层发生明显的地表侵蚀,则其岩层局部缺失或者变薄。顶部砂砾岩厚度基本一致,无明显侵蚀现象,所以Q岩石形成前图示范围内最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有2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Q岩石在顶部砂砾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其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A正确;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B错误;N岩浆喷出地表,冷凝速度快于P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的岩浆岩形成于三个不同时期,D错误。故选A。【点睛】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②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18.下图为某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长春和札幌纬度大致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札幌的()①冬季气温比长春低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湿度增大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日本盛行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吹向西部沿海,带来丰富的水汽;加上

山地、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沿岸地形抬升作用形成降水。故②③正确;长春离冬季风源地距离更近,受冬季风影响更大,故气温更低,故①错误;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夏季收到东南季风影响较大,故④错误;故C正确;排除A、B、D,选择C。【点睛】日本冬季西海岸多雪的原因:西海岸冬季处于来自日本海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2019年8月,水手在汤加群岛附近先是发现海上上升蒸汽柱,然后看到海面覆盖了大片“浮石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推断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A.海洋污染物组成的陆地 B.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C.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 D.海水上升导致岩石上浮20.此处两侧板块运动方向和地形是()A.相向运动海岭 B.相向运动海沟 C.彼此分离裂谷 D.彼此分离岛弧【答案】19.C20.B【解析】【1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浮石多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当岩浆喷出地表之后,其中的气体就顺着岩浆未凝固的缝隙释放出来,形成了气孔,故组成“浮石筏”的物质是由海底岩浆喷出快速冷却形成,C正确;海洋污染物种类主要有石油及其产品,金属和酸、碱,农药、放射性物质、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热污染和固体废物,由其组成的陆地不会出现大量的浮石,A错误;鱼类、水藻组成的群落应以鱼类、水藻为主体,而不是以浮石为主体,B错误;地壳抬升会导致岩石上浮,海水上升不会引起岩石上浮,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汤加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发生相向运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升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此处位于汤加群岛东侧,应该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海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群落指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的每个生物种群都需要一个较为特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食物和种类等。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 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 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22.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A.由新变老 B.先由老变新,再变老C.由老变新 D.先由新变老,再变新【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A错误。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故B正确。丙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谷地,故C错误。丁地由于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形成,故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根据“地质构造与地貌”相关知识可知,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分析图片,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是从背斜的一侧经过背斜谷地甲处,到达背斜另一侧,再到达向斜山顶部。甲处岩层最老,因此沿途岩层先由新变老,再变新,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的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测站某年日平均地温、气温和地气温差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3.甲、乙、丙分别表示()A.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大气温度B.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大气温度C.大气温度地气温差地表温度D.地气温差大气温度地表温度24.推测该市一天中污染物浓度最低的时段为()A.0点左右 B.7点左右C.14点左右 D.21点左右【答案】23.A24.C【解析】【23题详解】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的主要的能量来源。白天,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之后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地表温度要高于地气温差。读图可知,在10—18点的各时间点,乙温度均高于另外两条曲线,则乙为地表温度。由于地面和大气存在比热差异,日落之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大气温度则降温较慢,因此晚上大气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此丙代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甲为正值,而当地表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甲为负值,则可知甲代表地气温差,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选项所给四个时间中,该市午后14点左右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旺盛,污染物扩散最快,污染物浓度最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的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白天,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之后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且大气温度最高值要滞后于太阳辐射最高值和地表温度最高值。因此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点左右。下图为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粮食总产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5.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总体格局大致为()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西多东少C.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北多南少,西多东少26.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是()①推广带状复种②增加农业补贴③推广飞机播种④培育高产良种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25.C26.B【解析】【25题详解】阅读全国各省(区、市)粮食总产量分布图,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省份,粮食总产量超过4000万吨,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多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如西藏、青海、宁夏等省份,粮食产量低于1000万吨,西部地区粮食总产量低于东部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格局大致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26题详解】推广带状复种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上作物收获次数,收获产量,有助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①正确;增加农业补贴、推广飞机播种对作物单产的提升作用有限,②③错误;培育高产良种,能够有效增加粮食单产,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复种是中国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下表为2022年11月26-30日郴州和顺德的天气资料。完成下面小题。郴州(湖南)顺德(广东)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风向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风向风力26日21℃17℃多云南风2级23℃20℃中雨东南风1级27日24℃22℃多云南风4级27℃22℃阴东风2级28日25℃11℃多云东北风2级30℃23℃雾东南风2级29日11℃3℃中雨北风3级31℃17℃多云南风1级30日2℃0℃雨夹雪北风4级19℃9℃多云北风3级27.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6日郴州气温日较差最小②26日顺德因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水③28日冷锋开始影响郴州④29日顺德等压线比郴州稀疏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8.冷空气来临之前,顺德持续升温是因为()①晴天大气辐射强增温②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③暖气团受挤压集聚增温④偏南风带来暖气流增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27.C28.D【解析】【27题详解】经计算可知,郴州气温日较差在30日最小,①错误。由气温变化可知,冷空气在28—29日到达湖南郴州,在29—30日到达广东顺德,故26日顺德的降水与冷空气无关,②错误,③正确。29日顺德的风力小于郴州,说明气压梯度力较小,等压线较为稀疏,④正确,C正确。【28题详解】冷空气到来之前,顺德持续阴雨天气,非晴天,①错误。出现阴雨天气说明顺德并非受副高控制,应盛行上升气流,②错误。冷空气由北向南移动,推动暖气团向南集聚,温度升高,③正确。冷空气到来之前,顺德偏南风为主,由较低纬度的海洋吹来,带来暖湿气流,使顺德气温升高,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若只考虑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冷锋过境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某地时,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大理洱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区,海拔高度差异悬殊。某日天气预报大理天气晴朗无风,但午后游客在洱海东部的A地感觉有风吹过,到B地时风力明显增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午后A地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0.B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A.谷风和湖风叠加 B.山风和陆风叠加 C.山脉阻挡作用小 D.地表温度差减小【答案】29.B30.A【解析】【2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白天时,洱海和陆地海陆差异明显,洱海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较慢,温度相对较低,气压值较高;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温度相对较高,气压值较低。因此风由洱海吹向陆地,加上北半球偏右的地转偏向力,因此A地吹西北风,B正确,排除ACD。故选B。【30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B地附近风由洱海吹向陆地,为湖风,同时B地位于山地一侧,白天山谷地区由于受热不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吹谷风,此时湖风和谷风叠加,风力明显增强,A正确,排除B;山脉存在使本地山谷风增强,阻挡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与其关联性小,排除C;地表温差小,风力减弱,与题干不符,排除D。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近地面空气受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下图为局部区域上空某时刻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1.若此图示意热力因素引起的天气系统,则甲、乙两处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分别为()A.晴朗阴雨 B.晴朗晴朗C.阴雨晴朗 D.阴雨阴雨32.此时,丙处的风向为()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北风【答案】31.C32.D【解析】【3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为局部区域上空某时刻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甲处高空等压面凸向高海拔处,与同一水平面相比,是高压中心,表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形成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乙处高空等压面凹向低海拔处,与同一水平面相比,是低压中心,表示近地面空气遇冷,形成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32题详解】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甲乙丙位于高空,甲为高空高压,乙为高空低压,丙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平行于等压线的北风,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高空中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所以空气质点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当二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霜冻线也叫0℃地表温度线,是区分是否出现霜冻天气的重要标志线。下图示意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状况,图中霜冻线为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根据图示材料,可推测此时()A.图中锋面为暖锋 B.甲地气压高,天气晴朗C.乙地日均温低于0℃ D.丙地受霜冻影响34.该日所处月份最有可能是()A.3月 B.7月 C.10月 D.12月【答案】33.B34.C【解析】【33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锋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来自高纬地区,为冷锋,A错误;甲地气压为1040hpa,气压较高,其被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B正确;乙地位于霜冻线以内,其最低气温可能为0℃或0℃以下,但是其日均温不一定低于0℃,C错误;丙地位于霜冻线以外,不会受霜冻影响,D错误。故选B。【34题详解】结合图片分析可知,此时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中心,出现冷锋系统,霜冻线(0℃地表等温线)大致经过我国青藏、西北、以及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西北部,说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在降温,且温度较低,故此时不可能是7月份,B错误;另一方面,此时海上有较强台风出现,说明此时我国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仍比较高,而3月、12月的海水温度较低,我国近海不易出现较强台风,由此综合判断可知此时为10月,C正确,AD错误。故选C。【点睛】等压线图判读:读气压状况、读天气状况、读风力、读风向、读季节。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35.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36.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35.B36.B【解析】【35题详解】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故选B项。【36题详解】乙处等压线比较密集,丙处等压线稀疏,因此丙处风力较小,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故选B项。下图为某地岩层三维示意图,垂直方向示意岩层剖面图,水平方向示意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37.该处地形为()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38.在图中断层附近海拔400米水平面岩层分布情况正确是()A. B.C. D.【答案】37.A38.D【解析】【3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得,该处岩层两翼新,中间老,是背斜;等高线向低值处凸出,判断该地地表形态是山脊。因此该处地形为背斜山,因此A正确,故排除B、C、D,选择A。【3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得,海拔400米水平面岩层分布为两翼为C,中间为B,BC错误;结合断层可得,断层北侧岩层上升抬升,因此B岩层较宽,故D正确,排除A,选择D。【点睛】简单来说就是岩层的形成有先有后,先形成的岩层就是老岩层,后形成的岩层就是新岩层。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是这样的:背斜就是岩层拱起。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40.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9.D40.B【解析】【分析】【39题详解】由图2可知,L月的同地点风力堆积物较厚,根据材料信息,该地的冬春多大风,河流的堆积物经过累积,到5月份达到最厚,加上这时段河水少,侵蚀作用弱,故可推出L为5月,而M月可能是9月,因为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侵蚀,风积物被侵蚀,厚度减少,故M应为9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4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河流由南向北流动,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动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大于风力沉积,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上游带来泥沙到下游河道沉积,河道变狭,①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成因,考查读图和信息提取能力,解题的关键通过河流的横断面的变化进行判断,可判断不同的外力作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1)副热带高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4-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于____(填甲或乙)位置,此时雨带位于____一带,该地易出现____等地质灾害。江淮梅雨是受____(填天气系统名称)的影响。(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夏季风较____(填强或弱),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____(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试解释华北春旱的原因____。【答案】41.①.太阳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