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教学目的

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

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

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

价指标。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

的关系,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效

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

配不平等问题。

二、教学重点

引致需求,VMP=MFC原则,厂商要素需求曲线;效用最大化的要素供给原

则,劳动供给曲线的论证、土地供给弹性为0的特征及原因。基尼系数。

三、教学难点

边际产品价值;要素需求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地租与利息

的决定。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7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产要素的

价格理论之外,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

入差异及其原因、国家对收入的调节等内容。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

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

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

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

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对要素市场的分析。

(二)课堂教学设计

结合前边已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并结合企业管理

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对要素需求数量的多少,为何这样确定,这对

提高企业效益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把理论分析同企业实际管理结合思考。结合国

内外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现实,对分配理论进行讨论,理解为什么说西方收入

分配理论有其庸俗性,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面对我国劳动市场供求现状,大

学生如何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

(三)教案内容:

第一节分配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生产要素

要进行生产活动,就要投入各种经济资源。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

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产要素。我们通常将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中间生产要素(或

者叫中间产品)和原始生产要素。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提供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

大化。在经济学中原始生产要素包括以下四种:

1.劳动:人类在生产活动着所付出的体力或智力的活动,是所有生产要素

中最能动的因素。劳动者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基本所有者。

2.资本: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中的经济货物,包括机器、厂房、工具

等生产资料。从企业的角度看,既包括有形的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如商标、

信誉和专利权等。通常货币资本并不计入生产要素中去。

3.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它

们得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是最稀缺的经济资源。

4.企业家才能:综和运用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

经营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冒险精神。

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产品,这类要素的

所有者是厂商,厂商提供中间生产要素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某一个企业

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比如,钢铁对于汽车

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而对于产品的供求及价格决

定问题,我们在厂商理论的各章中已经讲过。所以本章主要研究原始生产要素的

供求问题,而对中间产品的问题不予论述,如不特别指明的话,我们所说的生产

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二、要素价格决定理论是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构成全部内容。

社会成员收入的分配与他们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多少、作用程度如何有着直接

的关系,所获得收入的多少就是提供要素的价格的高低。因此要素价格决定论是

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于各种要素:劳动、资本资产、土地、企业

家才能的价格,即形成各种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正常利润)。

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收入分配差

异或平等程度及其原因的研究,国家对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调节等内容。

三、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最早提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

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后来的经济学家对克拉克的理

论作了改进,认为生产要素价格不仅取决于边际生产力,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

际收益)相等时,厂商才能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同时要素供给也是决

定要素价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要素市场价格由供求共同决定

要素的市场价格与其它商品价格一样,也由其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决定,

只是对要素的需求来自于厂商,而要素的供给为居民,且对要素的需求和要素的

供给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特点,不同的要素其供给曲线也不同,

因此决定了不同要素均衡价格决定上的不同特点。

生产要素有两种价格的区分:源泉价格和服务价格。源泉价格指的是买卖生

产要素的服务“载体”(或称源泉)的价格;服务价格指的是买卖要素提供的服

务本身的价格。比如土地,我们可以一次性地买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这个

价格就是源泉价格;也可以租用别人的土地,每年交付一定的租金,这个价格就

是服务价格。有的生产要素的源泉及其服务都可以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如土地、

资本,它就具有两种价格;有的生产要素的服务可以交易,而其源泉是不能够交

易的,如劳动、企业家才能,所以只有服务价格,而没有源泉价格。为了避免引

起混淆,也为了统一起见,本章所讲的要素价格除非特别指明,指的都是要素的

服务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构成厂商生产的成本,同时乜构成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所以要素的价格决定也是国民收入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因此,要素的

价格决定实际是经济学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二节引致需求

在〉品市场上,厂商是产品的供给方,消费者是要素的需求方。消费者为了

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因此消费者对产品需求是所

谓“直接”的需求。

而转到要素市场上,情况就不一样了,厂商成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消费者

成为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首先要指出的是,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

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厂商对生产要

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一种派生需求,或者叫“引致需求”。厂商之所以

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有需求,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

的需求,就要使用生产要素来生产出产品。我们把这种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

求而引起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叫做引致需求。这种引致需求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迂回的,比如,消费者的直接需求是汽车,这种直接需求引起

汽车厂要购买生产要素来生产汽车,从而轮胎厂也要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轮胎,钢

铁厂也要购买生产要素来生产钢铁才能满足这种需求,进一步地说,矿山企业也

要购买生产要素生产铁矿石、农场也要购买生产要素以种植更多的橡胶树。不论

这种需求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都是由于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引起的,厂商购买

生产要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购买生产要素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

品,从而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二、共同需求

另外,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可以叫做联合需求或共同需求,即对生产要

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生产的技术上的原因觉得

的,因为厂商要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购买才能够进行生产,

通常只拥有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是无法进行生产的。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这种共同

性特点带来了一个重要后果,即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生产要素

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C因此,严格地说,生产要素理

论应该是关于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理论。但是同时研究多种要素的价格和需

求,将使分析过于复杂。为了简便分析,往往还是集中于分析一种生产要素的情

况。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要素

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信息;要素

可以自由地流动,等等。

本章把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厂商称为完全竞

争厂商。按照这个规定,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在产品市场上

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

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三,在产品市场上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出产品,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此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我们知道在产品市场上,厂

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产晶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木,在要素市场上,这一原则

仍然是适用的,只不过这时是对要素而言,即: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MarginalFactorCost)等于使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alueof

MarginalProduct)o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叫做边际要素成本,以MFC表示。边际要素成本

可以定义为增加一个要素的使用厂商所增加的成本。以F代表生产要素,MFC可

以表示为:

MFC=—(8.1)

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称为边际收益产品,记为MRP。边际收益产品反

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MRP可以表示为:

MRP=—(8.2)

△F

由于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厂商的产量又取决于生产要素,因此MRP又可

表示为:

MRP==MR•MP(8.3)

AF\QAF

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反映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注意这里的

MR是对产品而言的),要素的边际产量MP反映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注意MP是对要素而言的),因而产品的边际收益MR与要素的边际产量MP的乘

积就是边际收益产品MRP。

现在来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如果厂商的MRP〉MFC,那么增加一个要素时

所增加的收益要大于增加的成本,因而厂商的利润将增加,作为一个追求利润最

大化的厂商,它肯定会不断地增加它的要素,从而增加它的利润。随着厂商产量

的不断增加,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它的边际产量下降而边际收益下降或不变,

从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下降的,最终会达到MRP二MFC。反过来,如果厂商的

MRP<MFC,那么厂商减少一个要素时,成本减少量将大于收益的减少量,因而利

润也将增加,随着要素的不断减少,厂商的产量乜在不断减少,它的边际产量增

加、边际收益不变或者增加,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不断增加,最终会达到MRPR1FC。

总之,厂商最后实现均衡时,必有:

MRP=MFC(8.4)

式(8.4)也可以用数学予以证明。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

追求最大利润,则利涧n可以表示为:

TT=TR(F)—TC(F)

利润最大的一阶条件为:

—="C(F)=MRp_加尸。=()即例苹二劭%;

dFdFdF

因此MRP二MFC就是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

特殊地,对于完全竞争的厂商,由于其产品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厂商产

量的增减并不造成市场价格的变化,价格可以看作常数,因而有MR=PO所以对

于完全竞争的厂商:

MRP=MR,MP=P・MP(8.5)

我们将式(8.5)的结果,叫做边际产品价值,用VMP来表示。显然VMP只

是MRP的一个特例,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形成的要素价格,一个

厂商无法影响市场形成的要素价格,所以可以把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价格看成是

常数。以W代表工资率,即劳动的价格,以r代表利息率,即资本的价格。如果

我们考虑一个短期过程,假定资本K不变,L可变,那么:

VMP=P-MPf(8.6)

MFC,=—="(""二+-•')=卬(8.7)

dLdL

这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的条件可以写成:

VMP=W(8.8)

即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为把问题简化,这里我们只考虑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我们首先来看厂商的

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由式8.6知道,边际产品价值VMP就是市场的产品

价格P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乘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产品的价格P对厂商

来讲是既定的,可看作是常数,而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要素数量的增加,

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因而边际产品价值也必将是递减的,因此VMP曲线是一

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87所示。VMP的斜率与产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

高,曲线也越陡。

现在来考虑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由式8.8可知,完全竞争厂商

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遵循VMP=W的原则,同时劳动的价格W也是由市场决定的,

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如图8-1所示,假定市场的劳动价格是W”按照VMP=W

的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将是L.,因为只有使用L的劳动,它才能够

实现利润最大化;假定市场的劳动价格下降到这时VMP>%,对厂商来讲增加

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将大于成本的增量,因而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将增

加,在图中是增加到L;如果市场的劳动价格下降到他,那么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将提高到L,……,依此类推。可以看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有两个重要特

点,一是需求曲线和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即WP曲线是重合的,二是需求曲

线向右下方倾斜。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和要素的需求曲线直合意味着,当要素的价格发生

变化时,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不变的。由于VMP二P・MP,所以上述特点实

际上隐含着两个条件:(1)产品的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2)要素的边

际产量MP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显然,如果我们只考虑一种可变要素,

完全竞争的厂商满足这两个条件;如果我们考虑厂商使用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情

况,则条件二不能被满足;如果考虑多个厂商的要素调整,条件一也不能满足(详

细讨论见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部分)。由此可知,只要所考虑的情况不能满足上

述全部两个条件,则要素需求曲线就会偏离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第三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己经推导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我们知道,在完

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市场需求曲线可以由单个涓费者的需求曲线简单地横向加

总得到,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将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简单地横向加总来得到市

场需求曲线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我们前面所推导的需求曲线都附加了

一定的前提。我们推导厂商需求曲线的时候,实际上假定了当市场中要素价格变

动的时候,其它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是不变的,从而产品的供给不变,产品的价格

也就是不变的。当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单个的厂商而是整个市场的时候,这个假

设显然就不适宜了。

我们考虑一个单要素的市场。当完全竞争市场中劳动的价格下降的时候,所

有的厂商都会增加对劳动的使用量,于是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将会向右移动,产

品的价格下降,产量上升。产品的价格下降,将会导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移动,

从而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动。当要素的价格上升时,所有厂商都会减

少对要素的使用量,于是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从而产品的价格上升,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图8-2行业调整曲线

如图8-2,厂商原来使用的劳动是L,劳动的价格是%,此时产品的价格是

P。,边际产品价值VMP(1=Po-MPL,因而厂商处于VMP。曲线上一点IL如果完全竞

争市场中的劳动价格下降到吊,则行业内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劳动的使用量,从而

所有厂商的产品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市场的产品供给曲线当然也会向右移

动,这样产品的价格将下降到P”由于VMP二P・MP,产晶价格的下降将导致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也下降为VMPi。从图8-2可知,在胴的价格下,厂商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将不是与用二VMP。相对应的Lz,而是WLVMPI所决定的VMPi上的一点I,劳

动需求量将是L。同样道理,在不同的劳动价格下,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劳动需

求与劳动价格的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比。由

于该需求曲线考虑了要素价格改变时行业内所有厂商共同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

整,所以又被称为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乜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斜率要

更陡一些。

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可以看作是行业调整曲线的简单的水平相加。如完

全竞争的市场共有n个厂商,市场需求曲线可以表示为:

D工(⑴

1=1

&(i)是第i个厂商经行业调整之后的要素需求曲线。

第四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1.要素所有者为原始要素所有者

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单一性,即要素所有者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

可以是“中间要素(投入)”所有者一一生产向生产过程再次投入的中间要素的

生产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有者一一向市场提供诸如劳动等要素的所有者。这

里研究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的要素供给行为。

2.要素供给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

生产者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行为是效用最大化,要素所有者及

其行为目标的不一致自然会影响到对要素供给的分析,会有不同的供给原则。既

然研究的是作为原始要素供给的消费者行为,所以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实际

就是研究消费者的行为问题,固这里是根据消费者(原始资源所有者)的效用最

大化行为来讨论要素供给问题。

3.要素供给数量的特点

消费者拥有要素数量的有限性。如果从一个较短的时间来看,一个消费者拥

有的生产要素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数量是有限的。假设一个消费者拥有

10亩地、每年的收入是10万元,他每天可以支配的时间只有24小时。所以消

费者的决策只能在这有限的货源范围内进行。比如,这个消费者每天用于劳动的

时间不可能超过24小时(由于他要睡觉、吃饭,所以他能够供给给市场的时间

实际不超过16小时),他每年的新增储蓄不可能超过10万元(除非他获得别人

的馈赠),他可以出租的土地也不会超过10亩。

消费者对于他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都可以归入两大类用

途中去,一是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提供给市场,从而获得租金、工资、利息等收

入;二是把他拥有的生产要素“保留自用”,比如把时间用于娱乐和休闲、把收

入用于即时的消费、把土地修成花园、草地供自己欣赏等。这样,所谓要素供给

问题实际上成为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

给”与“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的问题。

二、要素供给原则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把生产要素提供给市场,

可以获得收入,而收入本身就可以给他带来效用;消费者把生产要素保留自用,

比如把时间用于闲暇,是因为闲暇本身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所以消费者实

际是在要素的两种用途之间进行权衡。现在的问题变为,消费者把多少生产要素

提供给市场、乂把多少生产要素保留自用的时候,他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就是他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从基数效用论的角度

出发,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消费者提供给市场的要素的边际效用和消费者“保

留自用”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因为如果该要素供给给市场的边际效用大于保

留自用的边际效用,那么消费者增加要素的供给减少保留自用的资源数量将能够

使他的总效用增加;如果该要素提供给市场的边后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边际

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将会减少提供给市场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从而

提高自己的总效用。最终的均衡状态必然是消费者将提供给市场和将要素保留自

用的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下面我们以单一生产要素一劳动为例,在序数效用论的基础上以无差异曲线

分析法来研究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消费者的决策无非是在现有的要素总量的约束

下,在要素收入和自用要素之间选择求得效用最大。

图9-1要素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如图9-1所示,横轴,为保留自用的要素(这里就是闲暇)数量,纵轴Y

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这里假定消费者没有非要素收入)。U。、山、U2是消费者的

三条无差异曲线,曲线的特点是向右下方倾斜向原点凸出,曲线的特点与第三章

中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样的。消费者拥有的可利用的要素总量是L*,工资率是W,

这样消费者把全部要素投入市场可获得的收入将是Y=W-L\消费者把全部要素保

留自用也不能超过L*,因此图中的Y*L*就是消费者的预算线,预算线的斜率是-w。

预算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Y=(9.1)

分析图9-1中的三条无差异曲线,也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是无法实现

的,因为它与预算线没有切点;U。与预算线有两个交点,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是可

以实现的,但是它不是最大的;5与消费者的预算线相切于G点,G点是现有的

资源约束条件下消费者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点,即均衡点。可见在均衡时,消

费者保留自用的要素是要素收入是

由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在切点处实现均衡,那么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切线

的斜率必然是相等的。预算线的斜率是-W,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dY/d/,因此消

费者均衡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dY„

----=—Wz

dl(9.2)

式9.2的左边是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它表示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

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而等式的右边表示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必须

放弃的收入量。所以该式的含义就是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

收入量等于他实际所必须减少的收入量。

四、要素供给问题

下面我们由无差异曲线来推导消费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在竞争性的要素

市场中,要素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给定一个市场的要素价格,通过图9-1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消费者来说的最佳要素供给量。当市场的要素价格变动的时

候,消费者也会变动自己的要素供给量,从而我们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要素供给

曲线。

如图9—2所示,横轴/为消费者保留自用的要素,纵轴为消费者向市场提

供要素能够获得的收入,消费者拥有的可利用要素的数量是L*。当要素的价格为

W。时,消费者把全部要素投入市场所获最人要素收入Y产怖,!?,因而UY。为消费者

的预算线。U。为无差异曲线,该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A点,因而A点是消费者的

均衡点,在均衡点处消费者保留自用的要素是4,那么消费者供给市场的要素将

是L*-7t)o

假定市场的要素价格提高到川,预算线在纵粕上的截距将增大到横

轴上的截距不变,斜率变陡,因而预算线变为YQ。与该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

线为U”两条曲线的切点就是均衡点B,在B点消费者保留自用的要素是1”供

给市场的要素数量是此即班的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显然要

素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提高,并且均衡时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也提

高了。同样道理,当市场的要素价格提高到电时,消费者的预算线将变得更陡,

预算线将与无差异曲线L相切于C点,均衡的要素供给量将是……,依

此类推。我们将A、B、C等不同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均衡点连接起来得到一条曲

线PEP,称为价格扩展线。

以上在图9-2我们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得到了消费者在各个可能的要素价

格下的均衡点,在每个均衡点处我们都可得到消费者供给市场的要素数量,这样

将不同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在图9-3中投影得到一系列的要素价格

与供给量的组合点A、B、C等,将这些组合点连接起来,就是该消费者的要素供

给曲线S。将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要素供给曲线横向相加,就可得到市场的要素

供给曲线。可以知道,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和单个消费者供给曲线的形状是近似

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我们对消费者的要素供给曲线的推导,主要讲的是推导

的方法,尽管多数情况下要素的供给曲线确实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但并不意味着

所有要素的供给曲线的形状都是向右上方倾斜。具体某种要素的供给曲线如何,

取决于该要素保留自用对消费者来讲,能否提高效用、能提高多少。比如,时间

如果被用作闲暇,就能够直接提高消费者的效用,而土地如果没有其它用途则保

留下来就不能提高消费者的效用。这样要素的特点不同,其供给曲线的特点就是

不同的,下面我们将分别予以讨论。

第五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一定劳动(工作)或服务的时间数,它涉及到

消费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在劳动和闲暇两个方面的分配。

我们知道,一个消费者每天能够利用的时间资源最多不可能超过24小

时,消费者可以把24小时中的一部分供给给市场(也就是消费者提供劳动),而

把其它部分用于睡觉、吃饭、娱乐、休闲等项活动,我们小妨把劳动之外的时间

都称作是闲暇。消费者提供劳动可以带来收入,收入用于消费可以提高消费者的

效用,闲暇本身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所以消费者会把他每天24小时的时

间在劳动供给和闲暇之间进行权衡。消费者会把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多少时间提

供市场,实际就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决策。这种决策过程和上一节所讲的消费

者在自用资源和提供市场之间进行的决策是一样的。

二、劳动供给曲线

(a)(b)

我们从图9-4来看消费者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图9—4(a)是用无差异

曲线分析来决定消费者的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图中横轴H

为消费者闲暇的时间,纵轴Y为消费者的要素收入。我们研究的劳动市场是竞争

性市场,因而劳动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当劳动的价格是M时,消费者的均衡

点位于无差异曲线5和预算线的切点A,对应的闲暇时间是乩,因此,劳动供给

是24-H"当市场上劳动的价格提高到%时,消费者的预算线绕横轴顺时针旋转,

无差异曲线L与预算线相切于B点,对应的闲暇时间是山,因此劳动的供给提

高到24-乩;当市场上劳动价格再上升至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也与预算线相

交于C点,均衡的闲暇时间是员,劳动供给降低到24-乩。同样道理可得一系列

的均衡点。将这些均窗点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给的组合投影在图9—4(b)中,就

可以得到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可以看到,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明显的特点,在b点以下的部分是正

常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在b点以上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即向左上

方倾斜。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意味着当劳动的价格上升时,劳动的供给非但

不上升,反而下降。如何解释这一异常的供给曲线呢?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将闲暇看做为一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效用的商

品。一个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要增加闲暇就必须减少劳动投入,从而收入就会降

低,所以劳动收入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这样,我们可以将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

看做是闲暇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于是我们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所讲的价格变化

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的分析,完全适用于消费者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

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闲暇的价格提高,闲暇商品和其它商品的相对价格变

得更加昂贵,在效用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理性的消费者理所当然地会减少相暇

商品的消费,而增加劳动供给,也就是获取更高的收入,这就是替代效应。可以

看出替代效应导致工资率与劳动供给呈同方向变化。另一方面,由于闲暇是一种

正常物品,工资率的上升引起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会提高消费者对闲

暇商品的需求,这就是收入效应。显然收入效应导致工资率与劳动供给呈反方向

变化。我们看到,工资率提高时,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会增加劳动的供给,由

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会减少劳动的供给。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总效应是

劳动供给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总效应是劳动供给减少。所以劳动

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弯曲的部分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结果,而向后弯曲的

部分则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

那么收入效应能否大于替代效应呢?一般来说,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是大于

收入效应的。这是因为在消费者的购物篮子里通常某种商品只占很小一个比例,

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通常对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影响不大,但对商品之间的相

对价格影响较大,因此,替代效应总是大于收入效应。但对闲暇商品来讲则不同。

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劳动供给,工资的上升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收入

水平,因而具有较大的收入效应。当消费者的工资率处于较低水平时,收入效应

尚不足以抵消替代效应,但当消费者的工资率处于较高水平时,工资率的上升导

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比以前更珍视闲暇而宁愿放弃收入,这时劳动供给

不是增加而是减少。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形成

在完全竞薪勺要素市场中,一般地说,将以上所讲的单个消费者的供给曲线

横向加总就可以得到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的市场供给曲

线并不一定是向后弯曲的,这是由于在工资率提高时,尽管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

给可能会减少,但是由于较高的工资率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劳动市场,这就

抵消了个人劳动供给量的减少,使得总的劳动供给依然是增加的。因而劳动的市

场供给曲线是正常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均衡工资率的确定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经行业调整

之后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加总,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该曲线是向右

下方倾斜的;在卖方垄断(产品市场垄断、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劳动的

市场需求曲线就是边际收入产品MRP的水平加总,因而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在

这两种情况下,劳动的均衡价格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

图9-5劳动市场的均衡

在图9-5中,横轴为劳动的数量,纵轴为工资率,S,为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

D,是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E,劳动的供给和需求

趋于均衡,均衡的工资率为均衡的劳动供给为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是由

劳动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劳动的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就会引起

劳动价格的变动。劳动供给曲线变动的原因可能有:(1)消费者的非劳动收入的

水平,如果消费者能够不通过劳动而通过如股票投资等途径获得较高的收入,那

么劳动的供给将减少;(2)社会习俗,比如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从

事劳动;(3)人口的总量、性别构成等的变化。

在要素市场属于买方垄断即需求方是一人厂商的时候,无法推导出劳动

的需求曲线,劳动价格的决定见上一节的有关内容。

上述模型说明了工资决定的一般理论,并不说明工人在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

里的工资水平都一样。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行业舒

适、安静、安全、有趣,有的行业则肮脏、吵闹、危险、枯燥,前者会吸引众多

的求职者,后者则少有人问津,因此前者工资高后者工资低,这种工资差别叫做

补偿性工资差别;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也是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工会在西方劳动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会对劳动市场的垄断会使得工人

的实际工资水平高于竞争性的工资水平;政府的最低工资法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

工人的工资;此外,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等

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

第六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在正式讨论土地(以及资本)的供给之前,有几个概念需要首先明确。

第一,生产服务源泉和生产服务本身。生产服务源泉不同于生产服务本身。

第二,源泉的供给(以及需求)和服务的供给(以及需求)。源泉的供求是指卖

和买生产服务的“载体”;服务的供求则是指卖和买生产服务本身而非其“载体”

第二,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如果源泉和服务二者均可在市场上交易,则

就有两个价格,即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

为明确起见,假定下面讨论的土地、土地供给及土地价格(资本、资本供给及

资本价格)均是指土地的服务、土地服务的供给及土地服务的价格(资本服务、资

本服务的供给以及资本服务的价格)。其中,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资本服务

的价格称为利息)。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经济学中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从短期来看,土地的自然供给可以看做

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但从长期来看,人类可以改造沙漠、移山填海、围海造田

等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人类也可能由于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和污染、毁林、

对土地的破坏性使用等人为因素导致土地的有效供给减少。但从整体来看,在一

个较短的时期内,土地自然供给的增减在总的土地自然供给中所占的比例毕竟非

常之小,为了简化问题起见,我们把土地的自然供给看做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

但是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并不意味着土地的市场供给一定也是固

定不变的。我们知道土地所有者将多少土地供给市场、将多少土地保留自用,取

决于土地所有者的效用最大化决策。与劳动的供给很类似,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供

给市场并不直接给他带来效用,而是通过供应土地获得收入,通过增加收入而增

加消费,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效用水平,所以可以认为土地所有者的效用是由收入

带来的。以Y代表土地所有者通过供给土地而获得的收入,以q代表土地所有者

将保留自用的土地数量,则土地所有者的总效用U可看做Y与q的函数,则有:

U=U(Y,q)(9.3)

(9.4)

Q+q=Q。(9.5)

式10.17中R为土地的价格即地租,式10.18中Q。为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

总量。通常情况下,土地所有者保留自用的土地在所有土地中所占的比例是相

当小的,因此可以认为土地所有者的效用绝大部分来自于出租土地所获得的收

入。这样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保留自用的土地数量,而假定土地对土地

所有者来说只有一种用途,就是出租以获得收入,这样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可

以简化为:

…⑺(9.6)

按式10.19,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只与出租土地的收入有关,收入越高,效用

越大。在竞争性的土地市场上,土地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即地租对于土地所有者

来说是既定的,这样出租的土地越多,土地所有者的效用也越高,土地所有者会

把他拥有的土地全部出租出去,以获取最大的收入,而不论土地的价格高低如何。

于是有:

U=f(Q°)(9.7)

综上所述,当土地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时候,无论土地的价格如何,土地所有

者都会将他拥有的全部土地提供给市场。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土地

的市场供给曲线是由个人需求曲线加总而成,因此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也是垂直

的。

图9-6是土地的供给曲线的示意

图。图中横轴为土地的供给量Q,纵轴

为土地的价格一地租,S为土地的供给

曲线,Q0表示土地的自然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土地的供给曲线是

垂直的,并非只是因为土地的自然供

给是垂直的。土地的自然供给固定不

变只是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必要条件

Qo而非充分条件。土地用途的惟一性(不

具有保留自用的用途)、土地市场的完

图9-6土地的供给曲线全竞争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土地的供给

曲线是垂直的。这个结论还可以进一

步扩展成一般性结论:如果一种资源

的自然供给是不变的,资源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并且该资源只有一种用途,那

么该资源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服务价格称为地租,地租的大小由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如图9—7,

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S是聿直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D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E是土地

供求实现均衡的均衡点,在E点的地租为

从图9-7可以看出,土地的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需求不断下降,即需求

曲线下移,需求曲线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均衡的地租水平将变为0。随着土

地的需求不断上升,地租也会不断地提高。所以说,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

地是稀缺的,供给不能增加,而需求不断上升。如果土地的供给不变,则地租的

产生纯然是由于土地的需求的不断提高。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租金指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如前所述,十•地的供

给曲线是固定不变的,由于需求的增加,土地所有者可以得到的收入叫做地租。

我们看到,地租提高,土地的供给量也不会提高;地租降低,土地的供给量也不

会减少。在经济中还存在着其它的一些要素,比如某些人的天赋才能,它们的供

给数量也是不变的,不受价格涨落的影响,这些要素所得到的价格,我们统称为

租金。可以看出,土地是一种特有的资源,所以地租只是租金的一个特例,是租

金的一种,而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

2.准租金

准租金指对任何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短期内相对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除

土地外,任何一种在短期内供给量相对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都须支付一定的价

格。在现实中,有些要素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在长期中可变,这类要素所获得的

收入,就叫做准租金。比如厂商投资建设的厂房、机器等物品,在短期内即使厂

商不能盈利,它也无法把它们从现有的用途中转多到收益较高的领域,反过来,

即使厂商盈利很多,它也无法迅速增加这些物品的供给。因止匕这些资本品在短

期内供给是不变的,但在长期内却是可变的。

图9-8是准/y二8》租手心一。八示了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

决策情况。在价格为P0时,按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厂商的均衡点为

C,均衡产量为Q。,因此厂商的总收益为0P°CQ。的面积。由于OGBQ。可以看做是对

可变要素支付的成本,因而固定要素的总收益就可以表示为PoCBG的面积,如图

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这一部分的收入就是固定要素所获的准租金。可以看出,准

租金等于不变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如果准租金大于不变成本,表示厂商盈利,

利润为准租金减去不变成本的差;如果准租金小于不变成本,表示厂商亏损,亏

损额也等于准租金与不变成本的差。

3.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可以定义为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超过其在其它场所可能得到的

收入部分。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当前收入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简言之,经济

租金等于要素收入减去机会成木。

从租金的分析可以看出,租金的特点在于要素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租金的

供给。有一部分要素收入类似于租金,即从要素收入中减去该部分并不会影响要

素的供给。我们把要素的这一部分收入称为经济租金。也就是说,经济租金并不

是吸引该要素用于当前使用所必须的。

图9—9是要素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衡时,要素的价格是凡,要素的

使用量是Q。。供给曲线告诉了我们要素所有者提供要素所要求的最低价格或者说

是要素所有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提供的要素的数量,所以要素所有者为提供Qo

的要素所能够接受的最低总价格相当于OAEQ。的面积,也就是供给曲线以下、均

衡供给Q。左面的区域。假定所研究的是劳动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

所有工人得到的工资率都是Ro,这一工资率是用来使最后一个“边际”工人提供

其劳动的,但是所有其他“边际内”工人都获得了同样的工资,他们得到的工资

大于使他们工作所需要的工资。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总收益相当于OR°EQ。的面

积,因此图中供给曲线以上价格线以下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要素所

有者所得到的收益超过其提供要素所要求的最低收入的部分,即经济租金。

图9-9经济租金

从图9—9可以看出,如果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要素的价

格会提高从而经济租金提高。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要素供给具有完全弹性,

即供给曲线水平,经济租金为0;当要素的供给弹性降低,即供给曲线变陡,经

济租金就会增大;当要素的供给完全无弹性,即曲线变得垂直时,所有向生产要

素的支付金额都是经济租金,因为这时无论要素价格多高或者多低,要素的供给

都不变,这时经济租金变得最大,这时的经济租金就是租金。可以看出,租金只

是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

(经济租实质是价格差,由此引出有关寻租行为分析的理论。经济租金现象

存在于许多方面,如球星年薪问题等)

第七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与利息

1.资本

资本是由经济制度本身所生产出来的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

多的商品和服务的物品。因此,作为资本需具备如下特征:(1)资本是由人类的

经济活动所生产,因而它的总量是可以改变的;(2)它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并非

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3)它在生产过程中被作为

投入要素长期使用。由上述特点,资本区别于一般的消费品,也区别于土地和劳

动等要素。

资本的供给来自于消费者的储蓄。我们把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中除消费以

外的部分叫做储蓄,消费者的储蓄被企业借贷之后用于购买资本品,便转化为资

本。为了将问题简化,我们假定储蓄全部转化为资本。这样资本供给问题就转化

为消费者的储蓄决策问题。

资本的需求方是厂商,厂商购买资本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这些资本品以生产

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厂商购买资本品的行为称为投

资,因此投资形成了资本的需求。所以研究资本的需求问题可以转化为研究厂商

的投资决策问题。

2.利息资本的源泉价格为资本价值,资本的服务价格为利息。利息指资

本的服务价格,指为使用资本而支付的报酬。单位资本的服务价格用利息率表

示。利息率等于资本服务的年收入与资本价值之比。r表示利息率,Z表示年收

入,P表示资本价值。则:

r=Z/P(9.8)

二资本的供给

1.储蓄

资本的供给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会把他的收入一部分消费

掉,而把另一部分储蓄起来,留待以后消费。假设消费者今年储蓄100元,明年

他能够得到110元,那么这增加的10元就是利息,以10元利息除以储蓄额.100

元,得到利息率10%,这个利息率就是资本供给的价格。这里可以看出,消费者

之所以没有把他的所有收入都在今年消费掉,而是储蓄了一部分,正是为了获取

利息,这样今年他减少消费100元,明年他可以消费110元,可见消费者今年减

少一些消费正是为了以后能够多消费。

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于消费和储蓄的决策实际是一种跨时期决策,他要决定

的是今年消费多少、明年消费多少,而前面所讲的消费者对土地和劳动的决策则

是一种即期决策。消费者直接把收入消费掉,当然直接地就增加了他的效用;他

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明年消费,可以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即利息,可以提高

他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目的是实现他的效用最大化,在这里就是要实现今年的

效用和明年的效用的总和的最大化。下面我们用无差异曲线作为工具来具体分析

消费者的决策。

假定将研究的时间限定为今年和明年两年。图9-10表示了消费者的跨时期

决策情况。图中横轴为今年的消费。纵轴为明年的消费,D为消费者的今明两年

收入组合点,即他今年收入Coo,明年收入C。。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所以AB

必定要通过D点。如果沿着预算线向左上方移动,表明消费者减少今年的消费,

增加储蓄,如果沿预算线向右下方移动,表明消费者今年就提前借入了明年妁收

入。假设利息率为r,那么今年消费者增加1元的储蓄,明年他就可以消费(1+r)

元,显然预算线的斜率是-(1+r)。图中5、L是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它反映了

消费者对今年消费与明年消费之间的偏好。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

以点,日是消费者的均衡点,所以消费者在均衡时选择的是今年消费G、明年消

费品,显然消费者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储蓄额是(C「C。。)。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组合不变,但是市场的利息率提高,预算线将沿着收入组

合点D顺时针旋转,假定旋转到AB。新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也相切于E,点,

因此E2点就是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均衡时消费者选择今年消费C02、明年消费C2。

可见由于利息率提高消费者减少了今年的消费,增加了储蓄。从这个简单的模型

可以看出,利息率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利息率降低使消费者

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

上述现象可以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得到解释。利率的改变相当于改变了今

年消费和明年消费的相对价格,即提高利率相当于提高今年的消费价格,降低明

年的消费价格。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将减少今年消费,增加明年消费,也就是

说,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储蓄;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则趋于使消费

者增加今年消费,减少明年消费,因此储蓄减少。所以利率提高时,储蓄是增加

还是减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效应,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储

蓄将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储蓄将减少。一般来讲,利息收入只占

消费者收入的一个很小的比例,所以替代效应往往是大于收入效应,但是当利息

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收入效应就可能超过替代效应,消费者会增加消费从

而使储蓄减少。

Q

从以上论述可知,储蓄或贷款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

9-1lo曲线的下半部分向右上方倾斜,是正常的供给曲线形状,而上半部分向

左上方倾斜,是利率很高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出现的异常的供给曲线。

2资本供哈曲线

储赢资’赢给的源泉,但资本供给曲线并入等于储蓄曲线。就一个社会、

一定时期而言,资本形成取决于过去已形成的储蓄量,同时假定资本的自用价值

为0,因此在短期里,资本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但在长期里,随

着利率的上升,储蓄量的增加,则资本供给曲线贝J被不断推向右方。如图9—12。

[有的书认为,资本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宋承先的《现代西

方经济学》、历以宁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胡寄窗的《当代西方基本经济理

论》;有的认为是垂直线,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有认为既垂直,有向右上

方倾斜,如唐布什《经济学》等]

SiS2

oQ

QiQ2

图9-12短期资本供给曲线

将单个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但市场供

给曲线是正常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没有出现向后弯曲的现象。原因在于,虽

然利率很高时,就单个消费者来讲有可能出现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情况,但

就整个经济来讲,替代效应仍大于收入效应,储蓄仍是增加的。在现实经济中,

我们并没有发现资本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例子,就是这个原因。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1.资本的需求

从整个社会来看,对资本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厂商。前已述及,厂商的投资行

为形成了对于资本的需求。那么影响厂商投资决策的因素是什么呢?在厂商进行

投资决策时,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它所考虑的主要方面是预期利润率和利息

率,另外还要考虑到投资风险。这一点与土地、劳动等要素是不同的,当土地所

有者和劳动者提供要素时,无论厂商是盈利还是亏损,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都能

根据合同获取相应的报酬;而对于资本的投资则不是这样,因为投资总是伴随着

风险。厂商一旦进行投资,其所花费的大部分成本就变为沉淀成本,并且一项投

资往往持续的时间很长,所需资金庞大,所以厂商的投资决策实际上是风险决策,

它牵涉到一系列影响因素,我们这里略过不谈。我们主要讨论利息率对厂商投资

需求的影响。

厂商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由于利息构成了厂商的成本,所以如果一个投

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大于市场的利息率,那么就意味着厂商预期的资本收益大于

成本,厂商投资该项目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一个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小于市

场的利息率,那么厂商的预期资本收益小于成本,厂商就会亏损,所以厂商会放

弃该项目或转而去寻求其它合适的项目。注意,如果厂商的投资所用资金是自有

资金,利息可被看成是机会成本,上述分析依然有效。如果厂商的各个投资项目

的预期利润率不变,而市场利率提高,就会有许多的投资项目被否定,从而厂商

的投资意愿降低,投资就会下降,从而对可贷资本的需求下降;如果利息率降低,

厂商的成本降低,就会使一些原本不合算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厂商的投资意愿

上升,投资增加,对可贷资本的需求就会上升。因此资本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

方倾斜的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