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防灾减灾指南Guidelineforcommunitydisaste2021-10-29发布2022-02-01实施 1 1 14管理体系及工作职责 3 3 35风险评估与隐患治理 45.1风险识别 45.2脆弱性识别 4 45.4风险评价 45.5风险示意图绘制 4 5 5 56.1预案编制 5 5 6 6 6 6 68.1宣传 68.2培训 78.3交流 79应急演练 7 7 7 79.4改进 810应急设施建设 810.1应急避难场所 810.2社区应急站点 810.3社区防灾设施设备 8I11救援力量 9 9 9 911.4灾害信息员队伍 9 912物资储备 912.1社区储备 9 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1/T906—2015《城镇社区防灾减灾指南》,与DB31/T906-2015相比,主要变化a)调整了“范围”,更改了内容表述(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b)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相应引用标准(见第2章,2015年版的第2章);难场所”的术语及定义(见3.14、3.1第4章);h)调整了“工作评估”,更改了“持续改进”内容(见13.6,2015年版的11.6);10章、第11章、第12章,2015年版的第9章);j)删除了“灾情报送”章节,将2015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人第7章和第11章(见7.2、11.4,2015年版的10.1、10.2);k)删除了附录(见2015年版的附录A、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上海市应急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复旦大学、上海市应急管理事务和化学品登记中心、上海致臻城市减灾促进中心。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1/T906—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Ⅲ应对灾害能力等活动。居(村)以及单位的防灾减灾工作可参照本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GB/T2894—201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5907.1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20647.1社区服务指南第1部分:总则GB/T26376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35624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GB/T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50280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MZ/T027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1由自然或社会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来源:GB/T26376—2010,2.1,有修改]防灾disasterprevention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消防fireprotection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等的统称。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组合。[来源:GB/T23694灾害风险评估cisasterriskassessment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定和估计。[来源:GB/T26376-20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环、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承灾体exposure承受灾害的对象。承灾体脆弱性exposurevulnerability承灾体在物理、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使其易于受到某种致灾因子的损害。孕灾环境disaster-formativeenvironment由自然与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一系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2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响应关系。风险示意图riskmap对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灾害隐患,按照灾害隐患等级进行分级,建立灾害事故隐患信息档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shelter用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的人员疏散和避难生活,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一定规模的场地和建筑。灾害信息员disasterinformationreporter4管理体系及工作职贵4.1管理体系4.1.1街道(乡镇)应在市、区两级应急管理体系的架构下,成立统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明确机构或人员负责防灾减灾工作,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结合,建立健全群策群防、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城市风险辨识、评估与监控工作,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4.1.2制定街道(乡镇)防灾减灾规章制度,与当地应急管理、民政、派出所、自然资源、水务、卫生健康等单位以及有关社会组织、邻近社区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4.1.3街道(乡镇)应督促、指导居(村)委和辖区内单位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4.1.4街道(乡镇)可建立由社区管理人员、社会组织、专家、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社区民众代表、社区内企事业代表等社区利益相关方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安全治理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灾减灾4.2工作职责4.2.1街道(乡镇)应依据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协助相关部门推动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市政安全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城市防洪安全设施等城市基础及安全设施建设,加强辖区内城市各类设施安全管理。4.2.2街道(乡镇)应完善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等机制,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风险隐患排查、监测监控预警、灾(险)情信息报告、群众自救互救、先期抢险救援、应急处置保障等工作,推动社区防灾减灾日常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工作。4.2.3街道(乡镇)应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建立和保存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档案资料;开展绩效评估,对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自评自查,针对不足,落实改进措施。4.2.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街道(乡镇)应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消防等经费投入,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按规定配备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街道(乡镇)应统一购买防灾减灾方面的综合保险,鼓励居民参加各类灾害事故保险,并引导辖区内企业增加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经费投人,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4.2.5街道(乡镇)宜抓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工作,鼓励并指导居(村)积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按要求对已命名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动态管理,推动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5风险评估与隐患治理5.1风险识别5.1.1街道(乡镇)应收集整理社区曾经发生的灾害,形成社区灾害风险列表和核查表。按规定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油气管道以及施工作业等城市工业企业风险,高层建筑风险,城市生命线、公共交通、隧道5.1.2街道(乡镇)应对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进行识别。5.2脆弱性识别街道(乡镇)可勘察并分析社区在物理方面、经济社会方面以及环境方面表现出的脆弱性,形成脆弱行识别。5.3防灾减灾能力调查5.3.1街道(乡镇)可调查汇总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社区内防灾减灾工作人员、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支持情况、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及分布等,形成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资源列表。5.3.2街道(乡镇)可从减灾队伍、群策群防、应急救灾装备和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建设、风险掌控能力、预警信息获知能力、信息报送能力、资金投入、民众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等方面客观评价社区防灾减灾能力。5.4风险评价社区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风险矩阵等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果、承灾体脆弱性、社区减灾能力,对社区风险进行评价,编制社区风险评估报告。5.5风险示意图绘制5.5.1社区风险示意图应标识危险源、隐患点分布、脆弱性区域、安全场所和应对措施等要素:工地等危险源、隐患点;4c)医院、消防站、派出所等安全设施和疏散集合点、应急避难场所等安全场所;d)疏散路径、措施建议等可降低灾害风险的应对措施。5.5.2街道(乡镇)宜指导居(村)和居民小区(村民小组)绘制灾害事故避险图。5.6隐患排查5.6.1街道(乡镇)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推进灾害风险隐患网格化管理,开展对老旧房屋、户外广告设施、店招、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各类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等事故隐患排查工作。5.6.2街道(乡镇)应开展对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社会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5.6.3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或危险源辨识)、隐患整改工作,以及确定的高风险环境(包括危险设施、设备)、高危人群(主要是易受伤害人群)、脆弱群体等信息。针对典型事故暴露的问题,按照有关要求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活动。及时向社区通报安全生产状况。5.6.4街道(乡镇)应引导居(村)及居民小区(村民小组)开展隐患排查(或危险源辨识),定期开展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居民楼内通道检查。5.6.5街道(乡镇)应建立事故隐患清单,明确风险清单对应的风险管控责任部门,明确事故危险源、危5.7隐患治理5.7.1街道(乡镇)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并定期在社区公开。5.7.2街道(乡镇)应及时开展社区防汛检查,整改高坠、树木倒伏、内涝、雷击等风险隐患点;加强对老旧房屋的管理与修缮;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并加强日常监测。林区社区周边开设必要的防火隔离带,定期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5.7.3街道(乡镇)应建立辖区内事故与伤害记录机制,指定专人每季度进行一次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燃气安全等各类事故与伤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伤害的发生。6.1预案编制6.1.1街道(乡镇)应根据社区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结果,结合社区现有资源,组织编制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案。6.1.2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单位组织应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事后三个阶段的任务组成:6.2预案实施6.2.1在预案的框架下,结合社区各项具体的危险源或致灾因子、脆弱性以及社区资源,落实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做好各项防范和救护准备工作。6.2.2预案中应明确协调指挥、预警通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明确5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应急疏散路径以及临时设立的生活救助、医疗救护、应急指挥等功能分区位置。6.2.3预案中应明确脆弱人群结对帮扶救助措施,并向脆弱人群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明确社区灾害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注明社区应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明确在社区封闭化管理后的特殊保障措施等内容。6.3预案管理根据社区的发展和风险特征的变化,对预案和实施方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实施动态管理。7预警和信息报送7.1预警系统7.1.1街道(乡镇)可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及相关信息系统,建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城市运行数据和防灾减灾信息管理,各类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灾害预警智能化、信息化水平。7.1.2街道(乡镇)应推动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聚焦居民小区、人流密集场所、大型城市综合体、公交及地铁站点、码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施工现场等重点场所和区域,实时监控辖区内自然灾7.1.3街道(乡镇)应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能够迅速发布当地气象、洪涝、地质、火灾等灾害事故预警信息。结合运用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确保预警信息在短时间内覆盖社区全体居民。7.2信息报送7.2.1灾害信息员应依托灾情直报系统,加入平时报险内容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并根据灾害发生情况,续报和更新灾害信息。7.2.2网格管理员可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及时上报事故隐患信息,并跟踪处理结果。7.2.3街道(乡镇)可建立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区民众报告风险隐患和各类安全问题。社区根据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处置或将信息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并将结案情况及时向民众反馈。8宣传培训8.1.1街道(乡镇)应建立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体系,定期开展防灾减灾专题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机,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消防等科普宣传教8.1.2街道(乡镇)应设置用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设施和场所,包括安全宣传栏、橱8.1.3街道(乡镇)可充分发挥社区广播、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板报等载体的作用,做好经常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8.1.4街道(乡镇)宜鼓励辖区内各单位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居民走进企业,近距离接触68.2.1根据不同成员、队伍的需求及能力要求,街道(乡镇)可编制社区防灾减灾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升社区成员的风险意识、灾害识别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8.2.2街道(乡镇)可邀请专业部门、单位开展社区培训教育,或委托专业机构提供社区安全教育培训服务。8.2.3街道(乡镇)可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和体验式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培训方式。8.2.4街道(乡镇)宜为培训对象建立培训档案,确保社区安全教育培训的系统化。8.2.5街道(乡镇)可采用多种形式,将社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共享。街道(乡镇)可建立社区防灾减灾交流网络,促进社区内防灾减灾救灾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经验交流。9应急演练9.1演练要求9.1.1街道(乡镇)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预案编制实施情况,并依据下列要求,定期开展演练活动:a)根据目标需求和社区实际,设定不同的灾害情景;c)根据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9.1.2街道(乡镇)应指导居(村)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高层建筑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9.1.3辖区内单位应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9.2演练形式街道(乡镇)应组织开展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应急演练形式主要包括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等形式: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促进相关人员掌握社区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b)实战演练: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灾害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9.3演练评估9.3.1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专人记录参与组织和个人的表现。9.3.2在演练完成以后,及时对各个组织和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并对整个过程暴露出的问题进9.3.3按照整改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项目的完成情况。79.4改进10.2社区应急站点10.2.2街道(乡镇)应结合社区特点,合理建设医疗救护站或设立医疗退休医疗工作者和受过医疗急救技能培训的红十字会员等组成。10.2.3街道(乡镇)可建立防灾减灾救灾科普教育基地或应急体验馆,为社区居民提供培训场地和体10.3社区防灾设施设备10.3.5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测,餐饮场所应按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消防设施应符合标准要求。10.3.8城市桥梁应按照GB/T289811救援力量11.1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1.1.1街道(乡镇)可组建由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组成的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有适合当地灾害救援特点的救援装备,承担日常应急任务。11.1.2街道(乡镇)可与邻近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11.2企业救援队伍11.2.1辖区内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等单位,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依法建立应急救援队伍。11.2.2小型微型企业可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或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11.2.3符合条件的高危企业应依法建立专职消防救援队。11.3志愿者队伍街道(乡镇)应加强由居民代表、学校代表、医院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具有医疗、教育、应急等专业技能的居民,以及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在社区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指导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先期应急处置、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治安巡逻、帮扶弱势群体等工作。11.4灾害信息员队伍11.4.1社区应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街道(乡镇)灾情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居(村)委会、居民小区(村民小组)应至少有一名灾害信息员,并整合现有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消防演练总结10篇
- 初中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
- 建筑实习生工作总结
- 学生专业实习报告锦集8篇
-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 事务所实习报告【7篇】
-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10篇
- 行政文员实习报告2000字
- 酒店员工食品安全培训
- 小学生《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 未来当兵职业生涯规划书
-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新疆工程学院
- 生物脊椎动物(鱼)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光伏电站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成都市温江区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
- 伟大的《红楼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2024-2029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储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